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文革的戾气

来源: Chiyankun 2013-11-15 13:13: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88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hiyankun ] 在 2013-11-16 08:04:2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陈毅之子陈小鲁对“文革”、薄熙来、毛泽东及如何评价今天的执政者习近平等议题,表达了个人看法。ouyanghui2013-11-14 20:30:38

今天说戾气,似乎是说造反派有戾气。的确文革中那些打人者都打着造反的招牌。现在笼统说戾气,仿佛是造反派有戾气。
  

我不得不说,这是给反对文革的那些保守派脱罪。而真正有戾气的恰恰是保皇派,保守派,保爹保妈派。
   

分析历史事件,不能离开历史事实。是谁打死了北京师大女附中校长卞仲耘?凶手至今没有伏法,甚至没有人敢说出他们的名字。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家长位高权重吗?试问,那些策划怂恿打人的那些人是在响应毛泽东的号召搞文化大革命,还是抵制文化大革命?这个问题不能不问,不能不搞清楚。
 
我说一说我自己轻身经历的1966年8月24日的清华大学的那个不眠之夜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看韩爱晶(化名许爱晶)的文革专著《清华蒯大富》。那是清华红卫兵联合北京的中学红卫兵发动的在清华大学大打出手的重要事件。这个清华红卫兵的主要负责人是刘涛(刘少奇之女),贺鹏飞(贺龙之子),刘菊芬(刘宁一之女,刘宁一当时也是中央委员,好像当过总工会主席)。824的另一个行动负责人是马楠,也是个高干子弟。从这个负责人的名单就不难看出,他们是不是造反派,是在响应毛泽东的额号召搞文革,还是打着文革的旗号把矛头指向一大片群众和干部,从而搅乱文革。这一页几乎所有的系主任以及的干部都挨了打。清华的二校门也被这些家造反派推倒了。现在的是回来复建的。可是这笔账在许多地方是记载“造反派”的账上。
 

我们只有分析了一个一个的事件,做了调查研究之后,才有资格综合这些事件找出正确的结论。把文革中的暴力统统说成是造反,那就是胡搅蛮缠。
 

毛泽东文革的《十六条》中明确指出要用文斗不用武斗,还说武斗只能触及皮肉,文斗才能触及灵魂。
 

毛泽东在1967年一月。给ZZZ写信,说有人给他写信问戴高帽子游街之类算不算武斗,他明确的说,他认为是武斗的一种方式,要求ZZZ务必传达到群众组织中去。可是,韩爱晶只是在几十年之后,在研究文革的时候,才在档案中发现了这封信。
 
现在的舆论有一个导向,就是文革的暴力都是文革发动者毛泽东的责任。

我也不赞成那种吧戾气归咎于青年,或者归咎于阶级斗争的说法。

要说阶级斗争,在过去战争的年代,阶级斗争更尖锐,但是那时候人民军队最讲人道主义,优待俘虏。要说年轻,那些战士也年轻。但是在正确的路线之下,那些青年严守革命的纪律,宁肯自己挨饿,也要让俘虏吃饱。怎么到了文革的时候就不灵了呢?毛泽东三令五申就是不能制止武斗。

只有一个解释,就是那个已经成型的走资派的特权阶层为了维护他们的特权,为了抵制文革,煽动他们的子女利用一部分群众去搞破坏文革的武斗。
 

我不是说毛泽东没有责任。他当然有极左的错误。但是反对文革的那些人,无论在文革中打倒的还是没有打倒的,对于敌人都是很狠的。高岗,毛泽东并没有要打倒他,还想让他去陕西当省委书记,但是活生生被那几个要置他于死地的领导人整死了。而且至今不给他平反。
 

反右斗争的时候,在人民大学有个著名的右派学生叫林希翎。对于要不要开除,毛泽东说就留在学校做个反面教员把。可是后来刘少奇知道这个大右派居然还在北京,就下令公安部处理,由公安部长罗瑞卿亲自出马到学校逮捕,判刑十五年。直到文革的时候毛泽东从来访的外国人那里知道林希翎在监狱里,才把她放了出来。我们那些右派朋友整起人来手是很狠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所谓516。文革中整人最狠冤死最多的,应当就数所谓抓516了。如果你去读读上面我说的那本书《清华蒯大富》,就会有个基本的印象。
 

在清华,516的第一号嫌疑,就是蒯大富。为了把他从银川骗回北京,不惜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名义说给蒯大富留了一个人大代表的名额,要他回北京参加代表大会。到了北京,在市革委吃了一顿欢迎晚宴,就告诉他说清华有些事情需要他回去一趟。于是他就被用小车带到清华。到了这里脸就变了。要他交代516罪行。此后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用别人的伪证来诈取供词,轮番批斗无所不用其极。不少人都被逼承认了指控。好在蒯大富很坚强,顶住了就是不认罪。因此那些被说成是他发展的516分子才不能定案。在这个非人的批斗中自杀的人数比以往任何阶段都多得多。蒯大富是文革的造反派,那么整他的这些人是什么派?他们的戾气能不能放到造反有理的头上?

 

所有跟帖: 

嗯,西方文化是种同心同德的文化 -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人在异乡为异客 的博客首页 (129 bytes) () 11/15/2013 postreply 13:57:29

中西文化之异同:中国合而不同,西方同而不和 回复:这种戾气,跟源在于中国文化。 -Chiyankun- 给 Chiyankun 发送悄悄话 Chiyankun 的博客首页 (535 bytes) () 11/16/2013 postreply 07:29:29

造反有理也有戾气,那是因为对方的戾气更大,奴隶造反当然有戾气,奴隶主的戾气更大 -cmmc- 给 cmmc 发送悄悄话 cmmc 的博客首页 (12267 bytes) () 11/15/2013 postreply 14:38:56

戾气,较市民化大众化;高干子弟较霸气和皇气--当然,他们的老子基本当年不缺戾气。。。 -江上一郎- 给 江上一郎 发送悄悄话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6/2013 postreply 17:54:33

左打一棍,右打一棍,说到底,把水搞混,就是想为腊肉招魂。 -专门打假- 给 专门打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3 postreply 13:12:05

从文革看到中国历史的走向! -沈成涵- 给 沈成涵 发送悄悄话 (300 bytes) () 11/17/2013 postreply 17:23:4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