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70年代初”,中国早就在欧、日之前“掌握了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技术”???

来源: 华峥嵘 2011-03-07 19:29:1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24390 bytes)

 

原来“70年代初”,中国早就在欧、日之前“掌握了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技术”?

奇怪,当时中国真怎么这么谦虚?没有宣扬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以下转载自  http://baike.steelhome.cn/doc-view-4518.html

“在研究氧气炼钢的漫长历史中,人们曾试验过顶吹、底吹、侧吹等多种吹氧方法,最终在1952年顶吹氧气转炉炼钢法开发成功,成为划时期的新炼钢法而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但顶吹转炉炼钢法中主要搅拌动力仍是碳氧沸腾,吹炼末期脱碳变慢,熔池搅拌强度不够。特别是随着炉子容量的增大,这个缺点更加突出。为解决此问题,1973年奥地利人爱德华(Eduard)开始试验复吹炼钢方法。从1975年开始在法国钢铁研究院(IRSID)的试验转炉上系统进行了顶底复吹转炉炼钢的研究,证明底吹气体搅拌有利于使脱磷更接近平衡。然后于1978年在卢森堡阿尔贝德公司(ARBED)埃施一贝尔瓦尔厂的180t顶吹转炉增设底吹惰性气体以加强熔池搅拌,在工业生产规模取得复合吹炼的成功,这就是在国际间影响较大的复吹炼钢法LBE法,其名称为LanceBubblingEquilibrium法第一个字母缩写。发展复吹炼钢的另一源头是日本川崎制铁株式会社(简称川铁),川铁由美国钢铁公司(USS)引进Q—BOP法后,进行了广泛的模型研究和工业试验,1980年开发成功顶吹氧底吹惰性气体的LD—KG(LD—Kawasaki Gas)和顶底均吹氧的K—BOP(KKawasaki缩写),扩大了复合吹炼的类型。由于复合吹炼的优越性非常明显而且顶吹转炉改造为复吹转炉又相当容 易,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各种复吹炼钢法在世界各地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依据所采用的底吹气体和吹气元件特点采用了各种名称,但它们的绝大多数在实质上是相同的。中国在钢铁研究总院的倡导下,于1982年在首都钢铁公司(首钢)试验厂6t转炉进行了复吹炼钢工业试验并取得成功,同年鞍山钢铁公司(鞍钢)钢研所和新抚顺钢厂合作,也进行了6t转炉的复吹试验获得成功。两个6t级转炉复吹试验的成功,为中国复吹转炉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之后有不少顶吹转:垆改造为复吹转炉,使复合吹炼法也在中国开始广泛发展。”

(以上转载自  http://baike.steelhome.cn/doc-view-4518.html

70年代初中国就掌握了顶底复吹转炉炼钢技术吗?请读者自己去做结论。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