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谊依稀--废弃的70-80年代民宅

来源: 注册了不能发言 2014-05-29 12:05:4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460 bytes)

计划经济时代,万物凭票,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百货公司、土产公司、五金公司、食品公司、服务公司都是大家日常生活避不开的票证公司。


我母亲就曾在其中的一家公司工作过,一家人也随母亲分配到的当时宿舍区房子居住。

儿时记忆中,大院子里住了很多差不多年纪的小伙伴,男孩女孩一起爬树,捉蝉,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玩攻城,爬后山,摘野花,聚集大礼堂集体看<<血疑>>,还在大孩子带领下探险过后山的山洞。当时物质条件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贫乏。我至今记得我的一个小伙伴家三个女儿,天天早点都是酱油炒白饭,但一点也不影响她家大姐做孩子王。带着大家收集各自的小人书上街摆书摊。我的小人书最多,最后也分到过利润的。可惜的是绝大部门小人书都被伙伴们借走,也不还我,至今还觉得有些不平。????

好象在那住了一年半,搬家换了学校就再也没回去看过。

时光荏苒,粮票、布票、单车票、肉票都早已退出生活的步骤,那些曾红极一时的国营公司也早已倒闭,而当年的小伙伴们,早不知散落何处了。

礼堂,依稀可见"伟大毛主席"语录



当年三姐妹的家



百货公司的仓库


大人、孩子就是在这个食堂看"血疑"


当年漂亮的红砖瓦房,如今已是残垣


70年代的平房,至今有菜农租住



远处的商品房,不知是否会建过来?


早就人迹罕至了,三十几年前吃商品粮,国家分配住房,让人羡慕的"单位"人可曾料到今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来自革命根据地? 跟湘民家差不多. -tHawk- 给 tHawk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9/2014 postreply 13:13:09

不是什么好地皮,否则早就推平了。也恰巧从一个小小的侧面看到这三十年居住条件的变化。 -注册了不能发言- 给 注册了不能发言 发送悄悄话 注册了不能发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9/2014 postreply 18:45:28

很有味道的房子,给人一种家的感觉 -0101011- 给 0101011 发送悄悄话 (18 bytes) () 05/30/2014 postreply 15:50: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