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申遗 日威胁停缴教科文组织经费

来源: 互联网 2015-10-11 18:13:4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031 bytes)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9日公布2015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47个项目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申报的 《南京大屠杀档案》。日本对于中国申遗成功反应强烈,外务省官员表示“强烈谴责”,自民党人士声称要“暂停承担教科文组织的经费”。中国联合国问题专家张 贵洪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若停缴经费,对教科文组织产生不了长期影响,但会损害日本的国际形象。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政府10日发布外交发言人川村泰久的谈话,声称“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理应公平中立的国 际组织存在着问题,感到极为遗憾”。作为“负责任的”会员国之一,日本要求该组织“实施制度改革,使其不被政治利用”。川村称,“申报项目基于中国的单方 面主张,档案完整性和真实性显然有问题”。日本政府此前对于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人数的看法都是“学说众多、认定困难”。报道称,日本政府将继续要求中国“自 重”。日本政府10日已通过在北京的驻华大使馆向中国外交部抗议,称“不应政治利用教科文组织项目”。

  《东京新闻》报道称,日本政府高官担心,中国申遗成功“将使日本政府没有承认的死难者超过30万人的数据”变成既 成事实,被加以利用成为宣传日本负面形象的材料。报道认为,中国今后将以此在历史问题上加大对日本的攻势。日本《夕刊富士》称,有自民党官员表示,今后中 方申请成功的材料会被公开,日本应极力挽回局面,召集专家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表明中国的申请给教科文组织造成了伤害。《每日新闻》称,这件事可能会给 中日改善关系的泼上冷水。

  为抗议教科文组织通过中国《南京大屠杀档案》的申请,日本政府甚至考虑暂停对该组织的经费支持。《夕刊富士》称, 自民党国际情报检讨委员会代理委员长表示,“中国的项目申请超出了记录记忆遗产的本来目的,如此不讲道理地被认可,考虑暂停支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费不 是应该的吗?”日本政府消息人士也称,正在考虑包括重新审定对该组织经费援助在内的应对措施。

  据报道,2014年日本支付给教科文组织的经费数额达37.18亿日元(20日元约合人民币1元),占10.83%。加上临时增加的费用等,日本相当于支援教科文组织超过54亿日元的费用。由于美国暂停向教科文组织缴费,日本实际上是该组织的“第一大金主”。

  正式成立于1946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会员国约200个。组织机构主要是大会和执行局。大会 是主要决策机构,由所有会员国代表组成,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它按照“一国一票”的原则批准教科文组织的双年度方案和预算。执行局由58个会员国组成,负 责确保执行大会通过的各项方案。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7C/5号文件批准计划与预算,2014-2015年该组织预算为6.53亿美元,主要由 会员国提交的经费分摊。主要支出项目是人事费和项目费用。根据2014—2015年会员国经费分摊比例表显示,占大头的是美国,22%,其次是日本 10.8%、德国7.1%、法国5.9%和中国5.1%。美国自2011年起拒绝缴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经费,以抗议该组织接纳巴勒斯坦为会员国。美国每 年分摊的经费约8000万美元。根据教科文组织《组织法》,会员国如果两年不缴纳会费,将失去表决权。美国因此在2013年失去了表决权。以色列跟美国一 样,自2011年以来始终拒绝缴纳总额为150万美元的会费,约占预算的0.3%。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由于美国不缴纳经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面临一段时间的“财政危机”,只能通过精简人员 等方式缩减支出。为应对经费短缺的问题,总干事博科娃推出了一系列应急方案,包括开放公共援助,让普通民众也可以上网捐款;暂停执行会员国按时缴纳会费可 享受折扣的规定等。

  复旦大学联合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联合国研究会秘书长张贵洪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是依照程序审核通过《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日本的抗议根本毫无道理。如果日本停止向教科文组织缴纳经费,该组织在短期内可能会面 临一定的财政困难,但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弥补这部分资金的空缺。中国也可以通过捐助、承办活动等方式支持该组织的运作。从长期来看,日本的做法不会给教科 文组织的财政带去决定性的影响,反而会损害自己的国际形象,对其外交、政治等产生负面影响。有日本问题专家表示,日本对一般性的、公认的历史认识问题予以 否认,对地区合作发展、国际社会的和平氛围将造成伤害。

  【环球时报驻法国、瑞士、日本特派特约记者 邢雪 林美莲 蓝雅歌 环球时报记者 王天迷】

 

 

 
 
当地时间10月9日晚,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在总共47个入选项目中,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截图
 
 

 

 

那么对于这一结果,日本及其主要媒体是如何反应的呢?

 

 
 
日本外务省
 
 
日本外务省10日凌晨发表“新闻官谈话”,对南京大屠杀史料成功申遗表示“遗憾”,并认为联合国相关机构缺乏公平性。
日本外务省在谈话中还强调,为了不再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从事的重要事业被再次“政治利用”,日方今后将要求其进行制度改革。
 
 
 
日本时事通信社
 
 
日本时事通信社10月10日报道称,围绕南京大屠杀,中日之间就这段历史的事实认识仍然存在分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此次将南京大屠杀档案登录世界遗产,是一次“争论持续中的认定”,日方对此表示极其遗憾。日本政府曾要求教科文组织慎重做出决定,但未能阻止中方申报的材料成功申遗。
  
这家日本媒体在报道中对南京大屠杀的表述可谓轻描淡写,称所谓“南京事件”(南京大屠杀),指的是发生在“中日战争时期”(日军侵华战争时期)1937年12月旧日军占领南京城之际,曾杀害大量中国人的事件。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中方申报文件,当时的日本兵拍摄的照片、美国人神父拍摄的记录影像以及中国女性的日记等成为了此次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内容。
 
该媒体还称,有关“南京事件”,中日至今围绕牺牲者的规模依然存在不同见解。此次相关档案被教科文组织成功收入记忆遗产名录,不得不说是给中方历史认识盖上了“官印”,而日本政府则以“对教科文组织的政治利用”(官房长官菅义伟语)为由表示反对。
  
 
 
 
另一方面,中方同时提交的“从军慰安妇”相关材料未能被收入遗产名录。时事通信社称,中方提交的申报材料中提到,在“二战”期间,有大量中国等被侵略国家的平民妇女沦为日本军的“性奴隶”,被日军强制征用为“从军慰安妇”。中方认为,当时的日军内部资料显示上述内容系历史事实,要求被认定为“世界记忆遗产”。不过,对于强征慰安妇的见解,日本官方一直持否定意见。
  
报道还称,中国将来依然有可能会通过再次申报将慰安妇相关档案认定为世界遗产。而韩国则也希望在2016年将日本殖民时期的“强制动员”相关资料登录为记忆遗产。今后日本政府将会与中韩两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舞台”上继续进行“历史战”。
 
 
日本《产经新闻》
 
 
日本《产经新闻》10月10日在报道中透露,日本外务省在谈话中称,南京大屠杀相关档案是“基于中方单方面的主张而申报的材料,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明显存在问题”。同时,谈话批评称:“尽管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档案审议提出反对和质疑,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视日方立场依然将其收录为世界记忆遗产,教科文组织缺乏作为联合机构的中立和公平,这一点存在问题,日方表示积极遗憾。”
 
 
 
日本《每日新闻》
 
 
日本《每日新闻》10月10日报道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方申请的南京大屠杀相关史料收录为世界记忆遗产,对于中国而言,这是其以历史问题作为主张依据获得联合国机构“官印”的一种体现。不过,日本政府认为,中方此举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种“政治利用”,因此表示反对。 

《每日新闻》称,南京大屠杀史料成功申遗后,或会进一步扩大中日两国间在历史认识问题上的鸿沟。

 

 

七七事变后的日本新闻界如何为侵略战争背书

 

摘自《太平洋战争与日本新闻》[日]前坂俊之 著 新星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卢沟桥的枪声

 

 

 

1937年7月7日晚,靠近北京的卢沟桥附近响起一阵枪声,这发展成为了后来持续八年的侵华战争,成为了太平洋战争的导火线,也就是卢沟桥事变。这次的全面侵华战争和九一八事变一样,也是由日本军挑起的。日本的傲慢、好战和对中国的藐视最终使自己进一步陷入了战争泥潭之中。

 

 

政府要求报纸一致合作
 

 

 

11日晚,推翻不扩大方针决定派兵的政府,把报纸、通讯社的代表叫到了首相官邸,代表包括《东京朝日新闻》的绪方主笔、美土路编辑局局长、《东京日日新闻》的阿部贤一总务、同盟的岩永裕吉社长等约五十人。近卫首相向他们说明了政府对事变的处理方针,要求举国上下一致配合政府的方针。杉山陆军大臣也作了同样的发言,代表报纸方的同盟岩永社长表示会努力配合政府。

 

对于这一事变的爆发,当时被批评为像太监一样软弱无力、奉行胳膊扭不过大腿的机会主义的言论界(《文艺春秋》,1937年6月的《新闻匿名月评》)的报纸到底是怎样报道的呢?

 

 

各报纸 都占用7月9日晚报第一版的全部版面大张旗鼓地进行了报道,文章包括:《在北平郊外中日两军冲突,我军对无理射击反击,解除了廿九军的武装》、《好比疾 风,占领龙王庙》(《东京朝日新闻》),《中日两军交战,冯部队在卢沟桥突然向我部队开枪》、《我军还击,展开激战,(中方)倨傲行为屡发》(《东京日日 新闻》)。

 

就像报纸因战争得到发展的说法一样,报纸在事变发生的同时轰轰烈烈地开始进行暴支膺惩(讨伐暴戾的中国)运 动,暴露出对中国敌意的新闻标题比比皆是。比如《东京朝日新闻》的报道:《疯狂的中国士兵开枪射击》(7月10日晚报)、《挑衅的中国,无视誓约》(7月 16日早报)、《南京政府没有和平意向》《非常狡猾的态度》(7月16日早报)、《中国军队再次无理》(20日早报)。

 

《东京 日日新闻》的版面上排列着态度更加强硬的标题。《中国士兵倨傲行为屡发》(9日晚报)、《无理的中国军队不肯反省》(9日早报)、《要严密关注说谎的中国 军队》(11日早报)、《中国自己发动挑衅》(14日晚报)、《丝毫没有反省之意的中国》(17日早报)、《为了讨伐暴戾的中国军队三次交战》(21日早 报)、《戴着面具磨刀霍霍的中国》(24日早报)等都是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文章,进一步营造了战争气氛。

 

 

7月29日,陆军把报纸、通讯社各社的代表召集到了内务省警保局,为《报纸法》第27条征求各位的许可。席上,陆军省新闻班的斋藤少佐说:并不是想用颁布法案来阻止报道机关的行使使命。又说:在认清时局的基础上,请求举国上下给予协助。

《报纸法》的第27条规定:陆军大臣、海军大臣以及外务大臣可以对报纸下命令来禁止或限制刊登关于军事或是外交的事项。根据此法案,内务省警保局提出了名为《关于与时局有关的新闻管制事项》的细则,其中的《新闻禁止事项》的内容如下:

 

1. 反战或反军的言论,或有可能导致离间军民关系的事项。

2. 让人感觉到我国的国民有好战印象的新闻,或是由此怀疑我国的对外国策是侵略主义的事项。

3. 在介绍外国的新闻,特别是中国的新闻等的时候,转载严重诽谤我国或者对我国不利的新闻,或是对此容忍肯定的言论,因此有可能让一般国民对事实的判断产生错误的事项。

4. 关于时局的、只为刺激人心而扰乱国内治安的事项。

 

最终,报纸陷入了就算是基于事实的批判也不能写的状态。九一八事变就是由关东军的策划、挑起的。战线扩大后,报纸和军部结成共同战线向当初坚持不扩大方针的政府施加压力。这一次,军队也采取了同样的战略。

 

 

 

“讨伐暴戾的中国”运动
 

 

《东京日日新闻》立即表示出容许军事行动并给予支持的强硬态度,而《东京朝日新闻》在一开始还比较慎重,主张不扩大方针,但后来也转变了态度。全部的报纸和政府合为一体,举国上下一致的报道促成了讨伐暴戾的中国运动的开展。

 

《东京日日新闻》的社论《中国军队的冲突》(9日)认为:如果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走出下一步的话,事件的扩大不扩大都全取决于中国的态度了。《要讨论根本原因》(11日)则说事件的背后有着中国军民的抗日意识,该事件只会刺激日本,为将来的不幸埋下祸根,号召铲除其发生的根源。

 

《中国北部事变和举国一致》(13日)愤怒地说,中国一直认为日本是好对付的傲慢儿,该偏见终于酿成了今天的事态。7月17日,《东京日日新闻》用异常的两栏式社论《要迅速解决问题——拖延是产生大祸的原因》批判道:中国的不诚实,在过去十几年里的试验中已经被证明了,中国是一流的拖延主义。又说:日本的行动目的是为了东洋的和平,而这只有靠实力才有可能实现。支持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

 

之后,《东京日日新闻》又在《坚持自己的信念奋力前行》(18日)、《只有依靠实力解决》(20日)中声称中国对日本最后的和平解决的要求也不作任何回答胜负已经开始,已无路可退,贯彻了强硬路线。

 

另一方面,《东京朝日新闻》在《卢沟桥事件》(9日)中,期待中国不要扩大事态:中国改变其态度的话,对中国的诚意日本也不会怠慢,应该做出与之相对应的努力。显示出对中国的柔软态度。

 

在政府转向扩大政策后,《东京朝日新闻》还在《派兵中国北部的朝议决定》(12日)中说:如果事态向最坏的方向发展,中日也不会成为永远的敌人。所以,在国内日常生活中绝不应该轻侮或迫害中国人,在处理纷争时也不应该失去大国国民的心态。强调要冷静和平地解决问题,和《东京日日新闻》形成了鲜明对照。

 

 

《举国一致的支持》(13日)支持政府的举国一致论,说:我们已经不能容忍和中国的僵持关系了,要驱赶猜疑和曲解的妖云,从这阴霾中逃脱出来。并不只是一味强硬,笔锋还是有所抑制的。

 

并且在《中国北部事变的当地解决》(24日)中,《东京日日新闻》也反对动用武力:现在我们迫切希望中日两国国民能回归平静,首先应该互相解除精神上的武装,虚心坦怀为两国正常交往的改善而努力。但是,这一谨慎论调在政府、军部的强硬姿态面前最终崩溃了。

 

关于这期间报纸的态度,《日本新闻年鉴》(昭和十三年版)是这样总结的:

 

关于国内问题的批评直接从报纸上消失了。爱国精神的高扬和以事变为中心的诸议论占领了新闻论坛。舆论被正确指导、集成和统制了。这是在过去的任何一次战争前,在日本都可以看到的新闻界的一大特色,但在这次事变中,言论统制被完美而自主自觉地实现了。

 

以言论自由为传统的《朝日新闻》,成为了最热烈的日本主义鼓吹者。其他的报纸就更不用说。因此,报纸对国家舆论的统一强化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后方的报界运动

 

 

在全面侵华战争中,报纸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在新闻报道以外,报社在其他方面也开展了各种活动。这种倾向在九一八事变中也有显现,但这次变得更加明显——报社的所有活动都被染上了战争色彩。报社开始了向海陆军捐款和捐赠武器等热心的后方报界支援运动。

 

《朝日 新闻》举办了“军用机捐献”、“皇军慰问”活动,《每日新闻》开展了“中国以及满洲驻屯皇军慰问金、遗属救护”活动,而《读卖新闻》也开展“海陆军国防捐 款”等活动。《福冈日日新闻》捐款、《报知新闻》捐赠被子、《国民新闻》捐赠燃料、《旭川新闻》捐献弹药,各报社都不甘落后,绞尽脑汁争着向军队捐献。而 压倒了别的报社,并且引起了巨大轰动的是实施“神风”号周游世界一周活动的《朝日新闻》。

 

《朝日新闻》在截止到1937年12月中旬的半年间,共收到了合计11.5万日元的巨额捐款。《朝日新闻》用这些钱制作了最先进的侦察机10架、战斗机20架、轰炸机10架、轻轰炸机5架等,合计90架飞机捐献给了海陆军。

 

1944年《朝日新闻》大东亚战写真报道第108报:敌机的解剖与分析

 

在 这之后军歌便广泛流行,而点燃这把火的也是报纸。《朝日新闻》以1500日元的赏金来征集《捷报之歌》,《东京日日新闻》、《大阪每日小学生新闻》以赏金 600日元来征集《少年国民爱国歌》。当时唯一的广播电台,即日本广播协会的大阪中央广播局(JOAK),从1936年6月开始播放“国民歌谣”栏目,但 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这个栏目一下子就被战时歌谣、军歌占领了。

 

1937年7月31日,《每日新闻》刊登了报社的《进军之歌》有奖征集广告:“皇军所到之处,不管是陆地还是海洋,征战无数,所向无敌,弘扬了国威,昌隆了国运。本社在此为称赞我国皇军步伐堂堂的进军,向社会广泛征集军民在前线和后方都可以合唱的《皇军之歌》。”

 

征集活动虽然仅仅进行了一星期就截止了,但仍有22741首歌曲应征。8月12日就迅速公布了征集结果。入选的歌曲被两家公司制成了唱片,被广泛传唱。然而,唱片B面的最好作品《露营之歌》比A面的《进军之歌》更加受到欢迎,成了最流行的歌曲。

 

和全面侵华战争一起诞生的军歌,大多数在NHK以新闻演艺的方式发表,到9月5日为止共制作了28首。《后方之花》、《国防妇女之歌》、《赞扬无敌皇军》、《正义之军》、《敌前登陆》、《出征的壮士》等都是为了进行国民动员、弘扬战争、巩固后方防守而写的。

 

新闻报道竞争的重点当然就是速度上的竞争了。由于飞机的应用,上午的战斗状况靠从前线的快速传稿和飞机的往返运输,下午就可以刊登到另外刊上被送到读者手中。

 


 

如何快速报道家乡部队的战绩呢?尽量多刊登战死者的姓名和照片成为了各报社竞争、获得读者的关键。当时的《朝日新闻》名古屋分社的社会部记者这样回忆道:

 

 

名古屋师团在上海实行敌前登陆时,陆续出现了无数的战死者。由于靠内地传送战死者的名字在时间上难以保证,上海支局就向伦敦传送稿件后转往日本。这比军队的公报都还要快,完全压倒了其他竞争报纸。不久,新闻报道被军队的公报限制了,于是就开始了刊登头像的争夺战。

 

 

《朝日新闻》在名古屋的发行份数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这次竞争中赢得了胜利。

 

大报社依靠其资金和组织,向中国战线派送了1000人以上的特派员。家乡部队的战绩、战死者的快报常常会涉及本地方读者的父亲或者兄弟的生死,所以大家都抢着阅读。而地方报纸却因此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资本力量薄弱的报纸陷入了经营困境。

 

 

观察当时的媒体状况发现,广播收听合同在1937年8月达到了318万,以每月6万台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主要不是出现在城市而是出现在乡镇。以乡镇为目标的报纸,在这里也和广播展开了正面对决,被卷入了激烈的竞争中。

 

 

“报纸因战争得到发展”?

 

 

“报纸 因战争得到发展”的说法在全面侵华战争时已经成为了过去。在新闻界中,巨大资本和弱小资本的差距过大,虽然大报纸享受到了因战争而发行份数增长的好处,但 这种好处没能波及到地方报纸。歌颂祖国美好春天的是《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朝日新闻》等大报纸,地方报纸反而被逼向危险境地。让我们来看一下《每 日新闻》的例子。

 

侵华战争带来了超过预期的利益。1938年8月1日,在《每日新闻》的员工会议上,《大阪每日新闻》营业局局长武田荣报告说:

 

因 为从7月1日开始按定价的二成进行了涨价而变成了1日元20钱,所以,从6月末到7月之间的报纸发行数量有所减少。但是,侵华战争爆发后,减少的发行数在 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增长回来,9月就已经恢复到了涨价之前的发行数量。一直到年末,出现了每天都是只要天一亮,发行份数就又增长了的盛况。

 


大阪每日新闻(1938年5月18日) 徐州追击

 

随着发行份数的增长,广告收入也大大增加了。《大阪每日新闻》1937年5月的广告收入突破了100万日元,在8月、9月由于侵华战争使报道经费有所增加,对经营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在10月又旺盛起来,11月、12月每月都突破了预期,达到了丝毫不受战争影响的良好状态。

 

虽然各报纸因强弱差别而面临不同的状况,但侵华战争也确实给新闻界带来了短暂的恩泽。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仅从营利的角度考虑,报社也会封住对事变的批判。

 

正在歌颂祖国春天的时候,危机正从新闻界意想不到的地方悄悄靠近。突如其来的危险剧烈摇荡着报纸赖以生存的基础。

 

 

 

北支事变画报临时增刊 朝日新闻出版

 

所有跟帖: 

这个民族禽兽不如 -日理万机- 给 日理万机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11/2015 postreply 19:17:37

手段太老用错了时代 -EY2008- 给 EY2008 发送悄悄话 EY200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12/2015 postreply 18:02: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