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中国文化-转贴

来源: yma16 2013-07-25 07:37: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35 bytes)
鲁迅对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从总体上是否定的,或者可以说是全盘否定的。他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说道:
“若是自己,则曾经看过许多旧书,是的确的,为了教书,至今也还在看。……但自己却正苦于背了这些古老的鬼魂,摆脱不开,时常感到一种使人气闷的沉重。就是思想上,也何尝不中些庄周韩非的毒……孔孟的书我读得最早,最熟,然而倒似乎和我不相干。”
“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我常常诅咒我的这思想,也希望不再见于后来的青年。”(见《鲁迅文选》三卷18、19页)
鲁迅说孔孟的书与他不相干,是说他头脑中根本没有接受儒家的思想,他对儒家思想持完全彻底的否定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主的正是儒家,鲁迅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自然不能不彻底否定儒家。鲁迅批判儒家,主要批判的是儒家的礼教。后世礼教中不好的东西,大都是宋明理学的那些人物,把有些道德从理论上极端化,再加上统治者过度的提倡,的确影响很不好。批判这种礼教,本来是应该的。可惜鲁迅自己也太极端化了,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道德全部只归结为“吃人”两个字;儒家思想中那么多重要的优秀的东西,他竟一点儿都看不到。这些不说了,以下看看鲁迅对道家思想的评价。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对道家的思想有一段描述、介绍,自然,介绍中便贯穿着批判。这些批判,一些地方也针对着儒家。文章在赞扬了西方人的积极进取精神之后,鲁迅写道:
“我们中国的哲学家,却和西方的不同,他们所神往的远在唐尧虞舜,或者简直回到那人兽杂居的原始状态……如果叫他们置身于古代社会,和古人共患难,那末他们便又要颓唐失望,进而仰慕盘古还没有降生,天地还没有开辟的时代,这又是必然的了。所以,凡是抱这样想法的人,实在是没有希望了,不求进步,不肯努力,和西方的思想相比较,就像水火不相容;如果不是自杀而死,随古人一路去,也必定是终其一生,毫无希望,毫无办法,使大家对于所设想的目标,束手长叹,精神和肉体一齐堕落为止。如果再进一步分析他们的言论,又可以看到古代的聪明人,决不是把中国看成乐土,如现在人所宣扬的那样;而只是感到自己软弱无力,无事可为,于是就想独自超脱尘世,迷恋古代,听任人群堕落为虫豸、野兽,自己则终身遁世隐居……如果不是这个样子,那就著书立说,想把人们引向太古时代,老子之流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人物。”(见《鲁迅文选》四卷47页)
文中的聪明人指的是古代的隐士。总之,隐士也罢,老子之流的道家也罢,向往唐尧虞舜的儒家也罢,全是只宜堕落为虫豸的委琐之辈;中国的思想文化,全没有任何希望,全都腐朽不堪。
鲁迅从年轻时一直到老年,对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极端藐视的,在他临死前一年所写的《“文人相轻”》一文中,他曾这样谈到庄子:
“就是庄生自己,不也在《天下篇》里,历举了别人的缺失,以他的‘无是非’轻了一切‘有所是非’的言行吗?要不然,一部《庄子》,只要‘今天天气哈哈哈……’七个字就写完了。”(见《且介亭杂文二集》68页)

且问问现在稍有些学术素养的人们,有谁不承认《天下篇》极为重要的学术史价值和学术价值?而鲁迅竟敢于把《天下篇》贬低得只是浮浅无聊的文人相轻。而整部《庄子》,鲁迅说“只要‘今天天气哈哈哈……’七个字就写完了”,请看鲁迅对庄子是何等的轻蔑!鲁迅这段话发表已超过四分之三世纪的时间了,我不知是否有人对鲁迅这段话提出过批评?我想,以后世代的人们,总该能够分辨得明白:鲁迅和庄子两个人中,肤浅的究竟是谁?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有一篇《起死》,是专意用来讽刺、挖苦庄子的。这一篇的形式是独幕剧,就其艺术手法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基本剧情是庄子让一个髑髅起死回生,接下来是这个汉子与庄子纠缠不休的一些对话。汉子不断斥责庄子“你这贼骨头!”“你这强盗军师!”甚至揪住庄子挥拳要打,庄子则狼狈不堪。庄子说了句“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汉子便痛骂:“放你妈的屁!”
鲁迅也很聪明,庄子那么多具有极重要的哲学价值、又不易发生误解的话,他不敢挑,专挑了“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来供汉子骂。然而,“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语,虽也可能滑入相对主义,但就其本义上也是重要的哲学真理,我们必须承认许多事物的相对性。鲁迅既被称为伟大的思想家,就应懂一点哲学的常识。再退一万步说,即使庄子的话是错的,就可以骂庄子“放你妈的屁”吗?谁看不出那汉子的骂就是鲁迅在骂?这种剧词的剧,能在舞台上演吗?这样的语言,能印在书上让读者看吗?我真不知这种语言和泼妇骂街的语言相差几何?如果有人说鲁迅这种态度是一种骄横嚣张,我不知会有多大的不妥?我只想用最委婉的语言说:这就是鲁迅的素质!
鲁迅的《故事新编》中还有一篇《出关》,是专门讽刺老子、捎带着也挖苦孔子的。几千字的一个短篇之中,“好像一段呆木头”“好像两段呆木头”这样的话,重复出现了七次之多,有时是专指老子或孔子一个人是呆木头,有时是说老子和孔子两个人同是呆木头。多次说他们坐在那儿“毫无动静”,又两次说孔子过了八分钟才吸了一口气。单从这七遍“呆木头”,便可见鲁迅对老子和孔子蔑视之程度。文中说老子在函谷关给人们讲他的《道德经》,讲完之后,大家“因为坐得太久,两腿都麻木了,一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其中一个还说道:“老实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恋爱故事,这才去听的。要是早知道他不过这么胡说八道,我就压根儿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于此,可见鲁迅对老子《道德经》鄙视之深。把《道德经》贬为胡说八道,自然也就是鲁迅自己的思想了。能把孔子和老子贬低到这样的程度,足可见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仇恨之深。
鲁迅还有一篇有名的《青年必读书》,其中说道: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外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见《与鲁迅相遇》213页)

后来,在《写在〈坟〉后面》一文中,鲁迅还再次强调:

“我主张青年少读,或者简直不读中国书,乃是用许多苦痛换来的真话,决不是聊且快意,或什么玩笑,愤激之辞。”(见《鲁迅文选》三卷20页)

少看甚至不看中国书,多看甚至全看外国书——这就是鲁迅对青年人的指导。

鲁迅不愿人沉静下去,不愿人们有一个平和恬淡的心态和宁静的生活;鲁迅只盼人们都心潮翻滚,激动不已,投身火热的斗争。但中国的书,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书,是否都真的远离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特别那个第二段,中国人劝人入世也是僵尸,乐观也是僵尸;请问鲁迅先生,中国人怎样主张才不是僵尸?真是欲贬中国人,何患无辞?欲褒外国人,何患无辞?真不知鲁迅为什么对中国人有如此的深仇大恨?

鲁迅无疑是响当当的最激进的革命派。鲁迅曾坚决支持废除阴历,废除阴历年;鲁迅更大声疾呼要废除汉字,改用外国的拼音文字。请看他后一方面的言论:

“汉字和大众,是势不两立的。”(见《鲁迅文选》四卷252页)

“如果大家还要活下去,我想:是只好请汉字来做我们的牺牲了。”(见《鲁迅文选》四卷277页)

“汉字也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病菌都潜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鲁迅文选》四卷285页)

鲁迅要废除汉字不仅是因为汉字难写,还有一个原因是:

“由只识拉丁化字的人们写起创作来,才是中国文学的新生,才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因为他们是没有中一点什么《庄子《和《文选》之类的毒的。”(见《鲁迅文选》四卷294页)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