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善好施解囊IMF 国人贫困上亿囊中羞涩

来源: hpu1234 2012-06-20 13:17:5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30 bytes)

中国乐善好施解囊IMF  国人贫困上亿囊中羞涩

美国之音   

      中国星期一(6月18日)承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资430亿美元,帮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充资源,应对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金砖”其外 贫困上亿

  中国是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18日开始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七次峰会上做出这一承诺的。中国的贡献是20国集团今年4月提出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充资源承诺的一部分。

  新兴经济体一直以来要求在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以体现它们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五国”(BRICs) 代表全球43%的人口和大约18%的经济产量;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总量为4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掌握最大的份额。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官员称,中国政府在对外慷慨解囊的同时也面临国内民众的质疑,因为中国的贫困人口仍然上亿。

  中国科学院2012年完成的《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按中国政府2011年底制定的收入“一天一美元”的最新贫困线,年收入在人民币2300元 (大约354美元) 以下的贫困人口大约有1.28亿,即大约平均每11名中国人中有1名贫困者。

  相比之下,全球头号经济体美国制定的联邦政府2012年贫困线,以4口之家为例,总收入为2万3,050美元,相当于人均每天15美元;8口之家则为人均每天13美元。

  中国人均GDP全球排名仅中游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经济体,其当年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计算,为8,382美元,在全球193个国家中排名第92位;世界银行2010年数据为中国在181个国家中排名第96位;美国中情局世界概况的统计显示,中国在194个国家中名列第95位。

  此外,中国的贫富分化严重。今年年初,中国政府连续第十一年拒绝公布显示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 ( Gini coefficient),称主要原因是政府无法完全统计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

  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称,中国2001年的基尼指数为0.447;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的报告显示,当年的基尼指数为0.47。设定在“0”到“1”之间的基尼指数如果在0.3 到 0.4 之间为贫富差距正常,超过0.4 显示差距过大。

  “乐善好施”之举日渐频繁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资料,其他“金砖”国本次对该组织的承诺情况为,巴西、俄罗斯和印度都分别为100亿美元,南非为20亿美元。本次G20峰会的主办国墨西哥也将贡献100亿美元。

  中国随着国际地位的递增,“乐善好施”之举也日渐频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仅本月已经宣布今年将无偿援助阿富汗1亿5000万元人民币;向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再贷款100亿美元;上个月则表示将援助柬埔寨1.2亿元人民币,以及宣布向也门提供1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等。

  根据中国国务院公布的有关资料,中国外援主要分为无偿援助、无息贷款和优惠贷款三种,其中无偿援助占最大份额,为大约40%,优惠贷款比例最小

所有跟帖: 

IMF乘各国金融危机大发国难财,投资回报应该不错。 -xwu622- 给 xwu622 发送悄悄话 xwu62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0/2012 postreply 15:06:59

但IMF是国际资本控制的,难免有资敌之虞。 -xwu622- 给 xwu622 发送悄悄话 xwu62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0/2012 postreply 15:09:28

又是美国之音。美国这次一分不掏,实在是丢人啊。日本还出了600亿呢 -重中之重- 给 重中之重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20/2012 postreply 15:31:50

有什么,脸都肿不起来了 -myipode- 给 myipode 发送悄悄话 myipod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21/2012 postreply 02:44: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