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1945年骂中共:勾结日寇保护其后方基地

来源: 千里 2013-09-28 09:23: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078 bytes)
蒋介石1945年骂中共:勾结日寇保护其后方基地
    来源:靖江网
    
     核心提示:1945年3月30日,他在日记中分析“共匪行径”时就有如下言论:“……对外宣扬其所谓敌后政权地域之广大,人民之多,而其实勾通敌寇,为敌 寇保护后方基地,与敌寇相约各不侵犯,使敌寇可以专意进攻我国军,而彼则反宣传我军无意抗敌,与敌谅解以诬之。今日之势,共匪与敌寇已相依为命,敌寇冥 顽,且愿为其效前驱,而以共同消灭我国军与政府。”
    
    在内战初起之时,及双方酣战期间,蒋介石曾一度相当排斥直接用日军战俘打内战,故而曾对阎锡山留用日军战俘的做法非常恼火。
    
    阎锡山战后留用大量日军帮其守山西,蒋介石为此相当恼怒
    
    日军投降之时,由于“在华北除第二战区的阎锡山军以外,几乎再无拥有战斗力的国民党军,同大部分日军对峙的是八路军”,阎锡山自感“依靠山西军独自的实力,抵抗八路军、确保整个山西是困难的”,因而曾“千方百计地要求日军的残留和合作”。
    
    其具体做法:首先,在国军接收之前,日军继续占据山西各据点,帮阎锡山击退任何前来接收的中共军队。据当时负责与阎锡山联络的日本华北派遣军高级 军官城野宏回忆说:“日军拒绝将武器交给八路军,而在国民党政府的受降官到来之前,一直以武力确保占领地,如果八路军使用武力,我们也将用武力对抗之,以 尽快实现阎锡山返回太原。我们在潞安等地同八路军发生了冲突,但八路军基本上被击退了。”日军的配合,是阎锡山得以顺利接收山西的关键。
    
    其次,违反国民政府“必须遣送日俘全部返日”的规定,用丰厚待遇诱使日军留在山西。阎锡山与山西日军高层达成如下协议:“一、日军响应阎锡山的提 议,将日本军人编成部队,并将这些部队置于阎锡山的指挥之下。二、留用的日本军人在现有级别的基础上提升三级。三、给全体人员安排宿舍,并允许在营外居 住。四、特别欢迎残留日本军人同中国妇女结婚。”如此,最后约有2600名官兵被编入阎锡山部队,另有技术人员和家属,共约6000余人。阎锡山对所留用 的日本士兵发双饷,并一律晋升为少尉或中尉。
    
    对阎锡山擅自留用日军战俘一事,蒋介石相当恼怒。1946年1月20日,蒋在日记中写道:“阎利用日俘,不能遵令解除其武装,乃为匪部藉口,甚不 争气也。”3月28日,蒋再次谴责说,“阎锡山仍利用日寇编入其部队,一面谎报已完全缴械,近竟为共匪发觉,捕获其队内之日兵,乃向执行组提出抗议,殊为 我军最大之污点,阎之卑劣不仅丧失其个人人格,而且丧失我国格矣,可痛。”当天,蒋还让阎的老部下、军令部部长徐永昌去做阎的工作,称:“山西有利用日俘 对共作战之事实,此种情事实属破坏国家政策,教敌人看不起,无论对内对外使主席不能负责(不但共党宣布,日人亦有正式报告,美方亦不谅解)。”
    
    蒋之所以不愿在华日人卷入内战,有两大原因
    
    何以蒋介石会对阎锡山留用日军战俘如此耿耿于怀?就现有资料来看,主要有两大原因。
    
    其一,内战初期,蒋一度认为单凭国民党自身的力量已足以击败中共,无需“利用敌国军队打内战”;且“利用敌国军队打内战”,无论是与蒋的民族意 识,还是与国内舆论,抑或是国际法律和道义,都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冲突。作为国际公认的中国领导人,蒋自然不愿亦自感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留用在华日军俘虏 ——1945年9月8日,他在日记中告诫自己说:“如果偶一不慎,为俄史共毛所藉口诬陷,则个人失败之事小,而民族存亡之前途大,乃可足使万劫不复也。此 时除本身诚敬为主以外,万不可借外力或弄小智,徒陷党国于不可收拾之地。应以戒慎恐惧处之”。
    
    其二,也是蒋最重要的一层考量,是担心留用日军战俘对中共更有利。在蒋看来,日军和中共并非不共戴天之仇敌,反而可能变成联合反蒋的伙伴。 1945年3月30日,他在日记中分析“共匪行径”时就有如下言论:“……对外宣扬其所谓敌后政权地域之广大,人民之多,而其实勾通敌寇,为敌寇保护后方 基地,与敌寇相约各不侵犯,使敌寇可以专意进攻我国军,而彼则反宣传我军无意抗敌,与敌谅解以诬之。今日之势,共匪与敌寇已相依为命,敌寇冥顽,且愿为其 效前驱,而以共同消灭我国军与政府。”
    
    1945年4月,日本大本营为尽快从中国脱身,开始积极与新四军秘密接触(可参看汪朝光《抗战胜利前后国共日三方互动关系研究》)。7月9日,蒋 得到相关情报后,把它解读为“共匪与倭寇已经连成一片,协以谋我”。其在关于1946年的总结中更是明确提到,“日俘军民共有三百万之众,且有教育、有组 织,几乎遍布于全国,如不能迅速遣回与处置,则社会治安之问题固甚严重,而为共党宣传与勾结,投入匪区被匪利用,以祸乱国家危害政府之殷忧贻患将不可胜数 矣。”
    
    可见,蒋在战后初期,相当警惕“共匪与日本勾结一气,演成极大之动乱”。因此,尽管冈村宁次为首的日本军人积极配合蒋介石受降和接收,但蒋对中共和日本的关系如鲠在喉,必欲尽快遣返日俘回国才能放心。…[详细]
    
    不过,蒋对日本技术人员有所偏爱,曾欲大规模留用以帮助政府稳定局势恢复经济
    
    蒋虽对日军遣返态度坚决,但对滞华的日本科学技术人才却青睐有加。战后中国,恢复经济和各项公用事业的正常运转,亟需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因而,蒋 虽然严格要求战俘中的技术人才必须先遣返,然后才能再招聘使用,但对日本侨民中的科技人才,则指示尽量争取就地留用。早在胜利前夕的1945年6月30 日,蒋就曾考虑要“运用敌国技术与人才之组织与人选”。
    
    日本投降后,由于“行政院各部会派来之接收人员,对沦陷区敌伪政治经济毫无认识,不知从何着手”,国民政府正式决定征用日籍技术人员以解决过渡时 期的困难。9月12日,蒋介石指示说:“日本各种科学技术人才尤以其科学院原有人员应设法收容,以应今后协助建设之需”。随后,国民政府推出《中国境内日 籍员工暂行征用通则》,规定:“各事业部门征用日籍员工标准如下:(1)事业不能中断,其技术无人接替者;(2)其技术为我国目前所缺乏者;(3)非征用 不能为业务上之清理者;(4)情形特殊有征用之必要者。”10月16日,蒋又提出要“专找日本飞机制造与陆大学员及各种管理人才,设立机械学校、管教学 校、参谋或国防研究院”。
    
    尽管美国一再要求国民政府尽早将所有日籍人员一律遣送回国,“避免日人在中国境内恶势力再起”,但蒋介石仍始终坚持留用日本技术人员。仅以东北地 区为例,至1946年12月2日,据美国给国民政府的照会称:“据与遣送日侨有关之本国军事当局估计,东北计有7万所谓技师及其眷属人等现被扣留而不予遣 送。”其时,国共内战已全面爆发,国民政府留用日人又增加了内战的因素。与此相应,和其他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留用对象更超出了“技术人员”的范围。据 1946年12月6日国民政府外交部亚东司的一份内部呈文显示:“东北留用日籍技术人员数额各方所报不一。据熊(式辉)主任6月3日电:留用人员约5万人 (全部技术人员为1.5万人)。国防部9月24日统计:留用技术人员为10672人(眷属人数不明)。据东北管理日籍技术人员负责人告本部前赴东北调查战 犯人员:留用技术人员及眷属约7万人”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