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宁都起义重要成员,红五军团原总指挥,被冤杀的季振同。

来源: wxcfgh85 2011-11-05 10:37:3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59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wxcfgh85 ] 在 2011-11-05 10:50:1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季振同 (1901-1934) 原名季振佟,号异之,又名季汉卿。1901年5月6日生于河北沧县张官屯乡狼儿口村。1919年到北京入冯玉祥部队当学兵,先后在学兵营当班长,学兵团骑兵连当排长。1924年10月随部参加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后在国民军任连长、教导旅营长、卫队团团长等职。

投身革命

1931年,季振同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74旅旅长,随后被调往江西“围剿”红军。“九一八事变”后,季振同明确反对国民党蒋介石对 日不抵抗方针和“剿共”政策,他多次给74旅官兵讲话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当亡国奴,不当殖民地!我们要自强,雪国耻,收复国土和主权!” “我们要有勇气,回北方去,坚决抗击日军去!”他领头联名给蒋介石发电报,要求回北方与日军作战。蒋介石则严令二十六路军继续“围剿”红军,“侈谈抗日者杀无赦”。这更加激起季振同等二十六路军官兵对国民党蒋介石政策的不满。

被错判

在党中央的领导与党组织的推动帮助下,1931年12月14日,季振同与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等一起,发动了著名的宁都起义,率领二十六路军官兵1.7万余人毅然弃暗投明,加入红军,被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中央军委任命季振同为红五军团总指挥,肖劲光为红五军团政治委员;副总指挥董振堂、参谋长赵博生、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下辖红十三军,军长董振堂(兼),政治委员邝朱权红十四军,军长赵博生(兼)、政治委员黄火青红十五军,军长黄中岳、政治委员左权。此时的红五军团无论是人员还是武器装备都是最好的。而此时的红一、三军团,加起来也只有2万多人。

  

董振堂

起义后不久,季振同向党中央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1932年1月,由朱德和周恩来介绍,经党中央批准,季振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起义后,季振同即率领红五军团投入到反“围剿”作战中,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多次提出夺取赣州、吉安南昌九江等中心城市,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据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2年1月10日下达军事训令,要求中央红军坚决夺占赣州,以赣州为中心向北发展,争取革命在江西的首先胜利。并决定以红3军团和红4军为主作战军,担任攻城和阻援,由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任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江西、闽西军区共6个独立师为支作战军,以游击战配合行动,由江西军区总指挥陈毅负责指挥。

赣州是赣南的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东、西、北三面临水,城墙坚厚,易守难攻,素有“铁赣州”之称。国民党军第12师第34旅及赣南17个县的地主武装共8000余人驻守该城。北面的峡江、吉安、万安一带有蒋介石的嫡系部队5个师,南面的大庾(今大余)、南雄韶关一带有粤军10多个团,可随时增援赣州。2月4~6日,红军主作战军陆续进抵赣州城附近,国民党军立即缩短防线,固守城池。红军迅速占领城郊的白云山天竺山一线攻城出发阵地,从城东南进逼城垣。支作战军分别在信丰会昌、万安等地区积极活动,监视并牵制赣州城南、北之国民党军。   红军围城以后,曾于2月13日和17日两次爆破攻城,均未成功。23日,红军主作战军发起总 攻。爆破队将东门附近的一段城墙炸塌,红7军冲锋队勇猛地攻占了城楼。守军组织兵力向城楼反扑,并以密集火力封闭突破口,阻止红军后续梯队入城。经数小时 激战,主攻部队进攻受挫,撤出战斗。月底,国民党军为解赣州之围,以第11、第14师约2万人由泰和地 区赶赴赣州西北郊,并以一部进入城内。3月1日,中革军委向部队发出“坚决夺取赣州,乘胜消灭来援敌人”的训令,并增调红5军团参战。4日,红军再次攻城,将东门附近城墙炸塌,随即发起攻击。但守军预有准备,依托在城内赶筑的拱墙,以绵密的交叉火网进行抗击。红军英勇冲杀,数度强攻不下,伤亡较大,被迫停止攻击。此后,红军仍屯兵城下,准备继续攻城。守军则恃援兵4个团已进入城内,变守为攻,于7日凌晨,以5个团出击,城外国民党军一部从侧后配合。红军攻城部队突遭袭击,陷于被动。幸红五军团红15军及时增援,以大刀与国民党军肉搏,掩护攻城部队撤出战斗。此役,红军苦战月余,攻城不克,反遭重大伤亡,并丧失了 扩大红军,巩固与发展苏区的宝贵时间。

1932年赣州战役失利后,中革军委决定部队重新混编为1、3、5三个军团,5军团被分为三部分插到三个军团:黄中岳的15军到1军团,赵博生的14军到3军团,只有董振堂的13军留在5军团。这使得季振同、黄中岳等人有了“共产党终究信不过咱”的想法,加之在混编过程中,季振同对一些人事提出自己的要求,非但没有一项得到同 意,反而遭到某些领导人的揶揄,季振同深感怨怒。而原26路军的官兵得知混编的消息后,极度震惊和不满,有些人情绪激烈,不分场合大呼小叫。

  

赵博生

就在此时,1932年4月初,冯玉祥派胡景陶到瑞金策反季振同,季没有答应,次日送走胡后,就把冯玉祥的信转交给5军团政委肖劲光。几天后季振同向肖劲光提出离开苏区,到苏联学习考察的请求,未待中央批准。4月12日,国家政治保卫局接到季、黄密谋反叛的密报,告密者是原26路军潜伏党员王超。4月19日,漳州战役前一天,1军团侦察排在漳州荷花庄抓获一疑犯,从他身上搜出张贞签发的秘密通报,经审讯,此人名叫刘佐华,据称是冯玉祥派来和季振同再次接洽的代表。下午,经1军团保卫局严讯,刘供认季、黄的“叛乱计划”“同谋名单”。中央接报后决定秘密逮捕季、黄等人,先批准季振同离开苏区去厦门,在半路上实施逮捕。

被杀害

季振同、黄中岳、张少宜、萧世俊、高达夫、朱冠甫、李锦亭、曹振毓等人被捕后在1932年8月3日接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最高法庭审判。法庭成员是:何叔衡梁柏台刘伯承陈寿昌刘振山,原告代理人:李克农。审判结果:对季、黄等9人执行处决。按照当时的程序,最高法庭的判决须经中央政府批准,经过项英的努力,8月10日,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决议:因宁都兵暴的功绩,季、黄等人减刑免死,季、黄减刑为监禁10年,张、萧等人为监禁8年。

1934年10月上旬某一天,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季、黄等人从拘押地——瑞金麻田收容所被解往于都梅子山处决。

被平反

1972年6月,在中央一个“批林整风”的会议上,周恩来沉痛地说:“宁都起义,当然是我党做了工作,但季振同、黄中岳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说他二人不安心,想把队伍拖走,李克农向我报告,我也同意将他们逮捕,结果搞死了!这件事,我也有责任的。”

1979年6月,姬鹏飞黄镇李达王幼平袁血卒苏进等宁都兵暴参与者上书中央,要求为季、黄平反。不久中央书记处批准为季、黄平反,恢复党籍。

所有跟帖: 

周恩来检讨说这件事我是有责任的。 -wxcfgh85- 给 wxcfgh85 发送悄悄话 wxcfgh85 的博客首页 (12928 bytes) () 11/05/2011 postreply 11:36:33

文中苏静(进)是否是后来林东野时的参谋处长?黄镇,姬鹏飞都是五军团的? -401.king- 给 401.king 发送悄悄话 401.king 的博客首页 (67 bytes) () 11/05/2011 postreply 16:22:27

七年时间,从排长到旅长 -天涯无芳草- 给 天涯无芳草 发送悄悄话 天涯无芳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07/2011 postreply 04:33: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