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说道德为好。着眼于整体谓之道,良性互动谓之德。

来源: yfz9465 2015-05-07 05:07:3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0 bytes)
回答: 三分钟解释华夏文明 (英文中文)流沙河上2015-05-06 23:32:33

所有跟帖: 

道是客观规律,德是意识形态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07:03:46

伦理更像意识形态;因为它随时代而变。德不随时代而变。德是“平常心”,既仁义,又包容。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10:09:42

问好显一兄,我觉得,德可以是意识形态的“起心动念”,德更多得是具体的行动。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人在异乡为异客 的博客首页 (1173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11:35:37

仁兄的表述也很有道理。德是道的一种属性。道由德近。问好。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12:12:04

最近常思考兄的“怀德守法”之说,非常受益,很多东西豁然开朗了。 :))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人在异乡为异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12:23:46

赞同显一兄“怀德守法”之说,是正理,也是道。看今天但普世民主的现状,我觉得走不上这条路了(除非有灾难性的变故)。举一例 -流沙河上- 给 流沙河上 发送悄悄话 流沙河上 的博客首页 (538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19:29:43

赞同。孔子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流沙河上- 给 流沙河上 发送悄悄话 流沙河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19:14:56

说得好!大赞! -vibanaly- 给 vibanal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07/2015 postreply 07:10: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