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湘(55授衔中将) : 新婚之夜出征 击毙名将之花

来源: 天愚 2012-12-13 08:11: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49 bytes)

1939年9月下旬,日军华北方面军以两个师团,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北岳区进行秋冬季大“扫荡”,敌阿部规秀率独立混成旅团进犯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在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和陈正湘指挥下,分区主力一团与其他部队共同迎击日寇,在雁宿崖、黄土岭痛歼日军,击毙阿部规秀中将,轰动全国,震慑日本朝野。著名诗人田间当年曾题诗赠赞杨成武,赞扬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的重大胜利。诗篇云:
拙将取花,未取先夸;
名将取花,马上取花!
此诗如用来称赞陈正湘,也是很贴切的,因为实战第一线指挥员就是陈正湘,他亲自指挥炮手炮击阿部规秀的指挥所,使阿部当场毙命。
阿部规秀,1886年出生,1907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是日军享有盛誉的“名将之花”,是擅长“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他以伪“蒙疆国驻屯军总司令”身份,接替1938年被八路军击毙的常岗少将来统帅独立混成第二旅团,该旅团是日军的精锐之师。1939年10月2日,阿部刚晋升中将,急欲报效天皇,10月中旬即率部进攻晋察冀边区。
阿部规秀先后派出的三队人马,均被以陈正湘团为主力的第一分区部队痛击,纷纷败退,撤回涞源。阿部十分恼怒,决心亲自率部征讨,倾巢南进。临出发前,他给东京的家人写信说:“爸爸今天起去南边战斗,回来的日子是十一月十三、四日,虽然不是什么大战斗,但也是一场相当规模的战斗,八点三十分即乘汽车从涞源出发!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最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信中表现出阿部狂妄骄横到了极点,正所谓“拙将取花,未取先夸”。信发出后,阿部即率旅团主力1500人分乘90辆汽车从张家口到达涞源城。
10月31日,阿部在作战会上部署:提赳中佐率独立步兵第四大队,从插箭岭进攻走马驿;辻村宪吉大佐率独立步兵第一大队从白石口进攻银坊,两路袭击,11月2日午夜以后,开始行动。
日军的行动计划被我打入敌据点的情报人员搞到,聂荣臻司令员决心集中第一军分区第一、二、三团主力,利用雁宿崖 、三岔口峡谷设伏,歼敌辻村宪吉一路。
11月1日晚9时,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用电话紧急命令陈正湘率一团在1小时内出发,奔赴预设伏阵地。这天,恰巧是陈正湘和妻子康捷结婚的日子,接到杨成武来电时,陈正湘刚送走来祝贺的战友们,正准备休息。接到上级战斗命令,陈正湘即向康捷说明了情况。当夜10时许,陈正湘告别新婚燕尔的妻子,率领部队踏着崎岖小道,冒着蒙蒙细雨,向集结地疾驰。
康捷是1937年从张垣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投身抗日洪流的革命女战士,十分理解支持陈正湘。后来康捷回忆新婚之夜离别时的情形说:
“战争年代结婚也非常简单,那天(11月1日)我扛着背包走到一团。正好下午他们召开营连干部会,会后大家一起吃了顿饭,就算结了婚了。晚上大部分同志都走了,团部的几个同志和我们正在一起聊天,上级来了电话,命令一团马上投入战斗。那天,老陈接完电话,非常平静,不慌不忙地安排布置了任务,一点也没有我想象的那种战前的紧张气氛。我当时觉得他甚至有些悠闲,好像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赶集似的……”
正是“名将洞房花烛夜,别妻征杀日寇时”。11月3日早晨起,陈正湘率部队在雁宿崖东山展开作战。经过一天激战,与兄弟团队共同歼灭辻村大佐部600余人,只剩辻村等几人化装逃脱。这是田间诗云“名将取花,马上取花”之首篇。
辻村大队遭我歼灭后,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于11月4日凌晨亲率第二、第四大队,向一分区腹地扑来,急于寻找我军主力进行报复。
陈正湘领导的一团,是晋察冀军区几个主力团之一,连排干部大都是红军战士,有对日作战的经验,能攻善守。为保障军区领导机关和冀中军区后方的安全,必须拖住敌人,并将敌人引到黄土岭寨头方向的有利地形,予以打击歼灭。于是,陈正湘命令一团二营、三营从4日中午到6日黄昏,紧紧拖住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巧妙地与敌周旋:“忽而坚决堵击,忽而大踏步后撤,象翻飞的鹞子紧紧缠住猎物不放,使阿部既求战不能,又追赶不及。”阿部又损兵200余人,气得暴跳如雷果然上钩,被诱转向东进,到达黄土岭。
聂荣臻司令员指示杨成武,指挥一分区一、二、三团及一二○师二十五团共同投入战斗,歼敌于黄土岭地区。杨成武即令陈正湘一团,11月7日拂晓占领寨头西北一线山头阵地,令分区迫击炮连赶到寨头,配属一团,令二十五团赶到寨头,归一团陈正湘指挥。陈正湘迅速调动部队,抢占寨头西南793主峰阵地(当地群众称为“白脸坡”),陈正湘将团指挥所设在该主峰上。
11月7日8时许,日军主力沿黄土岭以东河沟缓慢跟进,先头部队正向寨头开进时,陈正湘率一团从正面即寨头方向予敌以迎头痛击。在一团迎头痛击敌人的同时,参战各团也分别从其他方向陆续赶来,扑向敌人。
激战至下午4时,日军伤亡过半。陈正湘在793高地指挥所从望远镜里向整个战场瞭望,看到日军占领的南山根部东西间山梁上,有三个向北凸出的小山包,中间那个山包上有几个挎战刀的敌军官和几个随员,军官们正举着望远镜向我793高地及上庄子方向观察;在教场小河沟南面,距南山小山头100米左右的独立小院内,有腰挎战刀的敌军官出出进进。陈正湘立即判断,这独立小院一定是敌人的指挥所,南面小山包则是敌人的观察所。他当即命令通讯主任邱荣辉跑步下山,向炮连杨九枰连长传达命令:迫击炮迅速上山,在团指挥所左侧立即展开,隐蔽地构筑发射阵地。
当炮兵连进入阵地、杨连长和炮兵到指挥所领受任务时,陈正湘给大家示范,用望远镜指着那两个目标后,他问迫击炮能否打到?杨连长目测距离后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当炮手们迅速做好准备后,陈正湘再次要求,必须一次就将那两个目标摧毁。随即,陈正湘抬起右手向下一甩,并喊一声:“打!”四发炮弹呼啸着飞向高空,在目标点爆炸。
阿部规秀这个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恶贯满盈的敌酋,被陈正湘亲自指挥炮手击毙,所谓“名将之花”终于葬身在黄土岭山谷,受到了应得的惩罚。这就是田间诗“名将取花,马上取花”的精彩结局。阿部毙命时年53岁,而“马上取花”的名将陈正湘刚满28岁。
日本陆军省1939年11月21日作了如下公布:“阿部中将……在这座房子的前院下达作战命令的一瞬间,敌人的一颗迫击炮弹飞来,在距中将几步远的地方落下爆炸。瞬息之间,炮弹碎片给中将的左腹部和双腿,以数十处致命的重伤……大陆战场之花凋谢了。”日本东京为阿部之死下半旗致哀。又据日本《朝日新闻》11月20日的详报:阿部重伤后,仍大声激呼“我请求大家坚持。”然后俯首向东方遥拜,留下一句话:“这是武人的本份啊。”日本报纸哀叹:“皇军自创史以来,在以往众多的战役、事变中,关于中将级将领的战死尚未曾见有先例。”
雁宿崖、黄土岭战役,先后歼灭和杀伤敌1400余人。日酋阿部规秀中将,是我国抗战中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的将领。这一重大胜利,振奋了全国,连蒋介石也不得不向朱德总司令发来嘉奖电报:“……足见我官兵杀敌奋勇,殊堪嘉慰。”
对击毙阿部规秀这一重要战绩,陈正湘生前从不张扬,以至一般人都不知道是他所指挥而为。王平、孙毅、罗文坊等老将军在他逝世后,都纷纷在回忆文章中谈及此事。1995年,中央电视台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播放了《黄土岭之战》的电视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