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张庭宾:中国亮剑 中美进入战略相持期

来源: dingx 2012-09-04 07:51:5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96 bytes)
张庭宾:中国亮剑 中美进入战略相持期

2012-09-04 09:45 张庭宾

这一次,美国“鹰派”高官坐不住了。

先是9月4-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9月中旬,美国防长帕内塔将进行上任以来的首次访华。

此轮访问甚为突然。希拉里今年5月初曾因出席中美战略与经济年度对话后短暂访华,属于例行常规造访。此次直至8月28日中国外交部才对外发布这一消息,美国国务院“一反常态”地未对此行程透露半点消息。而帕内塔访华的消息,更是由在美国访问的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蔡英挺透露的。这均不太符合外交常规,有可能美国方面临时紧急决定的。

那么是何原因呢?这应与8月20日-25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蔡英挺等5位军方高官访美有关,此访问也是临时决定的,事前双方均未预报。

在蔡英挺访美前的最后一刻,8月20日,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军方进行了一个月来的第三次战略导弹试验,美方判断这是采用发射井方式的“东风-5A型”,射向了中国西部的沙漠地区。该导弹与7月24日中国试射的新型“东风-41”型陆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和新型潜射“巨浪-2”导弹一样,均可携带多弹头,也可作为诱饵弹头欺骗导弹防御系统。

研究中国核计划的美国乔治城大学教授菲利普?卡博(PhillipKarber)表示,“东风5A”导弹可能将携带3枚弹头,而且如果中国仿效俄罗斯为每部发射装置配备3枚导弹的模式,中国战略核弹头的数量可能为目前水平的两倍以上。据他分析,首次亮相的东风-41型导弹射程为1.4万公里,拥有10枚分弹头(包括诱饵弹头),未来拥有32部可重新装填导弹的发射装置和多弹头导弹的“东风41”导弹部队就足以让中国打击每一个人口超过5万人的美国城市。

对于上述试验,中国军方未予否认;对于上述导弹性能,未予回应。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8月30日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近期境内进行了一些正常的武器试验,这些试验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他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方任何单方面的举动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同时,中国军队也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由此已经清晰可见,美国高官紧急频繁访华是因为中国进行如此高调战略导弹威慑,一反中国昔日在对美关系中的低调和谨慎,或者说韬光养晦的策略,对美国进行直接的战略威慑,其压力之大在前苏联之后是首次。可能更令美方心惊的是,中国的这次亮剑,显然不在美国决策层的意料之中,更增添了其冲击力,令美国政军两界的鹰派坐不住了,迫切访华一探究竟。

在美国决策层此前的预估中,他们或许认为,中国最高层仍处于18大前的最激烈的争夺阶段。因此,恰是时机——在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对中国进一步施压,扶持代理人挑衅中国(如美国官方首次正式称钓鱼岛为“尖阁群岛”),以迫使中国退却过关键红线,埋下战争的种子,并增强美国重返亚太的威势,迫使中国在经济金融等方面让渡更多的利益给美国。

显然,美国这一次打错了算盘,中国这些年对美政策韬光养晦,是因为1996年台海危机的惨痛教训让中国决策层深省:没有强大的足以威慑美国本土的战略能力,与美国正面抗衡是不明智的。而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威慑能力是需要时间的。现在已经是中国初步具备这种能力的时候了。

据8月26日《解放军报》头版头条《大国长剑铸就和平之盾》报道:中国二炮以“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战略导弹已发展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多型并存,而且无论常规还是核导弹都可采用固体燃料,同时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导弹精度更高、更机动、更快;所有导弹装备都可采用车载发射方式,实现全道路机动、全地域发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击等等。”

自1996年以来,解放军16年磨一剑,如今终于亮剑,而且这一剑就直指最要害——对美国本土的战略威慑,这是对美国重返亚洲,试图通过地缘政治摩擦激怒中国,通过代理人常规战争削弱中国的策略进行的最有力反击。

中国的这种绝地反击是不得已而为之,此前笔者多次警告,中国的对美利益输送——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和外储购买美国国债等已经达到极限,如果再继续就会导致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中国将因经济金融危机而不战而溃;而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正试图越过中国在钓鱼岛上的最后红线,如果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则中国决策层在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政治合法性将丧失;对于解放军来说,钓鱼岛更是不容有失,失去它意味着中国海军的太平洋出口被更严密封锁。

此次强硬的反击对美国的巨大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在前苏联与美国相互核威慑的时期,两者间从未发生过直接的战争,双方的冲突均是代理人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东战争等,这是因为双方都知道,两者间一旦爆发直接战争,就可能引发整个人类玉石俱焚的核灾难。这种压力对于美国决策层更大,因为美国人繁荣富裕安逸已久,其国民更民主化的表达会给决策层更大的政治压力。即美国对华鹰派将遭遇巨大政治压力。

与之相反,中国决策层将赢得绝大多数国人的支持,因为来自于美国咄咄逼人的政治军事压力,以及大量利益的输送,已经让中国人无法承受;更严重的是,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以及中国不对美国本土进行战略威慑,使得美方容易误判中国的战略军事实力,并在冲突升级时产生侥幸心理——利用先发优势一次性摧毁中国绝大部分战略核武器,并利用导弹防御系统彻底破解中国对美核反击——从而对中国发动常规战争乃至核攻击。倘若如此,那就是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之灾。

此次中国亮剑的含义是非常明确的,即中国在东亚不接受代理人战争,如果爆发战争,那就是中美间的全面大战。此次亮剑似乎使世界增加了更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其实是大大增加了中美间乃至中日间的和平系数,即因钓鱼岛冲突升级而爆发战争的概率正在下降,此前我们评估此战在3年内爆发的概率已不低于50%。现在至少是时间是延后了。

在东亚的危机降温后,中美的较量绝不会因此而停止,伊朗危机或将升温,这可能是中美避免直接冲突而较量继续的新爆破口。倘若伊朗战争爆发,波斯湾被封锁,将是美国对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度过高软肋的重重一击。

不过,从更长远的战略上看,中美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美国向中国转嫁危机,要求中国进行利益输送将更难;中国也基本不可能再指望美国外需,中美两国的决策层将不得不更直面国内难题,解决自身弊端,国内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或将得到更重视。双方相互借鉴学习,更多良性互动的需求反而会增加。

中国此次亮剑透露的另一个重大信息是,中国新的最高权力核心应已定局,而且这个核心是强有力,敢于使用他们的力量的,这对于中国是一个好消息。至于这个好消息将意味着什么,尚需要进一步观察。

在2010年5月,天安舰事件之后,本人曾写了一篇《不能小觑“韩朝热战”对中国的影响》一文指出:十年之后,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突飞猛进,已经具备了常规武器一战的能力,并已经具备了用核武器(与美国)玉石俱焚的资格,中国还会选择屈服吗?

现在已经有了清楚的答案了,这是中国之幸,也是人类之幸!

所有跟帖: 

中国还会选择屈服吗? -dingx- 给 dingx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4/2012 postreply 09:54:56

中国屈服与否军队,外交部都没权利决定,就那么一两个人的决策和智慧,随机性很大。 -CHRE- 给 CHR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04/2012 postreply 19:40:1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