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副主席与他的两位母亲

来源: 淡黄柳 2014-05-23 07:24:3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044 bytes)

当年张震与母亲的合影

张震上将从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岗位退下来后,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张震回忆录》。有一段话是这样讲的:

……我时常回想战斗的岁月,思念牺牲的战友,甚至做梦也多是和他们一起打仗。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
 

虽不能简单地类比,但我们能够幸存下来,一直走到今天,身后有多少流血牺牲的先烈啊!许多英勇善战的同志,包括我的一些上级、同级和下级,都血染缰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1931年前后,我在红军两个连队工作过,与我共事的4任连长都牺牲了,排长、战士也无一幸存,他们有的倒在我的眼前,有的就牺牲在我身旁,连鲜血都洒在我身上……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上将


 

张震,从红军时代当小参谋起,有一个惊人的毅力,每天坚持写日记。一生没有间断。一箱子的日记本,有的纸都发黄变黑了,一笔一笔,留下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岁月。
 

虽然他的日记有点像“天书”,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只有秘书邓天生会完全“破译”。我们从张震的谈话、历史资料和他的日记中,看到了他从一个“苦孩子”, 一步步成长为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教育家,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上将、军委副主席。风风雨雨八十多年,能公之于众的事件,都写在《张震回忆录》里。
 

1935年他16岁当红军。从小宣传员、连政委,营长一步一步走上来。在他的任职经历中,当参谋长的时间最多,他做过团参谋长,游击支队参谋长,纵队参谋 长,兵团参谋长,野战军参谋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他不是传奇式的人物,但一桩桩,一件件鲜为人知的往事,却留在我记忆中,难以磨灭。                       

张震夫妇


 

他讲述过“两个母亲”的故事,这故事还得从南京刚解放说来:
 

革命胜利了,张震思念自己的父母,20年没和老人们见面了,他不知父母亲是死还是活?工作之余,便给在湖南任省委书记的黄克诚写了封信,希望这位老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派人去长寿街上打听一下自己家老人的情况。
 

信发出没有多久,回音来了,说父亲不在了,从一个破碉堡里,找到了他母亲吴命缓,她已经沦为乞丐了,每天靠讨饭度日,精神有些失常。
 

现已派她家乡人送到了武汉,托付给了华中局书记邓子恢同志。张震接着收到了邓子恢同志的电话,已经为老人买好了船票,12月22日一早可到南京。
 

张震得此信息,热泪盈眶,夜不成眠。他没有想到老母亲活着,活得如此可怜!他不会忘记,父亲张继纶是个篾工,一年四季靠做竹蔑子活养家糊口。
 

母亲整天挑担子,做豆付,养猪种菜。自己4岁时,母亲为着让他快长身体,还常向正喂养幼儿、奶水多的女人讨点奶水给他喝。
 

5岁时,母亲便送他进学堂,先生说孩子小不能收,母亲要求先生说:不是让孩子学多少字,只要给看管着就行了。家门前是池塘,生怕儿子掉下淹死了。那私塾上过一年,父母又送他进了隔壁的万寿宫小学。
 

母亲常趴到梯子上,隔墙看着。一次老师看到他做体操不上心,顺手用小木棍向头上打了一下,被母亲看到了,从梯子跳下跑到学校,抱着孩子就哭,还向教师说:
 

“我的儿子,自己都舍不得打,你为什么打啊?我们不上学了!”拉着儿子就走,校长也劝不住。母亲信佛教,还领着他去西溪桥迦蓝庙上烧香,并拜迦蓝菩萨为师……
 

灾难深重的中国,战乱连绵不断的中国,几十年来,有多少父母失去儿女,又有多少家底骨肉分离!张震永远不会忘记:仅淮海战役66天的决战,他所在的华东野战军就伤亡了10多万人!他是幸存者。
 

1949年12月22日,天刚亮,张震就赶到了南京下关码头。
 

夏季有炉火之称的南京,到了12月,却也是冷气逼人,办公室里都燃起了木炭炉火。张震站在寒冷的江边,望眼欲穿,眼前是滚滚的波涛,脑海里是20年前的母子情意。
 

分别20个春秋,今日终于得到了团聚。等啊等,终于等来了母亲坐的那只船。船刚靠岸,他急步跑上船去,在人流中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她憔悴苍老,神情有些惊喜和不安。
 

似乎是在梦里。张震叫了声:“妈妈!”泪便流出了眼眶。老人不知道是认不出儿子了,还是半信半疑,呆了好一会,才说:“你的话好懂啊!”张震又忙说:“我是你的儿子!”
 

随同老人来的,还有张震的一个表兄。老人手上还抱着个印花小被,好像那是张震自己小时候盖过的,老人带着它,像是个信物和证明书。随同张震参谋和警卫员,正想搀扶老人下船,张震蹲下身来,背起了老母亲,一步一步走下船去。
 

母子分别20年,今日相逢在被推翻的旧中国都成,这天翻地覆的喜庆,让母子和全家人都高兴万分。张震的爱人马龄松,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婆婆换上,换下来的衣 服放到水盆一洗,却成了一丝丝一条条破烂,完全不能穿了。这条条破烂衣服,是老母亲这些年受苦受难的写证!马龄松不尽得流出泪来。    

 

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母亲吴命缓来到南京后不久,张震家乡又接连来了信,说吴命缓只是张震的养母,他的生母是余朵莲,现在长寿街上……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张震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也不便问来到身边的老母亲,忙写信让当地乡政府切实帮助弄清真假。他痛苦中,他想到儿时一桩事:一次在外边听一个邻居女人说:“你不是你娘生的。”
 

回家向母亲学话,母亲从不打骂他,这次却重重给了他一巴掌,还生气地说:“你不是我生的,是谁生的?这么一点点儿把你抱大的……”难道说,自己真的还有位生身母亲?
 

两个月后,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张震的生母真是余朵莲。当年由于家境不好,才把刚出生不久的张震给了人家。
 

十月怀胎母子情,养育16年的母子恩,让张震都一一写在心坎上。革命人把百姓都当成父母,何况是生、养自己的两个女人!
 

当张震回到故乡时,和养母亲一同去探望了生母。含泪叫了两声:“妈妈!妈妈!”那位不幸又万幸的母亲,只是流泪,久久无言!
 

对两位老母亲的晚年生活,张震都尽到了做儿子的孝心。他在回忆录中写着:“不管怎么样,我的两位老人能够活下来,都看到了新中国的诞生,看到自己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也确实是一件庆幸的事。
 

她们生前曾对我说过,能活到现在,过上几天好日子,全是托共产党的福啊。从这个意义上讲,她们又都是幸福的母亲。”
 

1962年9月,养母吴命莲患水肿病逝世。由于工作太忙,张震未能回家奔丧,他给表兄吴诞生写信说:“母亲身故,心中很悲痛,但因工作不能分身,只能尽忠报国,难以尽孝,请代为安葬。”并寄回安葬费。丧事办得很简单,坟墓也做得很简单。

 

1992年秋,张震将军的老同学郑楷蔚和长寿区委书记郑德武去看那坟地,只见荒草凄凄,残碑断碣。有几座祖坟还需要被夷为平地。他们商议,由区里拨出一笔经费好好修整。
 
并说:“对河李元簇(台湾国民党“副总统”)父母的坟修得多么壮观,我们中央首长的祖宗坟墓也应该修得象个样子。”
 
于是他们拟了一个计划,画了几个图样,寄给张震将军,将区乡的打算一并致函张震将军。不久,即收到张震将军的亲笔复函。信中说:“谢谢各位对我家祖坟的关注。对11月4日来函,特明确如下:
 
(一)不同意公家出钱修坟,不要占乡亲们一分地。
(二)不同意别立墓碑。我已寄回1000元给吴诞生表兄,由他负责把碑照原样将字刻清即行。
 
(三)已川菜的就种好了,这样对乡亲们还有点贡献,不要死人和活人争地,如果乡亲们要在坟地上种菜,就将我父母深埋,上面种菜。
 
(四)我是共产党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要与李元簇去比,他是国民党,他有钱修祖坟,这是他的事,我们不能学。
 
我们应该保持艰苦创业的革命本质,不要讲排场,不能因私事动用公款。那种旧社会的`光宗耀祖`是最低级的,最不光荣的,受到人民唾骂的。”

所有跟帖: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铁蚕豆- 给 铁蚕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3/2014 postreply 08:43:49

国际悲歌歌一曲 狂飙为我从天落 -铁蚕豆- 给 铁蚕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3/2014 postreply 08:45:37

呵呵,拜畜教徒文盲居多 -千里快哉风- 给 千里快哉风 发送悄悄话 千里快哉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4/2014 postreply 07:06:24

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啊。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4/2014 postreply 02:47:14

当兵这一职业就是玩命啊,不容易。 -henrymtl- 给 henrymt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25/2014 postreply 06:52:26

他老爹艳福不浅,不过在咱们党似乎也不算什么 -饳崆- 给 饳崆 发送悄悄话 饳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25/2014 postreply 07:09: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