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 回了一趟上海, 夏日炎炎,想要出去转转,只敢起个大早, 紧赶在"红太阳的光辉伊拉强巴诺诺"之前回来, 这回跑福州路转悠了一下, 随便随手照了些, 大家瞧瞧玩玩.
从外滩转福州路, 对面在修房子, 脚手架照进了像片不太好看, 不过真实.
不管是"前殖民主义"还是"后殖民主义"还是啥的啥的格调, 我倒一直很喜欢外滩及附近的这种建筑, 哪怕说是没落腐朽还是徐娘半老, 好歹还是风韵犹存.
对过好像是几根老梆瓜, 若是另一性别, 刚才那几个字不正好形容得蛮贴切了吗?
这幢"都德"式房子挺有名气的, 懒得去查到底是谁或哪家公司的, 但介绍外滩"名屋"少不了它.
四川路口.
这下就把四川路牌子亮出来了.
现在的园林管理局, 解放前是上海市政府, 那时上海的政府小得很, 没几个局, 工务局算是大的了, 家父层就职与该局, 不过他的工作地点是卢家湾, 但时不时也得到局里办个事.
那一个路口(忘了是河南路还是江西路?),几栋房子颇有来头.
这栋应该是福州大楼, 很久很久以前叫汉密尔顿大厦, 最早的影响来自那部赵丹周璇演的马路天使, 好像是赵丹魏鹤龄到这楼里找个什么律师为小红的姐姐打官司.
哈哈,老派辣爷, 上海市公安局附属法院.
对了, 这个才该是河南路口
这一带则是中国一百多年前的文化中心, 报馆书局"多去多来".
文化街未必人人有文化, 这位恐怕不行.
看来看去这几家店和文化没啥关系, 有辱斯文, 就斜着贴出来吧.
李鸿章盛宣怀年头, 这个地方文化气息浓厚, 但化学仪器大概不多, 无论如何和文化是有着极大的关系, 尤其本人的吃饭本事就与这个叫仪器的东西紧紧挂钩, 诚惶诚恐以示敬重.
这带就有些吃喝玩乐啦.
大名鼎鼎王宝和, 老酒搬搬,炒鳝糊吃吃,吃好隔壁天瞻舞台京戏听听, 在转个弯会乐里孵孵, 这就是当年的文人"骚"客的"美好生活", 日脚嗲来.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福州路的天地
所有跟帖:
•
曾经在工部局楼里上过班。大理石走廊,钢窗蜡地
-mikeoz-
♂
(152 bytes)
()
11/18/2012 postreply
16:05:52
•
家母也曾在原工务局大楼里供职,那里有昏暗的,长长的走廊,每个房里还有热水汀,但据说长期没用过。
-吾道悠悠-
♀
(64 bytes)
()
11/18/2012 postreply
18:09:40
•
怎么上海人在机动车路上走?旁边不是有人行道么?
-minor-
♂
(0 bytes)
()
11/18/2012 postreply
16: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