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印记——“小平您好” zt

来源: berrywang 2013-10-03 14:14: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833 bytes)

 1984年国庆游.行北京大学学生打出小平您好横幅。

   如果说大阅兵是北京向世界展示力量的舞台,群众游.行则是展示建设成就、时代主题的舞台,无论是游.行群众打出的领袖画像还是标语,或者各省市的彩车……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意识形态演进史。

 80年代的印记——“小平您好”

        1984101日凌晨2时,北大学生常生用一小块抹布卷成棒,蘸着墨汁写下“小平同志您好”6个大字。当他们准备把它粘在新床单上时,突然发现床单不够长,“把同志两个字也省去吧”,学生们认为,这并不妨碍表达他们对领袖的衷心问候。

   两小时后,这条横幅走在了前往天安门的路上。当天上午北大学生方队走过东华表时,学生们打开了它,原本正要拍摄北大游.行队伍的电视镜头突然转向清华,不过马上又移了回来。这是一个未经审定的标语,几名便衣准备上前,但场面已是一片欢腾。一过“礼毕线”,带队老师高喊:“快跑!”整个队伍开始跑起来,打出横幅的郭建崴此时心跳得厉害,有人说邓看到横幅后笑了,不过他没看见。他只听到同学转述说几个现场执勤警察议论这几个学生胆子太大,要收拾他们,于是害怕得连夜躲在校外不敢回去。

   这一条“计划外”的历史性标语被《人民日报》记者以1125秒 的速度定格在胶片上。第二天它出现在《人民日报》第二版,立即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并成为沿用至今的词汇。在广场上经历了多年的“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 岁”造神运动后,“小平您好”夕下凡尘,就好像是对一位家庭成员、一位长辈,甚至是平等的称谓,成为这次阅兵最为意外,但又意义深远的政治遗产。

   而“花车”开始成为这次游.行最重要的展现手法,“改革开放”成为主题。

   “联产承包好”,在向前行进的花车中,5部走在农业队伍队首的拖拉机花车,组成了这5个发端于安徽小岗村的大字。作为大陆社会改革开放的先声,在本次阅兵游.行举办近6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一直以来困扰农业发展的问题,得以被这5个大字破局。1978年至大阅兵后的1985年间,亦是当时中共建政以来粮食增产最高峰,这一切无不留下深深的邓小平烙印。

   深圳,这座离政治中心北京近2000公里的经济特区,因为邓所领导的改革开放,也史无前例地成为盛大游.行 中的主角之一。在工业队伍中,深圳所制作的大型花车模型“大鹏展翅”,将邓的题词写在了上面,“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 的”,“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这显然是想告诉世界,邓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后,大陆的经济改革已经出现初步的突破性成果。

   虽然意识形态挂帅的“文.革”已经远去,但是那一年,孙中山的大幅画像,依然竖立在广场的南面。而城楼对面的东西两侧,竖立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画像。

   当仪仗队员们簇拥着毛泽东、周恩来,以及“文.革”中消失掉的刘少奇、朱德仿铜色半身塑像通过天安门广场时,城楼上下响起热烈掌声。

 划分时代——三代领导人巨幅画像

        19995月,当葛小光从美国访问归来,进入他位于天安门城楼西北角的画室时,一项新任务摆在了他的面前。18岁时他就接过师傅王国栋的班,开始绘制天安门城楼所悬挂的巨幅毛像,其后也画过孙中山、马克思等领袖像,但这一次的任务,他被告知不仅仅要画毛泽东,还要画邓小平与江..民。

   这3幅画其后出现在50周年国庆的游.行队伍之中,亦是江的肖像画第一次出现在大型的群众游.行活动中,葛由此被称为“江泽民画像第一人”。而这一年的国庆群众游.行,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民同志巨幅画像彩车通过天安门广场。

   在分为三个章节的游.行 里,由身穿红色服装的腰鼓队和身着黄色衣裙、手持葵花道具的女学生所组成的“开国大典”方阵,簇拥着毛的巨幅画像花车,构成了被称为“开国、创业”章节中 的最重要场景。在毛像的身后,石油会战、喜庆丰收、卫星发射等花车渐次驶过,集中反映了中共建政初期在工业、农业、科技等各条战线的建设成就,与那段早已 逝去,令无数民众产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建设新中国”复杂情感的峥嵘岁月。

   邓像的花车出现在“改革、辉煌”的篇章中。身穿绿色衣裙的女中学生,挥舞着绿色丝穗扮演着改革的春天,书写“发展是硬道理”的先导车,带领12辆象征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成就的花车走过长安街,这是继1984年国庆游.行后,当局再一次在10年一度的国家节日里,将“改革开放好”这一意向持续强化。

   在“世纪腾飞”篇章中,56个民族的青年学生身着民族服装,手中挥舞桃红色纱巾,簇拥着江泽民画像花车,组成了“走进新时代”方阵。

   除三代领导核心的彩车外,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派出一辆彩车,开创了国庆游.行活动先河,同时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也有花车参加游.行,为群众游.行撑足场面。

   与时俱进——和谐大游.

   大陆自1949年开国大典以来,群众游.行一直作为国庆庆典中阅兵式结束后抒发民众情绪、展现国家实力的舞台。至1960年代国庆阅兵一度取消后,群众游.行仍然得以留存,每临“五一”、“十一”节日,游.行队伍走上长安街,涌上各地的主要街道,逐渐成为群众运动的一种生态。

   1959年建国10周年阅兵庆典后,北京成功组织70余万人大游.行。在2009年的甲子大庆中,有媒体称,北京约10万大、中、小学生正陆续进入国庆训练,其中一部分学生群体将进入群众游.行队伍,如首都医科大学700余名师生已于7月初进入“人口卫生”方阵训练,北京吉利大学将学生送进“体育发展”方阵,成为群众游.行方阵的一分子。

   1984年的国庆群众游.行,采取方阵编制队伍,共编67个方阵,游.行的顺序也作出较大调整,分别是仪仗队、农业队伍、工业队伍、科教队伍、居民队伍、体育大队、文艺大队和少先队。1999年阅兵亦基本遵照此例,只是在其中加入各地花车展示环节。

   在2009年的阅兵庆典之中,“科学发展”,以及奥运会与残奥会等新元素加入到天安门广场背景图案,以凸显大陆政治社会的时代印记,且图案变幻将达到47次,较1999年的变幻次数多出一倍。在群众游.行所形成的新话语体系中,尤其以“和谐”为重要诉求。此外,“科学发展”亦可望成为游.行中的热门词汇。

 几十年来,无论群众游.行队伍的主题如何调整和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天安门前的毛泽东像,一直看着你。

 (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