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头一、二句,似乎很难说是老牌书面英语。你看,这第一句的后半句吧

来源: 多哥 2013-05-15 21:32:5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392 bytes)


... and there are signs that our old literature is coming into favour again 是由 there are 引导,但却是少了一个地点状语了; 也就是 signs,到底在哪里又产生了呢?显然是在作者自己头脑中,没有在文中给出; 总之,我们无从所知。再有,粗略的理解,old literature 指的可能是 (中国)古典文化,也应该写作 traditional literature 才是。但若如此特指,似乎也可以:old Chinese literature books,等等。

另外 favour 这个名词在这个句式中,应使用名词所有格;即,到底成了谁的 favour?比如:our favours。into favour 似乎也不常见。再说 pendulum 这个名词,前面用了形容词 critical,后头又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个 pendulum 是 critical 的, 正式书面语中也很少见如此结构。我估计作者想说的是:传统文化的再度兴起,就像这个钟摆一样,又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这种文化趣味的回归,就像钟摆,(对于我们在文化形式的欣赏层面上的多样性) 至关重要。

第二句的开头,Knowing persons have also told us that ... 似乎也不是很地道。倘若不论是否符合英语行文习惯,光从语法结构而言,knowing persons 就变成一个复合名词作主语来 have also told us;但是 knowing persons 这个复合名词到底是什么玩意儿,就很令人费解了。从语法机构上改动一下,变成 Knowing persons that have also told us... 就比较符合书面英语的语法结构,但依然很难解读作者指的到底是他头脑中的何方神仙。

所以要说是老法的书面英语,就作者的这段文字看起来,似乎还有距离。

读到第二句的开头就没有再仔细读下去,可能理解有误,供参考。

 

所有跟帖: 

您整个一个“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啊。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5/2013 postreply 21:36:28

呵呵,那就有空再好好翻翻书吧。。。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5/2013 postreply 21:41:15

You had good eyes to catch "Need not", however, this usage is co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145 bytes) () 05/15/2013 postreply 22:31:31

这个 need 是个助动词,不加 s。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多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5/2013 postreply 22:34: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