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两位华东野战军战将婉拒为辞世的粟裕写文章?

来源: 千里 2012-07-15 08:28:0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82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千里 ] 在 2012-07-16 08:17: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哪两位华东野战军战将婉拒为辞世的粟裕写文章?

 核心提示:这两位战将,一位是曾经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华东野战军9纵司令员、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另一位战将似乎是九纵继任的司令员、27军军长、也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聂凤智。
    
    哪两位华东野战军战将婉拒为辞世的粟裕写文章?
    本文由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张雄文供稿
    
    军旅作家吴东峰先生发表在《同舟共进》2011年12期上的《“沧海一粟”——粟裕大将轶事》一文,其实是他早年《开国将军轶事》一书中“智慧粟裕”的修订版。其中有两个不同之处:
    
    第一个不同是增加了一段前言,记叙粟裕1984年去世后,他不知道粟裕1958年的冤案尚未平反,曾去向南京军区“两位华东野战军著名战将、大军区正职领导约稿,两位首长的秘书很快就回电了,回答的口径一样:首长身体不好,无法写。”
    
    这两位战将,一位是曾经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华东野战军9纵司令员、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他以身体不好为由不写纪念粟裕的文章,应该与其济南战役后粟裕几件事以及粟裕尚未平反有关。
    
    一是以华野代前委书记兼代司令员身份令其养病,使其失去了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杭州(山东兵团后改称三野第七兵团,由谭震林、王建安率领 解放了杭州)等大战的机会。对军人而言,这既是扬名疆场的机遇,也是写进历史的最好机会,但许世友却在平静中遗憾地度过;
    
    二是为打破“无组织无纪律”的本位主义,粟裕将原山东兵团所属的第七、九、十三纵队及渤海纵队重新编制,第九纵队、渤海纵队调出归华野总部直辖, 调入宋时轮的第10纵队到山东兵团,只辖七、十、十三纵队。也就是说,济南战役后的山东兵团已经被“肢解”,与过去不是一回事。
    
    三是粟裕1958年“极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冤案尚未平反,许多华野将领依然谈粟色变。一生惟最高权力是从的许世友当然不会冒险,如同邓小平两 次被打倒期间,他绝不会施之以手一样。他其实没病,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1月军委主席邓小平到南京时,许世友特意起个大早迎接他,还主动提出与这位违背 毛泽东既定方针,进行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合影,早已忘记了当年向毛泽东承诺的“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我就带兵勤王”的诺言。
    
    但这些对当时很年青的吴东峰而言,是很难知晓其中奥妙的。
    
    另一位战将似乎是九纵继任的司令员、27军军长、也担任过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聂凤智。他对华野代司令员粟裕一直很钦佩,没有写大概是两种原因,一是照顾老上司许世友的面子,二是的确有病不能写。
    
    粟裕去世后写回忆文章的人其实很多,后来收入了《一代名将——回忆粟裕同志》一书,其中国家领导人有陈丕显、杨尚昆,1955年授衔大将的有肖劲光,授衔上将的有宋时轮、叶飞、钟期光,授衔中将的有张震、王必成。这些人的人品非许世友所能及。
    
    第二个不同是增加了《刘少奇、林彪均器重粟裕》,取材于我的《名将粟裕珍闻录》一书。这当然与剽窃无关,吴先生在文中特意提到了一段话:“作家张雄文言,粟裕与林彪,可谓一时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载谁堪伯仲间’之感。”
    
    吴东峰先生的原文:
    
    记得1984年2月7日上午,新华社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顾国璞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神情严肃地对我说:“2月5日,粟裕同志去世了,上海《文汇 报》要发两篇纪念粟裕同志的稿件,你去组织一下。”顾国璞是战争年代的军事记者,政治上成熟、敏感,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引路人。他还特意交代:“在位的 领导都很忙,最好找已退休的老同志。”当时我并没有想到这里有多少深意,而是简单地想到,粟裕是共和国第一大将,功高盖世,现在的南京军区部队高级指挥员 绝大多数都是他的老部下,找人写两篇悼念文章肯定没问题。可是事情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顺利。起初,我们选择了两位华东野战军著名战将、大军区正职领导约稿, 两位首长的秘书很快就回电了,回答的口径一样:首长身体不好,无法写。由于时间比较紧,我又走访了几位大军区副职领导,都未能如愿。
    
    幸亏第二天南京军区政治部组织了新四军老干部悼念粟裕同志座谈会,使我们的约稿有了着落。南京军区副政委孙克骥主持座谈会,半天时间,我一刻不停 地记录着。这真是千载难逢的采访机会,十多位老将军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回忆了粟裕大将的丰功伟绩,讲述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故事。这篇文章的内容大都是在这 次座谈会上和其后补充采访所得。
    
    座谈会后,我们约了孙克骥和周蔚昌两位同志为《文汇报》撰稿,他们欣然答应。2月10日,新华社播发了粟裕逝世的消息,上海《文汇报》和江苏《新华日报》立即以重要位置刊出了孙克骥、周蔚昌悼念粟裕的文章。
    
    需要补充的是,当时我并不知道,粟裕在1958年因所谓“教条主义”受错误批判后一直没有“正名”,直至逝世;不知道粟裕逝世后的治丧、讣告、告 别仪式的安排上经历了意想不到的波折;当然更不知道孙克骥等新四军老同志是顶着很大压力,自发举行了悼念粟裕同志的座谈会,这竟然是当时唯一一个最高规格 的悼念粟裕同志的活动。
    
    刘少奇、林彪均器重粟裕
    
    刘少奇与粟裕初识于1940年。次年“皖南事变”后,刘少奇担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政委,粟裕为一师师长。刘少奇曾给予粟裕之一师工作非同一般的 评价,曰:“我一师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后刘少奇回延安,向毛泽东力荐粟裕:“我在新四军发现了两位 人才,一是新四军四师政委邓子恢,他是农村工作的专家;二是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是新四军七个师中,打仗打得最多和最好的一个师长。”
    
    建国后某日,粟裕至上海治疗右臂内残留弹头处的发炎问题。正在上海视察的刘少奇闻之,即偕夫人王光美突然造访。粟裕急出大门迎?候,曰:“少奇同 志,从来都是下级看上级,哪有上级看下级之理。真是不敢当啊!”少奇对曰:“怎么没有啊?今天,我和王光美同志来看你,不就有了吗?”是时,刘少奇为中央 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军委副主席,粟裕为中央军委第二副总参谋长。据云,1955年评军衔时,刘少奇曾力荐粟裕评元帅,未果。
    
    作家张雄文言,粟裕与林彪,可谓一时瑜亮,常常令人有“千载谁?堪伯仲间”之感。战争年代在指挥所,林彪与粟裕均喜倒骑椅子,双手趴在椅背上看地 图。时人谓两人均沉默寡言,性格脾气相同。林彪向来孤傲,而对粟裕则十分器重。建国后某日,林彪谈起粟裕喜形于色,曰:“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 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吴法宪回忆:“林彪这个人自视甚高,但他非常看重粟裕,很重视粟裕的意见和建议。”林彪之女林立衡亦回忆,林彪在 高级别的军事干部中,与粟裕来往较多

所有跟帖: 

许世友不服粟裕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 -pta- 给 pta 发送悄悄话 pta 的博客首页 (101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08:40:36

粟裕与许世友的作战风格比较 -hfhfndt- 给 hfhfndt 发送悄悄话 (37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3:13:49

林彪粟裕不仅是共军的翘楚,也是中国近百年来罕见的军事天才。 -mltd- 给 mltd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08:51:57

这个“中国近百年来罕见的军事天才”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他们是真正的军事天才。 -Spruce- 给 Spruce 发送悄悄话 (76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0:32:44

不管怎么算,新四军,华东野战军首功都应是铙,可元帅却给了陈这无功无德之人!!! -hhe111- 给 hhe11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09:50:52

回复:新四军重建,军长陈毅,别忘了,南方三年游击战资格第一项英,第二陈. -dlaoqiang- 给 dlaoqia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1:49:40

回复:中央军委会新四军分会书记项英,副书记陈毅.第一支队长,陈毅.你可能不知道. -dlaoqiang- 给 dlaoqia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2:22:04

可內战一开始,陈四输一平,再打,新四军灭亡.陈只能滚蛋,能力太差!铙上任!!! -hhe111- 给 hhe11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3:07:01

七战七捷,是陈滚蛋后,铙重新上任后取得的.当时中共全面败退,几近灭亡.是七捷注入新生气! -hhe111- 给 hhe11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3:17:49

碗南事变后,新四军的重整,壮大也是铙的功劳,陈屁事没有. -hhe111- 给 hhe111 发送悄悄话 (143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3:31:38

陈坐在延安三年. 陈的本邻取了整人还是整人!!! -hhe111- 给 hhe111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4:00:23

回复:碗南事变后,新四军的重整,壮大,饶屁事没有.45年才来. -dlaoqiang- 给 dlaoqia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5:03:17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的重整,壮大不是铙的个人功劳,是老毛的功劳。新四军的壮大是老毛把八 -tellUlater- 给 tellUlater 发送悄悄话 (37 bytes) () 07/17/2012 postreply 15:26:48

回复:45年8月25日,中央任命陈为军长,饶为政治委员,不是刚刚讨论政委的作用吗. -dlaoqiang- 给 dlaoqia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5/2012 postreply 15:01:09

许大马棒不愿写也就算了,聂凤智不写似乎有些过分,当然,健康原因另当别论。 -吾道悠悠- 给 吾道悠悠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02:34:15

有事论事,特别讨厌造谣. -dlaoqiang- 给 dlaoqia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17:53:55

回复:当时粟裕没有平反,让大军区正职写悼文,深浅无法把握,且有逼宫之嫌,下级可放宽. -dlaoqiang- 给 dlaoqiang 发送悄悄话 (38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03:52:44

这两个人都不服粟裕。 -过路人路过- 给 过路人路过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16/2012 postreply 15:34: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