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四岛是日本的吗?

来源: chinomango 2013-02-15 17:32: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549 bytes)

1697年,哥萨克头目、雅库茨克市的沙俄官员阿特拉索夫带人进入了勘察加半岛,向当地居民收取皮毛税。1699年,阿特拉索夫在勘察加半岛的部落 里发现了一个名叫传兵卫的日本商人。这名商人是1696年乘船向江户(今东京)航行途中,因遇暴风而漂流到勘察加半岛的。俄国人向传兵卫详细询问了有关日 本的地理、矿藏以及政治制度和军备等情况。沙皇彼得一世得知后,召见了传兵卫。1702年4月,彼得一世发出训令:令传兵卫学好俄语,然后再由他教俄国人学日语,以便培养沙俄对日本工作的专门翻译人才,以进一步染指日本。

==注意此时这些岛屿似乎不属于日人,唯一的日人是遇暴风而漂流过来的。

根据彼得大帝的命令,沙俄政府于1705年10月在彼得堡开办日语学校。1753年以后,沙俄政府把彼得堡日语学校迁到了其在远东的重要据点伊尔库 茨克。这所日语学校从开办直到1816年关闭为止,前后共办学百余年,虽然办学成绩并不显著,但这期间沙俄的势力已经延伸到日本北方领土一带。

从1711年至1713年,沙俄政府先后派人到千岛群岛“探险”,并向沙皇政府提出了关于千岛群岛的地理条件和居民情况的报告。

1719年1月2日,彼得大帝颁发敕令,派出大批“地质测量专家和学者”,对勘察加半岛及其附近海域、岛屿进行深入的“勘察”。彼得大帝在他的秘密 手谕中训示“探险队员”:一定要仔细勘察整个千岛群岛,并找到通往日本的航道。1721年,沙俄“探险队”在“地质测量学者”叶夫列莫夫的率领下,对千岛 群岛的舍子古丹岛等14个岛屿进行了勘察。他们在勘察完千岛群岛北部6个岛屿之后,将岛上居民强行并入沙俄国籍,并把千岛群岛北部强行划入沙俄的版图。

==似乎“强行”不大准确,至少没说居民是日人。

1728年7月14日,沙皇政府派海军上校白令率领一批人在北太平洋进行“探险”,发现了欧亚大陆与北美大陆之间的白令海峡,沙俄势力也借助这次航行侵入了日本近海。

1738年,沙俄政府派出海军中校斯潘贝格率领舰队前往日本“探险”。斯潘贝格的“探险队”在同年7月15日沿列岛南下,游历了千岛群岛的29个岛屿,并对这些岛屿用俄文一一命名,其中就包括“北方四岛”之一的色丹岛。

从1775年至1780年,沙俄殖民者在不断骚扰千岛群岛的同时,还千方百计地试图把这里变为他们的殖民地,他们在千岛群岛到处树立十字架作为占领标志。

1794年,沙俄政府将38个流放犯和20名猎手送到得抚岛定居,建立移民点。德川幕府在获悉此事后,于1799年命令有官方背景的富商屋嘉兵卫到择捉岛开辟17处渔场,派幕府官吏常驻该岛,建立行政组织。自1801年起,幕府从南部、津轻两藩各派兵100名驻守择捉岛,并于同年又 派官员到得抚岛晓谕俄国移民,严禁贸易,并立下了“天长地久大日本属岛”的标志。1803年,德川幕府又颁布禁令严禁北海道人前往千岛群岛,以断绝俄国移民的物资来源。幕府的这一“釜底抽薪”很快见效,俄国人被迫于次年从得抚岛撤走。

1811年,沙俄的一支“测量队”被日本查获。沙俄随即派人到日本恳求放人,同时表示愿意与日本签订和约,划定边界。德川幕府随即提出日俄两国各以择捉岛与新知岛为界,两岛之间各岛为中立地带。

==俄日在19世纪初的见识,至今中国人还没有学好。此时显然俄日边界尚未划定,日本的移民和占岛都在俄国之后。是否此前日人经常来往四岛,不得而知。

1762年,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承袭彼得大帝的衣钵,亲自指挥了沙俄对日本的“探险计划”。这一年,一向以“研究日本问题的学者”面目出现的基利尔,向叶卡捷琳娜二世递交了一份周密的“探险计划”。根据计划,叶卡捷琳娜二世向西伯利亚总督发出11条具体训令,委派基利尔和近卫军中尉亚当携带西伯利亚总督的函件和价值2000卢布的礼物,出使日本。1792年10月,亚当一行到达日本北海道的根室,要求德川幕府开港通商。经过近一年的交涉,日本人拒绝了俄国使团的要求。

11年后,俄国政府又派特命全权使节雷扎诺夫去日本要求通商。雷扎诺夫在日本呆了半年多,仍旧没有打开日本的国门。1805年4月,谈判失败的雷扎诺夫愤然离开日本,并决意对日本进行报复。

在雷扎诺夫的授意下,两名沙俄海军军官率两艘武装船只侵入日本的北海地区。1806年10月22日,他们袭击了日本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税务所,抓走守卫人员,抢走大米600袋及餐具、被服等大批物资。临走时还留下一块黄铜板,说库页岛以后为俄国的领土。随后,俄国人又用同样的方法袭击了择捉岛。

4年之后,沙俄政府海军部又派海军上校瓦西里率测量队乘舰船闯入国后岛等岛,登陆后被日本人俘获。

在此后大约40年时间内,日俄之间没有任何官方往来。

==小结:在18世纪时,千岛群岛南北两部分属日本和俄罗斯。19世纪,沙俄占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在整军计划中,日本以中俄两国为假想敌,扩充军备。1894年,日本不惜以国运相赌,发动了中日甲午 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就在《马关条约》签字的同一天,沙俄政府与德、法两国联合要求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日本因在甲午战争中耗尽了军力,被迫屈服,沙俄也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中国东北和朝鲜。日本政府虽然借机又向中国敲诈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但一直以此为耻辱,伺机报复沙俄。

1904年2月8日夜,日本舰队在仁川港和旅顺口对俄国舰队同时发起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共动员兵力60多万人,日军以伤亡 7万多人的代价,全歼远东俄军以及俄国太平洋舰队和远道奔袭而来的波罗的海舰队。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自鸦片战争以来远东的政治地图,日本作为当时亚洲首屈一指的强国获得欧美列强的承认,而沙俄则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引发国内积蓄已久的政治危机,爆发了“1905年革命”。

==1905年因日俄战争失败,沙俄被迫通过《朴茨茅斯条约》向日本转让了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岛的控制权。

日本在那里立足后,不仅封闭了俄罗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且封闭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岛各港口的海上通道,成了进攻滨海地区和远东的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加强了千岛群岛的防务,集结了8万大军,修筑了9处机场,能容纳近600架飞机,其中占守岛的日军多达2.3万人,还得到第11战车联队的支援。

1945年2月11日,美、英、苏三国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美英两国为使苏联早日对日出兵,同意在战后划分远东势力范围时照顾苏联的利益。苏联在战后长期占据大连等处港口。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都划归苏联。

==1945年8月15日夜,苏军步兵第101师和太平洋舰队实施登陆作战,重新占领了千岛群岛。

1955年日本在日苏复交谈判中首次提出领土问题,要求苏联归还齿舞、色丹两岛。1956年10月日本首相鸠山一郎访苏,苏联为求离间日美关系主动对日让步,在《日苏联合宣言》中表示:“苏联应日本的要求,并考虑到日本的利益,同意将齿舞群岛及色丹岛一并交于日本。”但同时又表示,“这些岛屿将在日本和苏联缔结和约以后现实的进行移交。”1957年5月23日,新上台的岸介信内阁同美国联合致函苏联,称:《雅尔塔协定》和《旧金山和约》中所说的“千岛群岛”,不仅不包括齿舞、色丹,而且也不包括国后、泽捉,从而把北方四岛从《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放弃的“千岛群岛”中分离出来,日苏之间的领土纠葛也从此由两岛问题演变成四岛问题。

1960年1月27日苏联发表对日关系备忘录,声称:“只有从日本撤走全部外国军队及签署苏日和平条约之后,才能将齿舞、色丹交于日本。”也就是说,苏联 归还两岛必须首先满足两个前提条件:缔结苏日和平条约及美国从日本撤军。不仅如此,1961年赫鲁晓夫在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的复函中进而撤销了关于归还齿 舞、色丹两岛的承诺,并称“领土问题已经解决”,“日苏之间不存在领土问题”。

==不知国人可否有撤销承诺中学到什么?

1991年4月戈尔巴乔夫访日,鉴于当时急于得到日本的援助,苏联不得不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对日作出一定的让步。双方首脑经过会谈发表了《日苏联合声明》: 苏联承认日苏之间存在着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并同意通过谈判解决北方四岛的争议。

1993年10月叶利钦对日本进行了正式的访问。访问期间双方共同发表了《东京宣言》和《经济宣言》,其中东京宣言的核心就是北方领土问题。《宣言》称:“两国首脑一致认为必须克服两国关系中存在的困难遗产,并就齿舞、色丹、国后、泽捉岛的归属问题进行认真的谈判。”

在日本“金元外交”的攻势下,1998年,俄方再次做出让步,同日本交换了解决领土问题缔结和平条约的初步方案。日本的方案是,在日俄和平条约中明文规定 在择捉岛、乌鲁普岛之间最终划定两国边界线,在商定的归还日期以前,日本承认俄拥有施政权,继续维持四岛现状。俄罗斯方案是,在2000年前制定并签署日 俄和平条约,在条约中载明继续探讨双方可以接受的解决边界问题的方案,同时继续就缔结在上述岛屿之间划定边界的条约进行谈判。[7]这两个方案虽然在内容 上相去甚远,双方均表示难以接受对方的提议,但这一进展却表明双方关于领土问题的谈判已越过要不要归还四岛的争论阶段,而进入如何归还四岛的“短兵相接” 阶段。

2002年之前日本一直是坚持俄必须首先归还北方四道,日俄关系才能正常化。但到了2003年初,日本突然改变态度,提出日俄可以先搁置领土争议,发展经 贸关系。当时,日本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出于同中国进行石油竞争。当中俄就“安大线”即将达成协议时,去年1月小泉突访俄罗斯,强烈要求俄修建“安纳线“(后 改为泰纳线),表示要每天从俄进口100万桶石油。3月俄能源部决定把“安大线”和“安纳线”方案合并,干线通往纳霍德卡,在中俄边境附近开岔,通往大庆的支线将优先开工。日本得到消息后,先后派出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长和经济产业大臣访问莫斯科,以大型合作项目为诱饵,要求俄优先建设“安纳线”。随后又表示愿意为“泰纳线”方案投资70亿美元,并称这些钱不光用于管道建设,还可用于开发东西伯利亚的油田。在日本的重金诱惑下,2004年6月30日,俄政府正式决定放弃“安大线”计划。鉴于俄在“安大线”合作项目上的失信,中国将石油进口的目标转向哈萨克斯坦,7月中旬中哈两国正式签署了石油管道运输协 议,年输油量预计可达2000万吨。“中哈线”的上马,使得俄远东石油方案对中国的价值急剧下降,日本见风使舵,迅速改变对俄态度,重新在领土纠纷问题上 坚持强硬立场。7月18日日本政府提出对俄外交新方针,改变以往“不偏重北方领土问题而全面发展两国关系”的做法,重新将领土问题作为双方谈判的重点;同 时日本发表新《防卫白皮书》,强烈要求俄从北方四岛撤军。小泉在巡视北方四岛以后,日本官员公开表示:此举意在提醒俄罗斯日本对俄在经济上慷慨投入的同 时,并没有忘记北方四岛,日本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即不解决领土问题,日本不可能对俄进行大规模投资。另据俄方官员透露:去年一年日本虽积极参与石油竞争,但实际上并没有明确表示要与俄签署从纳霍德卡购油的合同。显然俄罗斯坠入了日本的圈套,日本以对俄石油大规模采购为幌子诱俄在领土问题上做出新的让步,这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尽管俄罗斯目前急需日本的经济援助,但北方四岛的战略位置对俄更为重要。从地图上看,“千岛群岛”使俄罗斯在远东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屏障,它的几个大的岛屿,如勘察加、库页岛均被千岛群岛所屏护。勘察加半岛是俄罗斯的核武器试验场,库页岛是俄的战略导弹基地,而“千岛群岛”就屏护在这些战略要地的外围,极 像一个栅栏。如果归还给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的大背景下,意味着俄罗斯远东舰队出入太平洋的咽喉上被美国人勒上一道长索,长远看,这对雄心犹存的俄罗斯来说,未必不是一种灾难。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俄罗斯不会轻易松口。况且,100多年前,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就曾经警告过俄罗斯民族,不要为了经济利益出 卖祖先经营多年的“樱桃园”。

俄罗斯苏联政府65年来,对边界线的巡逻都是非常强势 的。日本好几次过边际线,进入俄罗斯领区捕鱼的时候,俄罗斯的边防机构都是用机枪进行扫射警告。还打死了过日本的渔民。

2007年,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米哈伊尔·卡梅宁表示,“我们了解日本首相做出的声明。我们多次阐述了我们在此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我们的出发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不可改变”。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却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俄罗斯总理普京的这番言论风传于网络之间。回顾北方四岛的历史和日俄两国围绕这几个岛屿展 开的明争暗斗,我们或许能从中看到关于领土争端的某些剖面以及可能的结果,这对中国面临的类似争端解决无疑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领导人一直都是乡土气息浓厚国土观念淡薄。当年斯大林与蒋经国会谈说明了就是要外蒙独立作为国家安全的屏障,蒋对此无言以对。蒋介石最终在战争即将结束时同意了对方的要求,以公投作为自己的台阶。无独有偶,南越解体时中国领袖没有一人提议乘机占领南沙(当时笔者是个中学生都想到了)。江泽民在苏联最困难时签订的边界协定至今都不敢公开。邓小平把中日国土之争寄望与口头的约定,这些都凸显了中国人的幼稚和肤浅。

所有跟帖: 

好文!谢谢。 -我不信邪- 给 我不信邪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2/16/2013 postreply 14:47:52

Good article! thank you too -longtermInvestor- 给 longtermInvestor 发送悄悄话 longtermInvesto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13:38: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