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宋鲁郑: 台湾为什么不愿意和大陆共同保钓?

来源: dingx 2012-10-01 05:28:15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517 bytes)
台湾为什么不愿意和大陆共同保钓?

日本打破和中国大陆长达近四十年的默契,强行国有化钓鱼岛,引发了两岸空前的抗议和反击:

不仅两岸民众不约而同走向街头,更采取了实际措施宣示主权:大陆是派出空前规模的海监船、渔政船进入钓鱼岛海域,而且是多次进入——达到常态化——显示主权的12海里;大陆的渔政船还登上捕渔船检查,以展现大陆的管辖权;对保钓一向停于口头而鲜有举措的台湾这次更是激进,以前所未有的规模——75艘渔船在“海巡署”12艘舰艇护卫下——直奔钓鱼岛,并在距钓鱼岛仅几海浬左右的区域内与日本巡逻艇展开激烈的水枪对攻,俨然已经走到大陆保钓的前面。

但其实谁都知道,如果不是大陆对日本施加了强大的压力,台湾怎能有翻身的机会。马英九事后更声称,渔民之所以愤怒和日本长期逼迫有关,也一语道出台湾昔日的窘境。

应该说,大陆和台湾各自身份不同,份量不同,有做后盾,有做前锋,是最佳组合。假如这场对攻一幕是在大陆和日本之间上演,将震撼全球,其后果确实难以估量。但由台湾代表中国来做,则即能达到宣示主权的目的,代价也小。就是美国也无法插手。

然而,令全球华人感到“困惑”的是,台湾领导人马英九一再声明不会和大陆联手保钓,一定要各自为战。那么台湾究竟打的什么算盘呢?

毫无疑问,美国因素是首要原因。

自众叛亲离的蒋介石败退至台湾后,美国就成为台湾唯一的安全保障。美国事实上也在台湾事务上享有一言九鼎的地位。就是一向反对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大陆,也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当台独成为两岸新的威胁时,大陆不惜与美国一起共同管控危机。

由于民进党八年对大陆屡屡挑衅,损害了美国的利益,所以美国支持国民党的两岸交流和接近的新思维。但两岸共同保钓显然超出了美国接受的底线。在美国看来,只要两岸保持现状,风平浪静即可。双方政治和军事上既不能冲突,也不能走向联合。两岸共同保钓显然政治联手的味道明显。9月27日,台湾“国安局长”蔡得胜在“立法院”答询时明确承认美方非常忧虑台湾在保钓议题上与中共连手,而台湾多次申明立场,已得到美方的谅解和肯定。

其次,是日本殖民台湾五十年所产生的复杂影响。

台湾是日本崛起后得到的第一块殖民地,对之全力建设,妄图以此向世界展示其殖民能力。它留给台湾的不仅有殖民时代的压迫、屈辱和歧视,也有经济建设成果。所以台湾社会对日本既有恨和恐惧,也有感激,甚至少数人还有崇拜。战后日本的重新崛起,也强化了台湾社会对日本崇拜的一面。所以今天的台湾面对日本时,恐惧与崇拜兼而有之。9月25日台湾举行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保钓行动,其主题是“为生存,保渔权”。要求目的之低,令人感叹。

马英九事后谈到这一行动时,指出一个事实:从一九七○年代发生钓鱼台争议后,台湾渔民到钓鱼台捕鱼就受到干扰、驱逐,甚至扣押罚款,大家真的是含冤忍辱。这也从而可见过去台湾面对日本时的软弱。这种软弱还体现在马英九如下一段话上:

马英九事后特别强调:这次的行动由渔民自发,没有任何攻击性,海巡署也没有主动攻击,即使是在台日双方对峙的喷水阶段,海巡署都是被动、后出手的。至于解决办法,马英九竟然认为:“日方应赶快与台湾坐下来谈,如何不再干扰台湾渔民在钓鱼台海域捕鱼,才是弥补此事的最好做法”。回避主权,只敢谈渔权!

第三,和两岸关系的不确定性有关。

两岸分治以来,长期敌对,时有冲突。大陆改革开放以蒋经国打开两岸交流之门后,又出现台独势力的崛起。导致双方更是剑拔弩张。直到大陆实行“对台新政”,国、共两党重新联手,关系正常化,并推动国民党再度执政,两岸关系才稳定下来。而国民党重新执政到现在也不过四年有余。四年的影响显然无法和六十年的对立相提并论。整个台湾社会对大陆既有历史惯性般的担心,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感的忧心。假如未来两岸发生冲突,除了美国,也就只有日本有“兴趣”、有能力成为外援。

所以,今天的台湾对日本自然要留有余地,更不会与大陆联手保钓。这种想法也体现在台湾的民意上。虽然由于日本的挑衅,台湾民意支持两岸联手保钓的比率已经突破半数,达到54%。但长期数据来看,过半台湾民众还是不支持两岸共同保钓。

除此之外,在野党民进党的强烈反对也是国民党必须考虑的因素。

两岸保钓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且难以在短时期内结出成果,对于台湾而言并非“必须且迫不及待”要做之事,执政不力的马英九也实在是宁可少一事也不愿多一事(台湾最新民调:民众对马英九的信任度为23.6%,执政满意度16.5%,双双跌至马2008年就任以来新低。)。

最后,台湾方面的几个顾虑不得不谈。

一是担心大陆拿下钓鱼岛后,就和台湾本岛形成近在咫尺之势。假如两岸日后关系变化,发生冲突,其战略缓冲空间极短。二是担心大陆拿下钓鱼岛后,台湾的渔权如何保障?会不会积压台湾的海上空间?毕竟现在日本无法全面掌握钓鱼岛,台湾还是有机会进入。一旦大陆完全掌控,台湾怎么办?这势必要进行过于复杂的政治谈判。其政治风险显然过高。

当然,台湾表面宣示绝不和大陆共同保钓,也可以有另一种解读:是为了事实上的联手保钓所放的烟雾。应该说,这一轮保钓运动,两岸的同步性和配合感非常高(而且台湾也借大陆强硬出手的东风,也雄起了一把。台湾中天新闻在报道护渔行动时,用了这样的标题:忍36年,我护渔拼了。台湾之所以有拼的勇气,还是源于大陆站在冲突的第一线)。不仅仅是民众同时走向街头,也不仅仅是渔船、执法船进入钓鱼岛海域,也还有双方以共同的立场阐述对钓鱼岛的主权。

外交部长杨洁篪在联合国指出1895年,日本在甲午战争末期窃取了这些岛屿,并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将包括这些岛屿在内的有关领土割让给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公告》等国际文件,钓鱼岛等岛屿被日本侵占的其它中国领土一起回归中国。台湾涉外部门网站上也以同样的理由争取钓鱼岛主权。

台湾的作用还可从法国媒体“巧妙的不公正”报道上体现出来。由于法国深陷危机,而且钓鱼岛远离欧洲本土,法国媒体并未炒作。但在相关报道中却有意回避了两点:一是日本的主动挑衅和中国长期以来对搁置争议立场的遵守。二是台湾的保钓行动。这样在法国民众的眼里就是中国独自一人在挑衅。然而,台湾与日本激烈水战,在联合国由友邦发声,法国媒体就是想再误导本国百姓也难达目的。

不管台湾是真的不愿意和大陆共同保钓还是“明否实联”,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国力还不够强大,还不能把美国从太平洋另一端伸过来的手斩断,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两岸关系昨暖还寒、缺乏足够互信的脆弱状态。中国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作者宋鲁郑,观察者网专栏作家,旅法政治学者、春秋研究院研究员。点击进入宋鲁郑专栏。

所有跟帖: 

为了台湾的安全。 -洪常紫- 给 洪常紫 发送悄悄话 洪常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12 postreply 09:18:3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