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12次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来源: berrywang 2013-12-23 16:05:2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925 bytes)
ZT 
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日子。作为一代领袖人物,毛泽东备受世界瞩目。从1949年2月7日开始,截至2005年6月27日,毛泽东先后12次登上美国《时代》封面。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1923年,出生于中国的美国人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筹资6.8 万美元创办该刊。它的宗旨是要使“忙人”能够充分了解世界大事。其观点代表并影响着人们,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

创 刊90周年,《时代》封面上约有60次以中国的人和事为主题。这在几千期刊物中所占比例很小,但是除开美国和英国几个欧洲国家,这并非是一个小数目。在 《时代》封面上出现最多的中国人无疑是毛泽东了。对20世纪的整个中国产生影响最大的人无疑也正是毛泽东。《时代》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动,然而它用来展现这 种脉动,依然带有其固执的意识形态色彩。

历史的轨迹从来不会因为旁人关注的目光而发生改变,但别人的眼睛往往可以为我们对历史的测量提供另一种尺度。《时代》的80多年里,美国人从未停止于大洋彼岸远眺中国。回顾《时代》周刊封面上那些在不同的文化底色下描绘出的毛泽东,也许可以让我们对他进行一次别样的回访。

1949年,这年的2月7日,在蒋介石10次登上《时代》封面之后,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一个星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

1950年12月11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红色的基调和蝗虫明确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含义。《时代》内文如此描述选择毛泽东作为封面人物的理由——列宁说:“通往巴黎的道路经过北京。”

1958年12月1日。封面右上角引用了拿破仑的一句话,通常被翻译为:“中国是一头睡狮,醒来后他将震惊世界。”1958年的中国确实已经醒来,“大跃进”是这个年份最引人注目的标签。

1960年8月8日。与格瓦拉、赫鲁晓夫同登封面。赫鲁晓夫与毛泽东,一左一右出现在格瓦拉身后,意指显然相当明显——同年9月,中国与古巴建交。

 

 

1962年11月30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同登封面。1962年11月22日零时,中国军队遵照毛泽东的命令,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时代》写道:“红色中国上周的行为使许多人感到了困惑。他们在中印边界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横扫性的胜利。”因此,中国的主动撤退让印度陷入了破坏和平的“道德泥沼”。

1963年9月13日。与毛泽东一起在“龙舟”上领航的还有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同月,中苏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1967年1月13日。此时此刻,文化大革命正在神州大地风起云涌。

1969年6月13日。与布里兹涅夫、铁托、齐奥塞斯库、卡斯特罗等同登封面。本年3月,在珍宝岛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中苏边境冲突,中苏关系由此急转直下,走向对抗。

 

 

1972年3月6日。尼克松的“中国长征”。“尼克松从北京带回来什么?这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尼克松在北京这件事情。很少有美国总统花这么长时间,整整一个星期,呆在异国他乡,而且,这个国家,甚至还没有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虚拟的敌人。”《时代》周刊如是说。

1976年9月20日。毛泽东之后的中国——9月9日零时10分,毛泽东在北京逝世。《时代》在内文里谈到了毛泽东,谈到了红宝书,谈到了毛泽东的继承人……如此种种。

1977年3月21日。毛泽东与遗孀江青。“10 年来,她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女性之一,是8.5亿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的实际统治者,她决定着他们可以在舞台或者银幕上看到什么内容”,《时代》如此说道,“然 而,今天,63岁的江青不再是一个革命英雄,而成了反革命恶棍。这一突然的转变,缘自去年10月华国锋主席对她的逮捕。”

2005年6月27日。中国的新变革——小世界,大赌注。这一期谈的正是“中国制造”,全世界没有谁能逃脱的“中国制造”,甚至连故去的毛泽东,在本期的《时代》封面里,也穿上了时髦的LV——很显然,这件LV,也是“中国制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