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震撼世界的胜利——抗美援朝二次战役在世界的影响

来源: 青松站 2013-08-26 12:24: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779 bytes)
1950年11月7日~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对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发起入朝参战的第二次战役,歼敌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余人);摧毁和缴获各种炮1000余门、汽车3000余辆、坦克与装甲车200余辆,缴获飞机6架,收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临时首都平壤并将战线推至“三八线”两侧,从而一举扭转朝鲜战局(二次战役过程,“铁血”军迷大多耳熟能详,这里不做赘述)。朝鲜战争停战协议规定的分界线,基本上就是在这时打下的。这次战役因其作战范围是围绕着清川江和长津湖,所以又称为“清长大捷”!

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举国欢庆自不必说。单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国民党战犯。当初,他们听说志愿军入朝参战,着实兴奋了一番,以为中共不自量力出兵朝鲜,必将引火烧身为美国所彻底摧毁,他们出头的日子不远了。战争初期,尽管志愿军已是捷报频传,但他们不信:在他们看来,中共这些消灭了多少敌军的战报都是吹牛,因为他们以前在国军时就这样吹过。但二次战役胜利的消息传来,他们彻底相信了。因为,这些军事行家们很清楚,“消灭敌军”的数量可以吹,但占领的地方却是实实在在,吹是吹不出来的。他们明白,美军不可能像共军那样先放弃一些地方以求得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那是以弱打强的战法。美军丢弃了这些地方,说明他们的的确确是败了。特别是中朝军队收复平壤,使他们彻底服气了:连美军都败给了中共军队,那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这些被关押的国民党战犯中的绝大多数人才开始服服帖帖地接受起改造来。

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日本战犯也是同样。在这些日本战犯的心目中,打败他们的是美国、是苏联而不是中国。尽管共军战胜了国军,但并不等于共军也能战胜 “皇军”。因此,开始时,他们大多以对抗的态度来对待改造。然而,二次战役胜利的消息使他们转变了态度。据当时战犯管理所的管理人员回忆,日本战犯们突然变得老实顺从,使他们颇感困惑。待深入了解才弄明白,这是“清长大捷”的威力使然。

日本国内同样被这个消息震惊了。过去,日本常用“支那”这个带有轻蔑、羞辱的词来称呼中国或中国人。二战结束后,驻日美军曾下令禁止使用“支那”一词。其后,这个词虽然在官方言论和文件中消失了,但在民间,日本人依然习惯性使用这个它。然而,清长大捷,志愿军把被日本人敬畏如天神的美军打得抱头鼠窜溃不成军,于是,“支那”在日本悄没声被“中国”取代了。

曾任北大校长的马寅初晚年曾回忆说,二次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波兰,正在参加第二次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各国代表3千人起立欢呼、高呼“毛泽东万岁”、“新中国万岁”、“志愿军万岁”达15分钟左右,如此场面世所罕见。

现为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提到了1949年和1951年他两次赴欧的不同境遇:前一次,人家给他这个不是中国人的“华人”以冷眼、白眼和蔑视;后一次,他得到的是热情和尊敬,还不时有人问他,你们中国人怎么这么厉害,把不可一世的美军都打得一败涂地。这都是缘于“清长大捷”的影响。李光耀说,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感到作为一个华人的光荣与自豪!也就是从那时起,出身于英语家庭的他,决心学习汉语学好汉语。

朝鲜战争停战后,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曾有这样一段掷地有声的铿锵论断:“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而这,当始于二次战役的伟大胜利!

所有跟帖: 

(李显龙显然不及李光耀来得坦白) -青松站- 给 青松站 发送悄悄话 青松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6/2013 postreply 12:31:5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