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一去:抗战名将殉国录01--赵登禹

来源: 巍巍太行 2013-01-02 09:10:4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30 bytes)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汉族,山东菏泽赵楼人(今菏泽牡丹区牡丹办事处)。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练习武术。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 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后在抗日战争中壮烈殉国,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8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

1933年初,日本侵略军侵袭热河省,攻占了承德后,开始向长城各口发动大举进攻。为消灭敌军,赵登禹利用敌军警戒疏忽,率部从两翼迂回敌人侧后,进行包抄袭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死伤甚众。激战数日,敌人多次攻击不果,锐气尽挫,中国军队取得喜峰口战役胜利。喜峰口战役,共歼灭日军五六千人,狠狠地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

全面抗战爆发后,7月下旬,数以万计的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担任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抗击日军入侵,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至退途中,在丰台区大红门处遭到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1945年后,北平市政府将北沟沿改名为赵登禹路,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对卢沟桥西­ 道口的赵登禹烈士墓进行了多次修缮。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将军一去:滇军抗战将领殉国录05: 王甲本
  • 将军一去:滇军抗战将领殉国录04: 唐淮源
  • 将军一去:滇军抗战将领殉国录03: 寸性奇
  • 将军一去:滇军抗战将领殉国录02: 陈钟书
  • 将军一去:滇军抗战将领殉国录01: 严家训
  • 所有跟帖: 

    Ding ! -JustAsked- 给 JustAsked 发送悄悄话 JustAsked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13 postreply 09:24:47

    潘伟女士虽然左,但挺可爱,只是心胸狭隘了些! -巍巍太行- 给 巍巍太行 发送悄悄话 巍巍太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13 postreply 12:58:41

    忠烈千古! -巍巍太行- 给 巍巍太行 发送悄悄话 巍巍太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02/2013 postreply 12:59:4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