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老北京厂甸庙会的飘香记忆ZT

来源: 小宁波♂ 2012-01-14 06:42:5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837 bytes)

春节,俗称过年。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最富有北京的民俗特色。北京的庙会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个月内就有数天,会期除固定的,还有不定天数的。比如清末民初的会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隆福寺,逢三是土地庙,逢五、六是白塔寺,逢七、八是护国寺。再加上正月初一开庙的东岳庙和大钟寺(一般开庙10天到半月),初二的财神庙,十七、十八的白云观,三月初三的蟠桃宫等等。各类庙会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不只一处,所以说北京又是庙会的天下。想把所有的庙会详尽地统计起来实在是不太容易。

    厂甸是当年老北京时代最重要的庙会之一,过春节逛厂甸是北京人的一大乐趣。厂甸位于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当时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厂甸的。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以琉璃厂中间和海王村公园为中心,举办大型庙会。庙会期间,琉璃厂东西街、南北新华街、大小沙土园及吕祖寺附近的商贩连成一片,从串成佛珠状的大山里红,到五尺高的大糖葫芦;从顶着红点儿的爱窝窝,到层层起酥的油酥火烧;乃至年糕、豆腐脑、元宵、炸糕、小豆粥、豆汁、炸灌肠、面茶、蜂糕、煎春卷、炸松肉等等,应有尽有。
    玩儿的东西就更多了,有贴着金字标签,抖起来声势激昂的杨明远空竹;有一个个彩色风轮带动起一个个小锤儿,哗啦啦敲起一面面小鼓的各式风车;还有气球、琉璃喇叭、扑扑凳……加之五彩缤纷的大小沙燕儿,大到拖着彩绸尾巴的龙睛鱼,活眼睛、活关节、两三丈长的大蜈蚣,小到能放到火柴盒里的袖珍风筝,无不制作精美,令人目不暇接。大席棚里的名人字画与街边小摊上的古旧书籍交相辉映,吸引了众多的游人。海王村公园水法池前的广场,是一个露天茶座,两把装满开水的大铜壶,细瓷儿的茶壶和茶碗,加上几位肩搭白毛巾的伙计一吆喝,热乎里透着十足的京腔京韵。

新年出售的鱼型灯笼

新年上香的男子

新年,贴在窗上的神像

新年,在一篆刻、制作名片店前

药房在新年贴于门面的帖画,非常漂亮

新年里灯笼店门面的招牌
新年里喜庆的鱼形灯笼,象征‘年年有鱼(余)’,至今仍有这个传统。

新年里销售风筝的地摊

喜庆的纸制品

销售庙会上摆地摊卖剪纸

庙会上耍玩具的小孩
新年里卖烟花的地摊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