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原创]国内首座饶漱石雕像已悄然落成——癸巳初冬走访饶漱石故里

来源: ouyanghui 2013-11-25 08:24:1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964 bytes)

本月上旬,去了一趟抚州。这次到抚州,不为别的,就是专门为饶漱石而去。饶是抚州临川人,临川素有“才子之乡”之誉,堪称伯仲的有王安石、汤显祖两位。自古以来一直为县,两千年才改为市辖区,所以饶的家乡也参照城区的建制,由钟岭乡攺称钟岭街道办事处,其实徒有其表,依旧还是乡村模样。虽然距抚州市区不算太远,只有数十公里,但并不好找,而且奇怪的是,一路不下问了
45人,要么不知饶漱石其人,要么不知“饶家村”、“环湖饶家”〔还是环洲〕位于何处?只好用我们知道的另一地名“缴上村”相问,结果一问皆知!时间真的会改变一切,作为一个曾经声名显赫的“华东王”,在他的家乡竟会落得个如此鲜为人知,真的会让人心生感概。


一、大隐于市的饶漱石雕像
按照事先的了解,我们去了位于抚州新区的名人雕塑园,据说国内首座饶漱石的全身青铜雕像就座落在这里。这个名人雕塑园是近年来新建的,占地很大,有些气派,与新的市府大楼正对面。当初计划选择100位抚州古今名人立像,迄今建成66位名人雕像,略去其他古今名人不表,单就现代军政名人共计有7位:饶漱石、李井泉、舒同、黄火星、周建屏、赵醒侬、傅烈。除饶以外,这6人能够入园立像,是凭借他们自身的名气地位。所以,以饶目前的身份亦能侧身入列其中,体现了当初决策者的胆识和家乡人的厚爱,确实难能可贵。
 
 
饶的雕像偏于园内西南一隅的树林中,背西面东,材质为青铜,造型为站姿,整座雕像估约4米高左右〔只低不高〕,在雕塑园内大小为一般,最高的如王安石、汤显祖雕像,高达6米,李井泉的雕像也差不多也有56米。
 
 
饶雕像着装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军棉大衣,大衣上尽是条条皱褶,头戴缀有五角星的棉军帽,两手斜插在大衣口袋中,两脚略为前后的分开,国字大脸,浓眉大眼〔这是相命的所谓“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可惜真命不及福相〕,上嘴唇蓄着斯大林式的浓须〔这是饶的有代表性的经典威仪〕,整个雕像给人的感觉是往里收的,重心右实左虚,沉稳内敛、扑实无华,一如他的秉性。细细端详着饶的雕像,越看越感到有四个字扑面而来:忍辱负重。
 
 
饶的雕像为刚刚年届不惑的广东南海雕塑新锐莫松年所作,说句题外话,林大斑若是有机会见到莫松年,请代本人询问一下我的四字解读是否切题。

现在看到的基座碑文是这样写的:
饶漱石〔19031975〕,江西临川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参加领导学生和工人运动,后历任中共江西省赣东北特别委员会书记、满洲省委代理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新四军政委、中共七届中央委员、中共华东局书记、华东军区政委、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3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1975年3月,在北京病故。
 
 
有意思的是,这个碑文是后来重新安放上去的,碑文内容与原先最初的碑文不完全一样,至于为何要重做,看看原先的碑文就清楚了。
 
 
下面是原先最初的基座碑文:
饶漱石〔19031975〕,江西临川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与叶挺军长指挥部队突围,后与部队失散孤身一人跋涉在山林中,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来的胆识和勇气,引起党中央的注意。随即代理新四军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华中敌后的抗日斗争,为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7年1月,任华东军区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任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政委。1953年调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55年3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1975年3月2日,在北京病故。
 
 
两相对比,这两个碑文有些不同之处:
一是原先的碑文写的不太合乎规范,从皖南事变开始,没有涉及整个革命经历;现在的碑文则基本历数各个时期的任职,履历看上去更加完整,碑文也更加规范。
二是原先的碑文主要是对饶在皖南事变,华中敌后抗日斗争,建立山东抗日根据地作出了正面的评价;而现在的碑文则是作出了“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全面评价,涵盖较原先更广。
 
 
现在碑文的这段话是有出处的,编写的根据是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1卷,《饶漱石》词条〔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版〕。在该传记前言写道:“饶漱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秘密工作,曾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及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在目前官方没有对饶的问题进行重新评价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到如此了。
 

老饶摊上高岗那档子事算是倒霉,当然也与其自身的弱点有关。

老饶在华东绝对是立了大功的,华野打得好成为PLA最重要的战略方面军之一(另一个当然四野莫属了),解放区后勤、兵员的保障是非常出色的。

就算是后来犯了错误,或许今后能给出客观的历史评价。有理由相信,如果当年有机遇,也还是能干好的。起码这些人都听太祖的,这不就行了。

(高饶俩人一个号称东北王,另一个可算是华东王。要知道,没有东北、华东两个大区的巨大贡献,gcd要想战胜常凯申取得全国的胜利是根本不可能的)



今天是个有点特别的日子,11月23日是饶漱石的生日,今年是他诞辰110周年,他蒙冤落难也亦整整60年矣。最近有两件事与此有关,一是日前正式出版了
《饶漱石》,是国内第一本以正面评价饶的长篇传记,作者为抚州人氏蔡洪堂。二是本月的《炎黄春秋》,发表了饶的女儿饶兰沁撰写的回忆父亲的文章。
 
如果说本人的这篇小文适逢凑巧,也权且算是有感而发吧。

所有跟帖: 

修这么多雕像干什么,彭德怀就说了,现在建以后早晚还要砸了 -abookl- 给 abook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5/2013 postreply 08:29:49

江西另一名人张国焘 -残阳如血- 给 残阳如血 发送悄悄话 (148 bytes) () 11/25/2013 postreply 18:03:5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