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对批张国焘为何心中不服

来源: 千里 2012-04-05 12:33:5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123 bytes)
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对批张国焘为何心中不服

1969年开九大,毛主席在大组召集人的会上讲到这段历史,赞扬了彭德怀和叶剑英。尽管彭德怀早被打倒了,叶剑英靠边站了:“如果叶剑英不及时把张国焘的‘密电’送来,我们都成了俘虏了。”毛主席在冷落其他“二月逆流”的老帅时,还是安排叶剑英当了政治局委员


老高按:我今天想推荐的文章,是《历史的回顾:邱会作与儿子谈革命经历和若干历史问题》(程光著,香港北星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历史的回顾》)一书中的第五章:“红军两大主力分裂”。
程光是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长邱会作将军的儿子。这部著作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父子问答的方式,让邱会作口述从14岁参加革命, 到“文革”前夕批罗瑞卿的40年间惊心动魄的人生经历。前一段时间,经本书作者授权,明镜历史网 (http://www.mingjinglishi.com)从他这部著作中选载了第五、第十六两章(第十六章的题目是“调到北京工作”)。并预定从 《新史記》双月刊下一期起,选载第三章“‘左’倾路线下的瑞金”和第十七章“新军委成立”。敬请有兴趣的读者关注。
邱会作(1914—2002),江西兴国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曾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邱会作被打成“林彪反党集团”成 员受到拘押审查,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1980年“两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后保外就医。2002年逝世。
本书作者程光,又名邱承光,1946年生。1965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68年到广州军区部队当兵,任战士、班长、宣传干事、连指导员、团宣 传股长。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受审查,1979年被取消党籍离开军队。后直接上书胡耀邦总书记,经他批示过问,撤消处分并被安置到江苏无锡的工厂。 自学机械工程数年,从打杂工作成为技术员、工程师、技术科长、高级工程师,所设计或主持的项目,获得过国家部委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公开发表过数十篇科技 论文、译文。
1988年受聘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担任中美大型合资企业总经理。
1998年辞掉公司高管职务,集中精力研究中国现代史和文化大革命,协助父亲做回忆资料的整理工作,同时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已公开出版的著作有《1970年庐山会议背景研究》、《心灵的对话》、《历史的回顾》、《往事回眸》等。
这里选载的该书第五章,讲述了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两大主力,从欣喜若狂地会师,到在诡异戒备的气氛中分手、险险乎兵戎相见的经过。前几天我曾经在博 文中简短地介绍了关于长征途中张国焘是否真的发了要“武力解決”中央那封密电的争论,邱会作在这篇口述历史中,也涉及这一问题。他通过大量的细节,帮助我 们回到历史现场,感受到兩大主力的官兵之间如何猜忌、防范,几次酿出事端。
关于两大主力红军分手的经过,从“文革”前的《星火燎原》《红旗飘飘》革命回忆录丛书中许多篇章,到“文革”后许多老帅老将(尤其是徐向前)的回忆录, 都有所涉及。任何人的记忆和讲述,都不能保证绝对符合历史真实;邱会作对儿子讲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抵近的观察点和鲜活的现场感,是一份难得的参考史料。

 

 

 



红军两大主力分裂

程光,《历史的回顾》第五章

 

红军第一、四方面军汇合

子: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由江西出发,最初想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那里发展。是什么时候想和红四方面军汇合的?
父:红军长征越过湘江后,想到湘西去的意图就被敌人发现了。红军受强力的阻挡进入了敌情略弱的贵州,想建立根据地,由于敌人追来了,敌情严重,我们退出遵义向北前进,要到四川同红四方面军汇合。
子:红四方面军主力在川北,没有南下接应红一方面军北渡长江,错失机会。
父:四川军阀刘湘为了保全自己的地盘,提前南渡长江迎击红军,同时蒋介石“中央军”追击逼近了。中革军委决定不与川军硬拼,回师贵州北部,再向黔滇川交 界处敌人薄弱地区前进,后来向北渡过金沙江、大渡河、翻过大雪山,终于在1935年6月在四川西北部懋功的两河口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了。
子:史料说,红军汇合时,红一方面军不到三万人,红四方面军有八万多人。
父:我们这边人数只比这个少,他们要比这个多,当时没有严格的统计。我们长征到这儿,走了八个多月了,一直在敌人围堵追击之中,疲惫不堪,东西丢的差不多了,而他们刚离川北根据地不久,装备好,粮充足,遇到的敌情少,部队很整齐。
红军两军汇合,力量增大了,上下无不欢欣鼓舞,高兴得难以形容。军委直属队和红四方面军直属队会合时,人群中最多的表情就是傻笑,兴奋得手舞足蹈。那 天,我们比红四方面军直属队到得晚,但我们的住处已被他们安排好了。我们一到,他们就把做好了的饭(面做的饼)和肉菜大盆大盆地送过来,两边的人一起会 餐。晚上,大家聚在一块说笑,到深夜也不肯散去。红军汇合后,中央在两河口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从我们负责接待看,到会的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 博古、张闻天、张国焘、刘伯承、陈昌浩、徐向前等。
子:那次会上做出了《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确定红军的战略是集中主力向北前进,首先取得甘肃南部,创建川陕甘根据地。
父:之后红军并没有行动,张国焘等人与党中央在发展方向上有矛盾,他们不愿意北上,双方的关系很微妙。
四方面军对一方面军的热情没有持续多久就发生了变化。首先,他们很少上我们的门了。我们去,也不如以前那样热情,来往减少,感情疏远了。其次,他们对我 们不礼貌,不断发生摩擦。例如,我们警卫营上山搞到的粮食,还没拿回来就被他们夺去了,我们忍让才没有冲突。再有,他们说一些讽刺话,“红一方面军穿得破 破烂烂,像要饭的,哪里像军队。”“一方面军兵不多,老婆倒不少。”(指干部连的女同志)“再打仗,谁的兵多谁就为主指挥。”对这些话,我以为是他们的作 风问题,我向刘伯承参谋长汇报工作时谈到了这些,他说:“你懂得什么叫军阀主义吧,我们共产党里难道就没有?”刘参谋长向来说话随和,他这时态度很严肃, 我知道他的意思是什么。
子:两支红军汇合后,重新进行了组合,1935年8月初,红军分成了右路军和左路军。
父:这里有作战上的考虑,也是为了团结。右路军以中央红军为主,由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红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组成。四方面军的徐向前、陈昌浩过 来任右路军总指挥和政委,叶剑英任参谋长。中央机关随右路军行动,毛泽东、博古、张闻天、周恩来等在右路军。左路军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由红四方面军的九 军、三十一军、三十二军和红一方面军的五军团等组成,红军总部随左路军行动。朱德总司令、刘伯承参谋长过去,和新代替周恩来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共事。中 央直属队跟着朱德到左路军的人不算少,而我们留在右路军的则很高兴。
红军要继续北上,中革军委制定了松藩战役计划。张国焘公开不反对,但行动迟缓,结果贻误了战机,红军未曾打松藩。红军分为右、左两路军后,两个方面军的部队混编在一起,接触多了,分歧渐渐明显。
子:这样的分歧主要在体现在什么上?
父:最初,是底下议论。我和四方面军干部交往时常听到不相信中央的言论,指责中央执行了机会主义的逃跑路线,说“过去听‘洋人’(李德)的,现在听‘秀 才’(毛泽东)的。”“你们从江西逃到这里,还要向哪儿逃?”“南下好,北上没有出路。”一方面军的干部反驳他们,主要的人物也说了话,在我们这边的人中 间流传。彭德怀敢做敢言,公开反驳:“你们说毛泽东不高明?你张国焘还比不上老毛呢!”林彪说:“毛泽东的高明,我看见了!你张国焘的高明我还没有见 过。”为了照顾大局,党中央对张国焘耐心说服,甚至有些迁就。由于两军貌合神离,红军由两河口到松藩耽误了一个多月时间,蒋介石完成了追击堵截的部署,发 出“要把红军消灭在川西”的狂言。面对敌人的强大压力,红军内部不团结的气氛一时被掩盖了。

红军的重大分裂

子:什么时候,分裂又酝酿了起来?
父:上面的内情我不清楚,从外表上看还是正常的。中央纵队过草地以后在巴西住下,右路军总指挥部住在附近一个自然村里。第二天,参谋长叶剑英叫我去交代 了三点:1、在这要住一个时期休整,恢复体力;2、加紧筹粮。如有困难,可以找三军团帮忙(一军团离这里远),其他部队不要去找;3、要恢复军队生活制 度,不能再像过草地那样散漫了。
右路军在巴西住了段时间,吃得 饱,休息又好,人们就有些闲情逸致,三科成了一些人聊天的地方,常来的有林伯渠、邓发、李克农、黄克诚……三科吃的东西多,只要这些人来了,我就叫人做饭 做菜,边吃边聊,一坐就是大半天。李克农、黄克诚把我当成了“小老弟”,很亲切。张国焘不愿北上是经常谈论的话题,大家对张国焘意见很大,却没人在嘴上说 破,但我心里明白,而在工作中更能体会到双方的巨大矛盾。比如,中央纵队和右路军总指挥部相距二里多路,中间有一块二十几亩快要成熟的麦地,叶剑英叫我派 人偷偷把麦子看好,不要叫四方面军的人抢割了去。我叫警卫营暗中日夜看守,成熟时一夜割完,收获二千多斤,一点也不给四方面军。由此可见,双方不仅成见很 深,彼此还存在戒心。
子:可是这种互相的戒备,突然暴发了。你当时正在中央纵队,之前没有迹象?
父:1935年9月9日,叶剑英参谋长匆匆地从司令部那边到我们这儿来了,没多久,各位中央领导人被叫到毛主席那里,像是开会议事。我想一定是有什么情况,因为我们到这儿休整后很少有把所有领导人都叫去的。
下午两点多的时候,通讯员急忙跑来叫我到林伯渠司令员那开紧急会议。我跑步赶到时,曾希圣(军委二局局长)、李富春、叶季壮(先遣工作团正副团长)、军委机关的肖向荣、孙开楚等人和我几乎同时到达。我见林伯渠心事重重地呆坐着在那儿。
会议开始后林伯渠说,左路军到了阿坝,中央要他们迅速来和我们会合,一起北上。张国焘说没有粮食,河水大涨不能徒涉。他还电令徐向前、陈昌浩停止北上, 准备南下,态度非常强硬。中央刚才开了会,认为徐、陈会执行张国焘的命令。我们走为上计,行动要快。只要我们向林彪的一军团靠拢了就主动了。具体行动方案 是:1、中央决定立即北上,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如不愿意走,我们就和红一军团、三军团北上;2、行动前绝对保密,对外说是明天上山打粮,先不告诉红四 方面军的人,让他们先跟着走。过了水磨房之后(那儿驻有红三十军部队和红军大学),再向他们宣布我们的行动,走留听从其便;3、对四方面军不愿走的人不准 强迫、打骂;4、我们现在就秘密做准备,凌晨三时准时出发。
子:从你的职务来说,中央纵队准备开拔,别人可以暂时保密,到时候说走就可以走,而你有很多具体的事要作。
父:我返回后立即召集三科开会,布置任务,分头去收帐篷、绑行李、装担子、备马、做饭,紧张的样子我历历在目,完全是受到威胁要立刻离去的紧急措施。有 人发现这是大搬家的样子,对明天“上山打粮”怀疑,在瞎猜乱问。我制止了,要大家坚决执行命令。准备之中,曾希圣找我商量,说他的通信部门要晚些时候才能 收电话线,要我配合他。我问时间这么紧迫,为何如此拖拉。他说,是为了晚上行前要给叶参谋长打个电话,叫他过来一起走。
大概在晚上10时左右,曾希圣按事先的约定,向右路军司令部叶参谋长打去了电话,称“中央纵队这边的通讯设备发生故障了”,请他立即过来处理。
后来叶剑英对我说过,那天他回去就向徐向前、陈昌浩汇报了中央纵队明天“上山打粮”的布置,他想到右路军只有一份由川北通向甘肃南部的地图,在指挥部作 战参谋吕冀熙那里。他派吕冀熙出去办点事,把地图偷偷拿到手。晚上,叶剑英接到曾希圣的电话,向徐向前、陈昌浩说,要去察看通讯设备的故障,脱身了。
子:叶剑英安全地来了,你们出发顺利吗?
父:开始很顺利,事先作了周密的准备嘛!
中央纵队9月10日凌晨二时半出发了,黎明时到了红军大学附近,他们还没有吹起床号。我奉林伯渠的命令跟随着毛主席先走,不声不响地过了红军大学,在一 个小山坡上坐下等大部队。毛主席叫我去把三军团的人找到这儿来。那天,彭德怀派了红三军团一个团的部队在红军大学附近隐蔽,如果红军大学和三十军捣乱不让 我们走,这个团就全力保卫中央纵队。但彭德怀不放心,又率三军团主力赶到了。我找到彭德怀,叫他到毛主席那儿去一下。
天 蒙蒙亮时,中央纵队的行动被发现了。红军大学教育长李特出校门来查看,李特原来是四方面军副参谋长,红大的学员绝大多数是四方面军的,因此李特在那儿说了 算数(四方面军部队是一方面军的三倍,红大的学员也是这个比例)。李特手持驳壳枪,气势汹汹地出来,在校部门口卫兵站岗处和彭德怀相遇,李特对着彭德怀 骂:你们这伙不要脸的逃跑主义!从江西逃到这里还不够,还要逃。你们不知道打仗,只知道逃跑,你们要带部队到哪里去?
子:彭德怀那个暴躁脾气,还能任听李特这么说?
父:彭德怀骂李特:我们执行中央的决定,北上抗日,你们要到荒无人烟的川西去,你们才是机会主义!
李特说:像你们这点战斗力,还能抗日?你们是去当俄国人的走狗!
彭德怀发火骂了:你他妈放屁!就懂得搞分裂,搞军阀主义……
李特下命令要司号员吹集合号,准备战斗,红四方面军的学员们持枪上来了。只要李特发令,他们就动手。彭德怀见状立即拔出手枪指着李特说:我的部队就在你们周围,谁敢开枪,老子就先枪毙他!
李特对彭德怀的火暴脾气了解,不那样凶了。此时,学校里有个挎着短枪的人急忙跑出来向李特报告说,一方面军的学员都走了,附近发现了大量红三军团的部队。一听此话,李特态度就软了。
毛主席休息的小山坡离争吵的地方不远,他向前走了几步,对李特大声说:党中央决定北上抗日,你是知道的,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决议可以 有不同的意见,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是一定要先执行。我们北上抗日,先走一步了。我相信,四方面军随后也会来。我们会团结起来的。
叶剑英赶来向毛主席说,中央纵队过去了。毛主席挥手叫彭德怀不要理睬李特,去带好自己的部队。
子:这是你这里的情况,其他地方没有发生阻拦吗?双方这么大的分歧,这么多人行动,少不了发生摩擦。
父:后来听说,那天凌晨我们过水磨房之前,徐向前,陈昌浩就发现中央纵队有行动,单独北上了。四方面军有人曾主张用武力拦阻,徐向前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在关键时刻,徐向前说了关键的话,是他重大的功绩,被载入了史册! 
离开了红军大学,毛主席一路与叶剑英步行,边走边说向前赶中央纵队本部。以我观察,毛主席是既沉痛又庆幸。沉痛的是,经过千辛万苦,付出了重大代价,实 现了红军会合,但还没有发挥作用就分裂了。庆幸的是,这次没有造成流血。毛主席原来从不当众公开说张国焘什么,此时他说了,他说建党之初就认识张国焘。张 貌似虚心,实际很霸道。四方面军农民思想浓厚,这在自己家乡打土豪分田地可以,对更大的斗争就有局限性。
子:在当时的情况下,你们这么少的人在大部队后面走,不怕有人追上来?
父:我们向东北方向走了大约二十多里路,突然发现一支百余人的部队尾随而来,像是有什么行动,我们带的警卫人数少,我很担心。
毛主席看了看说,别管他,我们走我们的。但那支部队跟着不放,喊话一问,是红四方面军军事法院的。毛主席就地坐下来休息,要我去请他们领头的人过来。我 稍微靠近,他们立即子弹上膛,准备战斗。我向法院院长(名字佚失,是个双腿残疾的人)说明来意之后,他命令部队保持战斗姿态,自己坐在一乘轿子上,在四个 持枪战士保护之下过来了。
毛主席和蔼地问他,院长板着面孔说,红四方面军法院在两军汇合后划归中央纵队指挥,他们是按昨天下午的通知跟过来,现在不知如何是好了。不走是违命,怕被消灭;走,也不行,他们不愿意离开四方面军。
毛主席说,我们北上抗日,张总政委不愿去,那你们就回他那儿去吧。
院长听到很吃惊,迟疑了一会儿,问毛主席有什么话要对张主席(张国焘)说?
毛主席说,四方面军的人谁想回去就回去。你告诉大家,北上抗日是中央的决定,是正确的。你们将来还是会北上的。我们先走一步,等待你们来。
子:毛泽东的这句预言后来实现了。
父:一年后红四方军第二次和中央会合了。巧的是,我在陕北保安县吴旗镇又看到了那位法院院长,我迎接了他们并且布置宿营和发粮食。那个院长于抗日战争中在山东牺牲了。
中 央纵队经过两天的行程到了俄盖。先行到这里的红一军团领导林彪、聂荣臻走出了十几里来迎接我们。他们以迎接“凯旋英雄”的样子迎接党中央的到来,举行了欢 迎大会,会后搞了联欢和会餐。林彪请中央领导和机关人员一起席地会餐。吃的青稞面做的饼子和少量肉同野菜煮的汤菜,非常热闹。
毛主席在大会上讲了话,公开批评了张国焘。他还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民抗战才是出路,我们党的抗日主张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我们离开中央 苏区快一年了,深感没有根据地的痛苦,我们可以北上建立新根据地。我们还有革命的“本钱”,北上的部队有百战百胜的红一军团和三军团,有优秀的军事家彭德 怀、林彪同志,我们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子:毛泽东别人没提,就是提了彭德怀、林彪?
父:是的,是高度赞扬呀。
子:这次红军分裂中帮助毛泽东度过难关,彭德怀、林彪、叶剑英的作用大了。他们在新中国建立后,相继成为了最初的三位国防部长,是为毛泽东直接指挥人民解放军的人。
父:我想毛主席一直记得他们这一功劳。1969年开九大了,毛主席在大组召集人的会上讲到这段历史,赞扬了彭德怀和叶剑英。尽管彭德怀早被打倒了,叶剑 英靠边站了,他还是强调了他们的功劳。毛主席还引宋太宗的话说叶剑英是“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如果叶剑英不及时把张国焘的‘密电’送来, 我们都成了俘虏了。”毛主席在冷落其他“二月逆流”的老帅时,还是安排叶剑英当了政治局委员。
子:1935年9月12日,中央在俄盖召开了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决定》。这在史料上是公开的,对张国焘进行了严厉谴责。
父:哪只是嘴上说说他了,我们已经没有力量和他斗了。
北上的中央机关和红军作战部队加在一起只有四千多人了,合编为“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毛泽东、副司令员林彪、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王稼 祥。红一军团部队编为一纵队,林彪兼司令,辖二个师,一师师长刘亚楼、二师师长陈光。红三军团部队编为二纵队,彭雪枫为司令员,因为兵少,下面就没有师 了。中央和军委机关编在一起,又叫三纵队,司令员叶剑英,我在叶司令员领导下管理三纵队行政生活。叶剑英是客家人,在瑞金我们就认识,长征中他对我熟悉 了,以后我们关系一直密切。
中央率陕甘支队向北继续前进,行前 开了动员大会,由周恩来讲话。周恩来1931年进入中央苏区后任中革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委员,曾是中央最高权力“三人团”之一。长征过了雪山后周恩来 病了,睡在担架上不能视事,到了俄盖才好些。这时党内发生了重大分裂,他在大会上讲话,体现了中央北上的决心。
周恩来主要是讲了北上抗日,并且批判了张国焘。当时,毛泽东的地位远不如今天人们在历史教科书上说的那么高,周恩来作为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能这样反对张国焘,是对毛泽东最有力的支持。

反对张国焘军阀主义

子: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经历了三过草地的波折之后,终于和事先汇合的红二方面军一起北上了,到达了陕北。红军三大主力汇合了。
父:对此毛主席早有预料。我记得他说过其中的道理:四方面军南下没有前途。刘湘(四川省主席)与蒋介石面和心不和,视蒋为敌。现在四方面军回去,刘湘积 极反对他们才能生存。如果刘湘对付不了,蒋介石一定借反共为由进川。刘湘只好和蒋介石一起反对四方面军,不许他们呆在四川。四方面军最后还会北上。
子:后来对张国焘进行了批评和批判,这在党史和军史上是大书特书的。
父:从我的实际体会来说,效果并非如官史上说的那样,四方面军很多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对这是不服的。
子:你是指多年前,是毛泽东去世后?
父:不,就是当时。我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是在1937年我上抗大时。
我进入抗大二期学习,其中有不少红四方面军的学员,我所在的二队学员近百人,都是团以上干部,其中四方面军的约占三分之一。他们精神压抑,很少说话。中央进行反对张国焘军阀主义的教育,他们认为是整他们,来学习就是来挨整。
子:你们在一起的生活中也能体现这种矛盾?
父:从我们学员来说,是团结的。我在二队被编在第三组,和同组的余秋里(来自二方面军)、伍书普(来自四方面军)三人一间窑洞。余秋里战斗负伤去掉了一 只胳膊,生活很不方便,但学习期间不许带警卫员,招呼他的事,吃饭、打水、洗脸等,就由我和伍书普帮助。至于出公差、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也由我俩代劳。 我们来自红军三个不同的方面军,但很快就成了最好的朋友,白天形影不离,晚上同睡一炕,亲如兄弟。
大家虽然感情亲密,可是在学习中,一遇到那个问题,或是影射到了,矛盾就来了。
二队在学习中曾就一件实例进行讨论。是一个连指导员(原一方面军的)讲政治课时提问一个原四方面军的战士,“是毛主席好还是张主席好?”战士毫不犹豫地 回答,“张主席好!”战士忠厚朴实讲心里话,受到了惩罚。讨论中,一、二方面军的人认为战士非常错误,而四方面军的人对于用这样的实例进行教学很愤怒,多 数人不吭气,也有反抗的。伍书普就说:“张主席总有好的时候嘛!”
二队队长倪志亮和支部书记谢富治的意见不一致。谢讲张国焘坏,而倪闭嘴不说,实在憋不住就吼一声:“都光杆儿了,还有什么军阀主义!”这句话被支委会抓 住了。倪是四方面军参谋长,谢是师政委,倪的下级,他对倪不批评,而我们几个支部委员指责倪志亮,可他双眼一闭,不理睬。
子:在我看来,谢富治不只因为曾是倪志亮的下级才那样,他心里会有看法,是一种不表态的表态。
父:倪志亮越是被说成是军阀主义,越要给大家一点颜色看。1937年2月很冷的一天早上,倪事先穿得很厚,突然紧急集合把全队带到操场训话两小时,学员 们没有准备穿得不多,冻得哆嗦,冻病了好几个。事后支委会指责倪是故意整人,并向校部报告要对他斗争,教育长罗瑞卿批准了。全队斗争了倪一整天,要把他的 队长反掉。倪见形势不妙,向朱老总求救。朱德来了,讲三个方面军的干部要团结,劝大家把事情过去算了。在朱德的压力下,倪志亮做了检查,虽然是应付,但他 怕了,以后什么事也不过问。哪他还是不同意中央反张国焘的某些作法嘛。
子:除了学员中的这种争议,当时还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想要“劫持张国焘出走”事件,是一些重要的红四方面军干部所为。
父:为了揭破这件谋划,我还参与了其中的一些工作。
1937年春,在抗大学习的四方面军少数人曾参与要劫持张国焘离开陕甘宁边区。他们的活动校保卫处早有所闻,以为是少数人想结伙出走,并不知道要搞走张 国焘。为了侦破该案,保卫处的科长陈福生到二队来学习,在学员中组织了侦察小组,有一队张元寿、二队的我和黄克功、三队李某(名字记不起了)共五人,陈福 生是组长。
我们侦察小组听了情况介绍,一队学员许世友(四方面军军长)、洪学智(军政治部主任)等人想要把张国焘搞到陕南去另外组织红军,有二十余人参与。从这可以看出,中央对四方面军干部的政策很有问题,而张国焘在四方面军指战员中很有威望。
子:他们的谋划,很快就发现了?
父:起初侦察毫无进展。一天,我和黄克功等人在延安北门的城墙上玩,无意中发现了二队学员徐长勋(四方面军总司令部四局局长)、三队学员张大华(原四方 面军营长)等七、八个人由城墙脚下的水洞里出来,见了我们就慌张地走了。我们好奇地到下面看了一下,水洞约一米五高,一米多宽,是雨季时城里向外排水的通 道。洞里有烟头、花生皮等杂物,可以判断那儿有过多次活动。我们向边区保安处长周兴汇报了。
第二天周兴召集侦察小组开了会,他说,此前已经有人举报了他们的活动。这次的新发现更证实了情报,上级决定拘留张大华进行审讯。
张大华被捕后供出一些情况:几个月以前,他们传达了张国焘的指示,再创造一支红军和根据地,四方面军多数人会来投奔,先要秘密准备。他们最近开了会,分 工和谋划如何走,已对延安城的地形进行过侦察,城的一边是延河,西边是凤凰山,其余是城墙,只有那个水洞可以秘密出城。行动时在城内的钟楼放火,乘着混乱 出城,然后直奔陕南。走的人都要带好自己的枪,带上警卫员,子弹准备要充足。
那时,干部的枪支由自己保存,有的人有几支枪。他们几十个人有相当的战斗力,少数部队很难拦阻。案件正在破获的时候,我患病发高烧休息了几天,行动没再参加。后来的事,如逮捕许世友等人,毛主席释放了他们等情况,多有文章记载,你可以找来看看,我就不赘述了。
子:你不再说了,可是别人却一直在说。你的老邻居、老朋友王树声大将的大儿子,和我是从小一起上学长大的朋友,可谓无话不说。至今,他们四方面军的干部 和后代子弟,对此一直在说。红四方面军原主要领导也在说——是徐向前、李先念他们,都是党和国家的领袖、是国家主席呀!
父:他们主要说些什么?
子:是抓住了那个电报,说是根本没有张国焘那个电报。那个时期的电报都在档案中完整地保留着,中间查不到那个电报。他们说是张国焘没那样发“密电”,发 的电报是别的内容。我们的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是军史研究的权威机构,也分成了两派。坚持“有那个密电的”是叶剑英原来的秘书为首的学派。
父:人们过去常把怨恨记在叶剑英偷出来的那个“密电”上了,争辩它的有无,其实人们的怨恨应该记在日后整人的错误政策上。如果没有因为张国焘而过分地整 了一批红四方面军的干部,如果更多考虑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在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对那个“密电”的有或无,就不会这么“较真”了。现在我担心的是,在人为 的“路线斗争”和宗派观念的驱使下,会把历史上真实的东西扭曲,埋没了

所有跟帖: 

确实不服,后来文革时候,陈再道要抓老毛,都难说是不是报四方面军的仇。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2:52:48

跟着张国焘混,没大出息。这哥们没帝王相,一幅勤勤肯肯干活的样。 -zyt- 给 zyt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3:32:14

见过列宁,共产国际在中共的另一条线。老毛要拉拢他,徐向前们更需要。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6/2012 postreply 18:08:32

像你这样看问题,也是720阴谋者所期待的。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7:43:16

再说四方面军有什么仇?胜败乃兵家常事,其次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西路军兵败,基本上是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365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8:00:43

进川之时兵力不足二万;出川,兵力达八万。 要像你说的,国焘当不了主席总政委。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8:43:35

杀文化人是后来的夸大,也是徐向前坐大的原因。国焘后来就是个摆设,没啥实权。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9:17:06

原因很复杂,不是现在人说的那样。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9:33:01

听说那时当红军是一个村子出去一伙人.都是同宗同族的,叔伯兄弟.有穷人,也有有钱的.有文化 -laha- 给 laha 发送悄悄话 laha 的博客首页 (114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19:44:11

你这个说法有道理,符合当时纯洁革命队伍的想法。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20:17:23

没有常胜将军,后来共产国际严令,就很快分批撤离。 -多哥- 给 多哥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5/2012 postreply 20:20:3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