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大林给泽登巴尔找丑媳妇看民族主义(图)

来源: 千里 2012-07-21 11:57: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38 bytes)

从斯大林给泽登巴尔找丑媳妇看民族主义(图)

   

 

 

从斯大林给泽登巴尔找的丑媳妇看民族主义(图) 

泽登巴尔娶洋妻连生出孩子都是苏联种的民族主义



蒙古是继苏联之后世界上的第二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给予它的支持和帮助是举世共认的,而对它的控制也丝毫没有松手。苏联的历史经验告诉人们,要控制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在那个党那个国家里,安置自己可靠的代理人。

斯大林“慧眼识英雄”,就像30年代初,选择王明、博古来控制中国党一样,40年代初选择了蒙古青年泽登巴尔,将他派回蒙古。

尤睦佳·泽登巴尔,1916年9月17日生于蒙古西北部的乌布苏省邻接苏联边界的达布斯特县,是蒙古少数民族杜尔伯特人。1929—1938年,在苏联伊尔库次克中学和财经学院学习, 毕业回国后在乌兰巴托财经学校短时任教,1939年加入蒙古人民革命党。由于在苏联留学期间经人推荐,受到斯大林的赏识,回国后受到乔巴山的器重而青云直 上。入党后仅一年,就被选为中委,任政府财政部副部长,继而又做部长兼国家银行行长,当时只有二十四岁。1941—1945年,还曾担任人民军副总司令兼 政治部主任。1943年进入政治局,1945—1946年任国家计委主席,1946—1952年任部长会议副主席,1952年起担任部长会议主 席,1958年11月蒙党十三届二中全会上,当选为党中央第一书记。

泽登巴尔从政之后,怀着对苏联的感恩戴德,无论国内和国际上有什么变化,他的政治指北针从来没有摇摆过,总是亦步亦趋,跟随苏联。为了帮助苏联更好地控制蒙古,当时泽登巴尔积极推行并鼓励本国领导干部娶苏联洋妞为妻的“结亲政策”,甚至当成一项治国的国策。

“结 亲政策”也是苏联控制蒙古的另一种有效手段。苏联当局把它作为一种“入室控制”的手段积极推行。最为典型的是泽登巴尔娶来的苏联夫人。泽登巴尔1940年 留学苏联毕业归国并取得高位之后,苏蒙双方领导人撮合,斯大林出面将当时莫斯科卫戍司令费拉托夫中将的女儿嫁给了泽登巴尔,嫁后全名为:阿娜斯塔霞·伊凡 诺夫娜·泽登巴尔·费拉托娃。“入室”之后,对泽登巴尔的一言一行,有无逾越“雷池”之嫌,就了如指掌了。

费拉托娃和泽登巴尔结婚后,多是与丈夫一起出现在公开场合,在泽登巴尔以党的第一书记兼大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前不久,她就任蒙古儿童基金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就单独公开露面,频繁进行活动,名字经常排在一些部长级领导人的前面。

蒙 古高层领导成员中,娶苏联人为妻的,还有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迈达尔,政治局候补委员、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阿勒坦格尔勒,政治局候补委员、中 央书记、蒙苏友协主席贡布扎布,中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索德诺姆,中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朝克上将,中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云登。

中层干部夫人是苏联人的更是大有人在,据说达到15%—20%之多。这些苏联“夫人”嫁给蒙古官员之后,包括泽登巴尔·费拉托娃在内,仍然保留苏联国籍,按规定都要按时到苏联驻蒙古大使馆去“谈话”。

中 国古语说“妻以夫贵”,在苏联控制下的蒙古则变成“妻尊夫贵”,娶了苏联人为妻,就可得到更多信任和不断提拔。以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阿勒坦格尔勒为例, 二十六岁入党之后娶了苏联人,立即被委任为食品工业部部长,第二年又当选为蒙党中央委员,二十九岁起担任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

泽 登巴尔总是以民族主义自居,到处鼓吹社会主义指导下的民族主义才是蒙古人民的宝贵财富。因此,有人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什么民族主义,看看斯大林给泽登 巴尔找到的那个丑媳妇,这就是他们要多丑有多丑连生出孩子都是苏联种的民族主义。本博秦全耀以为意识形态指导下的民族主义,只能是斯大林们占便宜,蒙古人 民吃大亏。

斯大林写过《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等书,说得天花乱坠,读了能把人感动得落泪。但说一套做又一套,连波共总书记歌穆尔卡都在底下说,所谓斯大林标榜的民族主义不过就是控制掠夺而已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