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血革命 刺刀宪法

来源: 老高博客 2011-08-31 14:11: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19246 bytes)
夏威夷群岛王国王朝风云(12)



   地缘政治和宗教影响使夏威夷王国的政治版图,成为美国人后代的天下。到了卡梅赫美亚三世时,夏威夷王国五大家族全都是美国人;美国人后代已经牢牢垄断夏威夷王国的政治和经济命脉;美国白人的政经特权与盛气凌人,演变成夏威夷王国人民反美情绪高涨,各种反美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1859年12月15日,卡梅赫美亚三世去世。在位三十年间,整个卡梅赫美亚三世王朝过度地依赖美国白人协助、处理夏威夷王国与王朝内外各种问题,长此以往,夏威夷王国的美国白人觉得,他们在夏威夷王国里当家作主是一件理所当然之事。  

   卡梅赫美亚三世死后,由从骨子里就反美的卡梅赫美亚四世继位,美国白人在夏威夷王国的日子开始难过了。在新旧权力交替冲击下,夏威夷王国上的权力版图重新洗牌,重新分配。 

   夏威夷王国政府里部长和其它重要职位,全由英国人、法国人和夏威夷群岛土人取而代之。政治的突变标志着夏威夷王国里美国白人的失势和大权旁落。这种政治版图改变给美国白人后代们敲响了警钟,逼使美国人后代们相信与他们祖国合并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英国人是一个阴险毒辣的民族,英国政府更是一个金字招牌的老帝国主义。他们乘着美国白人一时在夏威夷王国上失势,就借机发挥,兴风作浪,趁火打劫。

   1854年,英国驻夏威夷王国的公使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居然厚颜无耻地代表英国政府向夏威夷王国政府施压,要在夏威夷王国中大开时代倒车,要恢复其梦寐以求的奴隶制度,用心险恶,昭然若揭。

   新登基的夏威夷王国统治者卡梅赫美亚四世,恐惧于与美国合并流言,有意无意地与美国政府甚至于住在夏威夷群岛上的美国人保持着一定距离,以策安全。 

   美国政府为了不使夏威夷王国政府倒在虎视眈眈而狼子野心的英国人怀里,适时地调整对夏威夷王国政策,承认夏威夷王国的独立主权。这一个突破性外交行动,逼使英国与法国心不甘情不愿地也陆续接受。

   美国政府为了拉拢和控制夏威夷王国,于1849年批准已经谈判十多年的双边贸易条约。这个双边条约,有两个附带条件:条件之一是美国租借夏威夷王国珍珠港,作为美国海军军事基地;另一个条件是要求夏威夷王国政府,在没得到美国政府同意前,不可以再与其他国家签署同样的双边贸易条约。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小国无外交。不论有没有双边贸易条约的约束,美国政府在门罗主义式的国际大政策前提下,早已视夏威夷王国为势力范围,独家禁区,绝对不允许其他强权插手自家门口的前哨站。

   1852年夏威夷王国行宪后,虽然暗潮汹涌,斗争不断,却大体上安安稳稳地渡过了二十四年的安稳日子。美国人和英国人,在这太平洋的群岛上,为了各自的利益,或明或暗展开较量,与凡是经济、宗教、政治到文化,无一不成为他们的角力擂台。

   谁也不知道政局的发展是什么,夏威夷王国朝廷大臣各怀鬼胎,互相猜疑,各种各样的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蠢蠢欲动。合并会更是忙得不亦乐乎,拼命地到处刻意制造麻烦与问题,盼望着他们政治春天的早日到来,余波荡荡,一时间,夏威夷王国又出现政治危机与治安不安。帝国主义们把他们的注意力,又拉回到这个太平洋小小群岛王国上。 

   美国驻夏威夷王国全权代表无风自起浪,神经兮兮地给美国国务院发了封十万火急的电报,要求美国政府立即派兵前来,以防英国人或者日本人趁着夏威夷王国政局动荡,乘机揩油,混水摸鱼。数艘美国海军战舰,全速开到夏威夷王国近海随时待命。美国用军事事实告诉全世界:夏威夷群岛是美国的地盘,谁也别想乱动。

   看看美国的建国方式和其版图扩充史,便可从中得到答案。美国自从开国时的十三个州,在〝显然天命论(Manifest Destiny)〞的帝国主义强权理论的推动下,扩大到目前的五十个州,其过程不外乎〝购〞〝谋〞〝夺〞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以金钱购买之,如阿拉斯加州和路易斯安纳州等;第二种是以谋略并之,如夏威夷王国;第三种是以武力强夺之,像新墨西哥州、德萨斯州、加利福尼亚洲和华盛顿州等等大部份的美国版图。

   美国的版图多以武力得之,是靠枪干子打出来的,岂是一战而已?那都是两战三战,四战五战,战而再战的战争胜利果实。无论美国用哪一种方式来扩大版图和领土,都离不开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用武力和实力,作为所有政治策略的总后盾。

   这种崇尚武力哲学,可以从美国国徽里找到依据。美国的国徽是一只老鹰,用两只爪子紧紧握住两样东西:利箭和橄榄枝,利箭代表武力,橄榄枝象征和平。美国的政治哲学是:和平需要武力保护与执行,没有强大力量保护的和平,是靠不住的,是长久不了的,唯是有了强大的武力后,才有真正的和平保障可言。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美国非但不惧怕战争,而且热爱战争,迷恋战争,在世界上的国家中,没有任何的国家有着像美国一样多的战争经验。美国在战争中成长,在战争中壮大,在战争中生存,在战争中成熟。一部美国建国史就是一部扩张战争史。美国在战争中称霸,在战争中傲立天下,当年如斯,现今依然。  

   美国不直截了当挥兵南下,用武力拿下夏威夷王国,是有原因的。不是美国不敢以武力取之,亦非无力攻之,而是在运用比武力更好的兵不血刃策略取之:不战而屈之,不武而霸之,不攻而得之。

   在美国吞并夏威夷王国的过程中,外交中有国策,国策中有外交;迷之以花言巧语,动之以阴谋诡计,乱之于口是心非,乘其混乱,一举而夺之。观之其霸权手段,可谓鬼斧神工,干净利落,红黑双脸,交叉运用,翻云覆雨,雪地无痕;即使孔明再生,孙武复活,也该叹为观止,击节称赏。 

   夏威夷王国是一个与全世界国家都有邦交的独立主权国家。在美国版图扩充史上,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将一个美国大陆以外举世瞩目的独立主权国家,不费吹灰之力,不经流血革命,不放一炮一弹,就将之连皮带骨,活生生吞掉。

 〝显然天命论〞是促使美国衍变成为超级强国的原始动力。我在《瑟谷德.马歇尔与美国近代民权运动发展史》第五十七章的《将美国变为超级强权的显然天命论》里,对这种影响深远、来自美国民间的政治理论,有着详细的引证和介绍。

   在这之前美国大陆上亦有许许多多的独立国家比如说德克萨斯共和国(Republic of Texas)、路易斯安那共和国(Republic of Louisiana)和佛罗里达共和国(Republic of Florida)等等但这些国家在地理上是与美国大陆贯连在一起的与远悬于美国大陆海外的夏威夷王国完全不同。

  当年美国政府对夏威夷王国的态度,可以从一则新闻中看到玄机。1873年1月8日,《纽约先锋报》刊有一篇该报记者对美国国务卿汉密尔顿.费殊(Secretary of State,Hamilton Fish)的访问稿。

   记者问到美国政府对于与夏威夷王国合并立场时,汉密尔顿.费殊居然直截了当的说:〝美国国务院并不排除将来与夏威夷王国合并的可能,但现在是没有这个可能的。〞就算是个瞎子,都能看得出美国国务卿汉密尔顿.费殊对夏威夷群岛的野心是什么了。   

   随着经济和政治的飞快发展,夏威夷群岛土人面临着另外一个致命的问题:急速传播着从外地传染进来的梅毒性病、麻疯病毒与流行瘟疫。由于夏威夷群岛土人的性开放,不懂得防范,加之医药落后,导致这些病毒的快速传染和流行,对夏威夷王国人民人口数量产生负成长威胁。

   夏威夷群岛土人人口一直直线下降,由开国时的绝大多数,到卡梅赫美亚三世时的半数,再到亡国时的少数,再次说明这个岛国民族因为卫生条件落后而带来的不幸。自卡梅赫美亚三世开始,没有一个夏威夷王国皇帝不把治疗性病,和增加人口作为最重要的施政目标,但始终都没有一位夏威夷王国主政者,能有效地解决掉这两个叫人担忧的问题。

   性病、麻疯病加上政治动乱,像瘟疫一样,无情地袭击着这个倒霉而多难的南太平洋小岛国,全国上下,无论是士兵、警察、牧师、学生和教授,都在互相交叉传染着,病情越来越严重,严重到大家无法不理的地步。

   其严重情况,可从檀香山的美国医疗所乔治.菲奇医生(Dr.George Fitch)的报告里显示出来: 〝光在1882年的头三个月里,被我治疗过的病患,就有四千零五十五件病例,其中两千七百四十八件病例是梅毒,五百零八件件病例是麻疯病。〞

   夏威夷群岛土人的杂交风俗习惯是导致性病流行的直接原因。这个问题,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初到夏威夷群岛时,就已有所警觉:上至帝王将相,下到凡夫俗子,尽皆如此。

   基督教传教士曾尝试着运用宗教与法律双管齐进的教育方式,来改变这种无论在伦理或卫生上来说,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本地习俗,但是效果甚微。这种外来理论,不但没有什么用处,反而引起极大的反弹,造成夏威夷王国王室与传教士之间关系一度紧张,结果,传教士们只得不了了之,任其自然发展。

   每当人们谈起夏威夷王国时,都会联想起日本人。其实日本人与夏威夷群岛土人之间,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关系。日本人的确是比中国人来得早,不但比中国人早,也比英国人早。

   根据夏威夷群岛的人口比例,日本人更没法与中国人相比。在1874年时,中国人已有两千零三十八人,而日本人却只有九十人;在1875年时,夏威夷王国男性人口中,中国人占全国男性人口的一半;1890年时,夏威夷王国的总人口是八万九千九百九十人,在1878年时,中国人的数量是五千九百一十六人;到了1890年,中国人已达到一万五千三百零一人,而日本人一直到1884年时才有一百一十六人,到了1890年也不过是一万两千三百六十人而已。历史和事实都证明日本人和夏威夷群岛土人之间,并没有甚么像他们所吹呼的那样特殊关系。

   中国人善于种植大米,夏威夷王国大米农场主人,绝大部分都是美国人,而不是夏威夷群岛土人,种植大米的工作,几乎全被中国人包揽掉,日本人在这个领域里插不上手。

   在那段岁月里,如果说一定要找出中国人和日本人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都是黄种人,都一样平等地被英美两国的白人不道德地种族歧视。

   在夏威夷群岛王国里,种族歧视的概念是从外地传进来的,是美国白人与英国白人联手炮制出来的不道德杰作。夏威夷王国人民是世界上唯一没有种族歧视意识的民族,这点是既可爱又可贵,后来那些在夏威夷王国的种族歧视法条,全是由那些英美两国的封建而可恶白人们干出来的罪恶勾当。

   夏威夷王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事实上达到言行一致,达到民族大融合的国家,这可以从夏威夷王国的官方记录中得到证据:1890年,全夏威夷王国共有九万人,其中夏威夷群岛土人是四万一千人,中国人是一万五千人,日本人是一万两千人,葡萄牙人是九千人,美国人是两千人,英国人是一千三百人,德国人是一千人。

   当那些经常满口仁义道德人权法治,背地里却蓄养奴隶,施行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的国家,宣称所谓的民族大熔炉时,身在太平洋孤岛上的夏威夷王国,早已剑到戟到的在实施了。

   早期的夏威夷王国没有种族歧视,但却有着为保护自己而建立起来的《排外法案》。夏威夷王国政府以保障自己有限的土地和资源为由,在英美两国白人的推波助澜下,以不平等法律规定中国人与日本人,不得在夏威夷王国上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准许他们拥有土地,更配合着美国的《排华法案》,不准许中国人进入美国大陆等等,这些都是些夏威夷王国的历史污点。

   不知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历史的讽刺,当年的夏威夷王国和近代的台湾偏安小朝廷,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实该借鉴与吸取历史教训;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有十:  

   其一,都是岛国,而且都是得天独厚,物产丰富的岛国;其二,其领导人都有着小鼻子小眼睛的狭窄岛国民族心态;其三,其政权背后,都站着一个挥之不去,随时随地对其致命打击的巨人;其四,都是些短命政权;其五,其政府内阁部长们都是些贪污高手,行政侏儒;其六,其领导人都是些没有远见,没有主见,没有希望的政治小丑;包围在他们身边的都是些小人,除了小人,还是小人;其七,其领导人都在或明或暗地偷窃政府和人民的钱财,无一例外;其八,其领导人都是鲜廉寡耻,脸厚心黑的瞎头苍蝇;其九,其领导人都是利用裙带关系,图谋私利,贪污盗窃,误国误民;其十,其领导人都利用修宪来玩弄人民,转移视线,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历史证明,他们最后都是些自食苦果之蠢货。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夏威夷王国覆亡的悲剧,是从威廉.查尔斯.鲁纳里努皇帝去世时开始拉开序幕的。威廉.查尔斯.鲁纳里努皇帝去世后,野心勃勃的爱玛.鲁棋再也没有耐心等了,她发誓要将垂涎已久的皇位夺取到手。她手下的人个个蠢蠢欲动,磨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那一厢,戴维.卡拉库雅王子也盯准夏威夷王国王朝那顶皇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戴维.卡拉库雅竞选的漂亮口号〝夏威夷是夏威夷人民的!(Hawaii for Hawaiians!)〞,使他一夜之间,成了夏威夷王国的本地英雄,也使他成为夏威夷王国的未来希望。

   爱玛.鲁棋的反美亲英记录,使夏威夷王国人民对她有所顾忌,但戴维.卡拉库雅也并不是位亲美者,两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之差。

   美国派驻夏威夷王国全权代表从檀香山发回机密报告,对夏威夷王国的政治形势大失所望:〝这次的选举,无论结果是谁,或者是哪一位出线,对美国政府来说,都是从两个魔鬼中选择其一。〞这个密电,画龙点睛地说明美国政府对夏威夷王国之政治立场。

   爱玛.鲁棋是夏威夷王国王朝历代皇后中野心最大,私心最重的一位皇后。她于1836年1月2日在夏威夷岛卡威赫(Kawaihae,Hawaii)出生。爱玛.鲁棋家世显赫,父亲是乔治.纳伊亚大酋长(High Chief George Naea),母亲是芬尼.杨格。  

   爱玛.鲁棋的外祖母是卡梅赫美亚大帝的侄女卡欧安娜伊赫公主(Princess Kaoanaeha)外祖父是大名鼎鼎的约翰.杨格。她在出生时原名为〝爱玛兰尼(Emalani)〞,长大后改为〝爱玛.鲁棋〞她在卡梅赫美亚四世和儿子阿尔伯特.爱德华.库攸克敖利.勒奥帕帕.卡梅赫美亚相继去世后改名为〝Emma Kalanikaumakaamano Kaleleonalani Naea Rooke〞,用为对他们两人的永久纪念。    

   爱玛.鲁棋从小在夏威夷皇家学院读书,与戴维.卡拉库雅、伯妮斯.帕棋和莉迪亚.李琉欧卡兰妮和维多利亚.卡玛玛露等是同学。她与鲁特.卡普艾瓦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玩伴。  

   课余时间,由美国女作家莎拉.罗德斯..费士特(Sarah Rhodes von Pfister)家教,专修英国文学,奠定了她的英语文学基础。爱玛.鲁棋自小聪明伶俐,能歌善舞,拉得一手好提琴,弹得一手好钢琴,舞姿飘摇,歌声嘹亮,是夏威夷皇家学院的风头人物。

   爱玛.鲁棋个性豪爽而开放,喜爱户外运动,特别钟情于露营和骑马。由于她的骑马技术出众,她的好友们替她起了一个外号〝飞马公主(Washine Hololio)〞。

   爱玛.鲁棋年方二十岁时,长得五尺二寸的娇小玲珑窈窕身段,黑亮圆大的美丽动人眼睛,慑人心扉,加上她四份之一的英格兰血统,使她更加显得份外妖媚。

   爱玛.鲁棋热心于公益事业,她和丈夫卡梅赫美亚四世要求夏威夷王国政府拨款兴建医院,但被夏威夷王国国会拒绝,两人并没有为此而失望,他们转向民间和宗教团体求助,将学校和医院盖了起来。为了鼓励医院的工作人员,她每天都到医院巡查,与病患者谈话,给他们温暖与关怀,爱玛.鲁棋的名声,不径而走,美誉传遍夏威夷八大岛。

   1874年2月3日,威廉.查尔斯.鲁纳里努皇帝突然驾崩,夏威夷王国政治版图开始重新洗牌,根据《夏威夷王国宪法》第二十二条款规定,新的夏威夷王国皇帝由夏威夷王国国会投票产生之。

   次日,戴维.卡拉库雅发表政治宣言,宣布出马竞选下任夏威夷王国皇帝。又次日,爱玛.鲁棋亦同样跟进,宣布竞选下任夏威夷王国皇后。爱玛.鲁棋发表宣言说:

   〝被哀悼的威廉.查尔斯.鲁纳里努皇帝陛下已经在1874年2月3日,在没有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突然驾崩后,许多夏威夷人民为了国家,催促我出来竞选这个遗缺。经过了慎重的考虑,为了我对国家的责任,和对威廉.查尔斯.鲁纳里努皇帝陛下的怀念,我在此宣告自己为这些夏威夷群岛皇冠的候选人。我敦请我热爱着的夏威夷群岛人民,回到自己的选区,用和平而郑重的方法知会你们在夏威夷王国国会里的民意代表,请他们支持我。真神保佑夏威夷!〞

   两派互相仇视加藐视的人马,拉开架势,彼此叫阵,准备厮杀。一般的夏威夷群岛土人,不但因为爱玛.鲁棋的丈夫是卡梅赫美亚家族的成员,还因为她的家族也与卡梅赫美亚家族有着历史悠久的特别关系。  

   爱玛.鲁棋所到之处,万头汹涌,喊叫之声,如雷震天,几乎是歇斯底里,这个信息误导了爱玛.鲁棋集团,使他们认为选举形势一片大好,认为这次的选举胜利,十有八九是没有问题的,他们从来没有把戴维.卡拉库雅放在眼里,觉得他只是一位没有什么作为的花花公子,充其量也只是个懂得声色犬马的官宦大少爷而已。     

   爱玛.鲁棋的狗头军师们认为戴维.卡拉库雅实在不足与精明强干民意深厚的爱玛.鲁棋相提并论,于是到处口吐狂言,傲慢撒野,不再竞选,把精力全用在安排爱玛.鲁棋大胜后庆功宴的细节上。    

   1874年2月12日星期四,夏威夷王国国会代表选举新的夏威夷王国王朝皇帝。爱玛.鲁棋皇后集团在这天早上披红挂绿,兴高采烈地大事游行,提前开始了他们的庆功大典。 

   可是他们高兴得太早了,下午两点钟,夏威夷王国国会选举的结果是:戴维.卡拉库雅得三十九票,爱玛.鲁棋只得六票。戴维.卡拉库雅当选为夏威夷王国新皇帝!

   戴维.卡拉库雅高票当选,使爱玛.鲁棋集团的狗头军师们,除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之外,更掉了一地的眼镜!他们没法接受这个丢人现眼的事实,也没法对自己吹过头的牛皮自圆其说,更没有办法找到可以留住面子的下台阶! 

   这帮家伙在恼羞成怒后采取卑鄙暴力报复手段。气疯了的爱玛.鲁棋集团,一瞬间全变成一批满眼红丝无法无天的暴徒!失去理智和理性的爱玛.鲁棋集团暴徒们带着预先准备好的武器,咆哮着冲进夏威夷王国政府大楼,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打,见人就骂,见到不顺眼的东西就砸就夺!   

   八十位负责维持治安的夏威夷王国无能警察,个个惊吓得目瞪口呆,人人吓得靠边静观,任由这批暴徒们胡作非为,恣意行凶,谁都不敢出面制止。檀香山市长威廉.莫赫努雅(Mayor William Moehonua)试图出面制止,被气疯的暴徒们扯住头发按在桌上,打成重伤,倒地不起,被送进医院,险些丧命。

   暴徒们又冲进国会议员们的办公室,将十二位投票给戴维.卡拉库雅王子的议员痛打一顿,更将一位公开支持戴维.卡拉库雅的议员,活生生地从窗口丢出去,结果坠楼伤重,不治而死。  

   动乱情况越来越失控。新当选的夏威夷王国皇帝戴维.卡拉库雅与夏威夷王国朝廷大臣们商量后,决定由外交部长查尔斯.柏寿璞与瓦胡岛州长约翰.多米尼斯,联名邀请英国和美国军队,从停泊在夏威夷群岛外海战舰上紧急派兵登岸,协助夏威夷王国政府维持治安。  

   两艘美国战舰〝图斯卡络拉号(USS Tuscarora)〞和〝朴次矛斯号(USS Portmouth)〞一艘英国战舰〝坦尼都斯号(HMS Tenedos)同时派兵登岸。美国海军陆战队直接进军政府大楼,用武力将乌合之众的暴徒们驱散,派兵驻防大门。

   英军则直接开到爱玛.鲁棋住家的努安努纽谷(Nuuanu Valley),驱走在她大门口外的支持者后,旋即返回下城,保护夏威夷王国皇宫与军营。

   次日早上,整个首都风平浪静,夏威夷王国政府完全恢复正常。自知理亏的爱玛.鲁棋一场欢喜一场空,识时务地宣布承认戴维.卡拉库雅王子为胜利者,要求支持者亦要学她一样,效忠新的夏威夷王国皇帝。  

   1874年2月12日,戴维.卡拉库雅宣誓登基,是为夏威夷王国新皇帝。世界诸国驻夏威夷王国外交使团相继发表声明,承认戴维.卡拉库雅王子为夏威夷王国新君。

   一场皇位争夺战自此大局已定。爱玛.鲁棋皇后再也无法兴风作浪,她心灰意冷,意兴阑珊,终不得志,从此在公众场合中消失,不再过问世事,1885年4月25日,郁郁而终,病逝檀香山,享年四十九岁。

   爱玛.鲁棋在竞选失败后,由于戴维.卡拉库雅的妻子维多利亚.金努棋.柯寇雷柯皇后(Queen Victoria Kinoiki Kekaulike)在竞选期间,说了她不少坏话,使她终其余生,不与她交谈来往,其心胸度量之狭窄,由此可见。

   倒是戴维.卡拉库雅对这位前朝皇后兼政敌充满了客气,每逢皇家有事,虽然明知她从不出席,他还是在自己身旁,为她设留一个空位,以表尊重。

   美英两国的军队,亦在1874年2月20日撤返战舰,这是夏威夷王国又一次假借外力平定内乱的恶例。一个堂堂正正宪法政府,连几个乌合之众都摆不平,还有什么资格来保家卫国?还有什么能力来伸张正义?

   夏威夷王国之覆亡,不是亡在外人之手,乃是亡在自己国内无能之辈手上。亡秦者,秦也!古人明训,岂可不信乎?夏威夷王国之覆亡的故事应由戴维.卡拉库雅王子的出马竞选皇位活动说起。当戴维.卡拉库雅王子在夏威夷群岛诸大岛上竞选演讲争取选票时,在莫咯凯岛一次政治演讲中,一位叫做洛林.瑟斯顿的年青人,站在远远的角落里,用一副横眉泠对千夫指的态度,挂着一副轻蔑神态,歪着嘴唇,不屑地用眼角瞟着他。 

   洛林.瑟斯顿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在夏威夷王国与美国合并历史发展过程中,洛林.瑟斯顿功不可没,是一位出钱又出力的超级推手。如果没有洛林.瑟斯顿的冲锋陷阵,美国与夏威夷王国的合并,最少也要延后十年,或者二十年。     

   洛林.瑟斯顿是一位典型的第三代夏威夷王国美国人。他的祖父艾萨.瑟斯顿牧师是1820年来自美国波士顿基督教首批基督教海外志愿传教士。这位心胸博大的基督教牧师,在到夏威夷王国之前就已经做好长期定居的准备,他以夏威夷土人为服务对象,为传播耶稣基督福音而在夏威夷群岛展开了可歌可泣的传教生涯。 

   洛林.瑟斯顿的母亲莎拉.瑟斯顿是一位在夏威夷群岛出生的第二代传奇美国女士,她的父亲洛林.安德鲁斯牧师是来自美国的第三批自愿传教士,终身为夏威夷群岛土人服务,后来成为夏威夷王国开国以来第一位美国法官。

   莎拉.瑟斯顿长大后,一直在王国政府各部门工作,成绩斐然,深受夏威夷王国诸届皇帝的器重,后来更被提名为夏威夷王国最高法院的首位女性大法官。所以洛林.瑟斯顿的祖父与外祖父都是来自美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可谓宗教世家也。 

   洛林.瑟斯顿的父亲是艾萨.瑟斯顿,在家中排行老三,他自小就对政治有兴趣,历任夏威夷王国国会众议院众议员,在1859年十二月担任夏威夷王国国会众议院议长(Speak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突然病逝任上时,洛林.瑟斯顿只是个十八个月大的小孩子。  

   洛林.瑟斯顿于1858年7月31日,在夏威夷瓦胡岛檀香山出生。他的父亲死后,随着母亲搬到马尾岛定居。洛林.瑟斯顿天赋聪明,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能说一口流畅的夏威夷群岛土语,年少时,为自己起了一个叫做〝卡金纳(Kakina)〞的夏威夷名字,终其余生,他的好友,多以此名呼之。 

   洛林.瑟斯顿个性豪野勇敢,豪放不羁,胸有大志,头脑冷静,沉默寡言,凡事喜欢谋定而后为之。他就读于马尾岛的普纳厚中学(Punahou School),毕业后在瓦胡大学(Oahu College)专攻法律,因为与学校老师发生冲突,在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

   洛林.瑟斯顿对于此事,毫不介意,坦然处之。他在马尾岛威录库蔗糖公司(Wailuku Sugar Company)的律师楼,担任翻译和职员工作,赚够了学费后,前往纽约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进修法律。

   1881年毕业后返回檀香山,加入老友威廉.史密斯(William O.Smith)的律师楼为合伙人,洛林.瑟斯顿的生意眼光独到,见人之不见,为人之不为。夏威夷檀香山大街上的电缆公交车,就是他从美国引进的,因而经商致富。 

   洛林.瑟斯顿是夏威夷王国仅有的少壮派精英律师。他才思敏捷,胸藏锦绣,下笔成章,有倚马可待之才。1898他收购《太平洋商业宣传报(Pacific Commercial Advertiser)改名为《檀香山宣传报(Honolulu Advertiser)从事为夏威夷群岛推销凤梨与蔗糖两大产业风行一时畅销全美各州不但为夏威夷王国打开外销缺口这份夏威夷群岛最大的报纸至今依然在发行。 

   洛林.瑟斯顿接手这份报纸后非但成为他推动夏威夷群岛与美国合并舆论的喉舌也成为他自己家族企业之一他的儿子洛林.波特.瑟斯顿(Lorrin Potter Thurston)和侄孙瑟斯顿.特威格.史密斯(Thurston Twigg-Smith)都视之为终身职业。 

   洛林.瑟斯顿的妻子是玛格丽特.克拉丽萨.史普曼(Margaret Clarissa Shipman)她父亲叫做威廉.科尔内留斯.史普曼牧师(Reverend William Cornelius Shipman)亦是来自美国基督教的传教士。他们育有二子一女:长子罗伯特.史普曼.瑟斯顿(Robert Shipman Thurston)次女玛格丽特.卡特.瑟斯顿(Magaret Carter Thurston)三子就是后来接手他庞大报业的洛林.波特.瑟斯顿。 

   洛林.瑟斯顿是非分明,嫉恶如仇。他有坚定不移的志气,不信奸邪的勇气,目空一切的傲气,傲视公侯的霸气,更有视钱财如粪土的豪气。

   洛林.瑟斯顿是推翻夏威夷王国王朝的孙文,替夏威夷王国王朝掘坟的第一人,使夏威夷王国王朝变天的推手,导致夏威夷群岛走向共和体制的先锋,更是促使夏威夷群岛与他祖国合并的总工程师。洛林.瑟斯顿少年得志,难免轻狂,用财富累积起来的富商地位,使他更看不起夏威夷王国政府的种种贪污腐败,官僚无能。

   1886年,洛林.瑟斯顿商而优则仕,追随乃父足迹,投身政坛,以无党无派独立候选人身份,高票当选莫咯凯与蓝乃(Lanai)区的夏威夷王国国会众议院众议员。竞选时,以夏威夷王国首相华代尔.默里.吉布森(Prime Minister Walter Murray Gibson)为首领的腐败政府,为了保证自己人能顺利当选,非法地派出五十名特别狗腿子官员,到投票影响力极为重要的莫咯凯与蓝乃区的五十个选票站〝帮助〞无知的选民〝投票〞,企图混水摸鱼,从中得利,这完全是当年台湾国民党的手法。 

   这批一共有二十八人的夏威夷王国国会议员提名人,全是拿夏威夷王国政府钞票的人,其中的二十七人是夏威夷群岛土人,一位白人。这位唯一白人是首相华代尔.吉布森的女婿弗雷德.海瑟尔丹(Fred Hayselden)。

   从这个组合上,就完全可以看出这是一帮什么样的人马。说穿了就是想搅鬼,就是想买票。这跟台湾的国民党和民进党,用的是同一种下流政治手法。洛林.瑟斯顿是个有策略的人,他岂能被这批官僚骗了?他对付以首相华代尔.吉布森为首的夏威夷王国政府策略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来治其人之身。

   洛林.瑟斯顿组织了五十个人,每人每天五块钱工资,工作很简单,就是他们必须寸步不离地盯住首相华代尔.吉布森派出来的每一位狗腿子,使他们毫无搅鬼的机会。

  夏威夷王国政府与洛林.瑟斯顿第一次交手就落了下风,惹了一鼻子灰,踢到硬铁板。洛林.瑟斯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提案彻查卡拉库雅政权大臣们,尤其是首相华代尔.吉布森在选举时的种种非法行为,包括他们的贪污腐败、卖官鬻爵与酗酒吸毒等等罪行丑闻。

   一时间,一股清新风气,吹进暮气沉沉的夏威夷王国国会,也吹醒夏威夷王国人民的政治意识。夏威夷王国人民自此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民代表,什么才是真正的言论自由。

   在1886年度的夏威夷王国国会上,议员们正在辩论一条有关控制酒精的提案,其中有条规定,即商人不可再卖酒给已经醉酒的人。夏威夷王国政府财政部长约翰.卡庞拿(John Kapena)在开会时,尚未从昨夜的醉酒中清醒过来,依然处在半醒半醉状态中。

   约翰.卡庞拿听到洛林.瑟斯顿的提案,以为是冲着自己来的,不由勃然大怒,也顾不得头重脚轻马步轻浮,拍案而起,咆哮着反对。但是话还没说完就两腿一软,跌倒在议台上,顿时惹来一阵哄堂大笑。   

   洛林.瑟斯顿趁势追加一条包括弹劾约翰.卡庞拿在内的议案,对他国会的同僚们说:〝我认为这种在开会时都酒醉的人,却反对一件他所不知道的禁止酗酒议案,这不但是国会的羞耻,还是全夏威夷王国的羞耻!他应该对夏威夷王国全国人民道歉才对!〞 

   洛林.瑟斯顿单枪匹马勇闹议事堂得罪皇家党,对夏威夷王国国会来说,是一件从没发生过的事情。一时间,整个夏威夷王国国会惊吓得慌了手脚,不知怎样来对付这位使他们大为头痛的民选新议员。

   外交部长见此,惊慌失措,气得一边擦眼镜,一边连忙大呼:〝停止!停止!肃静!肃静!议长先生,反了!反了!这太丢人了!这太不像话了!〞

  内政部长大表意外,口瞪目呆,用抖动的指头点着洛林.瑟斯顿,跳起来向着议长惊叫道:〝议长先生,快下达封口令!快下达封口令!〞

  洛林.瑟斯顿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心上,不但不停止,还精神抖擞的据理力争,慷慨激昂地叙说着戴维.卡拉库雅政权的种种腐败贪污,尤其是首相华代尔.吉布森选举时种种的非法行为,誓言追查到底,依法严惩,该弹劾的就弹劾,该起诉的就起诉,绝不手软!  

   皇家党被洛林.瑟斯顿气得五孔生烟六神无主。自此以后,皇家党们再也不敢小看洛林.瑟斯顿的发言。洛林.瑟斯顿在夏威夷王国国会里,从来不放弃任何收拾皇家党的机会,时间一久,大家都知道,原来洛林.瑟斯顿的种种不满,全都是冲着夏威夷王国王朝而来的。  

   洛林.瑟斯顿并不是仅用语言来收拾腐败透顶的夏威夷王国王朝,而是说到做到,用实际行动来瓦解这个他认为是已无存在价值,连根都已经烂掉的夏威夷王国王朝。  

   1887年一月,洛林.瑟斯顿连同他几位同志秘密地组织一个叫做〝夏威夷人民联盟(Hawaiian League)〞的政治小组。其目的只有一个:一齐来研究如何去了结这个天怒人怨的夏威夷王国王朝。

   如果研究夏威夷人民联盟的历史,还得从美国基督教传教士来到夏威夷群岛时说起,当美国基督教传教士在夏威夷群岛站住脚后,逐渐开始暴露出他们要将夏威夷王国变成一个纯基督教国家的政治野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成立了一个叫做〝使命党(Missionary Party)来推动这个计划,他们到处煽风点火,制造压力,排斥异己,打压其它的宗教。使命党的另一个目的是建立个人财富,这点是完全做到了,几乎所有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的家庭,都因不明原因或是经商而致富。钱与权是一币的两面,为了达到他们在农、商、政、经方面的优势和利益,于是枪口就对准了已经是他们发财路上障碍的夏威夷王国和王朝。

   使命党想尽了方法去影响夏威夷王国皇帝的决策,但有时操之过急而惹出大祸。他们为了操纵夏威夷群岛的宗教市场,居然要求夏威夷皇帝驱逐别的非美国基督教离境。脑袋灌了水的夏威夷王国皇帝卡梅赫美亚三世听信了他们的妖言,下令驱逐两位法国神父离境,和不允许其它的天主教神父进入夏威夷王国领土,结果挨了法国战舰的大炮,还赔钱了事。

   为了害怕遭到报复,美国基督教牧师们又把它改头换脸为〝改革党(Reform Party)〞,这个改革党要改革的,不是改革他们自己想一教独霸夏威夷群岛的野心,而是要改革夏威夷王国不肯依照他们指挥棒来转的倾向。

   改革党的后代为了达到其见不得光的推翻夏威夷王国王朝的政治目的又改名为夏威夷人民联盟再就是什么合并会公民安全委员会(Citizens Committee of Public Safety)这都是些一路下来换汤不换药的同一政治组织。 

   这些政治组织不但控制住夏威夷群岛的重要政府职位还把黑手伸进夏威夷王国唯一的武装组织〝檀香山步枪会(Honolulu Rifle Company)。檀香山步枪会成为夏威夷人民联盟的后台后,夏威夷王国的覆亡,就开始倒数时刻。

   夏威夷人民联盟主要的成员是:威廉.肯尼(William Kinney)桑福德.柏拉德.杜尔(Sanford Ballard Dole)威廉.卡斯尔(William Castle)纳撒尼尔.爱默生(Nathaniel Emerson)威廉.罗厄尔(William Rowell)彼得.柯斯曼.钟斯(Peter Cushman Jones)卡伦斯.亚舒富特(Clarence Ashford)艾拉涛.雅特金森(Alatau Atkinson)、亨利.沃特豪斯(Henry Waterhouse)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阿尔伯特.弗朗西斯.贾德(Albert Francis Judd)威廉.怀尔德(William Wilder)塞西.布朗(Cecil Brown)约翰.埃米卢思(John Emmeluth)约翰.索珀(John Soper)查尔斯.卡特(Charles Carter)塞缪尔.达蒙(Samuel Damon)和基斯特.勃涛(Crister Botle)这批人就是夏威夷群岛王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夏威夷人民联盟委员会。 

   这个半革命式的夏威夷人民联盟组织成立初期,卡伦斯.亚舒富特的弟弟沃尔尼.亚舒富特(Volney Ashford)在开会时曾经情绪高涨,气愤难平,他以拳击桌,大声咆吼道:〝根本就不需要对这个夏威夷王国王朝再浪费什么精力与时间,干脆把那个无用的夏威夷王国戴维.卡拉库雅皇帝拖出来,一刀了事!〞

   这种残暴理论,惊吓得在座诸公,连嘴都合不起来。夏威夷王国最高法院常务大法官桑福德.杜尔,听完沃尔尼.亚舒富特的暴戾理论后,斯斯文文地站起来,代表着大家发表意见说,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当的,希望以后不要重提,大家无法同意这种赤裸裸的鼓吹暴力行为。    

   凶狠成性的沃尔尼.亚舒富特并不肯接受大家的批评意见,不但嘲笑桑福德.杜尔为胆小鬼,更是横眉竖眼地坚持自己的蛮干看法。桑福德.杜尔和维廉.史密斯两人听后,觉得道不同不相与谋,更耻与之为伍,于是宣布辞职,即日开始退出夏威夷人民联盟。   

   没多久,因为夏威夷人民联盟委员会的成功运作,夏威夷王国国内发生了一场空前绝后的不流血革命。戴维.卡拉库雅皇帝被强逼签署新夏威夷王国宪法,是为夏威夷王国历史上著名的《刺刀宪法(The Bayonet Constitution)》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夏威夷王国1887年不流血革命〞。

   顾名思义,可知过半矣,仅从其名称上,就可以联想到其内容是什么了。这是一部霸王硬上弓的新宪法,主要目的是夺取政权,架空夏威夷王国王朝,尤其是夏威夷王国皇帝的权力。

   完全都是夏威夷人民联盟党徒的重建党,他们终于得偿所愿。他们采用半软半硬的卑鄙下流手段,成功地夺取了夏威夷王国政府全部行政权。不流血革命成功后,夏威夷王国政府实行改组,所有的内阁部长与政府中之各重要职位,全都由夏威夷人民联盟委员会的人马出任。

   古语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样的皇帝,就会有这样的国会,也就会有这样的人民。夏威夷王国之覆亡于短短数年间,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待续)

  






2011年8月
31日 高胜寒 在 美国华府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风云际会 人才辈出
  • 民选君主 鞠躬尽瘁
  • 制创宪法 奠定中兴
  • 薄命帝后 命丧异国
  • 美国民权运动发展史上最近的种族大暴动
  •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