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睡狮论”去伪存真

来源: 千里 2014-12-29 12:14: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327 bytes)

拿破仑“睡狮论”去伪存真

许多人都熟悉一句“拿破仑名言”,说拿破仑一世曾形容中国是一头睡狮,“让他睡吧,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将为之颤抖”。

然而尽管拿破仑时代的档案保存较完整,当时已很发达的欧洲媒体也记录下这位风云人物的许多言行,这段“睡狮说”却毫无下落。

最早记载“睡狮说”的,是1887年曾纪泽《中国先睡 后醒论》,这篇文章是曾纪泽在驻英俄两国公使任上,用英文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的论文《China, the Sleep and the Awakening》,这篇论文发表的目的,是阐述个人对中国内政外交,及列强对华政策的意见。曾纪泽是曾国藩次子,清末著名洋务派人物和外交家,对欧洲 事务较为熟悉。但曾毕竟是外国人,且他发表此文时,拿破仑已去世66年,且这篇文章本身是一篇普及性政论文章,谈论主题是中国事务,“睡狮说”仅是比拟, 且文章虽提到“睡狮说”,却并未提及拿破仑,更不用说把“睡狮说”的“专利”放在拿破仑头上——从这篇由作者本人亲自翻译成文言文汉语的著名论文文意中揣 摩,“睡狮说”的首创者,很可能即曾纪泽本人。


狮子何时醒来

1899年梁启超《动物谈》的发表,这篇后来被收入 《饮冰室合集》的文章提到“睡狮”,但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睡狮”并非比拟中国,而是所谓“弗兰西斯肯之怪物”,即形状像狮子、但实际为机械玩偶,且发条 生锈无法运动的东西。梁启超将此物比拟为庞大而腐朽的中国,并明确指出此说来源于曾纪泽。1903年,邹容《革命军》中称中国革命是“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 舞”,而与邹容齐名的陈天华,其自杀后留下的最后一篇著作、未完篇的现实/玄幻体小说《狮子吼》,同样将中国比喻为睡狮。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创办《醒 狮》杂志,自此“睡狮说”大行其道。

由于曾纪泽和梁启超都是当时革命派所避讳的名字,一些 有心人就刻意将“睡狮说”比附在外国人身上,江苏留日学生1903年在东京创办的《江苏》杂志,首先将这一“专利”给了当时知名的德国“铁血宰相”俾斯 麦,称他“数十年前已有毋醒东方睡狮”之言,而当时遍布全球的华人留学生、革命党报刊,则将这句名言警句分赠给“英国下院议员”、“某西人”、“西人”、 “德皇威廉”等,而最早明确将之归在拿破仑名下的,则是胡适,1915年3月他为前一年底所作《睡美人歌》写的说明,称“拿破仑大帝尝以睡狮譬中国,谓睡 狮醒时,世界应为震悚”,这段话几乎和如今流行的“睡狮说”如出一辙。但胡适本人并不赞成“睡狮”的比喻,认为“睡美人”更适当,并称“百年以来世人争道 此语”,表明“拿破仑睡狮说”是他听来的,自1910至1917年,胡适一直在美国留学,可见这个说法最初是旅美中国华人、很可能是旅美中国留学生的“发 明创造”。拿破仑可能谈及过中国话题,但史无明载。

这并不意味着法国人不了解中国,恰相反,法国人在鸦片战争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最了解中国、最喜欢谈论中国的欧洲人。

欧洲人开始对中国感兴趣,始于《马可波罗游记》,奥斯曼崛起并阻塞丝绸之路后,欧洲一直希望打通和中国的联系,哥伦布航海的初始目的,是找到一条向西航行并到达中国的航道,他不仅随身携带西班牙国王给中国明朝皇帝的书信,更至死坚信自己找到的美洲大陆就是中国大陆。

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传教,他在长期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只有将教义与最为中国大众所推崇、尊重的儒学相结合,才能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在此思路引导下, 耶稣会用“西儒”的面目出现,采用结交士大夫、允许中国信众尊孔祭祖和将基督教义比附四书五经等做法,慢慢打开了中国传教的局面。

但这一阶段,中国文史典籍继续被翻译、研究,冷静下来 的法国人,开始更客观地看待中国。法国大哲学家孟德斯鸠一方面称赞儒学重视道德、重视农业、崇尚礼教,一方面指出,其片面忠君思想将导致君主专权,并剥夺 “人民的荣誉感”;对近代科学持怀疑态度的法国哲学家卢梭则认为,孔学使中国经济文化发达,而这种发达恰成为“道德败坏的温床”。

在法国以外,对中国的态度就远没有如此理性。1723 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指责中国人“反对圣经”,18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公开站出来反对“中国癖”,认为中国社会尚处于“幼儿期”,根本不值 得学习;黑格尔更从孔学(其实是宋明理学)“灭人欲”看到了中国文化和社会对个性的忽视和摧残,并指责这种摧残将造成“中国人极大的不道德和习惯说谎”, 甚至把中国文化贬低为世界文化中的最低级文化;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更在《国富论》中将孔学的农本主义思想作为反面典型剖析批判,以推销他的重商主义理 论;马克思也将“亚细亚生产关系”视作生产关系的最低等级。

这时候,西方各国相继开始工业化革命,1793年马戛 尔尼使团抵达中国,觐见乾隆,回国后发表的《觐见记》将清廷的颟顸、蒙昧和腐朽刻画无遗,这让欧洲人对中国的印象由神秘、敬畏转为蔑视、觊觎,此时他们羽 翼已丰,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发达、先进和文明的一群人,跃跃欲试地要去“教化”、征服“落后者”,此时他们拿中国说事,自然也就不那么好听了。当然,这些贬 低和此前的推崇一样,都未必符合当时中国的现实,狮子醒来变成了变数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