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为什么要火并“王伦”? 转贴

来源: 2013-04-07 02:04: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784 bytes)



蒋元明的博客
蒋元明.blog
http://blog.people.com.cn/u/106203.html
强国博客首页|个人门户|博客|相册|好友 标题[编辑] 

蒋元明的博客
 网络日报  我的微博
   关注好友人气: 17  好友关注人气: 112 精彩博文推荐博客正文

林彪为什么要火并“王伦”?

原创于: 2009-12-28 08:38:44

标签:


这事发生在78前。

大革命失败了,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保留了一点火种,带着几百人上井冈山,就像晁天王上梁山,不过打的是工农革命的红旗,而不是替天行道。毛委员上井冈山,没有火并“王伦”,而是将“山大王”王佐、袁文才“招安”了,接着又迎接朱德、陈毅率领的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的一千余人上山。毛泽东把这三支队伍组建成三个团的红四军,开始打天下,很快就打出了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几个军团,十万人马,形势喜人。

可是,1931年1月,王明一伙“左”倾分子,在苏联镀了几天金,号称“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凭借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米夫的支持,在上海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全面夺权,把持中央。他们不懂马列,不懂中国革命,只会背教条,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耀武扬威,结果把他们掌控的白区差不多丢光了,在上海混不下去,就把中央搬到毛泽东领导开创的中央苏区来。王明一伙还要继续称王称霸,鼓吹、幻想中国革命像苏联那样一夜成功,可又不懂军事,对有军事天才而又不赞成他们那一套“左”倾干法的毛泽东不放心,于是就天天批毛倒毛,把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夺了,将其排挤出领导圈子,让他到农村去搞调查研究,作派很像梁山王伦。结果根据地形势逆转,红军节节败退,地盘一天天缩小,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丢了中央苏区,被迫长征。

王明一伙的倒行逆施一开始就引起红军中的将领不满。其中一个就是林彪。

林彪是红军主力军团之一的红一军团长。红一军团的老班底是井冈山的“三个团”,是“朱毛红军”的王牌。林彪上井冈山,从连长到军团长,毛泽东是主要伯乐,特别是他当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长,更是毛泽东力排众议提拔的,当时的朱德、陈毅对这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还颇不放心。林彪对毛泽东的政治胆识和军事指挥,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有毛泽东,他才能充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他视毛泽东为武学老师和革命领头大哥。

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当人们提到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工作时,王明竟鼻子一哼,说他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农民知识分子,既没有受过专门训练也没有在莫斯科培训过,他懂什么马克思列宁主义?他的行动和土匪差不了多少。对毛泽东是利用而不是重用。全会后,王明一伙马上向各红色根据地派遣中央代表,即钦差大臣,夺权,推行极“左”路线。派到中央苏区去的人,宣布成立中央苏区中央局,下设中央军委,同时宣布撤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毛泽东只是中央局的委员、军委副主席。换句话说,在毛泽东头上多了两个婆婆,还丢了总前委书记,接下来连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也给撸了,还到处散布毛泽东是土包子,是土匪的打法,根本错误的。接下来就是打击“毛派分子”,要赶尽杀绝。

一天,红一军团长林彪和罗荣桓等到毛泽东那里。林彪开口就大骂:什么他妈的中央,国际的那些人懂得什么中国战争的问题,派来的人都是吃干饭的饭桶!一惯腼腆女人气的林彪一改常态,越骂越气,最后他干脆摩拳擦掌说,如果要我选择,我就搞政变,把中央的这帮无用的东西统统赶走,我们自己干革命!

林彪无法容忍的是,梁山寨主王伦,心胸狭窄,妒贤嫉能,排斥前来入伙的晁天王一群英雄好汉;王明一伙却是前来抢“山寨”,打击排斥创建红色“山寨”的毛泽东等英雄豪杰,比王伦更可恶!林冲火并王伦,绿林好汉大都称快。林彪要是动手,他相信也会得到红军将士的普遍响应。

但毛泽东把脸一沉,喝道:你不要胡说!当即制止了林彪。毛泽东不是晁天王。他心情沉重地说,革命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斗争,不可能是一两个人能够领导得了的事情。我希望能够看到比我们强的高手。但我预感革命还是要走弯路的,这个弯路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历史证明,毛泽东不是一个搞阴谋的人,他不怕公开较量,他自信人生二百年,他懂得等待,懂得忍耐,懂得水到渠成。毛泽东最终等到党的成熟,等到相当多的迷途者的觉醒,靠他的政治智慧、人格魅力征服了对手。千难万险的长征让全党全军选择了他,代价是整个中央苏区和几万红军将士的生命!

战争年代,毛泽东和林彪总体合作是好的,一个信任,一个忠心,他们都建立了各自的丰功伟绩。到了晚年,毛泽东却没有想到他一手栽培的接班人竟然最后背叛了他,更没有想到他最得意的学生竟要和自己过招,因此精神遭受很大打击,大病一场,进入了人生的倒计时。当然,身经百战的常胜将军加副统帅的林彪,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老师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如同孙悟空与如来佛比试,还没完全出手就趴下了,赶紧逃吧,还是折戟沉沙。

其实,从78年前的那场未遂军事政变,就可以看出毛泽东和林彪的差别来:毛主席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运筹帷幄的战略家,而林彪只是一介武夫,虽然天分很高。没有林彪,毛泽东照样打天下;而没有毛泽东,林彪可能一事无成。当林彪身居高位,以为可以“指挥一切,调动一切”的时候,他又迷信上军事政变,结果走上了不归之路。


(参考师东兵著《权力的游戏——毛泽东与林彪交往秘录》上篇136-137页)

 

蒋元明的博客 的更多博文

“约法三章”——新一届政府哪来的底气?
为什么被“误读”?
杨百万被气傻了
抛弃5年熊市心态?
李双江被坑了吗?
所属类别: 人民日报编辑记者博客频道| 所属自分类: 我的文章 | 评论数 (13)| 阅读数 (4412) | 分享数 (0) | 转载数 (0)


上一篇:新股破发——熊来了? 下一篇:“约法三章”——新一届政府哪来的底气?
最新评论蒋元明.blog 说道: 很久以前

摘引一段资料供参考——
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带领起义军仅存的七、八百人来到江西省最南端的崇义县上堡地区。此时,已临近飞霜飘雪的冬季。高山深谷冷气森然,可是起义军官兵仍然穿着南昌起义时的单衣,有的甚至穿着短裤打着赤脚,连草鞋也没有。山区地荒人少粮食奇缺,上千人的军粮根本无法筹措。吃不饱饭,战士们身体日益虚弱,伤病号一天天增加,又无药可医。缺粮、缺被服、缺医药,这三缺的状况不解决,部队就无法过冬。
今天的我们很容易认识到朱德、陈毅那次行动的伟大,但当时他们二人恐怕没有这种成就感,甚至还有点不堪其重。因为他们带领的不仅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还有湘南农军;不仅有湘南农军,还有农军的家属。整个部队是一支兵不兵、民不民的“乌合之众”。
曾是这支特殊部队一员的曾志(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回忆说:
“在这支队伍中,有尚在襁褓中的婴孩;也有拄着拐棍的白发苍苍的老姐;有提篮子的、背孩子的、担孩子的;有的梭镖上挑包袱、挑尿布……队伍越走越长,头尾相距十几里。队伍越走越慢,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队伍越走越乱,白天还好一些,到了晚上,四处火光,沿途睡觉,喊声、哭声、叫声此起彼伏,乱成一团。”
彭儒
 

            [最多可输入500个字]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观点还是比较新颖!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朱德、陈毅带上井冈山的队伍不是一千把人,而是近万人的队伍!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革命不是农民过家家,希望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
 蒋元明.blog 说道: 很久以前

“一家之言
“一家之言”,网友说得好。历史也不只是教科书一种叙述,故事、评书也是一种。评说就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多可输入500个字]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一家之言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革命不是农民过家家,希望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怀念毛主席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楼主本身就缺乏高瞻远瞩的历史观,偏而空。
 游客 说道: 很久以前

楼主文章事实有重大错误,红衣军团政委是聂荣臻,不是罗荣桓。发表文章不能信口开河。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