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毛泽东∶一个永不屈服的 反帝斗士..

来源: 子英 2011-11-17 15:08:0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0 次 (14964 bytes)

毛泽东∶一个永不屈服的
反帝斗士
毛泽东晚年的反帝事业(上)
龚雨村
(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

反帝斗士

   毛泽东是一个理论家、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一个政治家、一个军事家、一个书法家、一个革命家等等,真是集众美於一身,用他在〈沁 园春·雪〉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他,也许更恰当,那就是∶「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果将这句话稍改一下,就更能传神;「数古今风流人物,还看老毛」。

   本文要谈的是∶毛还是一个永不屈服的斗士,特别是一个永不屈服的反帝斗士。

   一九四九年推倒了三座大山中,其中头一座就是帝国主义。但是,严格地说,在一九四九年以前,毛除了领导抗日,打过日本鬼子之外,再没有直接同帝国主义较量过,同帝国主义硬碰硬,那是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事。

   反蒋打了三大决战,辽渖、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这都是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这是内三大。反帝也打了五大决战,就是朝鲜战争、抗法援 越、中印边境自卫战、抗美援越和中苏边境自卫战,这是外五大。这五场大决战都是毛领导打的,都是同共和国和民族的命运、荣辱,盛衰息息相关的。

   内三大,最近几年的电影、电视拍的很多了,但是外五大谈的很少,而外五大都是反帝的战争。

   内三大打垮了蒋介石,使毛成为反封、反资斗士;外五大打败了西方战功赫赫的名将,如法国的名将纳瓦尔将军和美国的名将麦克阿瑟将军,一个个都败在毛的手下,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使他成为反帝斗士。

   想当年,西方帝国主义靠炮舰征服东方,现在也要用炮舰把它赶出去,这就是东方民族面对的反帝历史任务,毛就是完成这个历史任务的中国最高领导人。

   所以我认为外五大要比内三大更加了不起,更困难的多,更加具有世界性意义,特别是毛晚年领导的最後两次大决战,因为对手是两个超级霸主,所以尤为艰苦卓绝,但却完全打出了毛作为一名反帝斗士不畏强权的气概,打出了毛济弱扶倾的王者气概,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钱其琛在外交部学习毛的外交思想的研讨会上,生动地形容了毛作为一反帝斗士的形象,他认为毛具有一种「不信邪、不畏强暴、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英雄气概」,一种「满腔热情支持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点不错,毛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这种特有的威武不屈的勇者气概,和从不服输的湖南人的骡子精神。

   本文主要是要谈一下毛作为一个反帝斗士,在晚年同美苏两霸在印支半岛和中国北疆进行的斗争,这是他亲自指挥的最後两次大决战。

   毛晚年反帝的重大贡献

   毛对外斗争的贡献,中共官方一直是给予高度评价的,一直是肯定的,甚至在他所谓犯了严重错误的晚年,例如一九八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於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中对他晚年的对外事务有这样一段评语∶

   「他晚年仍然警觉地注意到维护我国的安全,顶住了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执行正确的对外政策,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并且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正确战略和我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

   简单地说,毛晚年在对外事务上作了三点重大贡献∶

   第一、顶住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

   第二、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第三、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和永远不称霸的思想。

   这段话里大有文章,我认为至少有两点值得强调∶

   第一、中共官方虽然认为毛的晚年在内政上一无是处,但在对外事务上却是无可抨击;

   第二、既顶住了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压力,又坚决支援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实际上就是既反社帝,又反美帝,虽然碍於当时的中美关系没有点出美帝的大名。

   简言之,《决议》充分肯定了毛晚年的反帝事业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所作的重大贡献。

   反帝的必要性

   《决议》只是肯定了毛晚年的反帝事业,但没有进一步加以阐述,例如,毛为什麽在晚年还要反帝,以及如何反帝和毛反帝事业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三个问题进行论证。

   首先来谈一下毛晚年反帝的必要性,这可以从下面几点来看∶

   第一、从中国历史本身

   

   

   

   

   

    发展的规律来看∶

   中国历史上有个特殊的规律,我把它叫做朝代兴亡四部曲,即求存、求强、求富和求文四个阶段,一般来说,每个主要朝代都经历这四部曲,这是一个完整的周期,然後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例如,汉、唐、明、清四代都经历过这四部曲,现在只谈求强这个阶段也即文治武功的武功这个方面。前朝衰微的时候,外寇入侵,所谓内 忧外患交逼而至,等到新朝代建立後,武力日益强大,又将外寇赶走,所谓拓疆辟土,能够做到拓疆辟土的君主,在中国史上都被称为有为之君,被视为民族英雄。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点了名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这样的君主,而且都是开国初期的君主,没有一个是朝代後期的君主。

   中国历史发展到了近现代,仍然逃脱不了上述数千年来所形成的规律。到了毛泽东时代,正从求存的阶段进入求强的阶段,也即进入了攘外 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毛不攘外,其後的中国的领导人也必须攘外,不攘外,中国民族的生存空间将局限於东亚大 陆,当时的外国就是南方的美国和北方的苏联,相当於秦、汉时代的匈奴,唐时的突厥,宋时的辽、金,明时的蒙古、满洲,汉击败匈奴、唐击败突厥、明击败蒙 古,然後而成盛世。

   同理,如果毛不反美、苏,不打倒美、苏,中国民族就得不到发展,还有什麽盛世可言,什麽中国人的世纪可言,什麽东亚世纪、太平洋时代可言。

   这就是中国史的规律,毛精通中国历史,掌握了这条规律,所以他要在他有生之年,基本上完成这个攘外的历史任务。(待续)

   

   

   ? 就武功而言,宋初重文轻武,强干弱枝的国策下开两宋之衰世,宋初二帝赵匡胤、赵匡义在位时欲收回五代时失地,曾屡次讨伐辽国,但均无功而返,赵匡义并且中 箭身亡,此後两宋均积弱不振,所以毛将宋太祖同武功卓著的秦皇、汉武、唐宗、成吉思汗并列在史实上是不当的,应该同他们并列的是明太祖、清圣祖或清高宗, 这些君主在位时都有赫赫武功。

 


龚雨村
(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



   在一个贫穷落後的国家要立志反帝并不容易,例如在东西洋鬼子大闹中华的时候,自由主义大师胡适却大唱护鬼论,他说今天中国之祸不是 洋鬼子闹中华,而是五鬼(贫穷、饥饿、疾病、无知、落後)闹中华,所以他不但不要赶走洋鬼子,还要请他们进来,多多益善;而毛却是要清除洋鬼子,打倒洋鬼 子,不打倒它们,一切建设无从谈起。

   试看∶胡的护鬼论同毛的扫鬼论构成多麽鲜明的对比!

   毛胡对鬼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主要由於他们的世界观不同,他们所信奉的主义不同;毛信奉马列主义,马列主义是一种斗争哲学,要扫除一切害人虫,要送走一切瘟神;而自由主义是一种妥协哲学,同害人虫,同一切鬼怪妥协,最後就变成了护鬼哲学。

   毛晚年党内有很多同志和社会内有一大批胡适之类的大知识分子,害了同胡适一样的恐鬼症,这使毛大为反感,甚至极端愤怒,这可能是毛写这些诗的动机;总之,这些诗是有的放矢,为他将要发动的文革制造舆论,作思想准备。

   反帝的方法

   上面谈了该不该反帝,谈了毛晚年的心境,现在再来谈一下怎麽反,这是个很大很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理论方面,反资帝,没有问题,马恩列斯著作里多的是这方面的理论依据,党内对反资帝的必要性多能同意,但为何要反社帝?也即当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变修,搞资本主义复辟,使内部矛盾变成敌我对抗性矛盾时,怎麽办?对这个问题,党内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作为一个反帝斗士,他在晚年就是试图从战略高度来解决社会主义阵营内和中共党内资本主义复辟的重大理论问题。

   这个问题在马列经典里找不到权威依据,所以毛就自己创造,这就是毛晚年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文化大革命」,简称文化大革命或文 革,文革一箭双雕,既反资又反修,也即既反美帝又反社帝;它的特点是进行思想意识形态的革命。这个革命显然是政治性的,所以是场新的政治思想革命,要比过 去毛历次搞的思想整风运动内容上深刻的多,规模上广泛的多,情况上复杂的多。

   在毛一生中,多半在搞政治军事革命,他往往把军事和政治联在一起,认为军事从属於政治,决不搞单纯的军事斗争,但在文革期间,他却把军事同思想和文化联在一起,认为军事从属於文化思想,这是晚年思想的新发展,也是对马列理论的大胆突破。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毛的反映论,即强调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毛在中壮年时搞国内革命时一直是运用反作用论,例如,《决议》中就承认毛在这方面的理论贡献∶

   「毛泽东同志著重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反映论,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性。」

   但是,毛在文革期间却将反映论发挥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将人的精神作用几乎强调到唯意志论地步。

   理论是为政治和军事斗争服务的,毛之所以如此强调文化思想的因素,主要是因为反资帝一家已够吃力,现在还要同时反社帝,更是力有未及,为了弥补物质力量的不足,只有充分发挥精神力量来抵消美苏物质力量上所占的绝对优势。

   其次是人民战争的理论,毛是人民战争的大师,但在文革期间,他将人民战争运用到世界范围,动员全世界人民来反资帝和社帝。美国在越 南进行的是违反正义的侵略战争,苏联在北方对中国搞的也是不义的侵略战争,凡是不义的战争,都得不到本国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所以毛确信他发动的人民战争最 终一定可以瘫痪美国和苏联的战力。

   他反对唯武器论,不论武器多麽先进精良,都要人来操作使用;如果人无斗志,再尖端的武器也是形同一堆废铜烂铁。

   毛晚年基本上就是根据上述理论来进行反帝事业的,来指导中国人民、越南人民和世界人民来反资社二帝的,同资社二帝斗争的。

   第三是实际上怎麽反两帝,也就是同美苏二帝进行针锋相对的军事斗争,这主要是指南疆的印支战场和北疆的中苏边境自卫战。

   在印支战场如何对付美帝,有两个模式,一个是朝鲜战争的模式,一个是抗法援越的模式。朝鲜战争模式是中美直接对抗,抗法援越是间接 对抗,利用越南人的抗法救国战争来反法帝,中国提供物质援助和战略、战术指导,不派兵直接参战。奠边府越法决战就是中国将领韦国清的杰作,没有中国的全力 支援,当时越南要击败法军是完全不可思议的。

   鉴於抗法援越经验,中国对印支战争基本上采取隐蔽战争的方式,打一场代理战争;即由越南人直接对抗,中国在後面全力支援,毛把这场战争看成是中国自己的战争,但基於策略的考虑,不直接出面,美国也乐得中国不直接出面,否则就要冒大战的危险。

   在十年的印支战争中,中国提供了下列几项援助∶

   (一)物质援助∶军用和民用物资,包括武器、弹药、民用必需品,数量巨大,种类庞杂,否则,以一个连年战乱,民穷财尽的越南,如何能够同美国周旋十年之久。

   (二)战略、战术上的指导∶主要是毛的游击战,战争後期则指导打阵地战,大兵团作战,没有中国将领的参与,单靠武元甲,是打不败美 军的。武元甲是军事天才的神话是西方造出来的,他那一套全是从中国将领韦国清、许世友、罗贵波学来的,武元甲自己也不讳言,而这些中国将领是直接接受中共 中央军委的指挥,陈赓曾向越方将领说,凡是毛批准的军事计画,没有不胜利的,於此可见,毛在红军将领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秘密参战∶中国共派出三十多万炮兵、工程兵以及无数顾问。?

   美国人从头就知道他是在同谁作战,所以对中国不断发出核子恐吓,但毛、周就是不买帐,後来美国想利用空中轰炸北越和消耗战,迫使越南屈服投降,结果,美国的愿望都一一落空,最终走向失败,而於一九七五年五月一日,撤出越南。?

   越战的影响

   越战的胜利结束对毛的地位,对中国历史和对世局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首先就毛个人而言,毛的声望走出中国,走向亚洲,走向世界;他不仅属於中国,也属於世界,他成了世界上家喻户晓的人物,甚至早在七○年代初,自尼克森访华後,几十位西方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政要名流,纷纷来中国拜访毛,以一睹他的丰采为荣。

   

   从中国史上来看,能够同时抗击两个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的统治者,毛可以说前无古人,以後恐怕也很难有来者,他的这份胆识、智慧、毅力和决心,使他成为中国史上不折不扣的千古风流人物。

   其次越战的胜利结束,标?中国近现代反帝斗争的进程至此基本结束,中国恢复联合国会籍,突破了美国的围堵;留下来的港、澳、台问题,应该比较容易解决多了;如果还不能顺利解决,那就证明毛以後的领导人的能力太差了。

   在中印边境战争前,毛说如果要打这一仗,就至少要打出三十年的和平,印支战争也可这样看,今天中国四周的平静,不能说不拜毛晚年反帝之赐。

   再就世界格局看,越战使美国统治者认识到下面两点∶

   第一、越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最长的局部战争,一共打了十年。除了原子弹外,什麽先进武器都用了,什麽法宝都使出来了,据统计,美 国在印支所用的弹药数是第二次大战总和的三倍,可见战争之激烈,纵令用尽了全力,仍然赢不了战争,所以美国当局得出了痛苦的结论∶美国的能力是有限的,不 再是无限的了,例如当时的国务卿季辛吉说∶

   「我们的力量虽大,但还是有限度的,我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问题相比,再也不是无限的了;相反地,无论是在才智上或在物质上,我们都必须分别轻重缓急。」

   这就是当时的尼克森主义的精神,即此後美国少管闲事。

   第二、世界格局由二元走向多元,尼克森在一九七一年七月六日预言∶「当我们向前看,五年、十年或十五年,我们将看到五个强大的超级 经济势力,美国、西欧、苏联、大陆中国,当然还有日本……这五个中心将要决定二十世纪的後三分之一的世界经济动向;而且因为经济力量是所有力量的关键,也 决定整个世界的走向。」

   二十多年後重温尼克森的这段话,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和远见,二十多年前他已经预见冷战体制的结束,多元体制的出现和经济力量的日增重要性,现在果然一一都成为事实。

   这些基本变化都是越战引起的,也就是同毛晚年反帝密切相关。

   结论∶被迫进行斗争

   毛为什麽这麽反帝好斗?是他天性如此吗?

   不是的,是因为时势所迫。一九五七年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不是我们要打,是他们要打。……我们中国还没有建设好,我们希望世界和平,但是帝国主义硬要打仗,我们也只好横下一条心,打了仗,再建设。」

   孟子说,吾非好辩也,是不得已也;同样地,毛非好斗也,是不得已也,他成为坚定的反帝斗士是中国所处的恶劣客观时势造成的,然後他又反过来创造时势,打出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局面,提供了改革开放所不可少的政治前提。

   他所谓「打了仗,再建设」正是这个意思,邓小平在毛打了抗美援越战争後锐意从事经济建设,正是应了毛的这句话。

   值此毛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应当饮水思源,缅怀毛把中国从次殖民地变为独立自主,再变为世界大国的不朽功业,应当珍惜他留下的这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永远不向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屈服,并将他这种无畏的反帝斗争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全文完)

   ?由於涉及到党内是否变修走资的问题,当然在党内无法得到认同,结果引起了残酷激烈的斗争,这场斗争不是本文的主题,当另文论述。

   ?这方面的官方档案,目前中、美、俄三国均未解密,所以很难研究,只有待之来日。

   ?冷战长约四十年(一九五○年至一九九○年),而越战打了整整十年(其准备阶段尚不包括在内),即占了冷战期间的四分之一,於此可见敌对双方对此战之重视,以及此战之重要性。

所有跟帖: 

文章来源∶毛泽东晚年的反帝事业(上下) 龚雨村 ((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 .. -子英- 给 子英 发送悄悄话 子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11 postreply 15:10:0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