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回国散记(3)

来源: 大江川 2012-11-08 13:16:0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00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大江川 ] 在 2012-11-08 13:27: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此地远离喧嚣,少见人杰,貌似地灵,颇有乡野东北风。

因为地理环境与气候的关系,此地在雨季只有少许山水泻下,难成大流,水成小塘,平时多干涸,为此,要凿深井 1 口取水。

为凿井,请来地质专门家,看过则说此地难以出水,朋友却看中了此地, 1 时难舍,加上性格倔犟,于是,冒险投巨资穿凿。。。探钻百余米,滴水未见,再钻 20 米,还是没有出水迹象,是否放弃?此时取水家与探水家都已经投入,如果放弃,则双输,如果继续,或更加双输,如果输不起就算了,则小输即止——但是,取水家与探水家偏偏都是冒险家,都不惜大输,也要求个大究竟。。。最终,钻至 130 余米,水大涌。

听些取水的故事,山前坡后地转悠着,看看罗卜,看看菜,喂喂鸡鸭,喂喂狗。。。也该吃饭了。

午饭 2 菜 1 汤:尖辣椒炒干豆腐,大葱,生菜蘸鸡蛋酱,炖酸菜白肉汆血肠,主食是玉米面和麦面的大个馒头。。。

饭后上茶。。。摆摆茶道,原木根雕茶桌,茶凳,竹木茶盘,酒盅大小瓷茶盅,提壶沸水浇过茶盅,再尽弃之,然后滚水泡茶,速将头道茶汤弃之,重新注水泡茶,茶汤澄清微红色,香气溢出。。。其茶纯厚,滑润,微甜带苦有浓香气自远方来。。。远在何方?时空跨度几时年,是上世纪 60 年代的某种甜香带着苦的味道,我想起了它,勾回了我那深存的味觉记忆,味道如此奇妙,是回忆与思考的催化剂,,此类催化剂并不需要很多,常常点滴即可,可化开心中结,化开脑中的郁卒与胃中的困顿。。。让你精神让你爽!

人是精灵,物也精灵,这就是世间的奇怪。

味道,奇妙。

我自幼对味道很敏感,当闭目塞听端坐时,如有人在我面前近距离走过,则可凭此人带过的微风嗅出男生或女生。。。其准确率是 8 , 9 不离 7 。哈哈,此或可为戏言,但连我自己也奇怪,追索其原,或许与幼时吃过的恁多的纷繁复杂之食之物不无关系——味道是可以被深存于脑际的,即使封存还可解放。

关于那种白肉酸菜血肠,我很想大书特书 1 笔。

记得当年有首歌,叫做东北银都是活雷锋。。。最后一句歌词是说出来的而不是唱出来的——“翠花,上酸菜!”(音译:吹华儿,上拴柴)。

酸菜,曾是北方人们的主菜,原于大白菜,属十字花科 1 年生植物,此物,全球皆可生长,其叶片碧绿或青白,或抱心,或略散,北方的 1 大白菜高可两尺,小白菜小可两寸。。。

老辈人有“百菜不如白菜”之说,此说的科技含量多少,还要方家与权威家论说。

但是,据本草学所记,此物味甘淡,性微温,也可微寒,可入药用,无毒,故可为常食久食之物。以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人所见,家乡人们貌似全年不离白菜,全年有白菜可食之。。。这在所谓养生学上有何特殊价值?我愿闻其详。但是,以我愚见,人类必要向自然界中摄食,自然界中貌似也早就设定了人类可食之物,是为生物,是为自然之食物。。。而自然之物即滋养了人们,也为人们的病痛提供药物。。。所有自然之物,对人类生存皆有特定价值,因为人与自然共组生物圈,人类也是那个高居于动物世界,食物链条最顶端的动物,人类自己称为万物之灵,是高级动物,不屑与动物为朋党,倒是可喜可贺,不过,人类一定是生命物,有脊椎,胎生,可哺乳,即直立,也会爬行。。。雌雄不同体。。。这与达尔文先生研究过的猴子们很相近,不过人猴之差,还需方家定义之。

东北寒冷,夏季稍短,青菜较少,但是,貌似白菜可掌控北菜全年的餐桌。。。是全年不离的著名北菜,白菜应居北菜之首。

酸贮白菜,是用发笑原理,选取经霜的包心碧绿叶细根银白邦者,经晾晒,去老邦去黄叶,修治,再取那种大大的陶制水缸,先烧一锅热水,再将修治好的白菜入锅中轻烫,则白菜更碧绿银白,一层层地码入陶缸之中,洒上少许大粒海盐,注入清水,压上一块青石封缸。

深秋渍菜,经过初冬,再进腊月,窗外大雪封门,酸菜缸居于房屋一角,则温湿度比较恒定。。。乳酸杆菌们慢慢地活跃而借白菜的养分掌控全局,则缸中的白菜由青转黄,酸味略出。。。至春节前后,则酸香之气大出,启缸捞取酸菜,则菜体靓黄,晶莹珶透,酸香浓郁。。。将其细细切丝,汆入火锅之中,与白肉血肠虾米粉条子。。。共炖,刹时即可生腾一片热气与温香,那是久违的家乡温暖,是乡土的温情与亲热。。。是美式洋式大餐们难替代。。。如果,吃,是神马文化,则其真相在于人类对早期味道的深刻记忆,与某种刻骨铭心。记忆,一定是文化发生之源,也是学文化必须要素之一,文化,也是一种复习,人类的生存状态,除了创新,淘汰,也在复习,复习,也是人类生存状态的某种真相,盖因为,自然之变,天亦变,道亦变,但是,天道之变,人性之变太慢了,本质之变,要以万年计,人类们也只好不断地复习,遵从,重复之,以不变应万变。其实在复习中,自己也在变,比如,酸菜的味道,白菜的味道,与 30 年前也不同了,都在悄然变化中,随之,人类摄食在巨变,则人性人身人心也在变,人类自己爱好养生,但是,生命之性因其所摄食物味之变,也在变味,如此而已。

鱼味重要,肉味重要,菜味重要。。。人味,不重要么?

所有跟帖: 

太棒了! -greatwc- 给 greatwc 发送悄悄话 greatw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0/2012 postreply 10:38:58

丁页!!! -微微辣- 给 微微辣 发送悄悄话 微微辣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1/2012 postreply 04:39: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