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陈云为何称病不参加庐山会议:回避是上上策 zt

来源: 天愚 2012-12-12 02:18:2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3029 bytes)

1959年陈云为何称病不参加庐山会议:回避是上上策

白岩松采访陈云夫人于若木
 
白岩松采访陈云夫人于若木[详细]

核心提示:“在大连休养地,邓子恢接到参加庐山会议的通知。这时,陈云也在大连。他拿着通知到陈云那里,问去不去参加会议?陈云告诉了邓子恢庐山会议的一些情况,劝他不要去。庐山会议过后,邓子恢同身边工作人员谈起这件事,说:幸亏陈云同志,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1年第10期 作者:林蕴晖 原题为:“软”中有“硬”,“硬”中有“软”的陈云

邓小平在1980年关于起草《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谈话中说:1958年“‘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当年陈云为何没有讲话?除如上所述因“反冒进”被迫检讨外,还有毛泽东在发动“大跃进”过程中一路放话,说“要警惕党内的观潮派、算账派,秋后出来算账”,同时告诫“要准备党内分裂”。毛讲这个话,无疑是放了两顶帽子,堵人们的嘴——万一“大跃进”受挫,谁要出来说话,谁就是在搞“秋后算账”。张素华在《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一书中写道:“陈云当时没有参加会议,事后他得知此事,除了震惊,恐怕就是担扰了。”

1959年6月8日,陈云致信毛泽东,说前一段心脏病发作后,躺了两个星期,现已能坐起来,但说话仍感吃力。医生说要使心脏功能恢复需要3个月,故拟离京休息一段时间。毛泽东批示:“我认为首先应坚决易地完全休息三个月,然后看情况决定是否恢复工作。”还批示:“放心休养,不要顾虑。”此后,陈云先后到江苏的无锡、苏州,山东的曲阜、济南、青岛等地疗养。

7月2日,毛泽东在庐山主持召开“神仙会”,毛对当前形势作出的估计是:“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7月14日,彭德怀上书毛泽东,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出看法。7月16日,毛泽东在彭德怀信上加上“彭德怀同志意见书”的题名,批示:“印发各同志参考。”(《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同日,毛泽东写信给刘少奇、周恩来、杨尚昆,建议将原来各大区小组重新编组,以便广博见闻。另一封信是要刘少奇等通知在北京的彭真、陈毅、黄克诚、安子文等上庐山开会;并征询在大连休养的陈云的意见,“能来则来,不能来则不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

《陈云传》对陈云未上庐山参会的情节作了如下叙述:“陈云是在大连疗养期间阅读庐山会议文件,了解到庐山会议情况的。鉴于毛泽东把右倾思想同反冒进联系起来,多次点到反冒进的错误,对庐山会议作出的‘反右倾’、鼓干劲、继续‘大跃进’的各项决议,病中的陈云不便也不能公开表示不同意见。”

《邓子恢传》更有如下记载:庐山会议前不久,“邓子恢又感身体不适,经卫生部组织会诊,他肝硬化有加重,糖尿病有发展,又只得去休养”。“在大连休养地,邓子恢接到参加庐山会议的通知。这时,陈云也在大连。他拿着通知到陈云那里,问去不去参加会议?陈云告诉了邓子恢庐山会议的一些情况,劝他不要去。庐山会议过后,邓子恢同身边工作人员谈起这件事,说:幸亏陈云同志,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可见,陈云的态度是,在当时的大形势下,既不能直诉己见,又不愿违心表态,采取回避就是上上策了。

所有跟帖: 

催彭总上山就不厚道了。 -hfhfndt- 给 hfhfndt 发送悄悄话 (25 bytes) () 12/12/2012 postreply 02:22:2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