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革的性质之我见

来源: Chiyankun 2013-11-29 08:14:5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749 bytes)
改革,之而言之,就是政策创新。政策都有时间属性。今天使用的正确的,明天就可能过时了,不完全适用了。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当然,在政策刚刚出台的时候也不一定十分完善,十分恰当,也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来学习。得到新的认识,就应当修改政策。这也是改革,也属于政策创新。

开放之时改革的一个措施。在毛泽东时代,特别是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武装禁运,我国只能通过香港从西方购买非常有限的物资和技术,可以说属于偷运的性质。不是中国不想开放,而是人家封锁你,不让你开放。这个封锁是明目张胆的武装禁运。毛泽东早在1949年7月一日就主张要跟西方做生意。但是美国就是不允许中国跟西方做生意。中国也就只能与社会主义国家做生意。70年代,尼克松访华,这是毛泽东的外交路线的重大成就。所以对于开放,首功当属毛泽东。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连老佛爷慈禧太后都知道“有一利必有一弊”。开放也是如此。我不赞成什么越来越开放,无限制地讲开放,不讲克服开放的副作用,金钱至上,黄赌毒,等等一股脑放进来。有一个时候,有人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写在深圳的国门之上。金钱,效率至上。归根到底还是金钱之上。因为在他们眼里效率就是赚钱的效率,是用钱来衡量的。这种思想混乱也是六四的一个根源。

改革也不是没有缺点错误,也不是怎么改都有理,改革也需要反思,需要被改革。

改革实践很严肃的事情,需要谨慎需要充分考虑可行性,用列宁的话说,“七次量衣一次裁”。但是我们有些人心急得很,总是要求步子大一点,快一点,不要怕乱。别说七次量衣一次裁,简直是上下打量了一两眼就要动剪刀。胡耀邦的“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把汉人从西藏赶出去,什么穿西装吃西餐高消费,以及收购农民的粮食打白条,等等,就是这类胡闹。

收购粮食打白条,这在今天是匪夷所思,但是却是90年代的常态。干什么都有钱,大吃大喝,层层如此,唯独买农民的粮食没有钱,打白条。这些所谓的改革难道不值得好好反思一下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