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正解

来源: 酒吧里的美国 2011-01-31 17:03: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575 bytes)

食色性也正解
古人为文言简意赅后人说事愈见啰嗦不仅啰嗦中文还得学着啰嗦各种洋文啰嗦来,啰嗦去,古人之言有时竟被啰嗦得越发邪性。“食色性也”就是一大例证。
据载,“食色性也”出自《孟子•告子上》的第四小节,是名不见经传的告子与孟子辩论时阐发的。
孟子秉持性善论,认为雪就是雪,白就是白,人之初,性本善;告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如同水,无论东南西北,哪疙瘩有缝就打哪儿流,人的本性与后天“食色”干系重大。
那么,何为“食色”呢?
由于孔子在《礼记》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一说,很多人便误将“食色性也”归功于孔老夫子了。于是,“饮食”自然是吃喝,“男女”则被引申为男女之事,甚或等同为“色”。在“饱暖思淫欲”之类说法的煽情烘托下,“食色”便渐渐地被啰嗦成吃吃喝喝和男女那个两样事体了。
某日,俺看了一句英文,叫做“You are what you eat”(“你就是你所吃的东西”),大脑瓜子开始醒悟两大现象,一是普通老美为什么那么简单固执?二是很多老中为什么那么灵活机动?这才发觉,中西两种文化的一大不同现象是:普通老美吃得愈益简单固执,多数老中一直吃得变化万千;一旦一个老美能够吃得像多数老中一样,则该老美也一定不是寻常之辈或粗俗之人。可见,吃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文化的重要基础。华夏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说白了,在相当程度上是凭借吃文化这个生生不息的强力纽带来维系、延续和传承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俺反复琢磨“你就是你所吃的东西”之余,“呼啦”一下想通了,原来告子口中的“色”与古往今来那一床床上的一对对根本就是八杆子都捅不着的关系。
在孔子的话里,“饮食男女”根本不应该理解为并列的事与人,“饮食”应该是修饰语,即“吃吃喝喝的男男女女”。“人之大欲存焉”应理解为“人类当中存在着庞杂的欲望”。照比“需求创造供给”和“供给创造需求”之类的提法,孔子表达的是“饮食孕育人性”和“人性基于饮食”的理念。显然,孔子脑袋里的学问跟他肠胃里的孔府菜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同样,告子所言之“食色”也不是等同和并列的两码事,“食”是动词,“色”是助动词,说的是“吃得丰富多彩”;“性也”更非言脐下三寸之事,而是泛指大千世界之万般人性。总而言之,“食色性也”要表达的是“饮食得丰富多彩,映照着斑斓人性啊”。
不相信的话,看官们下次再瞧见美国这疙瘩多姿多色的大胖子们,不妨暗自核计,咱们先人的话在不在理儿;同时也鄙视一下那些硬将“食色性也”推向“饱暖思淫欲”一类的邪性家伙们,他们竟敢将先人们的至理名言邪性到了床上。

所有跟帖: 

食在前,色在后,温饱后思淫欲也。动物特性也。 -青柏- 给 青柏 发送悄悄话 青柏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31/2011 postreply 19:02:11

顶!顶!顶!终于把颠倒过去的,又颠倒回来了。山东大葱,倒立有功! -墙根儿- 给 墙根儿 发送悄悄话 墙根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02/2011 postreply 08:59:4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