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zt

来源: 天愚 2012-12-13 05:43:5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1096 bytes)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今天,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牺牲75周年的纪念日。心情沉重,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重新发表一次曾经在新浪博客中发表过的,采访亲历当时参战国军抗战老兵的文章,以表达对前辈的无限怀念,和对中国人民英勇抗争的事迹纪念。

中国作家协会作家方军。 20121213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201214浙江江山的王俊和96岁的周新宇交谈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193711月日寇飞机对上海宝山区大场镇实施空投轰炸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201214我们采访96岁国军炮兵周新宇

96岁的周新宇曾经是国军抗战老兵。侵华日军实施“南京大屠杀”犯罪之前,是国军实施的“南京保卫战”。在南京保卫战中,周新宇是炮兵。他就亲手打下过一架日寇飞机。

我们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自述:

1936年进炮兵学校干部训练班学习,半年后毕业。淞沪抗战后,南京危机。那时,南京政府还没有撤退。我们部队要守卫南京幕府山要塞炮台。

我们使用的高射炮是德国的88毫米的克虏伯,军事顾问也是德国人。

德国顾问看我顺眼,就拉着我找教官:“这个兵我喜欢。让他到我的炮台来。”

一个炮台8个军人,我是第一炮手。193712月初,侵华日军飞机天天来南京轰炸。我们炮台击落一架日寇飞机。当时,德国顾问兴奋异常,他拍着我的肩膀说:

“上士!这架飞机是咱们俩打下来的!”周新宇所在的是幕府山甲一炮台。

不久,甲二炮台的德国教官也不得不承认:“那架俯冲投弹的日机,是甲一打下的。”

我问周新宇老人:“那么,有什么奖励吗?”

司令下令:晋升少尉。晚上,队长亲自买酒菜,来我们炮台。”周老回忆。

我问周新宇:“南京大屠杀时,你们在哪里?撤退了?”

周新宇回忆:“从南京撤退时,经过要塞司令邵百昌中將,參謀長曹友儀批准:德国顾问和我与他同行撤退。司令说:留着这个兵,没准以后他还能打下日寇飞机。”

我问周新宇:“还有很多炮台?还有几位德国军事顾问?”

周新宇回忆,南京有很多炮台。这些炮台为清末民初所建,后因抗日战争需要,国民政府又进行了修建。除了修建老虎山炮台,还有乌龙山炮台、狮子山炮台、雨花台炮台、马鞍山炮台共五处,抗战时期,它们都立下过赫赫战功

19371210,侵华日军向南京城进攻。幕府山炮台的高射炮阻击日寇飞机;乌龙山炮台处于最前线,用火力阻止江面西进敌舰。

幕府山炮台击落日机一架、击伤日机数架。

乌龙山炮台的猛烈轰击,一度迫使日舰狼狈撤退,躲在乌龙山炮台最大射程以外不敢贸然前进。当时,乌龙山上的高射炮也对进入南京上空的日军飞机给予了还击。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乌龙山以及雨花台等地的炮台进行了反击,但中日整体军事实力相差太大,加上高层军事指挥不当,南京的炮台总体上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最终南京彻底沦陷。

我对亲历南京保卫战的抗战老兵周新宇说:

“南京、江苏电视台,真是应该来采访您老人家。您击落过南京上空的日机呀!”

从杭州来的吴缘先生,从浙江来的楼潘荣先生,从浙江江山来的王俊先生、外号叫“土豆”的先生,我们大家一起,在96岁的抗战老兵周新宇家门口举办了一个授勋仪式:

我是退役军人,我高声喊:“——稍息,——立正!——报数!”

96岁的周新宇站不直,他需要拐杖才能站好。但是,他洪亮地报数:“1

96岁的抗战老兵周新宇往两边看看,笑了。一脸的慈祥。确实,没有2345了。

亲历抗日战争的老兵不多了。尤其是亲历75年前南京保卫战的国军老兵。

我们把中国老百姓制造的抗战胜利勋章挂在了周新宇的胸前。

周新宇老兵自然,很高兴。我们大家还和他老人家合影留念。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我们一同去采访周新宇老兵的,有王俊、吴缘、小楼等。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周新宇在南京幕府山要塞炮台使用过的德国克虏伯88毫米高射炮

战后67年,周新宇刚刚被授勋,还是我们几个乌合之众授予的。这是令人百感交集。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战场最大的奇观,就是没有给国军抗战老兵授勋。

二战是一部浩瀚的书卷、中国抗战也是一部苍天巨著。随着战争亲历者的自然消失,这些巨著将合上最后的篇章。她的是非曲直,将留给子孙后代,世世代代地评说。

刚刚好。读者百行先生有留言,特转载如下:

“斯大林: 一个在军人待遇上精打细算的国家,是在为下次战争赔款做准备。国家假装关心军人,军人也假装保卫国家”。
拿破仑:“
如果一个国家的军人还不如商人受人敬仰,那么这个国家离亡国就不远了”
蒋经国:
“我有饭吃,老兵就有饭吃;如果只有一口饭,我也会先给老兵们吃”。
奥巴马:20091111日在签署美国新的军人权利法案时说:“如果没有几代美国军人愿意承担最艰巨最危险的重任为国效力,我们享有的自由和繁荣就不会存在。但是我们也知道,我们的军人在脱下军装时,他们为这个国家能做的贡献并没有结束。我们对所有服役军人都有所亏欠,当我们向这些最勇敢的人们还债时,我们也是在对我们的未来投资。”

采访周新宇使我又一次想到“国家荣誉统一”的问题。一个政党永远执政的前提,就是尊重军人为国家的流血牺牲。而且,1946116,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交《和平建国纲领》的同时,做了《关于军队国家化问题》的发言。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军党分立,军民分治,以政治军,以文统武,以及军队民主教育。

笔者是中国陆军的退役军人。笔者认为,军人,和退役军人,他们为国作战的荣誉应该是崇高的。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内,一部分人和另外一部分人的荣誉不同,产生的效果将是深远的。一个老兵,影响三代人:儿子、孙子,重孙子;一个老兵,影响一个村,一个县。一个老兵的荣誉,影响到下一次战争中,军人们在听到冲锋号时的作战勇气和牺牲精神。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19371026上海被日寇飞机轰炸后的大火场面

王俊也采访过周新宇,他的记录如下:

周新宇,生于19161月,现居住浙江省江山市礼贤村溪东淤。

1936年,我21岁那年,我考入南京炮校,毕业后分在南京13炮台,大炮都是德国制,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大炮,第一年作为学员兵,本来没有机会操纵大炮,德国顾问特别喜欢我,直接把我调去当炮手。队长是黄埔7期的陈镜清。在南京炮战中,我亲手打下一架鬼子飞机。这是我一生的荣耀。

后来部队及火炮全部调往马当要塞,参与了防守马当要塞的战斗。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阻敌西进,力保九江、武汉安全,在江西马当附近的江心建成一条拦河坝式的阻塞线,并在两岸山峰险要处设有炮台、碉堡等,水面布置3道水雷防线,同时配置重兵防守。这就是武汉会战中著名的马当要塞。)

1938年我报名黄埔军校,本来去读的是14炮科,因姐姐的反对,后就读于15期步科。1941年毕业后分配到黄埔七分校担任教官。几年之后(时间无法记忆)被李铁军将军赏识,带在身边,当时是少校科长。驻防甘肃、新疆。

1950年起义,被送往高研班学习,担任互助组长。在高研班呆了二到三年,里面都是起义的高级将领,最高的职务有军长。觉的高研班只是把他们当犯人,和坐牢没两样。

1952年转业,没有安排工作,回乡务农。

担任第八届人民代表。

育有两个女儿,前几年老伴过世,和大女儿一起生活。是起义人员,每月有六百多块的退休金。

我问周新宇:“你怎么想起来要上黄埔军校?”

周新宇笑了,他说:“是我姐姐让我考军校的。在武昌。当时,队长的老婆和司令长官的老婆是朋友。后来,考上了。1938年考上15期,1940年毕业。当时,西线总指挥是李铁军,他到前线视察。到阵地上,是日本人的射程之内了。他急忙把李铁军军长拉进战壕。前脚还没有站稳,日本人的炮弹就飞来了。”

1944年,周新宇担当军部的少校参谋。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新宇随部队到新疆。又随陶峙岳将军起义。

随后,周新宇又随部队转到重庆。在国防部挺进军总指挥部当科长。

1950年随范绍增师长接洽刘伯承后起义。范师长四川省大竹县清河乡人。中国国民党抗日将领。1949年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解放军四野五十军高参、河南省体委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职。

范师长当时让周新宇留部队,周新宇没有同意。

周新宇回忆,文革时,县里说:“周新宇是起义部队。”乡里说:“是反动党团。”

周新宇说,陪着挨斗的老伴儿,在2005年去世。终年90岁。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解放后的周新宇伉俪(照片是在周新宇老人家翻拍)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193710月,淞沪抗战中,在上海苏州河作战的日寇坦克在石桥上触雷后,小石桥塌了,坦克架在桥石两端上进退两难的情景。

台湾出版《南京保卫战》中高射炮部队军官回忆录

一,堅守烏龍山炮台

瀛 雲 萍上尉(作者當時系江寧要塞甲一台台附)

江寧要塞轄有龍(烏龍山)、虎(老虎山)、獅(獅子山)、馬(馬鞍山)、雨(雨花台)五座炮台,好像還有個“象台”(記不請了),都是清末遺留下來的。抗戰開始前,又增設了甲一、甲二兩台現代化要塞高射炮。時要塞司令邵百昌中將,參謀長曹友儀。從炮兵學校要塞科幹部訓練班調出來的學生軍,是政府用於現代化要塞高射炮的兩台人員。他們於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參加江陰封江戰役後,即調往南京,編入江寧區要塞的建制中,參加正在建築中的甲一台甲二台工作。時我為甲一台台附,台長系李誠中少校,另外還有台員、通信員、軍械員、特務長,學生軍一百三十名,民兵三十名,這炊事班在內(從當地雇用),共一百七十多人,使用八八式高射炮四門。

甲一台建築在烏龍山上。烏龍山位於南京城東北三十里的大江南岸,緊靠江邊。山上有烏龍廟,廟東一里許之另一山頭上有一座老炮台,即龍台。甲一台的四門高射炮都安裝在烏龍廟的東北側,在龍台之西,一方面與龍台合力防江,一方面與甲二台台力防空。我們於八月二十日進入甲一台陣地時,炮位才安裝好,其他應有的觀測指揮所、掩蔽部、彈藥庫、營舍等什麼也沒有。只是一片荒山,一座古廟,四門大炮而已。我們只得暫駐烏龍古廟中。十幾天後,司令部派來營房建築隊,在山腳下搭了幾十間席棚子,做為我們的營房。同時把烏龍廟拆平,據稱它的目標太明顯。為了堅守南京,上級還給我們甲一台撥來萬斤米麵、千斤食油和千發八八炮彈。

我們到烏龍山後,首先向龍台作了訪問。龍台的楊台長,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少校,是從清朝末年就在該台當兵的兩朝元老,積三十多年之勞苦,逐級升任到少校台長。楊台長雖無多少文化,但舉止言談文雅,相貌堂堂,不傀是烏龍山中的小大王。我們待之以老前輩,並請教了防江知識。楊台長在當地威信很高,居民多是逐年在龍台退伍的軍人及其後代,楊台長非但有指揮龍台官兵之全權,烏龍山一帶居民對楊台長也無不惟命是從,軍民團結如同一家。

自我們進入甲一台後,天天處於戰鬥狀態。時上海戰場正在激烈戰鬥,西侵日機隨時出現南京上空,差不多一兩天就是一戰,官兵們把對空戰鬥看成出操一樣的家常便飯。有一次敵機九架空襲南京,突然出現在烏龍山下的江面上,高射炮根本打不著,弄得我們手足無措。以後台上配備了高射機槍來消滅我們的死角。九月中旬的一天,當敵機進入南京上空外圍時,我防空部隊予以還擊,南京市區上空立即出現了一片火花彩帶織成的錦繡天幕。時太陽已落,看得很清楚。各種高射槍炮完全使用曳光彈,(各部隊使用的曳光彈的光花在彩色上、大小上、形狀上都有種種區別)。彩光帶小者似萬道銀蛇,大者如千條火龍一齊飛向天空,比正月十五燈花會放的各種花炮更好看。無數條彩帶把入侵敵機團團圍住,擾亂了他們的視線,只盲目地扔下一些炸彈,大多落在郊外的空地上和水塘中,什麼重要目標也沒炸著。

此役,击落日酋飞机一架。擊毀敵機,振奮了軍民,激烈戰鬥時军民也欢呼庆祝。

江陰失守後,日軍步步逼近南京。十二月十日,日軍陸海空三軍聯合向南京城進攻。烏龍山炮台處於最前線,其主要任務是用火力阻止江面西進敵艦。敵艦於十日午進入我炮台前七千公尺遠之位置,我甲一台與龍台當即予以猛烈炮擊,雙方交戰,結果敵艦狼狽退去,在我台最大射程以外逗留,不敢前進。因之我們有餘力對付敵空軍。

在南京緊張的前幾天,龍台、虎台、甲一台、甲二台之上增設了“龍虎總台部”,總台長黃永誠上校,總台附趙勛少校。十二日下午戰況惡化。江面無變化,敵艦仍在我台最大射程以外逗留。地面各方守軍在日軍陸空聯合攻擊下,東、南方城門陸續被攻破,部隊紛紛要求我們支援。根據他們所提供的敵方位置,我台予以回擊。由於方位不準確,結果炮彈落在我方陣地上。時敵已越過我甲一台的後背直撲南京城。烏龍山一帶守備部隊第二軍團徐源泉部已退到烏龍山後心腳下。徐源泉親自來到炮台了解敵艦情況。不知台長同他說了些什麼,我見他只是搖頭。幾分鐘後,他又匆匆下山去了。

徐源泉走後,敵人野戰炮從烏龍山背後向我們射擊。於是炮台前後受敵,情況十分危險。在李台長的指揮下,全台官兵密切配合,當敵人試射時,我們猛烈還擊,當敵炮有效力射擊時,我們及時掩蔽,雙方交戰數個回合,敵炮終於撤走。太陽西下時,龍虎總台台附趙勛來到甲一台,告知總台長已過江偵察陣地,同長官部也失去聯繫。夜幕將臨,東南方的槍聲依然激烈,我們一時沒有辦法。趙勛要我們以保存人力為主,相機撤退到武漢要塞科報到,說完他下山去了。

天很黑,從山頂看,城裏火光四起,傳來斷斷續續的槍聲。因江中布有水雷,敵艦仍在原地未動。我們將炮閂拆下投入江中後,乘夜下山渡江而去。正當我們走到江邊,用小舟分兩次渡江對,從山溝裏出來一個野炮連,帶隊的是個中士班長。經過詢問,才知道該連的長官全部跑光了,中士班長陳景福,主動出來指揮全連打了一陣,又帶領全連到了江邊,打算撤往江北。可是沒有大船,馬匹火炮不能裝運,於是將馬匹全部打死,火炮沈入江中,也乘小舟隨我們過江。我們過江後,在望江亭稍事休息,即向六合方向前進。天將亮時,敵人派來了一群飛機向我們甲一台施以猛烈轟炸,把烏龍山炸成一片灰白色的禿山,敵艦才敢前進。後來我們經六合到張八嶺上了火車回武漢要塞科報到。

據後來逃出南京的士兵講,十三日敵軍即進城,擁擠在下關的散兵仍不計其數。敵軍向下關追擊,一路遭到零星抵抗。有一身著黃呢軍服的上校軍官在江邊被散兵們圍住,大家喊著:“長官!你指揮我們回擊抵抗一下不好嗎?不然,咱們只有死路一條了。”上校說:“我是軍醫,不懂軍事。”士兵們說:“只要您命令我們打就行。”上校同意了,於是他振臂高呼:“弟兄們,向鬼子打呀!”士兵們向敵人的追兵開火了。敵人沒有想到,在江邊會遭到如此勇猛的抵抗。而這些官兵們又會遭到怎樣的不幸呢!

(作者當時系江寧要塞甲一台台附。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周新宇回忆南京保卫战时他击落日寇飞机的情景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193711月,淞沪抗战中侵华日军进入成为废墟的上海闸北区的情景。

二,高炮連參加南京保衛戰簡記

上尉副连长的回忆录

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後,建立了炮兵第四十二團和第四十三團。當時,我剛由陸軍步兵學校高炮科畢業,被委任為第四十二團(團長繆范將軍)第一營第三連上尉副連長,連長是楊秉義。我連配有德國造高射炮六門,每門炮身重兩噸,用五噸牽引車載運。高射炮性能為:高射二千五百至三千米,平射四千米。高炮連於八月下甸參加淞滬保衛戰後,十月二十三日,又從上海戰場開往南京,保衛首都。

十月二十五日,我們連到達南京市,立即進入陣地。連長楊秉義率領第三排排長呂齊和士兵佈防浦口,保衛長江碼頭、輪渡、車站;第二排(排長姓名忘了)佈防紫金山,保衛飛機場;我率領第一排排長王永貴和士兵佈防雨花台,保衛中華門、水西門和飛機場。全連三個排,每排各裝配兩門高射炮。

當時,我軍有十幾個師的兵力布防於首都周圍,由委員長蔣介石親自指揮,並成立了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高炮連佈防後,蔣介石批准十一月份發給官兵雙餉。十一月十五日上午,團長繆范將軍和駐防雨花台一帶的某師師長(姓名忘了)到我們高炮排陣地召開誓師大會。繆將軍命令我們“為民族、為國土、為生存戰鬥到底!”南京各界代表也到陣地慰問,召開慰問大會,大家發言激昂,表現了舉國一致、軍民一心、寧死不屈、抗戰到底的決心。我代表第一排炮兵講話,表示死守城池的決心。會場上充滿了同仇敵愾的氣氛,至今歷在目。

從十一月初開始,日軍飛機就對南京進行進攻性轟炸。當時,敵機沒有導航設備,它們從上海起飛,沿著京滬鐵路(滬寧線)、 京杭國道(寧杭公路)、長江三線飛行。抵達紫金山上空後,再分散開去尋找投彈目標。這時,駐防在南京飛機場的我軍飛機,雖然英勇升空迎擊,終因數量太少,無力制止敵機的瘋狂轟炸!十一月二十日,國民政府發佈遷都宣言。南京城內機關、學校、工廠、商店、社團開始內遷。二十三日深夜,我高射炮第一排奉命移防,保衛飛機場。

二十五日,南京天氣晴朗。上午九時,防空指揮部命令:“發現敵機,注意警戒!”我立即向觀測兵和射手下達命令後,就和王排長用望遠鏡搜索,果然發現空中有兩個黑點,接著,又發現黑點後邊還有三個小黑點。我又命令:“注意觀測,準備射擊!”頃刻,五個黑點擴大成五架飛機,飛在前面的兩架則是我軍偵察機。原來,這天淩晨,我軍兩架偵察機執行任務未返航,即遭到敵機的追擊。這時,機場我軍戰鬥機立刻起飛迎敵。當敵機進入南京上空後,在我戰鬥機和高射炮的夾擊下,敵機倉皇逃去,我機安全降落。

此後,日軍加強空襲。飛機場、長江碼頭、輪渡、車站、政府機關和稠密的居民區,都遭到濫炸。與此同時,日軍地面部隊也沿著京滬鐵路和京杭國道向南京外圍的丹徒、句容、溧水等縣推進,展開了對南京的鉗形攻勢。二十八日,指揮部獲悉:日軍企圖炸開南京城門,突入城內。我高炮第一排奉命移防中華門。(按:南京城牆周長三十五公里,厚十米,高十三至三十五米。東倚紫金山,北臨長江,西南以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這秦淮河發源於溧水縣境,流抵南京城光華門後,即西折繞中華門、水西門、漢中門、草場門到城北注入長江。秦淮河水深二米餘,河面最寬處有百米以上。堅固的南京石頭城,是一般大炮無力轟毀的。)

南京保卫战击落日寇飞机的老兵

19371026侵华日军101157联队进入上海宝山区大场镇。国军全面撤退。

三十日,多雲天氣。上午八時左右,防空測空機測知有兩隊敵機入侵。指揮部命令我們“注意觀測,加強警戒。”等到敵機飛抵紫金山上空,我即命令:“準備射擊!”炮手們屏息注視。當觀測兵報告敵機已降到二千米高度後,我高射炮立即射擊。炮聲和敵機投下炸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城內許多房屋起火,但城牆依然無恙!我們弟兄咬牙切齒,恨不得把敵機打個粉碎!當敵機再次俯衝投彈時,我高射炮第一排的炮手們終於擊中了一架敵機,敵機的油箱起火,拖著長煙,墜毀於夫子廟附近。擊毀敵機,振奮了南京軍民,許多居民不顧危險跑到我們陣地慰問。午後,繆范將軍前來視察、慰問,並宣讀了蔣介石委員長簽署的軍事委員會嘉獎令,為全排官兵記三等軍功一次,還發給犒賞銀洋五百元。

十二月一日開始,排成品字形的敵機大隊一次又一次地輪番對我首都實行絕滅人性的報復性轟炸。我還記得:第一天入侵九次,第二天入侵十一次,第三天入侵十五次。轟炸目標集中在中華門、水西門一線。南京城西南隅廣大地區,被炸成一片瓦礫,沒有一條完整的街道,沒有一座完整的房屋。為了打擊敵機又使自己不受損失,我們排不斷轉移炮位,有時,一天內要轉移七八次陣地。敵機在我高射炮火力攻擊下不敢低飛投彈,始終沒有炸中城牆。

這時,句容、溧水、丹陽等縣相繼陷落,敵軍縮小包圍圈。十二月七日,蔣介石飛離南京城,保衛戰進入最後階段。十二月十日,日軍逼至南京城下。紫金山、雨花台都遭到敵炮猛烈轟擊。下午,我們高炮第一排陣地中彈,一名電話兵重傷。當晚,我排奉命退入城內,佈防新街口。我城南守軍也陸續退入城內加強城防守備,同時關閉所有的城門,用石塊、沙袋等壘實。十二日,雨花台守軍與日軍展開了最後的激戰。下午,我高炮第一排一輛牽引車輪胎被敵炮炸毀,一名駕駛兵陣亡。敵軍包圍南京後,敵機空襲減少,我們把高射炮改為平射,向城外轟俞。傍晚,我們與指揮部、高炮連連部失去聯繫。這時,槍炮聲更急,更密集,只見許多軍民向下關江邊擁去,城內秩序相當混亂。這天下半夜,槍聲突然稀少,我感到驚奇。

十三日黎明,有位相識的李營長(名字忘了)路過新街口時,悄悄告訴我:“昨夜,日兵爬登水西門,守門官兵全體陣亡。中華門也陷落了。”上午七時,槍聲轉為劇烈。八時,我們與高炮連連部重新取得聯繫。楊秉義連長命令我:“炸毀高射炮,率領弟兄到浦口集合!”我含淚把這些曾伴隨我參加過淞滬抗戰,又參加了首都保衛戰,還曾擊毀過一架敵機、立過戰功的高射炮炸毀了!當我們正想乘牽引車開赴挹江門時,突然一串子彈飛來,牽引車被擊中,排長王永貴和七八名士兵陣亡。原來,插到中山路的一股敵兵向我們射擊,阻斷了我們北撤的路。我們高炮排除軍官各有一支木殼槍外,全排士兵僅有兩支自衛馬槍。我們手中沒有武器,只好退入附近一座樓房,再退到國府路(今為長江路)。這時,我軍坦克出擊,戰鬥很激烈。下午,我們官兵十九人多次繞過敵人火力網撤退到太平北路蓮花橋一帶,向江邊靠攏,途中又犧牲了三個弟兄。這時,來人報告;有六個敵兵在殺害近百名的老百姓。我當即命令:“向敵人襲擊!”終將敵兵統統殺死,收繳了武器。我們也有兩名士兵陣亡。

十四日,我們轉移到興中門附近,不料那裏已有敵兵把守,並與我少數守軍激戰。我們又折回到中山北路,發現國際紅十字會難民收容所也慘遭日兵襲擊。當夜,我們從鼓樓附近西進時,只見中山北路積屍遍地,有的地方的積屍竟有一人多高。在黎明前,我們進入中央大學校園隱蔽。由於敵兵已遍佈全城,我們白天活動困難,只好在夜間行動。這時,我們只剩十個弟兄了。

十五日夜,我們摸索到隨家倉。路上繞過幾處敵兵,又失散了一些弟兄。下半夜,我們到達清涼山,還能聽到零星的槍聲……。高炮第一排原有官兵四十七人,現在只剩下我和班長程岳(浙江省義烏縣人)及一名姓陳的士兵(名字忘了,江蘇省人)。當夜,我們偷偷地摸出了草場門,泅過秦淮河,到達三汊河。鎮上的居民早已全部撤走了。這時,村莊靜寂,蘆荻蕭蕭,遙望南京,仍然火光燭天,不禁悲憤泣下。十六日夜,我們從隱蔽的蘆葦中出來,找到機會,渡過長江,再輾轉到達徐州,找到連部,重新編入炮兵部隊,繼續抗戰。

作者當時系炮兵第四十二團第一營第三連上尉副連長。

采访96岁抗战老兵周新宇,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都走出老远了,他老人家还站在门口向我们招手。我们大家跑回去,把他老人家搀扶回床上坐着。我们走,他又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出来了,还倚靠在门口向我们招手。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