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故事(十一)湖中三岛(下)

来源: 龙剑 2012-03-03 13:58:3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383 bytes)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面积七公顷,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四周围是环形堤埂,岛中有湖,水面划为“田”字形,所以其陆地面积并不大。三潭印月岛的前身是水心保宁寺,位于“田”字形的中心点那个小岛上。北宋秦观《送僧归保宁寺》诗中有句云:“西湖环岸皆招堤,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由此可知岛上赏月由来已久。

        早在宋真宗天禧四年(1010)杭州知州王钦若奏请朝廷“以西湖为放生池,禁捕鱼鸟,为人主(即皇上)祈福”,从此西湖又名“放生池”。放生是一种宗教行为,西湖放生,以宋代为盛。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当时钱塘县令聂心汤,忽发奇想,要在西湖湖面再辟放生池,重现宋代盛事。他效仿苏东坡故事,取湖中葑泥环水心保宁寺寺基筑堤建园,形成“湖中之湖”,专供放生。四年后,继任的县令杨万里(不是南宋的那位写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人)再筑一条东西向的土堤连接环堤和聂心汤在保宁寺寺基上建筑的德生堂,方便放生。至万历四十八年把德生堂增修为寺,重新挂上湖心寺的匾额,才规制尽善。

        明末清初湖心寺再毁,清雍正年间李卫主政浙江时对小瀛洲进行大规模修建,奠定了现在的园林景色。雍正《西湖志》卷三中说:“池上构亭,恭悬御书匾额,复建小亭于池北,以奉御碑。内置高轩杰阁,平桥三折而入,空明窅映,俨然湖中之湖。”《湖山便览》卷三中也说:“国朝雍正五年(1727)重建。前接三潭印月亭,后为曲桥,三折而入,为轩三楹,又接平桥,为敞堂,进为层楼,环池植木芙蓉,花时烂若锦绣。增修十八景所称‘鱼沼秋蓉’谓此。”   

        文中“平桥三折”就是现在见到的沟通南北九转三回、三十个弯的九曲桥,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交叉点在水心保宁寺旧址,现叫中心绿洲,最终形成今天空中俯瞰的“田”字形桥上有开网亭、亭亭亭(迎翠亭)、康熙御碑亭和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东面环堤中部还有一座花架亭。石桥曲折有致,漏窗空灵深远,花木扶疏,倒影迷离,置身其间,有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之趣。岛荫凝秀,园林精雅,文脉蕴藉,丰姿绰约,尤以仲秋时节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心中各有寄托的“明月”上下辉映、使人神思遄飞,向为秋天夜游西湖者所必到之处。  

        我心相印亭南湖面上有三座瓶形石塔鼎足而立,塔高二米,球形塔身中空,有五个小圆孔。最早的石塔是北宋元祐五年(1090)苏轼浚湖筑堤期间所建,但所在位置不是今天三塔的位置。雍正《西湖志》卷三:“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在湖中立塔以为标表,著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旧有石塔三,土人呼为三塔基。南宋旧图,从南数,湖中对第三桥之右为一塔,第四桥之右为一塔,第五桥之右为一塔。”可见当时的三塔圈定了一个相当大的禁种菱藕的范围。今天的三座石塔据是“万历三十九年,令杨万里继筑外埂池外造小石塔三座,谓之三潭。”现存的三塔是明代天启年间重建,呈每边六十二米等边三角形分布(《湖山便览》卷三)。

        阮公墩是三岛中最年轻的,清嘉庆五年(一八〇〇)浙江巡抚阮元主持疏浚西湖后,以浚湖葑泥堆壅成岛,故后人称之为阮公墩。又因其泥软地低,常为湖水浸漫,俗呼其为阮滩。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他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都有很大功绩,该岛的命名就是为纪念他。由于泥土松软,不宜建造房屋,荒芜了百余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阮公墩还无人登临,墩上杂木葱茏,蔓草萋萋,天真未凿。

        一九八二年,为开发旅游资源,在这面积 8.5亩的岛上,增添一千多吨泥土,四周用块石加固,造了二百四十多平方米建筑物,计有“忆芸亭”、“云水居”、“环碧小筑”。后来又增辟垂钓区和“环碧庄”形成一座颇具特色的“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上园林。庄园内部陈设古朴淡雅。日间乘船来访者可在此品茗、小酌;晚上有庄主“员外”率一帮“家仆”、“侍女”着古典戏装与来客共行仿古游乐文娱活动,身着古装的侍女敬茶,古琴伴奏,轻歌曼舞,充满古人生活情趣的气氛,游者乐在其中。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