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 人性的光辉(ZT)

来源: Humanity 2011-12-28 11:36:5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54 bytes)

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这部片子更多地彰显了人性的东西,一个爱喝酒的殡葬职业者,从一庄为了赚钱的买卖中转为救人;一个国军的小头目,在临出城一小段路上不忍看着国人被屠,全团就义;一群妓女,为了不让孩子们群体自杀,决定了替身赴死。这些情节在电影中很自然,没有任何生硬的过度,自然而然地平常人做了不平常的事,感人的事,牺牲的事。

有一种花叫双生花,一株二艳,竞相绽放。但日久年深,其中一朵就会不断的吸取另一朵的养分和精华——虽然这不一定是它的本意——到了最后,一朵妖艳夺人,一朵枯败凋零......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命运,或许它和它都不想,只是在那日日夜夜的缠绕间,不经意的一种结局,世间万物,就是这么残酷。一朵花用自己的生命铸就了它爱的花的生命。它们就是这样的为另一方默默的奉献,不求回报。

书娟与玉墨,正如双生花,朝着不同人生方向的两个人,因为命运,有了交集。玉墨凋谢,书娟替她活了下去。

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书娟与玉墨。人如其名,一个单纯如洁白书绢,一个魅惑如漆黑暗夜,两生花一般各有各的炫丽之姿。

关于书娟的第一个印象是果敢,她在地窖旁冷静地判断形势并将鬼子引开,让占了女学生地窖的歌女们获得安全,她在教堂顶组织着女学生们跳楼,不愿面对即将到来的临辱,她第一个上去,小小的身子在黑夜的高楼顶被风吹得晃晃荡荡,一个不小心就会坠下去,她含着泪却很坚持,并鼓励着同伴们。书娟也是可爱的,她看不起秦淮河的歌女们,她一直暗暗监视着不靠谱的伪神父和妖娆美丽的玉墨,在他们发现她的时候又怯怯地跑开。也是她,捧着新发的棉袍淡淡得叫着玉墨姐姐,瞪着大眼睛透过教堂彩色的玻璃记录着眼前的一切,看着歌女们弹拨着乐器哼唱着吴侬软语。她的爱恨很简单,她热爱生命热爱小姐妹们,她恨鬼子恨“汉奸”父亲。我一直忘不了她的眼睛,快乐愤懑恐惧迷茫让这双眼睛流光溢彩,十分引人注目。我们透过她的眼睛看那次屠杀,有残忍的意味,因为那是孩子的记忆,却充满了恐惧死亡。于是我知道,也许,她终其一生也无法从电影开场的那场迷雾中跑出来,迷雾中南京是一座死城,尸骨遍地,鬼子在身后追逐,她和同伴一路逃跑,始终不敢回头。

玉墨,她的身姿和英文恨恨惊艳了我一把,据说老谋子请人用两年时间专门培训她,看来传言属实。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眼波流转,真不愧是秦淮河花船上的头牌。就连英文从她嘴里说出来,都格外婉转动听。这样的女人,美是肯定的,竟然还很聪明,怎能不让人叹息。

她一出场就是靠着教堂外墙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旁边歌女们焦急得想要进教堂避难,好像都与她无关一样。后来听得她本也是教会学校里英文最出色的女学生,却在13岁那年被养父QJ,再堕入花楼,真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她那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大约也是因为心生倦怠吧。没有这场战争,她不过就是得过且过,靠着头牌的名号得些钱银,最好的下场就是给自己赎身了此残生。可进了教堂后,很多次,我看到她的眼睛里迸发出光彩。在勾引伪神父给花楼姐妹们谋生路的时候,在答应留下小战士照顾他的时候,在挺身而出替代女学生参加日本人宴会的时候,她的生命明明快要走到尽头,她却一天比一天更有光彩,不是初见时表面的惊艳内里的惫懒,而是生命燃烧的美丽烟火。玉墨最美丽的一笑,是她剪了女学生的头,含泪最后的一笑。

我尽量描述这一对战争之花的美好,不敢碰触战争的残酷,因为我知道真正的南京大屠杀,一定远比电影里展现的残忍。可是这毕竟是描写战争的电影。

而其实电影的一开篇就是死亡。为了女学生们的逃亡,还有几步就可出城的一队战士毅然留下拒敌。因为没有有效的武器,就用身体绑着炸弹去炸毁坦克。那一刻,我万分痛恨人类发明了坦克。战士们一个个地倒下,很迅速很真实。

接着,躲在草垛里的平民和女学生被刺刀捅死,鬼子一寸寸搜索,遇到活人就用刺刀捅。一刀刀,好像没有止尽。

再然后,死亡就像再平常不过的事,女学生被鬼子追逐戏弄,坠下栏杆而死。李教官为了引开鬼子而死。豆蔻回花楼拿琴弦被鬼子QJ并杀害。书娟的“汉奸”父亲被一枪打死。

印象深刻的四个男性角色:
李教官
无疑是中国式英雄的投影,无论我多么不喜欢这种被塑造的完美人物,但不得不说,女人大多会倾倒于这类人。但他的出现也不仅仅是为了塑造典型,他一系列的牺牲直接影响了玉墨和伪神父的决定。玉墨本想和姐妹们逃出南京,伪神父本想醉生梦死四处捞钱。最后,他们都选择承担一种人性里的责任。他们的转变不是突然的,李教官就是其中一个推动力。印象最深的是,李教官默默把女学生跑掉的一只鞋放在学生们唱诵祈祷的房间门口,而后悄然离去。他想保卫的他想守护的东西,在那一刻昭然若揭,用生命换取,他认为,值得。

伪神父
贝尔的表演很美国很西式。嗜酒的入殓师,戏耍地穿着神父的衣服在教堂里游荡,调戏着逃难的歌女们,很夸张的表演。后来,看到女学生被虐杀,迸发出人性的善,向日本鬼子大吼,还是很夸张。再后来,与歌女玉墨商量如何施那李代桃僵之计,与小管家合力修复卡车,与日本鬼子周旋,表演倒愈加真实,渐入佳境。面对最后一张逃离南京回家的船票,他选择留下。其实我是有疑惑的,他是笃定日本人不敢对西方面孔下手的吧。

小管家George
一个神父收养的孤儿。冷静,理智,勇敢。一个孩子能有的所有美好品质,我都能看到。他遵循神父的教诲,要保护女学生们,于是最后毫不犹豫牺牲了自己。这个有点耿直的小孩,一生就为了诺言而活,他的信仰是最纯粹的。

书娟的“汉奸”父亲
他的小女儿执意带所有同学逃离南京,他没有那么多船票,于是他留下做了汉奸,为女儿再觅生机。他在日本人面前一直是卑躬屈膝的。可就是他,为孩子们带来了修理卡车的工具和救命的通行证。在女儿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送出家里所有值钱物什,并当面质问受贿而不做事的日本军官,我想,日本军官是担心受到军队惩罚的,所以一枪打死了这个可能泄密的汉奸。他做了汉奸,也许还出卖了国家的利益,但不可否认,他是个好父亲。这个角色是有用的,但有瑕疵,真正汉奸的一面被隐藏了。


两生花,美好地绽放于战争年代。
我爱书娟的纯净,也爱玉墨的娇艳。如果说岁月是一条长河,命运横亘于其中,那么书娟与玉墨的这段传奇,掀起的波澜,终究会在铭刻在人们心中。

所有跟帖: 

也许苏轼才会看这个电影吧 -mitiger- 给 mitiger 发送悄悄话 (29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13:14:10

假、大、空。 -lz12345- 给 lz1234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15:36:04

问问这位情感复杂的LZ,是不是只有加了这段洋人主角的床戏,这抗日就艺术上拔高了 -CinYon- 给 CinYon 发送悄悄话 CinY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17:35:32

南京大屠杀,无数国人惨遭杀害,这洋人的罗曼史和这主题又有什么重大关系? -CinYon- 给 CinYon 发送悄悄话 CinYo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17:38:42

南京大屠杀是舞台幕布,前台表演的是西男搞定中国妓女,拯救中国处女的艳情意淫大戏 -国色乳猪- 给 国色乳猪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20:10:09

这是给性饥渴的民工们看的,他们是票房的主要来源。 -蘸墨水- 给 蘸墨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2/29/2011 postreply 11:57:24

好像有些戏弄那些无辜死去的生灵 -涩郎- 给 涩郎 发送悄悄话 涩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20:13:39

任何的牺牲都是一种选择,战争摧毁了人们生存的权利(ZT) -Humanity- 给 Humanity 发送悄悄话 (217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20:46:57

不知道那个“大师”看过聊斋的《狼》没有? -mitiger- 给 mitiger 发送悄悄话 (250 bytes) () 12/28/2011 postreply 21:24:0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