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在美日人于集中营的9066号美国总统行政令

来源: 老高博客 2011-10-26 19:37:2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84114 bytes)
瑟谷德.马歇尔与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72)



  东瀛三岛的日本能够在人类近代史上呼风唤雨,祸害苍生,荼毒人类,得益于发生在
1890年的〝明治维新″运动。所谓的明治维新运动,指的是以日本第一百二十二位天皇睦仁为主的改革派,联合了少壮军人,用武力驱逐了横霸日本政坛两百余年之久的军阀德川幕府,将〝天皇"地位,重新朔造成半人半神的偶像。

 《明治憲法》第一條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的天皇統治之。″这种充满了封建愚昧的戏法,使日本天皇一人独揽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之最高最后最大之权力,也将日本天皇打扮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半人半神,缺少宗教信仰的半封建日本人,也就半信半疑地在日本的145,925平方哩的几个小岛上膜拜起来。

  这个〝天皇神授″的谎言和笑话,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溃败而无可避免地宣布破产。194611日,在美国军事占领下的日本,裕仁天皇忍受着侮辱和羞惭,亲自宣布了《人间宣言》,否定了日本天皇的神格,承认自己也是人类,自此以后,日本天皇不再装神弄鬼,其地位也从〝国家元首″变为〝国家象征" 

  睦仁原来的名字是祐宮,他于1852922日出生,他非但不是什么鬼神,非但是人类,而且还是一位身体差弱,胆小如鼠的懦夫,曾有听见远处的炮声就惊吓得昏死在地的记录录。他的父亲孝明天皇有六个儿子,祐宮排行第二,他的母亲典侍慶子是孝明天皇众多名不见经传妃子中的一人。

  祐宮虽然胆小如鼠,但他却是运气甚佳之人,在孝明天皇的另外五个儿子逐一离奇死亡后,使他成了唯一的皇位继承人。1860年十二月,他被孝明天皇册封为儲君,並賜名睦仁。

  1867130日,年仅三十五岁的孝明天皇忽然也离奇逝世,十六岁的睦仁在全国要打倒幕府制度的呼声中,登基为帝,改号为〝明治″。睦仁之取号为〝明治″,是从中国《易经》中〝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响明而治″一章中得到的启发。〝维新″的来源是日本学者引用来自《诗经》中《大雅.文王》篇里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之意而成。

  当时操纵着日本政局的幕府(Tokugawa Bakufu)是军阀德川幕府,亦有史学家称之为〝江户幕府(Edo Bakufu),这个将日本皇帝权力彻底架空的政治局面,是由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在1603年时所建立,世代相传,至1867年德川庆西数次兵败,走头无路,自我开城投降为止,历经十五代军阀,前后二百六十五年,自此在日本的政坛上销声匿迹。

  德川幕府是一些封建、落伍、独裁而残暴的非法集团,在他们的〝锁国政策″下,严格禁止外国传教士、商人、平民甚至海外的日本人进入日本,唯独中国人和荷兰人允许在长崎地区作有限度的活动。

  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是被美国海军准将.卡尔布雷.(Commodore Mathew Calbraith Perry)用大炮吓破的,但是第一个用大炮恐吓日本人的美国海军将领,不是.里而是詹姆斯.比德准将(Commodore James Biddle)。研究过中美条约史的人,都不会对詹姆斯.比德尔陌生,因为中美之间在广州泮塘举行的第一条不公平的《望夏条约(Treaty of Wanghia)》,就是在他的大炮威胁下签订的。

   1846720日,詹姆斯.比德尔率领着美国海军战舰〝哥伦布号(USS Columbus)″与〝温森斯号(USS Vincennes)″,无视日本的主权,冲进日本领土江户港,要求日本德川幕府定约开阜,德川幕府的回答是请他到贺河的日本船上接受正式的官方回应,詹姆斯.比德尔几经犹豫,决定冒险一行,可是才一登上德川幕府的木船,就被气势如虹的日本武士拔出的闪亮武士剑吓呆了,于是灰溜溜的离开了日本,不敢造次。

  六年后的1852年,东印度舰队司令.里率领着〝密西西比号(USS Mississippi)″、〝萨斯奎哈纳号(USS Susquehanna)″、〝萨拉托加号(USS Saratoga)″和〝普利茅斯号(USS Plymouth)″现代化战舰,再次的冲进了日本江户湾。

  185378日,他将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President Millard Filmore)的国书交给德川幕府,然后直接了当的下达最后通牒:不开阜,就开炮!

  面对着美国海军四条战舰共六十三支大炮的威胁,德川幕府不敢拒绝,而以〝需要日本孝明天皇的批准″为理由,拖延时间,希望美国的战舰自动撤退。由于四条美国海军战舰全漆成黑色,故日本史家称之为〝黑船事件″,亦有人称之为〝黑船开国″。

  .里尚有其他的任务在身,无法全力对付日本,于是约定明年再来签约。1854211日,.里果真率领艘军舰再度駛入江户灣,這一次幕府无计可施,又不敢应战,于是被迫与美国缔结《日米和亲条约》,五个月内,又再签订了日美神奈川條約下田條約》。  

  这几条不平等条约使德川幕府成为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替罪羊,全日本的民间怒气,涌向了这个独裁、腐败而专制的军事统治集团,民心所向,全国震动,也为日本年轻一代的政治家们提供了决定用武力来解决盘踞日本政坛两百多年的条件与环境。

  在近代的日本史上,当时的日本精英分子如岩倉具視三條實美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木户孝允横井小楠大村益次郎垣退助大隈重信等人,都在日本登上现代化世界舞台上,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里送给日本政府的电报机和蒸汽火车模型,使长期自我封闭的日本人大吃一惊,惭愧之余,更使他们决定要急起直追,以欧美为师,全盘西化,务要成为世界强权。

  1858年,被压迫得连气都喘不上来的日本人民,期待着有所作为,也期待着某种变革的到来。吉田松阴是日本幕府末期的战略家、教育家和明治维新的思想家,也是反抗外来压迫的鼓吹者,曾与门生在暗夜登上美国军舰,要求将他们带离日本,出洋学习,被美国军舰拒绝后,向日本政府自首,因为触犯《锁国令》而被判刑一年。

  为了鼓吹西方思想、尊王攘夷,侵略朝鲜和中国,吉田松阴在老家兴办〝松下村塾″,期望通过教育来培养下一代的日本精英,他的学生中,最出色的有高杉晋作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其中伊藤博文不但是明治维新运动的风云人物,更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提倡先锋与实际执行者。

  吉田松阴的言行严重地损害了德川幕府的利益,决定将之除之而后快,18591121日,德川幕府假借暴乱之名,将吉田松阴和他的六名同志处死,引发了全日本的抗议怒潮,倒幕运动有如爆发的火山,席卷全国,势不可挡。

  腐败而无能的满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的丑态,使明治维新运动的精英们放弃了继续学习中国的过时思想,转向全盘西化、強兵产兴业与文明开发来达到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远大战略目标。

  1867年,十六岁的睦仁在他的父亲孝明天皇死后继位,是为明治天皇,在年轻军官和改革派的怂恿下,他授予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人一道密诏,征讨幕府,以武力铲平了幕府的武装力量,恢复皇权。革命派在〝伏见″和〝鸟羽″两场战役中将幕府军队彻底击溃,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开城投降,自此统治日本的政治大权重归天皇。

  幕府军事统治结束后,明治天皇于1868年七月将首都从京都迁至江户,改名为东京,1868827日在东京举行盛大的即位大典,借机宣传〝天皇神授″的封建神话,愚弄日本人民。186898日,成立明治中央集权政府,全速地进行改革,定下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发三大全国奋斗的总目标。

  明治政府大力推出的版籍奉還、大政奉還王政復古、制宪立法、废藩制县、制定征兵令等新政,得到了空前的成功,稳定了日本天皇所谓万世一系的地位。明治天皇为了向全天下宣示他的改革决心,他率领文武大臣至紫宸殿,当众向大神立下五大誓约:〝广兴公议,万机决于公众;上下同心,大展经纶;公卿与武家同心,以至于庶民,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破旧来的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理正气;求知识于世界,以振皇基。″

  明治政府要将日本全盘西化的决心是坚定的,它派出了一半的政府高官,拿出明治政府第三年财政总收入百分之二的经费,作为他们前往欧美实地考察与学习一年零十个月的开销和预算。

  短短二十年间,日本在脱亚入欧、废除不平等条约、民族独立的前提下,不仅成为亚洲唯一的独立国家,而且跻身世界资本主义强权之列,与欧美诸强平起平坐。

   日本的岛国领土和贫瘠资源,使这个新生的军事强国走向军国主义的侵略路线,1894年,周边环境的变化给了日本军国主义梦寐以求的向外扩张的时机,它假借朝鲜全琫准起义已成燎原之势,与中国翻脸,悍然挥军入侵朝鲜;中日间的甲午大战全盘大胜,和1905年日俄战争胜利,使日本尝到了吞并朝鲜和台湾的甜头,大量的赔款更使日本军国主义认为他可以肆无忌惮地成为世界的新霸主。

   整个明治维新的政府,由一开始就与暴力手段和高压政策分之不开,对内刻薄榨取,民不聊生,对外凶暴残忍,祸害亚洲,明治政府由站稳住脚步开始就准备着侵略战争,因而特别注重军队的建设和训练,而整个产业现代化的总目标就是战争。

   18901129日开始实行《明治宪法》,四年后就发动了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941127日,嚣张狂妄的日本军国主义为了称霸太平洋,为了扫清障碍,偷袭了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最后在1945年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挨了两颗原子弹的结果而为明治维新运动画下了一个失败的终止符。

   明治维新运动的火头是美国海军准将.替日本人点燃起来的。他于1794410日在纽约州纽约市出生,他的父亲克里斯托.雷蒙德.上校(Captain Christopher Raymond Perry)和哥哥奥利弗.海瑟德.(Oliver Hazard Perry)都是美国海军职业军人,他的祖父费尔曼.(Freeman Perry)是罗德岛州华盛顿县法院院长(Chief Justice,Washington  County,Rhode Island)

   .里进入美国海军后,在他哥哥奥利弗.里为指挥官的〝复仇号(USS Revenge)″战舰上服役,曾参与数场海战。有关最为美国人所熟悉的.里功绩是他悍然动手,将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岛(Key West,Florida)据为美国领土的军事行为。

   只有五点二七平方里的基韦斯特岛又名韦索 (Cayo Hueso),乃〝骨头链(Bone Key)″的意思,素有〝西方直布罗陀(Giberaltar of the West)″的雅号,是美国大陆最南端的群岛,离开古巴只有九十海里,1821年至1825年间,西班牙帝国宣称基韦斯特岛是属于古巴的领土,而古巴正是西班牙帝国的殖民地。

   1815年,古巴政府将基韦斯特岛卖给了西班牙人胡安.巴勃罗.萨拉(Juan Pablo Salas)1821年,胡安.萨拉斯以两千美元的市值,转卖给美国人约翰.西蒙顿(John Simonton);为了安全起见,约翰.西蒙顿极力游说美国政府在基韦斯特岛上建立海军基地,如此一来,一举两得,他的土地和治安,都可得到保障。

  1822325日,.里乘着他的座舰〝沙克号(USS Shark)″登陆基韦斯特岛,插上美国国旗,宣布基韦斯特岛就是美国的领土。

  1840年,.里出任纽约海军造船厂总管,负责美国海军战舰的业务,在他的任上,对美国海军最大的贡献是全力推动蒸汽动力的海军战舰,因而享有〝美国海军蒸汽动力之父(The Father of the Steam Navy)″的美誉。

  1843年,.里出任美国海军非洲舰队总指挥官,负责在非洲打击奴隶贩子的任务。1845年,美国与墨西哥开战,他以美国海军舰队副司令的职位,累建奇功;1846年,他出任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名扬天下。

  将日本的门户打开后,.里于1855年返回美国。美国联邦国会为了酬谢他对亚洲市场的扩张,通过一条特别法案,发放他两万美元的奖金,并升职位美国海军少将(Rear-Admiral)1953年,美国邮政局发行了一枚五分钱的邮票,纪念这位优秀的美国海军将领。

  185834日,.里因严重风湿病和关节炎病而引起病变,在纽约市谢世,得年六十三岁。

  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美国自十九世纪〝墨西哥战争″以来首次的外国军事袭击本国领土事件。事件发生的前因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后遗症: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的军事强权,但日本的局限领土诱使日本走向向外扩张的军国路线。

  日本有限的资源迫使日本将黑手伸向朝鲜、中国和南洋,但是南洋的殖民地资源又操纵在美国、英国和荷兰手里,日本的过度军事扩张使美国不允许这个东瀛小霸为所欲为,为了遏制日本与其盟友德国和意大利三国的军国主义,美国自1941年开始对日本实施了包括高辛烷石油在内的经济冻结和禁运。

  这意味着日本的飞机、战舰和其它的重武器,将会因为没有了高辛烷石油而作废,而日本的军事扩张计划将会死亡,在仅够六个月的储存量的立即危机威胁下,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在御前会议上用不批准就辞职的威胁方法,得到日本裕仁天皇的大力允许和支持,把自己吹捧成半人半神的日本裕仁天皇就是这件阴谋的幕后罪魁祸首,而山本五十六是执行偷袭珍珠港的台前凶手。

  1941127日清晨,日本皇家海军的六艘航空母舰、两艘战列舰、三艘巡洋舰、九艘驱逐舰和三艘潜艇,另外后备的八艘油轮和两艘驱逐舰,突然的出现在美国领土夏威夷奥胡岛珍珠港海军基地外,六艘航空母舰上的414架战机中的353架战机,发动了两轮自杀式的轰炸攻击:美国海军损失了12艘战舰、188架战机、2402名海军、重伤1282名。日本方面只损失了5艘潜艇、29架战机和伤亡了65名军人,一名被俘。

  美国总统法兰克林.罗斯福被日本军国主义的偷袭行动激怒了,他宣布1941127日是美国人的〝臭名昭著的一天(a day which will live in infamy)″并要求美国联邦国会在次日向日本宣战,美国正式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余怒未消,不顾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约翰.埃德.胡佛与美国第一夫人艾丽诺.罗斯福的强力反对,于1942219日签署了遗臭万年的《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United States president executive order)》:

  〝鉴于,根据1918420日开始生效的有关国防间谍行为与蓄意破国家公用设施保护条例第四段40.533节、后于19401130日修改之54.1220、又于1941821日修改的《美国联邦法律第50条第104(US Code,Title 50,Sec.104)》规定:

  现在,所以,由于身负身为美国海陆军总司令与美国联邦总统之法定职责,我特此授权美国联邦战争部部长,和在各个时期与地点的军事指挥官们,在觉得有必要时,可以依照战争部部长的指示,慎地去决定在任何地点建立军事管制地区。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战争部部长与军事指挥官们被授权可以依照需要而可将该当地的居民,以及有关的交通、食物、收容所和其它膳宿强行管制,直接到更好的处理方法产生为止。

  建立和废止军事管制区的职责属于美国联邦司法部部长根据19411278日的宣布而执行。

  我在此进一步的授权战争部部长与军事指挥官们,如果认为有需要的话,可以调动美国当地、州际与联邦特工和军队来协助解决状况。

  我在此进一步的授权和指示所有的行政部门,与其它的美国联邦机构,必须协助战争部部长来执行这道行政命令,包括交通、医疗、医院、食物、衣服、收容所、土地使用权、其它的供应、设备、公用设施、盥洗设备与服务等。

  本行政命令不是依照19411212日的《美国总统第8972号行政命令》修改、模仿而成,亦非依照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联邦司法部部长的职权和义务而成,该道行政命令规范了控制外国敌人的行为。

法兰克林.罗斯福 白宫 1942219日″

  美国第三十二任联邦总统法兰克林.罗斯福是签署《美国总统行政命令》最多的美国总统之一,由193334日至1945412日,他在位十二年,换了三位副总统,签署了一百八十四道《美国总统行政命令》。

  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三位副总统是约翰.加纳(Vice President John Garner)、亨利.沃莱士(Henry Wallace)和哈里.杜鲁门(Harry Truman )

  《美国总统行政命令》有三种形式:总统决定(Presidential Determination)、总统备忘(Presidential Memorandum)与总统通知( Presidential Notice)

美国历史上第一道《美国总统行政命令》是由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肯于18621020日签发的〝设立路易斯安那州临时法院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Establishing a Provisional Court in Louisiana),自此开始了《美国总统行政命令》的先河。

1900年之前,《美国总统行政命令》并没有登记在案,为了更进一步地为历史留下记录,美国联邦国务院于1907年开始用编号方来处理《美国总统行政命令》,尽量将历任美国总统的《美国总统行政命令》整理成目前的系统。

  《美国总统行政命令》一直是存在争议性的,最大的问题和症结是其法律的有效性,法律专家认为《美国总统行政命令》不可能取代正当而正常的立法程序,《美国联邦宪法》规定美国联邦法律的产生是:美国联邦国会通过,美国总统签字认可,或者美国总统否决,美国联邦国会再以大多数票数反否决之。

  1950年之前,美国并没有任何针对《美国总统行政命令》的规章,也没有一个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的行政标准,直到韩战爆发后,才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发生了一件促使美国人民注意的《杨斯敦铁工厂 对 耶案(Youngstown Sheet & Tube Company v Sawyer)》案件。

  这是一件由政治案件转变为司法案件的特殊案例。1950年,哈里.杜鲁门总统根据联合国的一项决议书,未经美国联邦国会正式宣战,而擅自用《美国总统行政命令》的方式出兵朝鲜半岛。

  哈里.杜鲁门没有像他的前任一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法律的形式来操纵物价,而非牛非马的〝薪水稳定局(Wage Stabilization Board)〞的行政全盘失败,将整个美国架在火炉上烧烤,反战和反感的怒火,使杜鲁门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

  为了避免美国市场进一步的发生通货膨胀,薪水稳定局要求杨斯敦铁工厂增加工人的工资,但是并不允许增加钢铁价格,这个提议被杨斯敦铁工厂拒绝,因而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在〝美国钢铁工人工会(United Steel Workers of America)〞的全国钢铁工人大罢工的强硬威胁下哈里.杜鲁门政府急了,因为这意味着将会严重地直接影响到美国的经济,间接地影响到他的韩战大计。

  哈里.杜鲁门处理这件国内的劳工问题,不是通过谈判与妥协来平息,而是采取强硬的铁拳手段去摆平,他突然下达了《美国总统第10340号行政命令》:下令商业部部长查尔.(Charles Sawyer)收并继续经营全国的钢铁厂。查尔.耶是哈里.杜鲁门总统的商业部部长,也是替他背黑锅的内阁部长;结果被杨斯敦铁工厂一状告进联邦法院。

  查尔.耶于1887210日在俄亥俄州辛辛纳提市(Cincinnati,Ohio)出生,律师出身,由俄亥俄州辛辛纳提市地方议员开始他的政治生涯,1933年至1935年间,他是俄亥俄州副州长;1938年,代表美国民主党出马竞选俄亥俄州州长失败,却被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委任为美国派驻比利时全权大使,后又出任卢森堡公使;194856日至1953120日,他出任哈里.杜鲁门总统的商业部部长,退休后返回老家俄亥俄州,从事律师和杂志编辑工作,197947日,病逝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市(Palm Beach,Florida)的豪宅中,得年九十二岁。

  195248日,哈里.杜鲁门总统在电视上发表全国性演讲,声明他将运用美国总统战时特权,下达《美国总统第10340号行政命令》,接手并派人管理全国的钢铁工业。

  美国钢铁业的律师在哈里.杜鲁门总统电视演讲的三十分钟后,即采取了快速的法律行动,挑战这件美国总统特权的《美国总统第10340号行政命令》,他们递状美国地区联邦法庭,要求美国联邦法官沃尔.巴斯蒂(Judge Walter Bastian)签发临时阻止令(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延后美国联邦商业部部长的接收行动,沃尔.巴斯蒂安法官将这件紧急案件安排在次日早上十一时三十分开庭审讯。

  由于是随便地挑选法官来审讯如此重大的案件,有欠慎重,于是美国联邦法庭将案件转让与另外一位联邦法官亚历山.霍尔佐(Judge Alexander Holtzoff)来审理,可是亚历山.霍尔佐夫法官拒绝处理这件对他自己有利益冲突的案件,因为他自己就是哈里.杜鲁门总统提名而出任的,于是又将案子转给了另一位联邦法官.安德.潘恩(Judge David Andrew Pine)

  从策略性的角度来说,双方在预讯中都没有将真正的问题说出来:美国总统是否有权在国家紧急状态的情况下没收美国人民的私人财产。钢铁公司的律师要求美国法庭介入与美国政府的合同安排,而美国政府的律师则坚持美国总统具有宪法权利来下令接受私人财产。

  .潘恩法官要求美国政府的律师提出其宪法权利的法律根据条文,答案居然是,〝《美国联邦宪法》第二条第一和第二段,因为该条文只规定了节制立法和司法部门而没有节制行政部门。″这段出自美国副司法部部长之口的愚蠢说法成为美国司法史上的笑话,也将哈里.杜鲁门总统的权威形象弄得灰头土脸。

  两天以后,.潘恩法官签发了禁止令,不允许美国商业部长继续操作接收私人企业的违宪行为。在这道禁止令发布后五分钟,美国钢铁厂工人开始全国性大罢工大游行,美国联邦政府不服,于195252日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上诉,是为美国近代司法史上著名的杨斯敦铁工厂对 耶案》。

  195251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开庭聆讯双方的口头辩论,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院长弗雷德里克.文森、率领.布莱克、斯坦利.里德、菲利克.弗兰克富尔特、威廉.道格拉斯、.克拉克、罗伯.夫奥特.杰克(Justice Robert Houghout Jackson)哈罗..(Justice Harold Hitz Burton)与谢尔曼.萨尔.(Justice Sherman Shay Minton)八位大法官坐堂。

  这是一场举世瞩目的案件,全美国的新闻媒体都将焦点放在这场划时代的司法大戏上,原因有二:

  第一,当时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党派林立,互相藐视,两大主流的龙头是.布莱克和菲利克.弗兰克富尔特,有的大法官,与其他的大法官见面时连招呼都不打一个,其恶劣态度,于此可见;

  第二,在九位大法官中,弗雷德里克.文森和谢尔曼.顿都是哈里.杜鲁门总统提名出任的,而弗雷德里克.文森曾是哈里.杜鲁门总统的财政部部长,哈里.杜鲁门第二任总统宣誓就职时,就是由弗雷德里克.文森主持的,两人的关系,非比寻常。

  美国联邦司法部副部长菲力.佩尔(Philip Perlman)呈堂了一百七十五页的辩论书,举出由亚伯拉罕·肯总统宣布解放黑奴后下令没收电报局和铁路局,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总统曾多次采取同样手段没收民营事业为例子,证明哈里.杜鲁门总统签发的《美国总统第10340号行政命令》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曾在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辩论过一百四十余件官司、前美国派驻英国全权大使、历任美国联邦众议员、美国联邦副司法部部长的钢铁公司的律师约翰.威廉.戴维(John William Davis)则强调,美国联邦国会之通过《塔夫-哈特利法案(Taft-Hartley Act)》之目的,是授权美国联邦总统有权介入影响美国经济的罢工游行,但绝对没有允许美国联邦总统可以随意接受美国人民财产的宪法权力,而更重要的原则是,美国联邦总统无权制定法律,更无权在美国联邦国会通过立法程序前,下条子充公美国人民的私人财产,他引用美国前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的名言来结束双方长达五个小时的漫长辩论:〝就权力而言,不可因为个人的信心而损害宪法的基础。″

19526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六票同意,三票反对的结论,裁决美国联邦政府败诉,美国总统无权任意下令没收美国人民的私人财产,《美国总统第10340号行政命令》失效,不得执行。

   同意的大法官是:菲利克.弗兰克富尔特、威廉.道格拉斯、.克拉克、罗伯.杰克逊、哈罗.顿和.布莱克;反对的是弗雷德里克.文森、斯坦利.里德与谢尔曼.顿。

  在美国司法史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共有两次裁决《美国总统行政命令》失效而不得执行的例子,第一次是《杨斯敦铁工厂 对 耶案》,第二次1995年的威廉.克林顿总统的《美国总统第12954号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2954 of March 8,1995)》。

   在美国总统的历史上,并不是每一位总统都喜欢这种下条子办事的风格,使用《美国总统行政命令》最多的是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最少的则是乔治.老布什,在位四年,只勉强地签署了两个《美国总统行政命令》。

  《美国总统第8972号行政命令》是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于19411212日所签署的:指示美国联邦战争部部长和美国海军部部长设立特殊巡逻和保护部队,防止外国敌人对美国本土的国防事业与设施的破坏。

 《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没有指明特定的对象,但是没有人会怀疑这不是冲着在美日人而来的。《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疏解了美国人民对在美日人的民族怨恨,使法兰克林.罗斯福赢得了短暂的肯定和掌声,可是这种充满了种族歧视的政治行为,对整个美国近代民权运动产生了极度恶劣而破坏性的影响,在那个本来就是对亚裔美人充满了种族歧视的年代,全部的在美日人,因为《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而立即馅进暗无天日的政治苦难里。

  〝军事管制地区″是一个笼统而不明的名词,它包括了大部分是在美国西部地区的三分之一的美国领土。由于日本侵略了朝鲜,因此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眼里,一概将在美韩人,也算到在美日人的帐上。

  负责执行《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是美国战争部部长亨利.刘易.斯廷(Henry Lewis Stimson)

  美国联邦战争部,亦有历史学家称之为〝战争办公室(War Office),即时现在的美国国防部的前身,隶属美国联邦总统内阁之一,在1789年由美国第一任联邦总统乔治.华盛顿所提议,美国联邦国会批准而建立的。

  战争办公室成立于1781年,第一任主任是本杰.林肯(Benjamin Lincoln),由1781年至1789年共在位八年,乔治.华盛顿宣誓就任后,提名已经退休的亨利.诺克斯少将(Major General Henry Knox)为第一任部长,管理和处置有关混乱的美国革命军人与美国印第安人土著的复杂问题。

  在美国的开国历史上,亨利.诺克斯占有很特殊的地位,他是乔治.华盛顿将军率领的美国大陆陆军炮兵总司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累建奇功,1782322日,乔治.华盛顿提升他为美国陆军少将,使他成为美国陆军史上最年轻的三十二岁少将。

  亨利.诺克斯个性刚强自负,1777年,美国联邦国会为了讨好法国,计划着提名法国军人菲利.查尔.特朗..库德雷(Philippe Charles Tronson du Coudray)出任美国陆军炮兵总司令,亨利.诺克斯闻之,盛怒不已,亲自致函美国联邦国会领袖说,如果菲利.库德雷出任该职位的话,他将辞职抗议之,美国联邦国会和乔治.华盛顿都不愿意失去这位出色的独立战争英雄,于是取消了菲利.库德雷提名之举。

亨利.诺克斯是美国联邦政府第一位负责与美国本地土著印第安人打交道的官员,为了美国的领土和利益,他曾于1776年至1794年间对美国印第安人发动了两次战争,是为〝赤卡茂伽战争(Chikamauga War)″和〝印第安人西北战争(Northwest Indian War)″。

世事的变幻五花八门,使人无法预测。18061022日,亨利.诺克斯在朋友家吃烤鸡时,被一块鸡骨头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就是弄不出来,伤口发炎,居然在三天后因而致死,得年五十六岁。

  1798年,美国海军部成立,美国联邦国会将之划归隶属美国联邦战争部,1947年,美国空军部成立,美国联邦国会又将之划归隶属美国联邦战争部,美国联邦国会同时将之改名为〝国家联合军事机构(National Military Establishment)″,美国联邦战争部部长成了实际上的美国海陆空三军总部长,地位仅次于美国联邦总统的美国武装力量总司令;1949年,美国联邦国会将之重新命名和为〝美国国防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一直援用至今。

  在美国联邦战争部自1781年至1949年的一百六十八年间的五十六位部长中,最为世人熟悉而影响世界局势的是亨利.斯廷森。他历任美国联邦检察官、纽约市律师协会主席、美国联邦派驻菲律宾州长、联邦国务卿等要职,尤其是在1929年至1933年间出任美国共和党(President Herbert Hoover)的联邦国务卿期间,由于他坚定地主张全力建军、发展强大武器与强硬对付德国法西斯和日本的军国侵略主义而敲定的〝斯廷森主义(Stimson Doctrine)″,至今依然是美国外交的信条。

  所谓的斯廷森主义″,指的是亨利.斯廷森在美国联邦国务卿任内,适逢日本军国主义在1931年以武力侵略中国东北,他于193217日以美国联邦政府的名义致日本和中国政府的完全相同的外交照会,声明美国将不会承认任何凭借非法武力改变的领土、政权、条约和事实政府,这个正义而强硬的外交声明,被史学家称之为斯廷森主义″。

  亨利.斯廷森曾两度出任美国战争部部长,第一次是在美国共和党威廉.塔夫脱总统任内,由1911522日至191334日威廉.塔夫脱总统任期结束为止,第二次是在美国民主党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任内,由194071日至1945921日为止,他以七十三岁之高龄,再度出山,是在那之前唯一的两任美国战争部部长。 

  亨利.斯廷森于1867921日在纽约州纽约市出生,双亲是富有而支持共和党的犹太人,中学就读于马萨诸塞安多弗市菲利普斯学院(Phillips Academy,Andover, Massachusetts),在耶鲁大学毕业,1890年在哈佛法学院高材生班取得学位,后在纽约华尔街从事律师业务,在这里,他受到同事和好友伊莱.(Elihu Root)的影响,决定进军美国政界;伊莱.特后来成为威廉.麦金利总统(President William McKinley)的战争部部长,和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联邦国务卿。

 亨利.斯廷森就像当时的大多数美国人一样,对有色人种充满了种族偏见,1927年,他被加尔文.库利奇总统(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派往南美洲尼加拉瓜 (Nicaragua, South America)为谈判代表,他回来后向美国总统作出的结论是:尼加拉瓜人根本没有资格谈论什么国家独立;他出任菲律宾州长时,也是做出对菲律宾人民相同的结论:他极度反对菲律宾独立。

  许多近代的历史学家对于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有着争议:美国是否在事前就知道日本的军事行为?亨利.斯廷森有着写日记的习惯,目前收藏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十七万张打字纸的亨利.斯廷森日记,成为解答许多历史疑问的第一手珍贵资料,比如说在珍珠港事件前十天,亨利.斯廷森在他的日记中说:

  法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今天的会议上提起我们非常有被日本偷袭的可能,甚至于就是在下星期一----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去处理。我们最大的议题是如何去操纵着在没有太大的损失下使他们打出了第一枪。〞

  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是一直在寻找与日本开战的理由,而这段日记已经清楚地说明,罗斯福政府对于日本的军事行为,是清清楚楚的,是乐见其成的。

  法兰克林.罗斯福是一位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他对有色人种的歧视和藐视,可从他故意对当时许多的私刑处死事件装聋作哑的态度中看得出来,他甚至拒绝公开发表谴责私刑处死暴行的言论,而他提名的第三位副总统,居然是三K党党徒哈里.杜鲁门。

  哈里.杜鲁门在法兰克林.罗斯福死后继任为美国总统,当亨利.斯廷森亲自负责的〝曼哈顿工程计划(Manhattan Project)〞抢先在德国纳粹研制成原子弹后,亨利.斯廷森毫不犹豫地向哈里.杜鲁门提议使用之,而哈里.杜鲁门之决定将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是与他的K党思想和背景离不开关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亨利.斯廷森的扩军主义的鼓吹下,百分之三十的国家工业投进了武器制作的狂流,不但增加了一千三百万的军人,还完成了原子弹武器的研制。

   曼哈顿工程计划是美国政府从1939年开始秘密而谨慎地开始进行的。员工高达十三万人,遍布全美三十个地点,若果以目前的市值来说,其预算高达两百四十四点四亿美元。1942年开始,这个神秘机构的负责人是美国陆军少将莱斯.理查.迪克.格罗夫(Major General Leslie Richard (Dick) Groves,Jr.),但他真正的顶头上司负责人却是亨利.斯廷森。 

  其实日本军国主义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就算美国不使用原子弹,日本也没有能力再拖下去,时任欧洲盟军统帅的美国五星上将德怀.艾森豪在他的1963年出版的回忆录《白宫岁月(The White House Years: Mandate for Change:1953-1956)》中就评论说:

  1945年,战争部长亨利.斯廷森来到我在德国的指挥总部访问,他当面告诉我说,我们的政府已经准备好了要将两颗原子弹丢向日本。我像其他许多无法被说服的人们一样,怀疑这个行动的智慧----我根据两件事实来表达我当时的忧虑,第一,我相信日本已经被击败了,他们正在寻找一个保留住面子的台阶来接受投降;第二,美国应该避免掉被全世界指责使用类似的杀伤武器,或许会强制性的节省了美国人的生命,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向日本使用原子弹。〞

  哈里.杜鲁门原本的计划是将原子弹投向广岛和东京的,由于亨利.斯廷森曾在东京度蜜月, 印象深刻,故以〝人口太密,死伤过多〞为理由,提议以崎代之,哈里.杜鲁门然之,东京因而躲过了一场被原子弹毁灭之灾。

   194586日,美国将第一颗代号〝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挨炸后,日本军国主义居然默不作声,并没有投降,于是三天后,184589日,又将代号〝大肥佬(Fat Man)的另一颗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长崎,这次日本军国主义者受不了了,他们知道,再不投降的话,第三颗原子弹,将会降临在东京的市中心,1945810日,灰头土脸的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亨利.斯廷森于19501020日病逝纽约州长岛老家,得年八十三岁,年轻时因患腺炎而导致不育症,因而没有子女。

  亨利.斯廷森在法兰克林.罗斯福签发了《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后,将十二万的在美日人赶出家门,关进集中营里,在这十二万的在美日人中,百分之六十二是在美国出生的公民。在夏威夷,共有十四万的在美日人被关进集中营里,占全夏威夷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

  《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主要的对象是在美日人,但是美国政府负为了掩人耳目,为了封住天下悠悠之口,但也象征式关押了一万一千名在美德国人,三千名在美意大利人。

  在《美国总统第9066号行政命令》的淫威下,一场悲壮的在美日人民权运动史,就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静静地展开。(待续)








20111026日 高胜寒 在 美国华府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是非功过 谁能述说
  • 与天比高 日裔争锋
  • 美国联邦总统的顺位继承制度
  • 国会认罪 美国道歉
  • 脱胎换骨 走向联邦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