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33 )

来源: 清衣江 2014-02-01 17:02:2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0 bytes)
岁月如歌……广汉知青生活回忆----( 33 )
 
 
1966年文革爆发后升大学的高考就废止了. 相应地工厂招工也停止了.这次招工是文革期间广汉县首次举办招工活动,它就安排在县革委会的知青办公室内进行. 县知青办是设在广汉城区的县革委会里面的,这次招工经过三个多月的筹备运作之后,工作才算是就续了.且预定于春节之前就要结束这项招工工作.招工制定的规则差不多完全和文革前实行的那套一样.
 
因为自文革爆发后工矿企业招工就已停顿了,隔了好几年之后,才开始招工,劳动力早已过剩了. 那时候集中在成渝各地国营企业才济济,劳动力供过于求,人们互相间激烈竞争这次有限的招工名额自然是免不了的.为了抓住这次难得的招工机会,差不多各方面的人士都在动用自己人事关系争取送自己子女前来参加招工面试,而且有面试资格的人在当时都是政审过关的人,所以有不少本地区的广汉县籍的知青也前来参加面试,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都有.这完全不排除他们是通过拉关系,开后门来参加面试的.
 
这些拉关系走后门现象在文革时期的经济社会生活中较为普遍的, 鉴于当时招工走后门问题的普遍存在及其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官方认为只要社会上存在有资本主义式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就会存在有拉关系走后门现象.可怕的问题不在于社会上存在着的这种腐败的现象,而在于它有发展成涉及面很广泛且存在有蔓延十分迅速的趋势,当时它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危急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了
 
广汉是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和台湾著名诗人覃子豪出生之地, 当时县政府的所在地---菸市!这不知道是由那个时代的那位社会贤达人士所命的名,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这完全是名不副实,不仅其街市上完全无烟叶可卖,而且对此也实际上尽极致地发挥出了自己了不起的想象力.况且在这街市周围并没有什么烟叶加工制造业,也没有亲眼目睹烟叶對这条市街周围的城镇经济繁荣有么特别卓越奉獻之处.这一带只是一片常见的类似集聚县革委会所属的党政工农商学军等单位的办公楼房而已.但那当中却耸立着一座毫不起眼的红砖房的建筑,那便是招工面试的地方了.
 
红砖房是有三楼的一层十间的砖房.他们选择了楼下的靠北的一间会议室临时用作招工面试之地.这间会议室显得很宏大,他们在会议室内安下了十几张桌子,每一张桌子设置成为一个企业单位招工摊位.每一摊位对面放置了一把椅子,是专为面试知青坐的.它的一间后房也不小.前房作着接待客厅,后房作着办公室.安排来面试的这间房就是从前县政府的一间会议室----------这间会议室将改变了我兄妹俩的人生的轨迹.之后我们分别被两个不同的单位录用.
 
 那天差不多有一两千知青拥挤在面试场的门外等待应试.当我走到招工面试大楼不远处忽然发见门外张贴着一道白底黑标示,其上用正楷的毛笔大字书写着广汉县知青招工面试现场.”的字样.进去之后见是一道左右两列安置有座椅很长的敞廊.其夹着一个很宽敞的厅堂. 厅堂里面放置着一些椅子.在面试的会议室门口由三张条桌联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接待处,桌子上放着一个上书写着知青招工面试报道处的告示的招牌.在每一张桌子的后面放着一张有靠背的椅子,每张椅子上都坐着一位接待的工作人员.
 
进门来面试的知青都要朝他们这里走过来.依着规定将面试的通知书交给他们并签名報道.之后他们都极殷勤地引导这些知青进会议室去面试.时候是早晨8点过,我也是往访过会议室门外设置的那一报道处,去签名報道之后,才被一位接待的工作人员引导进来的.我站在会议室门口,朝里面一瞧,在一张桌子上立置着一标牌名称叫成都铁路分局成都客运段的招工摊位之处,我看见一位令人敬佩的中年女士坐在面试人的位置上,她给人一幅勤勉专心致志工作的印象.
 
一厚叠面试人的档案材料摆在她桌子面前.她的年龄40岁左右.身高1•65米以上,一头浓密的黑发,面容端庄,面色红润,鹅蛋形的脸庞,双眸黝黑,给人一幅亲切随和的感觉.随后她对我进行了面试.后来才得知面试我的这位女士姓苏,是东北人.是成铁分局成都客运段人事科长. 成都铁路局,当时简称成铁局是铁道部下属的18个铁路局其中的一个铁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195271日建成通车时,成都铁路局正式宣告成立,路局机关设在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北路成都铁路局管理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昭通市以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主干线...支线等铁路线.
 
这次由她率队前来广汉招收列车员.她是成都刚成立成都铁路局时,为了支援大西南地区的建设,从东北地区早已充分现代化的沈阳铁路局调遣过来的第一批支援西南地区的干部.她也是一个对同志很热心,很能忠于职守的一个人.我见她正时不时地用手翻动摆放在她面前的那厚叠档案材料,带着一幅全神贯注的态度浏览着.
 
会议室内云集了成都若干大中型企业派遣来的招工小组,他们同时于此设置了若干处招工摊位,怕有十几个招工摊位吧,放置了十几张桌子,每一张桌子相应代表着十几家企业单位的招工摊位.每张桌子后面都坐满了人.此时各招工摊位的面试人正与坐在他们对面的知青在面试交谈.
 
当天气候寒冷,等候面试的知青排队延迤到室外,他们站在空旷的户外,冒着严寒,表情显得有些焦虑,并急不可耐地向面试会场的方向张望着.看来好像要渴望得知即将到来的,将决定他们命运的这场面试将会给他们带来怎么样的结果似的?而我为了等待面试,其实早就来到会议室门口站立着已经呆了好一会儿时间了.我看见苏女士邻座坐着的是一位男士.他们俩交头接耳地低声说了一会儿话之后,苏女士表情显得非常严肃地用手翻阅置放在她身前的有关面试人的档案材料.
 
我猜想下一个面试的可能就是我了.--------“XXX,请进,” 苏女士大声叫道,我听到她在叫我的名字.我心里不由得感到一惊,果然不出所料,这下面试就轮到我了.我不慌不忙地走进去,站在她的面前,甫一亮相.从她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来判断,我发觉似乎我的外表穿着,举止风度留给她的印象尚不错.
 
你好, 苏女士微笑着大声对我打招呼地说道.当她开始浏览我的个人简历时,我也很礼节性地回答着她的问好,向她问候道,你好.她问了我的姓名,再经过核实招工名册无误后,接着她对邻座的那位男士低声耳语了几句话之后,她便直接地问我,”你愿不愿意到运行在铁路行驶经过地理环境条件较为艰苦地区的客运列车上去工作?”-----我回答说: ”我当然愿意去.” 此时我自己到是很想知道她究竟要招聘我去干什么样的艰苦铁路客运工作呢!于是我不慌不忙地充满了好奇心地问道:”你想要我去干什么样的艰苦客运工作呢?”
 
她告诉我其实就是想要我前往在成昆铁路线上行驶的成都开往-----渡口的客运慢车上当一名列车员.我当时对当列车员的艰苦性的认识是很模糊肤浅的,恐怕有时候就是喜欢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罢. 别人说当列车员的生活待遇好,然后自己跟着他们后面附和着也说好.不过当时觉得列车员这几个字听起来感觉还是很响亮动听的,想象中当列车员在列车上度过的畅游祖国各地的浪漫的旅行生活还是对自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愉悦感.时不时想到这些自己也很感觉着愉快.可惜那感觉愉快的程度,只不过是后来自己无从体验到了吧.
 
那时个人穿着的铁路制服.甚至如配搭的铁路员工带的帽子之类,亦系公家配发.这些正是吸引人之处.那时候当列车员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代表着是乘坐免费火车游遍祖国的四面八方,而且值乘时,列车上供应的三顿美味佳肴的餐饭还全免费享用.过节时,餐车席上陈设的菜肴甚为丰盛,这在当时是一种何等让人们羡慕的工作啊!
 
想到这些,心里便真地充满有一种形容不出的幸福而又快乐的心情啊!事后亲临其境,干了这项工作后,才认识到这种认知带有相当的片面性. 对从事这种行业的认片面性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受未成年人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局限的影响而造成的.事实上当一名列车员远非如人们所想象得那般美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