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战役参战的国军主力大部分都是杂牌军

来源: ouyanghui 2014-01-19 15:24: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5967 bytes)

台儿庄战役简介:

司令长官:李宗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作战地区:津浦线。

兵力:

第3集团军 于学忠

第51军 于学忠 (兼)

第12军 孙桐萱

第56军 谷良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55军 曹福林

第11集团军 李品仙

第31军 韦云淞

第4军第4支队

第21集团军 廖 磊

第7军 周祖晃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48军 廖 磊 (兼)

第22集团军 邓锡侯

第41军 孙 震

第45军 邓锡侯 (兼)

第24集团军 顾祝同 (兼)

第57军 缪澄流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第3军团 庞炳勋

第27集团军 杨 森

第59军 张自忠

海军陆战队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具体:

于学忠 曹福林 东北军孙侗萱 山东军队

邓锡侯 川军

汤司令 中央军

孙连中 半个中央军半个西北军

庞炳勋 张自忠 西北军

 

第31军,军长韦云淞,下辖3个师,驻防苏北海州。这是李宗仁可以指挥自如的桂系部队,班以上各级干部多系北伐前后的旧班底,颇有作战经验,不过士兵多系新入伍的农民,受训时间短,也无作战经验。

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下辖3个军(12军,军长孙桐萱;55军,军长曹福林;56军,军长谷良民),驻山东境内。该部训练、装备均较好,只是能否服从命令,拼死作战,却大成问题。

第57军,军长缪瀓流,下辖2个师,驻苏北。该军原系东北军,战斗力一般。

第89军,军长韩德勤,下辖2个师,驻苏北。该部由江苏省保安队改编而成,战斗力较差。

第51军,军长于学忠,下辖2个师,驻青岛,后调津浦南段。该军原系东北军。

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下辖1个军(40军,庞兼军长),驻砀山。该部原系西北军装备较差。全军名为军团,实则只有5个步兵团的实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蒋后来又将22集团军(川军总司令邓锡侯),像处理蹩脚货一般塞到了第5战区。

以上各部的共同特点是均系非嫡系部队,装备、编制都不足。其将领们激于民族义愤,欲同日军一拼,却又担心作战损失得不到补充,因之对于即将到来的大战犹豫彷徨。

汤恩伯的第20军团是6个月之前才组建的一个新军团,直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下辖第13、第52、第85三个军和一个独立骑兵团。

第13军军长由汤恩伯本人兼任,下辖第110师(师长张轸);第52军(军长关麟征),下辖第2师(师长郑洞国),第25师(师长张雷明);

第85军(军长王仲廉),下辖第4师(师长陈大庆)、第89师(师长张雪中)。

其中,第52军、第85军的军师级干部,大部分是黄埔军校学生,蒋介石视他们为“得意弟子”,因此,对这支部队予以重点装备。配以一定数量的野炮、重炮、坦克,枪械齐全,成为当时国民党军队的精华。


=====================
 

不仅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徐州会战的展厅里也漏掉了六十军。滇军六十军血战台儿庄的真实故事,在云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但残缺的史料让云南民间学者愤愤不平。

对抗战历史颇有研究的昆明人陈秀峰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早在台儿庄纪念馆筹建之际,民革中央就下发通知要求收集整理滇军的资料,用于纪念馆展出。那时候,好多参战的将领都还在呀,我们召集了这些老将士,让他们写回忆录,还组织云南的一批书画家为此创作一批书画,然后一大整箱寄往台儿庄,当时纪念馆组委会还给我们回复,说到时候会邀请我们过去,但后来不知为何,就不了了之了。

民革云南省委原副主委万彤

93岁的昆明惟一健在滇军女兵赵凤雅老人。

76年前,4万云南子弟出云南血战台儿庄,伤亡过半拖住日军70%的兵力,让数十万大军安全撤退,在这些“草鞋兵”的眼里,齐鲁大地和西南的崇山峻岭都是祖国土地,寸寸相连。

尽管意识的鸿沟曾拉远了两地的距离,这些纯朴的勇士被忽略,被忘记。在漫长的等待中,滇、鲁两地各界人士昨日终于在昆相聚,目的只为开辟滇军在台儿庄历史上的一席之地。遗憾的是,战场的勇士已经纷纷远去,万幸的是,那最后的女兵还在可以讲述那段真实的历史。

山东来客寻滇军将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秦健,这个颇具男性化的名字其实属于一个干练的女人,现任山东台儿庄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的她这次亲自组团,前来云南寻找台儿庄大战六十军参战将士,完成自己的夙愿为台儿庄纪念馆补充进滇军的历史。

昨日,她刚从昭通回到昆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六十军战地服务团惟一幸存女兵赵凤雅的家中拜访。她们的到来让赵凤雅格外高兴,老人拉住他们,开始回忆自己的激情岁月。秦健真诚邀请赵凤雅能亲自去台儿庄看看,赵老说,梦里都想去,可惜自己已经老了,怕是行动不便了。秦健感慨地说:“我们应该早点来。”

据秦健介绍,台儿庄大战闻名中外,而那座明清时就异常繁荣的古镇却被战火全部毁坏。当时国民党的报纸挂在城头,答应战争结束后一定会重建台儿庄。国民党的承诺没有实现,但今日台儿庄已经重建得异常漂亮。

台儿庄1992年开始筹建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秦健有些自豪地说:“当时要给国军建这样的一个纪念馆,还是有很多非议,但台儿庄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当时台儿庄每年2000万元的财政收入,政府就拿出了1500万元来建这个纪念馆。1993年开馆,1997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很多国军将领去看了后,泪流满面,说共产党是讲究实事求是的。”

秦健话锋一转,有些遗憾地说:“但是,有个缺憾,台儿庄纪念馆主要是讲述川军和西北军在台儿庄战役中的作用,而对滇军,特别是六十军却没有涉及。原因是我们两省相距很远,当时建馆匆忙,资料很少。直到2005年罗越先教授去到台儿庄纪念馆,他对我说,纪念馆没有滇军是不对的,也是不真实的。当时我就记住了罗教授说的话,开始了解滇军的详情。”

尽管秦健早在2005年来过一次云南,但因为时间关系,她并没有机会详细了解滇军在台儿庄大战中的作用。这一次她带领着枣庄市原副市长吴承鉴、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台儿庄区民政局局长和山东媒体记者一同来到了云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民革云南省委昨日召开的座谈会上,秦健诚恳地说:“这次我们到了昭通,找到那些纪念碑,还有龙云祠堂,里面都有滇军出征台儿庄的记载,上面有名有姓的昭通籍滇军士兵就有3398人,我们看了后心里很震动,刚才赵凤雅老人又说梦里都想台儿庄,我听了后心里更不是滋味。他们把热血洒在了台儿庄,我们却没有宣传他们,把他们遗忘,这是我们的失职。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我们这次来,就是向大家公开征集滇军的资料和实物,来充实我们的馆藏,向世人展示滇军的风采。”

云南为之奔走20年

备受秦健尊重的罗越先教授,是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为了滇军的历史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他努力了十余年。2000年,他独自到了台儿庄,在纪念馆看完所有文字介绍,震惊于全馆竟没有一件有关滇军的实物、没有一个字介绍到滇军,似乎滇军从没来过台儿庄一般。

>讲解员把这个“较真”的学者带到馆长办公室。在这里,罗越先见到了当时的侯修谦馆长,“争论”又持续了一个下午。他执意要求馆长将六十军的战果统计进去,“一个字不提,太伤云南人的心了。”也就从2000年开始,罗越先多次往返滇、鲁两地,一直在为此事努力。

据另一位对抗战历史颇有研究的昆明人陈秀峰介绍,实际上,不仅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徐州会战的展厅里也漏掉了六十军。滇军六十军血战台儿庄的真实故事,在云南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但残缺的史料让云南民间学者愤愤不平。

昨日参会的民革云南省委原副主委万彤在会上也向大家披露了一件事:早在台儿庄纪念馆筹建之际,民革中央就下发通知要求收集整理滇军的资料,用于纪念馆展出,“那时候,好多参战的将领都还在呀,我们召集了这些老将士,让他们写回忆录,还组织云南的一批书画家为此创作一批书画,然后一大整箱寄往台儿庄,当时纪念馆组委会还给我们回复,说到时候会邀请我们过去,但后来不知为何,就不了了之了。很可惜,那些年没有复印,老将士们手写的回忆录是多么宝贵的资料,可能也全部丢了吧。整整20年,滇、鲁终于达成共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个消息让秦健等人大为吃惊,表示回去后一定追查此事,不管何种原因,都应该找到这些资料。

据悉,在纪念馆最重要的时空界定上,山东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员赵延庆曾在论述中说过:“从时间的起止到事件的管辖看,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台儿庄大捷,为庆祝胜利,武汉市民秉烛夜游庆祝。通过这次大捷,很多国际友人都对中国抗战有了重新的认识。如果将之后日军反攻的部分包括进来,从学术研究上来讲毫无问题,但作为大战纪念馆,策划者首先要考虑社会教育的效果。”所以,最终赵延庆按照此定义,将纪念馆陈列大纲在4月8日台儿庄大捷这天画上了休止符。

这样一来,台儿庄六十军伤亡最惨烈的26天自然就没法反映,平均每天有一千多滇军战士长眠在台儿庄战场。开馆后,六十军的将士和后人均提出过异议。面对这些问题,纪念馆一般都请他进行答复。对此,赵延庆多少有些无奈,陈列大纲是他执笔不假,但最后形成这个意见,是经过山东省委统战部、宣传部和学术界的人士严格考验论证后最终得出的决定。学者们反复论证的这一决策也最终把云南六十军无情地挡在了展馆大门之外。

老兵风采

昆明惟一健在滇军女兵5年中两次奔赴抗日战场

只要门铃一响,赵凤雅一定会蹒跚起身,亲自走到门口去迎接来客,她的故事尽管因此而讲得断断续续,但依旧获得满堂掌声,年轻的人们很难想象七十年前的昆明,像赵凤雅这样家庭殷实的知识女性,为何争先请缨出征,正如已经93岁的她,无法理解现在年轻人的淡漠一样,“我们那时候,看着六十军一出征,不是学生游行,就是群众游行,街上到处激情洋溢,都是要求龙云省长赶快派我们上战场,和我们的战士在一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邓颖超给我们讲过课”

“我们出发的那一天,正是南京沦陷的日子。很不吉利,令人非常痛心。”赵凤雅激动地说到1937年12月13日,那时她刚满16岁,瞒着家人,同应征合格的60名昆明年轻人组成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追随滇军之旅踏出北上抗日的步伐。

临上车前,6名女生被家人强行带走,侥幸瞒过家人的赵凤雅直到贵州盘县才给家人写了书信,告知女儿已经上战场,让家人不要牵挂。服务团到了贵阳,又补充了另外6名女生,保持了服务团60人的名额。

服务团在长沙停驻一个多月后继续北上,至湖北汉口受训。“卢汉军长知道我们是云南老乡,很保护我们,先让我们到汉口心勉女中培训,那是个教会学校,当时冼星海、安娥、史良、邓颖超都给我们讲过课,邓颖超讲统一战线呀。那时候一点不觉得苦,到哪里都是欢声笑语,高兴得不行。”

最偏远省份的现代妇女

秦健一行人看到赵凤雅精神如此康健,秦健递上鲜花、慰问金,拉着赵凤雅的手说:“你们当年为保卫台儿庄立下汗马功劳,你们是民族的英雄,我代表台儿庄全体民众来看望您,欢迎您还能再回台儿庄看看,那里现在可漂亮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一说自然又勾起赵凤雅久远而难忘的回忆,她说:“台儿庄离我很近,又离我很远,是我梦里一直想去的一个地方。近是因为当年我照顾的伤员都是从台儿庄战场下来的,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和我讲台儿庄战役很惨烈;远是因为我一直没有上过台儿庄战场,都是在后方。”

>当时,英文报纸《大陆报》对云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进行了报道,其中写道:“在这位居全国中心的城市中,她们还用了一部分时间,在难民收容所、伤兵医院,和其他各种战时的救济机关里,担任了急救的工作。但白天的大部分时光,是受着急救方法、换药、军事训练、民众组织与时事常识的课程……这些女子,虽然来自最偏远的省份,却很可以代表中国的现代妇女了……这些女子摒除了人们对于中国妇女都是柔弱的那种见解。”

坦言胆子很小

“二战”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用相机镜头,记录下了服务团女兵1938年3月在汉口训练的英姿,合身的装束、饱满的精神、认真的动作、脸上有灿烂的笑容,“卢汉军长对我们非常关心,特地为每人定制了女兵服装和黑皮鞋,增加了生活费,并送给了我们"云南女学生军"的响亮称号。因为军长关心我们,不让大家到前线去,但是12人偷偷爬火车去了。我倒是没去,我当时最小,胆子也要小一些,有时候伤兵伤势太重,都害怕得很。”

多年过去了,赵凤雅依然忘不了伤员中了毒气弹的惨景。“那是1938年秋天,铺天盖地都是日本飞机,伤员一批批从武汉战场送下来,因为敌人使用糜烂瓦斯,战士们裸露的腿都受到感染,一块块化脓发炎,伤口爬着无数小蛆。我用竹签往伤口外挑蛆,手抖得很厉害,竹签都戳着了伤口。伤员看我紧张,说"同志,我不疼,我不疼",那时的士兵真可怜!”赵凤雅摇摇头说。

两次奔赴抗日前线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38年底,因患痢疾,赵凤雅及其他几名团员返回昆明疗养。1939年冬,赵凤雅又和6名团员,背着挎包和水壶,拿着写好的抗日标语,提着面浆桶和石灰桶,同战士们跋山涉水赶赴前线,大家徒步从沾益出发,经贵州、湖南,进入江西的萍乡,整整走了3个月到了长沙,在长沙、浏阳、平江一带,为部队演剧、教歌。直至1942年和部队失散后返回昆明,21岁的她结束抗战生涯,两年后和青年才俊王嘉瑜喜结连理,现在已经93岁的王嘉瑜还在看英文版的《飘》,他曾是云南大学外语学院法语教授。

在大家的掌声中,赵凤雅坐直身子,高声唱到:“不能任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 不能任敌机在我们领空翱翔。云南是六十军的故乡, 六十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这首铮铮强劲《六十军军歌》,就是通过赵凤雅等人那嘹亮激情的歌喉,响彻中原大地,慰藉四十二万滇军儿女的护国之心。

 

所有跟帖: 

应该是中央军和杂牌军都有,很难说那个是多数!大家也没仔细统计过。毕竟共产党还是以自己阵亡的人优先报道宣传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15:35:17

没错,共产党自然不会给前朝表功。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20:47:40

那是历史常识,要是共产党梯国民党表功,岂不是自认叛臣 -ouyanghui- 给 ouyanghui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21:06:27

在蒋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时,各地军阀竟然能在民族大义下前来支援,足以让中国人欣慰。 -相当冷静- 给 相当冷静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9/2014 postreply 19:33: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