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上海房价暴涨的原因

来源: berrywang 2013-11-21 16:36:4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306 bytes)


1945年7月,离日军投降还有一个月,上海人仍然在伪政府的统治下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好在黎明的曙光即将到来,离光复已经很近了,所以我把那段时间称为光复前夕。

光复前夕的上海人民到底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很简单,亡国奴的日子,他们不可避免地要遭受鬼子的蹂躏、汉奸的欺压、流氓的敲诈以及伪政府的盘剥。除了这些,他们的生活表象居然跟今天有某些相似之处。

首 先是交通拥堵。从虹口去趟闸北,步行得花一个小时,开车得花五个小时,每条马路上都挤满了人力车、脚踏车、三轮车、公交车和私人汽车,行人在车流里缓缓蠕 动,汽车在人流里以更缓慢的速度蠕动,每一条主干道都成了长期便秘的大肠。为什么会如此拥堵?一是路窄,二是人多(抗战后上海还有五百万常住人口),三是 因为日本鬼子在街道两旁挖了不计其数的深沟,每隔四五丈就有一个,晚上开车不小心,一头扎进去就是车毁人亡。鬼子为什么挖沟,是要修地铁吗?当然不是,只 是为了准备巷战,对付开进的地面部队。那时候上海流行一句话:“马路如虎口,两旁不可走。”走两边容易掉沟里,走路中间又容易被车撞死,怎么走?没地儿 走。

其次是看病太难。那时候华人开的医院设备简陋,而日本人开的医院又不屑于给华人看病,例如山东路有家仁济医院, 头头是日本人,医院里明明空着很多床位,也不让华人住院,真想住,拿钱来,先交中储劵(日伪政府发行的货币)30万元才能进门。上了手术台,一会儿一跳 价,说好要你60万,刹那间就变成100万,开完刀再加到300万,不然不给你缝上。

那时候跟今天最相似的地方大概就是房地产市场了——光复前夕上海房价暴涨,一天一个价,房租也在飞涨,中低收入家庭想找到合适的住处难比登天。

眼看就要光复了,房价怎么还会上涨呢?

第 一,人多房少,供需紧张。上海不比别处,当地人最是安土重迁,出门一里,不如家里,能不走就不走,所以八年抗战期间,每一座沦陷城市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居 民外逃,唯独上海没怎么外逃。人没减少,房子倒减少了——1937年日军轰炸闸北,损毁了一批房屋,1939年国军轰炸虹口,又损毁一批房屋,1945年 美军也来轰炸,光塘山路就倒塌上万所住宅。沦陷期间日本侨民大量迁入,没地方住,伪政府为此大搞强拆,把华人撵走,给日本人腾地方盖房,到了1945年7 月,由于美军连番轰炸日军据点,日军突然分散到居民区,也是直接把华人从房子里赶出去,无偿“征用”了他们的住房,所以那时候房屋恐慌非常严重。

第 二,货币贬值,炒房加剧。光复前夕,日军和伪政府已经知道末日到了,赶紧杀鸡取蛋,拼命印钱,本来中储劵最大面值是100元,很快市场上就开始流通千元纸 币和万元大钞,物价比1937年涨了好几万倍。上海市民想去银行把钞票换成金条,伪政府不许,为了让资产保值,大家只能买成物资储存起来,而那时候日军又 在推行最严厉的统制政策,粮食、棉花、布匹、钢铁、食油、五金、卷烟、火柴、肥皂、毛巾……差不多所有物资都被限购,只剩下房地产可以自由买卖。在这种情 况下,有钱人自然拼命买房,普通人买不起,就集资炒楼,炒公债,以及炒房产股票,搞得房价上涨速度比货币贬值速度都要快。

有 人做过统计,光复前夕上海竟然多出来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这些房产公司几乎没有建造过什么新房,它们把房地产当成筹码进行投机。只要是座房屋,不管有人住 还是没人住,都会很快成交。由于市区内房地产的价格越抬越高,而且难以买到,因此好多房地产公司去郊区炒地。只要是块土地,不管是在近郊、远郊,或是农 田、或是低洼水塘地,一旦抛到市场,都会被抢购一空。那时候有一家华新地产公司,拿出全部资本的三分之一购置郊区空地。还有一家永业地产股份公司,用 75%的资本买下江湾及沪西空地五六百亩。最典型的是一家国华地产公司,囤积了近千亩地,只拿其中半亩进行开发,闲置土地之多,堪称历史之最。

来源恽逸群先生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