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日记解读:苦追宋美龄始末

来源: berrywang 2014-07-02 15:20:1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1120 bytes)


年轻时的蒋介石和宋美龄(图片来自网络)

ZT  关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恋爱与婚姻,坊间作品很多,但大都模糊影响,真实成分少,而揣度想象多,个别作品甚至有意作伪,胡编乱造。本文根据蒋介石日记和其他可靠的资料,力求为读者还原比较确切、真实的历史。

上海初识宋美龄

蒋介石与宋美龄初次相见在何时?何地?董显光的《蒋总统传》将时间定在陈炯明兵变之后,地点则定在上海孙中山寓所。董书初版于1937年,经过多次增订,是国民党的官书。其书对蒋虽多阿谀之词,但关于蒋、宋见面的时间、地点一类说法还是比较可靠。

陈 炯明兵变后,孙中山在广东无法立足,于1922年8月14日到达上海,积极联络苏俄和中共,开始改组国民党。蒋介石随孙中山同船到沪,襄助孙中山处理各项 事务。8月22日,离沪返甬。此后,来往于奉化、上海之间多次,他与宋的初次见面应在此期间。但是,日记中并无任何与宋美龄相见的记载,相反,倒有“与洁 如观剧”、“洁如来陪”、“洁如送我上船”等记载,可见,蒋介石与陈洁如正处于情恋中。当时宋美龄没有“注意”到蒋介石,蒋也还没有“注意”宋美龄。有些 著作描写二人第一次见面,蒋介石“看着宋三小姐翩然而至”,“立刻被他的美国式的教养和气质吸引住了。”纯粹是想象之词。

蒋 介石对宋美龄产生爱慕之情是第二次在广州见面。1926年6月30日,蒋介石日记出现“往访大、三姊妹”的记载,“大”,指大姐宋蔼龄;“三”,指的就是 宋美龄。7月2日,宋美龄将回上海,蒋介石日记云:“美龄将回沪,心甚依依。”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说明蒋介石已经对宋产生爱慕了。

进入1927年,蒋介石日记中关于宋美龄的记载逐渐增多。如:

3月21日日记:“今日思念美妹不已。”

5月4日日记:“致梅林电。”

5月11日日记:“赠梅弟相。”“ 晚,致梅弟信。”

这里的“美妹”、“梅林”、“梅弟”,指的都是宋美龄。又是思念,又是致电、致函,又是寄赠相片,蒋介石开始了对宋美龄的“苦苦追求”。

5 月18日,蒋介石自南京到上海参加陈其美殉国纪念会。上午7时,车到上海,蒋介石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去看望宋美龄。这一天,蒋介石虽然照例在日记开 端写了一行字:“叛逆未除,列强未平,何以家为?”意指在陈炯明和“列强”尚未平定之前,不该考虑个人“成家”一类问题。不过,接连几天,蒋介石都处于对 宋美龄的思念中。5月28日日记云:“终日想念梅林不置也。”30日日记再云:“ 终日想念梅林。”这说明,蒋介石已经进入对宋美龄的相思状态了。

1927 年6月5日上午,蒋介石在南京接到宋美龄的来信。日记云:“接三弟信”。“三弟”,指宋美龄。宋写信给蒋,这大概是第一次;至少,这是蒋日记中有记载的第 一次。蒋不称宋为“美妹”或“梅弟”,而称之为“三弟”。在蒋看来,也许可以显得更亲密吧!接信后,蒋介石立即给他的“三弟”复电。7日早晨6时,蒋介石 又起床给“三弟”回信。10日下午,登车赴沪,次日清晨3点到达,8点即转车赴杭州参加市民大会。在有限的空档中,蒋介石仍然挤出时间,“往访三弟”。 12日,蒋介石从杭州回到上海,与“三弟”一直“谈至午夜”。7月3日,蒋介石为参加上海特别市市政府成立典礼,提前到沪,与宋子文、钱永铭、陈光甫等谈 话,争取银行家的支持。当晚,蒋介石与宋美龄等在乡下小餐馆聚餐,在日记中留下了“别有风味”的记载。两天后,蒋介石设晚宴,款待上海商界头面人物。宴后 和宋美龄乘车兜风,到深夜1时才尽兴而归。次日上午,蒋介石在上海新舞台召集党员大会,发表讲演。下午,探望“三弟”,拜会友人,然后再次探望“三弟”。

这一段时期,蒋宋接触频繁,二人关系日渐亲密,已进入谈婚论嫁阶段。


蒋经国和母亲毛福梅(中)及妻子蒋方良的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原配毛福梅离婚

1927 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共政变后,中国出现了两个国民政府对立的局面。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武汉。两个政府都反共,双方开始接洽“合流”。武汉国民政府 的条件是蒋介石下野。8月13日,蒋介石发表辞职宣言。第二天,回到故乡奉化。大约即在此时,蒋介石向宋美龄发出求婚信。函称:

余 今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据实所弃,万念 灰绝。曩日之百对战疆,叱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于女士才华容德,恋恋终不能忘。但不知此举世所弃之下野武人,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函中透露,1926年6月,蒋介石在广东曾向宋蔼龄、宋子文透露有与美龄结缡之意,但未得“要领”。现在,蒋介石直接要求宋美龄本人表态了。

中国古代男尊女卑,实行一夫多妻制,一直到民国时期,男人都可以拥有三妻四妾。但是,基督教主张一夫一妻,宋美龄全家都是基督教徒,蒋介石要和宋美龄结婚,就必须处理好原来的三房妻妾毛福梅、姚冶诚、陈洁如。

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是毛福梅,奉化岩头村人,父亲是南货店老板。毛福梅出生于1882年,大蒋介石5岁。二人于1901年结婚。当时,毛20岁,蒋15岁(虚岁),还是未成年人。1903年,毛福梅进入奉化作新女校,读过不到半年书。至1910年,经国出生。

由 于是包办婚姻,毛氏文化水平又低,蒋、毛两人感情不好。1919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毛福梅携经国到沪探望,蒋介石日记即有“家庭之事,不能稍如我意, 实所痛心”的记载。4天后,毛福梅即返回溪口。蒋介石自觉不安,但以“夫妇之道乖,其奈之何哉”自慰。1921年1月,蒋介石自奉化回溪口,居然不愿意与 毛氏“同衾一夕”。从道理上,蒋介石觉得不应该,但情感上又扭不过来。自此,二人关系日渐恶劣,蒋介石见到毛福梅的人影,听到她的脚步声,就感到“刺激神 经”。4月3日,两人居然“对打”起来。蒋介石认为“实属不成体统”,决计离婚。

毛 氏与蒋母王采玉关系不错。蒋介石虽决计离婚,但蒋母反对。4月19日,蒋介石发现毛氏又回到家里,非常愤怒,决定发出“最后离婚书”。日记云:“母亲老 悖,一至于此。不仅害我一身痛苦,而且阻我一身事业。徒以爱子孙之心,强欲重圆破镜,适足激我决绝而已。”蒋介石是孝子,斥责母亲“老悖”,这是仅有的一 次。同年4月25日,蒋母遍体虚肿,6月14日病故。

蒋 母去世,毛福梅少了一个保护人。蒋介石思前想后,决定彻底解决婚姻束缚。11月15日日记云:“家庭之难处置,婚姻习惯之恶,使人终身受罪。凡事都当从解 放做去,不可以旧习惯害后生也。”当年11月28日,蒋介石召集亲戚商量,参加者迟疑犹豫,久议不决,蒋介石气急,在舅父面前大发脾气,亲戚们才同意二人 离婚,但是,“离婚不离家”。直到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回溪口,才补办了一纸《离婚协议书》。

蒋介石与其母王采玉在宁波合影

二房姚冶诚分居

姚 冶诚原是上海妓馆中的娘姨,苏州人,自幼父母双亡,靠开糖果店的小叔养大。丈夫从事殡葬、脚力为生,不久离异。1912年与蒋介石结合。初时,两人感情不 错,但姚冶诚好赌,常与邻里吵架,又不懂得照顾人。1920年5月,蒋介石得了伤寒,姚冶诚沉迷赌博,不为蒋介石“侍疾”,出言、举动都很冷淡,气得蒋介 石立即从寓所搬出,住进旅馆。23日,蒋介石由戴季陶夫人送入医院治疗。直到26日晚,姚冶诚才到院探视。蒋介石大怒,勒令姚立刻离开,还叹息说:“余夙 世孽重,遇此冤家也宜哉!”

当 时,蒋起意与姚断绝关系,但是,蒋纬国为蒋介石收养之后,即由姚冶诚抚养,认姚为母。蒋介石疼爱纬国,不愿让他有无母之感,其间,蒋母到上海探望儿子,与 姚冶诚住在一起,蒋母也觉得姚氏“凶狠”,无法共处。蒋介石托人试探姚的离异条件,觉得姚“敲诈为事,唯利是图”,便决定与姚暂时分居。

此 后,蒋常年在外,而姚冶诚则携纬国常住宁波或奉化。分居之后,二人关系有所好转。蒋介石给姚写信,也会出现“无时不想着你与纬儿”一类词句。1924年至 1926年北伐前夕,姚冶诚三次带纬国去广州,和蒋介石相聚,但时间都较短。1926年元旦,姚及纬国到广州,与陈洁如不能相容,于2月19日返沪。 1927年,蒋介石为与宋美龄结婚,与姚协议离异。由蒋负担生活费用,姚冶诚携蒋纬国移居苏州。


蒋介石和陈洁如(图片来自网络)

三房陈洁如出洋

蒋 介石最难以处理的是和陈洁如的关系。陈洁如,原名陈潞,浙江镇海人。1906年生。父亲陈鹤峰,在上海当“栈师傅”(仓库保管员)。陈洁如于1918年进 入爱国女学读书,与后来成为张静江续弦的朱逸民是好友。蒋介石常去张府访问,因此与陈相识,为陈所吸引。《陈洁如回忆录》称,二人于1921年12月5 日,在上海永安大楼大东旅馆结婚,但是,根据蒋介石日记,当日,蒋介石在溪口,不在上海。蒋母于当年6月14日去世,11月23日下葬。蒋介石不可能在母 逝世不到半年,下葬不到半月之时就大办婚礼,而且,《日记》中也全无与陈洁如结婚的相关记载。多年前,我曾著文证明,《陈洁如回忆录》中引用的许多文献、 信函,均为执笔者伪作。现在以《回忆录》与蒋《日记》相校,可以证明除有限的几件事外,许多生活情节也出于虚构和编造,不能相信。

蒋 介石1921年12月13日日记称:“投宿大东旅社,潞妹迎侍。”这一天,应该就是蒋、陈结合的日子。称“迎侍”,显然未办结婚手续。其后,自1922年 1月至8月下旬,蒋介石一直在桂林,随从孙中山筹划北伐。其间,蒋介石又是写信,又是寄相片,表达对“潞妹”的思念。陈炯明兵变后,蒋介石于1922年8 月陪孙中山到上海,和陈潞见面机会更多,日记中常有“宿于潞妹家”,“访潞妹三次”,“偕潞妹观剧”,“潞妹与纬儿玩耍”,潞妹随侍”,等记载,显见关系 已经很不一般。同年12月15日、17日,蒋介石日记载:“晚,洁如来陪”,“晚,偕潞妹回寓”,显示二人已经正式同居。

这 一时期,陈洁如真诚地爱着蒋介石,以致蒋曾用“孺慕”二字来形容。但是,陈洁如容不下蒋和姚冶诚继续保持关系。1924年,蒋介石携姚及纬国到广州参加国 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将陈洁如惹恼,写信表示,永远不再与蒋介石相见。1月17日,蒋介石火急致函张静江打探“究竟”。同月24日,孙中山任命蒋介石 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但有关方面拒发开办费用,蒋介石拂袖离粤。直到4月21日,在孙中山等催促下,蒋介石才回粤就职。1925年4月18日, 陈洁如自沪来粤,蒋介石亲到码头迎接。同回黄埔司令部。自此,陈即以“校长夫人”身份在广州出现,风光一时。

不 过,好日子不长,此后,陈蒋之间常常闹点别扭。两人时爱时憎,亦爱亦憎。蒋介石5月25日日记云:“又与洁如赌气,不能安眠。”6月5日,陈洁如闹着回上 海,蒋介石担心陈此去“受骗受苦”,日记云:“终不放心洁如在沪,恨之又爱之也,怜之又痛之也。”然而,陈洁如刚刚离开广州,蒋介石就又要她回来。“思虑 半日,望如云霓”,“想起洁如前事,痛恨不堪,几乎晕倒”。陈洁如本来答应月末可到,28日仍未到,蒋介石为此大发脾气,自称“暴戾不堪,不能忍耐”。陈 洁如到广州后,悉心侍奉,蒋介石有时觉得可以原谅其既往,但有时却又因家中“器物凌乱无次”,大声训斥。

1926年6月,蒋介石与宋美龄相见后,对陈洁如不满更多。如:“治家无方,毫无教育”,等。当年7月30日,蒋介石在北伐途中致函陈洁如,要她“读书治家”。

同年11月12日,蒋介石得悉陈以每月72元的租金迁居大屋,大为不满,日记云:“招摇败名,年少妇女,不得放纵也。”这个时候的陈洁如,在蒋介石的心目中,大概只留下不满和嫌憎了。

1927年,蒋介石决定与宋美龄结婚,即向陈洁如提出,要求她出国留学,以五年为期,然后恢复婚姻关系。8月19日,陈洁如偕张静江的两个女儿蕊英、倩英自上海启程,赴美留学。

陈洁如此去,蒋介石即借机斩断了和她的婚姻关系。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