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主席为中国对外开放画了一个圈

1972年,毛主席为中国对外开放画了一个圈“


来源:人民网

延伸浪/文


"毛主席圈定我施工,建设辽化多光荣"----这是上世纪70年代建“辽化”的一句最响亮口号。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多次去过辽化,亲眼见过辽化厂区、生活区到处都有这句口号的牌子和标语;也亲耳听过辽化建设者们如数家珍,讲述毛主席为什么亲自圈定建辽化这段被淡忘的历史。


辽化是“四三方案”中的一个重点项目。何谓“四三方案”?1972年2月5日,国家计委提交了一份《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毛主席批示,要求计委着眼于国内资源、解决粮棉争地、重在发展建设,采取一个一体化的更大规模的进口方案。于是国家计划委员会又提交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利用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时候,在今后3-5年内从美国.意大利.西德.法国.日本等国家引进43亿美圆的成套设备,包括13套大型化肥设备,4套大型化纤设备,3套石油化工设备,43套综合采煤机组,3个大电站等大型项目,因此简称”四三方案“,这一方案经毛主席圈定批准后,在执行中又追加了一批项目,进口总额达到51.4亿美圆,成为新中国继苏联156个项目后的第二次对外引进高潮。


毛主席1972年圈定对西方大规模市场开放,是打破西方长期的对华封锁的胜利。上世纪50年代初期,欧美在巴统会下面设立了一个中国工作小组,专门处理对华贸易。它出台了许多争对中国的苛刻条件,如:禁止大宗商品,大型成套设备及其技术出口到中国,禁止欧美公司与中国做生意等等。由此,西方封锁中国长达20多年。由于毛主席团结亚非拉国家人民与帝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终于被第三世界抬进了联合国。1972年2月,为了从越南泥潭中挣脱出来,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美国外交惯例,首次以总统身份访问中国。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一致,随后尼克送签署行政命令,解除对中国的贸易禁令,这才使中国对西方世界实行开放政策成为现实可能。毛主席此时不失时机做出对外开放决策,证明毛泽东时代绝非是封闭僵化时代。


毛主席1972年圈定对西方大规模市场开放,是自力更生建国方针的胜利。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一穷二白,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对外开放打下牢固基础。因为有了原子弹,对外开放才有安全保障;因为有了了鞍钢大庆,有了钢,有了油,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才有了开放引进的资金、资源、物质基础。毛主席此时不失时机圈定开放方案,证明毛泽东时代绝非是经济濒临崩溃的时代。


毛主席1972年圈定对西方大规模市场开放,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福祉。”四三方案“的核心内容就是解决人民穿衣吃饭粮棉争地问题,事实证明,这些项目在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建成投产后,保证了中国化肥、化纤的供应,粮食和纺织品生产大幅度增长,不久我国就取消了粮票布票。这使政府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如果没有毛主席打下的这个基础,实现现代化只不过是海市蜃楼!


公元一九七二年,毛主席在中南海为中国开放画了一个圈;公元一九七二年,是中国对世界开放元年!!谨以此文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三十八周年!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