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郁珠的角度出发,你说的都对。

来源: 长江西去 2014-12-30 07:53:4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4957 bytes)
鹭江这个小市之所以出名,除了山好水好,就剩下郁珠了,由此可见郁珠在鹭江的影响力有多大。从剧情里我们可以看出,话剧团从院长书记到编剧导演个个都是哈着郁珠;市电视台也是郁珠一句话,就免了杜晓红的受访资格。在这样的氛围里,郁珠难免滋生出强烈的优越感。正像不少观众看出来的,作者并没有把郁珠写成大长今式的人物,既脸谱化:郁珠是正面人物,杜晓红是反面教材。但显然作者还是同情郁珠的。最先开始挑事的是杜,郁珠只是被逼无奈,奋起还击是理所应当的。不过我们这里探讨的不是郁珠的对或错,而是郁珠为何受伤害受排挤。郁珠在话剧团的特立独行,或者说“戏霸”行为,剧情本身并没有过多渲染,就是通过那么几个事件让观众感觉到郁珠是有特权的,是说一不二的,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的。既然是这样特殊的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滋长出骄傲自满唯我独尊,也不是没有可能的。而这一切恰恰是群众对她敬而远之的根本原因。一旦他们找着理了,就会反戈一击。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始终存在于另一个人的光环下,没有出头之日,什么好处都不是自己的,我吃的用的都靠她来供给,如果这人还有点自尊心,会不会心生妒忌怀恨在心?除非是那个超大嘴唇,总去顶替女二号,没有任何自信的秦姑娘会背靠大树好乘凉,坚定的站在郁珠一边。 杜晓红为了报复郁珠,不顾郁珠的事先劝告,还是在台上一意孤行改了台词,要不是郁珠功底深厚,就被杜陷害得逞了。杜太小看郁珠了,郁珠不仅可以即兴发挥,而且编的大段台词反倒让杜无所适从。严歌苓在这里把她的同情心表达的已经非常明确化了,仿佛将她自己的经历融入到郁珠这个角色之中了。 不过可能郁珠表演的太逼真了,或者说是太过了,以至于会让外人误以为她编的台词是早就加工好的,否则谁能够即席编出那么多的台词?而且反倒让杜下不了台,在台上茫然无措了。所以那帮家伙事后怀疑郁珠早有预谋是成立的。还是哪个大嘴欠抽的秦傻冒多事,千不该万不该不应该提郁珠备有一个排练笔记,逼的郁珠极不情愿的解释排练笔记是干嘛用的,结果越描越黑,好像郁珠早就练习好了那段即兴台词,并将这些台词记在排练笔记上。以前,或者说杜晓红还没进入话剧团时,郁珠是团里唯一的红太阳,一言九鼎,没人敢跟她叫板。然而杜来之后,一众对郁珠早就心存不满之人,以为找到了新的靠山,想依靠杜晓红扳倒郁珠,好好出口恶气。于是应该出来替郁珠作证的人等着看郁珠的笑话,大家都在想着怎样才能让郁珠交出排练笔记,揭穿郁珠的阴谋。郁珠越不让那帮人看,那帮人越认为郁珠有鬼。于是郁珠回到自己的屋里,静下来后,越想越不对。她想到了瓜瓜,想到了文革的经历,她被众人架着赶出话剧团。这些往事不堪回首,郁珠不能再让事态朝着对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了。于是她摊开排练笔记,欲在上面记些什么....。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那帮人也知道要跟时间赛跑,兵贵神速。清脆的敲门声打断了郁珠想要做的事。问题就在这里,郁珠到底想要写什么?难道她是想写日记,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记下了?这是一件不难联想的事情,刚刚在会上,那帮人正是怀疑郁珠会在她的排练笔记上做手脚。我同意你的看法,郁珠不愿意那帮人窥探隐私。可是越不让看,人家越会认为你想捂着什么,气焰会越来越嚣张。方书记希望郁珠交出排练笔记,化解危机,郁珠仗着自己的特殊地位就是矫情,不惜与方书记反目。 郁珠在台上现改台词,让杜晓红难堪了。问题就在这,郁珠这样做到底该不该?一切听从党安排,方书记李导演是党委成员,组织做了明确的决定按编剧的修改版演。郁珠是老演员,不服从领导意味着什么?是不是“戏霸”?考虑到杜晓红是一个年轻演员,尽管才华横溢,与郁珠比起来,应变能力差出不少。 她是应该会想到杜晓红不具备临场应变能力。我赞成你说的,郁珠保留原台词现场效果超好,但郁珠完全会因为自己的任性让杜晓红无法顺戏,从而使整台戏毁于一旦。这样的行为难道还应该赞扬鼓励吗?事后郁珠也承认了杜晓红的无辜,但当杜急火攻心迁怒于郁珠时, 郁珠还是没忍住,赏了杜晓红一个嘴巴。这事皆因郁珠而起,还无理打人,作为一个不知前因后果的路人,肯定觉得郁珠霸道无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