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部分开国将帅对待彭柏山(24军副政委)的恩爱与情仇 zt

来源: 天愚 2014-01-04 12:09:2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219 bytes)

毛泽东与部分开国将帅对待彭柏山的恩爱与情仇

 

 
 

毛泽东与部分开国将帅对待彭柏山的恩爱与情仇录(原创) - 里下河平原 - 里下河平原的博客

顾克美

        我业余时间研究红军长征历史。我在研究红二方面军长征历史时,没有见过彭柏山的名字。实际上,我这几天在看一本书,书名叫《他们的岁月》,作者是彭小莲,是彭柏山的女儿。正是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彭柏山曾经是一名红军战士,也曾经是一名红军中的高级指挥员,后来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远离了红军队伍。

        彭柏山的一生遭遇,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读《他们的岁月》这本书,能够吸取许多历史教训。正是因为这样,我读完这本书后,才在我研究的红军长征和开国将帅领域,将毛泽东与部分开国将帅对待彭柏山的态度摘录下来,供网友们借鉴。

        彭小莲在书的扉页上说道:“动笔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得不肆无忌惮地揭开爸爸妈妈的生活,就像在阅读宣判死刑的公告。当我把这一张公告最终和父母的真实面目贴出来的时候,不管他们是多么的残酷,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接受它,也不管它还有多少价值。但是,我对自己说,我毕竟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至少我在开始慢慢地学会说真话。”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彭小莲,实际上是为自己的父母拍摄了一部纪实作品,而且是极为真实的作品。

        彭柏山(1910—1968),又名彭冰山,男 ,汉族,湖南茶陵人。孕育了25位开国将军的茶陵,素有“红色摇篮”、“将军县”之称。如果不是解放后彭柏山的主动同意转业,也许开国将军里又会多位中将。毕竟,彭柏山那时是二十四军的副政委。

        彭柏山的一生,实际上与上海结缘太深。就连他最后平反的追悼会,家人都坚决要求在上海召开。1930年,彭柏山考取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经济学系。在上海入党。后来由党组织派遣,他来到湘鄂西地区。为什么党史上没有真实记载彭柏山这件事情呢?当时的夏曦被党中央派遣到湘鄂西,处处都有记载。彭柏山无论在自己的自传,我还是在二方面军红军史上,都难以寻找结论。还是彭柏山妻子说得对,她说“彭柏山到湘鄂西不是以党代表身份去的,是以知识分子身份去的,是支持农村武装去的”。实际上,彭柏山到湘鄂西,一开始是在杂志社里做编辑,后升为科长。主力部队撤退时,贺龙与关向应委任彭柏山为省委特派员。夏曦到湘鄂西后,出现严重的杀人如麻事实。当时,彭柏山所在的团,夏曦要求合并,但彭柏山不同意。最终在生命有危险的情况下,彭柏山脱离了部队,回到上海,向中央报告。没想到中央坚决要求彭柏山再回到湘鄂西,彭柏山明知道回去必死无疑,便没有回去,留在上海,从事文学工作。

       彭柏山在自传上这样记载“我到了上海以后,立刻起草了给党中央的信,然后交给周杨,委托他递交给党中央。党中央派湘西省委书记杨光华和我谈话四次。我非常具体地向他汇报了根据地的情况。杨光华请示了上级领导,然后向我陈述了党中央的决定:彭柏山同志的立场是正确的,但是他应该立刻返回原地坚持斗争。”

        彭柏山实际上1931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没有返回湘鄂西的彭柏山选择留在上海。曾任上海“左联”大众教育委员会书记。1934年开始发表进步作品。 彭柏山1934年被国民党逮捕后,化名从狱中给鲁迅写了封信,经胡风辨认,确定是彭的笔迹。鲁迅嘱胡风按月寄钱、物到狱中给彭,直到1937年彭获释。

        也正是这段历史,给彭柏山后来带来了灭顶之灾。自认为是鲁迅学生的彭柏山,与胡风、周扬很熟悉。全国解放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实际上,彭柏山在文学上还是有天赋的,他著有长篇小说《战争与人民》,短篇小说集《崖边》,中篇小说集《任务》等。

        1938年,彭去皖南新四军军部,抗日战争时,任新四军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等职;1940年新四军东进后,受命任中共东台城工委书记,兼任东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四军副政委等职 。 应该说,这段烽火岁月,还是彭柏山发展最好的时期。虽然,期间,皖南事变后,陈毅找到彭柏山,要求他立即到江南二支队送信,内容是立即采取行动,保存实力。没想到刚到江南,由于叛徒的指认,他又一次被逮捕,而且是被日本人逮捕。后来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

        说起彭柏山,他的战友、上级的联抗司令员黄逸峰说彭柏山是个很有趣的人。他回忆的事情不仅与彭柏山有关,还与开国中将刘培善有关。刘与彭都是湖南茶陵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游击大队青年干事,茶陵县独立团连政治指导员,江西省安福县独立营政治委员,湘赣红三师第三团政治委员,湘赣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湘赣第一支队政治委员,独立团政治委员。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后到新四军,与彭柏山一起共事。

        我们看看黄逸峰的回忆。“刘培善军长不喜欢麻子。新兵一来,他就让大家站队,凡是有麻子的就站出来。他说,麻子不能在正规军里当兵,影响军容。有一次黄去看彭柏山,坐在那里吃饭。一抬头,发现他的警卫员是个麻子。朝左一看,通讯员也是一个麻子。再往右望去,啊哎,他的挑夫又是一个麻子。” 

        彭柏山 1953年转业到上海,后接任市委宣传部长。当时任军长的皮定均还不相信,坚决不同意彭柏山调走,要求向上级打报告留人,可惜的是彭柏山自己愿意调走,皮定均没有办法。

        彭柏由于胡风在“三十万言书”中称赞了他,毛泽东于1955年7月间责问“上海为什么搞不出彭柏山?”上海市委马上将彭逮捕。因无罪证,只得说彭属“胡风一般分子”,送农村改造,在青海等地流放后,彭到河南农学院图书馆当数据员,“文革”中被打得体无完肤、头发被几乎揪光后自杀身亡。

         为什么毛泽东会亲自点将要将彭柏山打倒?这确实让人纳闷。原因还是出在胡风身上。1952年,胡风一家住在上海。周扬一次到上海,通过彭柏山请胡风吃饭,希望能够将三十年代的一些事情解释清楚,双方消除误会。他们三人很熟悉,又都是好朋友。可惜,胡风并没有来彭家,错过了这样真诚的机会。胡风在“三十万言书”里,居然将这件事情又说了出来,居然说彭太天真,相信了周杨的挑拨,把矛头指向了上面,也就是指的主席吧。胡风表扬了彭柏山,结果确实是帮了倒忙。

        彭柏山出事 后,是受尽了凌辱与苦头,全家人更是苦不堪言。妻子朱微明带着五个孩子是受着冷眼带着委屈一路过了过来。好在,在《他们的岁月》一书中,我还是看到了彭柏山的战友们,也就是不少的开国将帅们,他们向彭柏山及其家庭伸出了援助之手。

        在将彭柏山定为胡风反党集团分子的时候,当时的上海市委组织部长王元化,坚决反对。但是后来的形势,无法控制。彭柏山妻子一直认为,皮定均司令员是位好人,在调动的时候,皮是二十四军军长兼政委,他拍桌子坚决反对说:“这个柏山好糊涂,他怎么可以去这种地方,他一个书生,哪里搞得过他们啊!”。彭柏山实在不愿意回忆,他只是说:“我和老皮是一起从死亡线上走过来的。只有他,是真正为我好。一辈子有一个这样的朋友,也是我最后的安慰。”彭柏山从青海流放回来的时候,皮定均专门找了当时的上海警备区领导人王必成,要求他们想办法解决彭的问题。彭到厦门的时候,皮司令从北京开会回来,他一下车就去看望彭柏山,还与下车那么多的高级将领说,你们是去看热的,我是去看冷的。彭柏 山在青海病成不成人样,乞丐般地生活。他实在无办法挽救自己,只好给在福州的老战友贺敏学写信,要鱼肝油以维持生命。他也没指望能够成功。但是,很快,贺敏学一次性从福州给他寄来二十大瓶鱼肝油,而且再三声明一定不要还钱。他们当年在战场一起出生入死,感情还在啊!后来,还是皮定均司令奔波,叶飞上将给陈毅请示,贺敏学首先表态接受,当时在中央工作的周扬下调令,将彭柏山安排在福建的厦门大学任教。在学校里,开国将军刘培善、彭德清与彭柏山一起谈心与走动,虽然身边都是保卫干事,他们看都不看。他们几十年出生入死,为什么不能够探望呢?但在当时,这是特别需要勇气的。

        要不是另一位开国大将批示,彭柏山至少可以安度晚年。但是,可惜当年与台湾又处于紧张甚至战争状态。开国大将罗瑞卿在中宣部的宣传内刊《宣传通讯》上批示:彭柏山不适合在前线。很快,彭柏山被调动到河南郑州农学院工作。也正是在那,彭柏山被批斗得体无完肤,直至自杀。

  1980年,“胡风反革命集团”冤狱昭雪,彭柏山的“胡风分子”帽子也属子虚乌有,中共上海市委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并为彭柏山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柏山同志的骨灰盒上覆盖着庄严的中国共产党党旗。
彭柏山同志爱女、上海电影制片厂知名导演彭小莲,最近执导了客观反映胡风冤狱形成的纪录片《红日风暴》,已与广大观众见面。 好在,后人还出版了
《彭柏山文选》,算是对彭柏山的特殊肯定。

所有跟帖: 

推荐彭柏山的女儿彭小莲写的书《他们的岁月》,很值得一读 -天愚- 给 天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4 postreply 12:16:32

彭若留在军内就不会出事。但他喜欢与文人扎堆。 出了事,还是他的丘八朋友够义气, -ViBravo- 给 ViBravo 发送悄悄话 (69 bytes) () 01/04/2014 postreply 12:48:27

彭若留在军内也得出事,关键是他和胡风及鲁迅的关系, 周扬不会待见他的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68 bytes) () 01/05/2014 postreply 08:24:53

当时的上海市委组织部长是王一平,不是王元化 -游水皖鱼- 给 游水皖鱼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4/2014 postreply 13:06:02

谢谢指出文中的错误,应改为当时的上海市委组织部长王一平 -天愚- 给 天愚 发送悄悄话 (4251 bytes) () 01/04/2014 postreply 13:28:09

彭小莲,好像是59中的吧,蛮漂亮,江西奉新插队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05/2014 postreply 08:45:39

大陆人民公仆内部矛盾而已。大陆人民看笑话,看热闹就好哈呵呵 -dingdign- 给 dingdig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06:53:06

回复:毛泽东与部分开国将帅对待彭柏山(24军副政委)的恩爱与情仇 zt -doug2- 给 doug2 发送悄悄话 doug2 的博客首页 (77 bytes) () 01/18/2014 postreply 07:51: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