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8国军官在中国学战场人道主义 俄乌被分在同组 - zt

来源: 文化视点 2014-09-22 21:27: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87 bytes)


【环球军事报道】22日,来自世界58个国家的83名高级军官齐聚中国西安,参加第八届“军事行动国际规则高级研讨班”。研讨班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下简称“国际红会”)发起,2007年以来连续举办八届,旨在通过法律讲授、研讨和案例分析、推演,让战场上的人道主义规矩深入军心。今年,研讨班首次由国际红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主办,在中国举行。《环球时报》记者现场采访中发现,中国军方视之为一次展示国家和军队形象的良机,外方人员则对“世界最大规模军队的经验”充满期待。

  在21日傍晚举行的非正式招待会是一场标准的西式冷餐会。国际红会东亚代表处武装部队合作代表彼得·埃文斯简单致辞后,身着58个国家军服的学员便散开,自由取餐交流。西安政治学院副院长陈耿说:“该研讨班的国际化程度和学员军衔之高,超过以往活动。”据介绍,83名军官学员由所在国部队和国防部选派,每年国际红会向其设有办事机构的全球80余个国家发出邀请函。埃文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透露,来自美国、中国、朝鲜乌克兰俄罗斯的高级军官今年都受邀参加。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学员会分在不同小组吗?”按惯例,研讨班七八十名学员要分组,每组十来人,便于充分交流。此届设6组,英语3组,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各1组。埃文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他们当然都在俄语组,这次研讨不回避艰难话题,学员可以分享各自的实践经验。研讨班无政治目的,国际红会不持政治立场,我相信这些高级军官明白规则。而且,我们的关注点是乌克兰东部的平民吃饭保暖问题,不是它的政治归属。”

      此外,研讨班尤其关注那些可能发生人道主义危机的国家,埃文斯说,“比如阿富汗巴基斯坦,今年都有学员参加”。他还表示,“尽管中国并没有发生战争,但它是联合国维和部队的重要力量,因此也是研讨班的重要对象。此外尼泊尔有维和部队训练基地,这同样重要。”

  22日上午,第八届研讨班在西安揭幕。解放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晏军少将是第一位演讲嘉宾,他指出,中国军队和国际红会在军事行动国际规则领域的合作自上世纪90年代始。从第一届研讨班开始,中国每年都至少派出1-2名校级军官参加。“这次不同在于国际化程度高,58国学员均为将校级军官,而以前活动多是校尉级。之前以讲座为主,这次有研讨、辩论、沙盘推演。”

  研讨班的课程设计和系统流程由国际红会负责。埃文斯表示,最后一天设有中国军官的1小时演讲环节,“这在研讨班历史上是第一次”。多名外国军官也表达了对这次演讲的期待,“如何完成对200余万军人的培训”,“看一看中国军队解决问题的方式”。今年中国派出最大规模“代表团”。研讨班6名中国学员中1名来自国防大学,1名来自海军,其余为西安政治学院相关学科教官。“选派的基本要求是懂法,能英语交流。”总政治部一名干事这样总结。

  开幕式后,83名学员进入研讨班实质环节——为期6天的教官授课,小组交流,集体讨论,模拟推演。目的只有一个,让战场上的人道主义规矩进入学员意识,由他们回国后践行,融入其国家军队的行动中。埃文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际红会曾做过调查,高级军官大都掌握军事行动的国际规则和法律,“但在战场上,他们倾向于考虑如何扣动扳机达成目标,而忽视规则”。

  “既然如此,你们如何在短短6天里影响这些军人的意识呢?”面对《环球时报》记者的提问,埃文斯解释说:“研讨班的对象是高级作战军官,即那些在战场上制订计划和下令的人。如果能促使这些人在制订计划和选择方案时虑及平民伤亡,在日常训练中就会把这种意识带给部队……”

  每届研讨班都会请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现役或新近退役高级军官做教官。“我们不是要军官们坐在那里当学生,而是鼓励他们发言和分享。”开幕式后,《环球时报》记者被请出会场。“请理解,我们的经验是,有记者在的场合,军官们难以畅所欲言。”埃文斯重视研讨班的自由交流氛围。“全程不记录、不录音,让信息自由流动。”▲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