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光明老板胡治藩的生死恋

来源: judongying 2011-08-24 08:57:4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85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dongying ] 在 2011-08-24 18:00:4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ZT) 大光明老板胡治藩的生死恋

                          作者:籽言

 他,是旧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总经理,又曾是中国第一家民营实业银行的银行家;她,是江南四大坤旦之一,长期与周信芳(麒麟童)同台搭戏,受上海滩众多顶级社会名流竞相追捧。他们的爱情故事轰轰烈烈,连生命最后的谢幕,都让历史无法回避……

 

1937年,上海市中心,北风呼啸的隆冬之夜。欧陆建筑风格的卡尔登剧院灯光一暗,整个剧场凝固在静悄悄的期待里,期待一位京剧名角。她就是金素雯。

金素雯虽然只有21岁,却拥有一支庞大的戏迷队伍。坐在台下的戏迷中,有一位金素雯的仰慕者,他被金素雯的表演迷住了。

江南著名坤旦金素雯

 他能唱京剧里的多种行当,冷僻的梨园掌故,他亦如数家珍。这位看出门道的“内行”,就是这段传奇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胡治藩。他不仅是一个知名的票友,一个权威的剧评家,他还主编过报纸。而他的主业竟是个银行家,浙江实业银行总管理处的第二号人物。
此时,金素雯的天才演出犹如一滴水悄然无声坠落在平静的水面上,触动了积压在胡治藩内心的情感:对旧式婚姻的反感,对发自内心的爱的长久渴求。
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这人太难得了,今生决不能错过她。而让胡治藩走进仰慕追求者行列的最重要原因,是他对金素雯的印象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那年八·一三抗战,上海爆发了大规模的爱国抗日示威游行。浙江实业银行的办公大楼正坐落在游行队伍必经之路,胡治藩站在街边为游行队伍鼓掌助威。突然,他注意到走在队伍前列领着喊口号的人竟然是金素雯。胡治藩不由深感震撼。他赶紧扭身跑回办公大楼拿了瓶饮料,跑步送到金素雯手里:“想不到你金小姐会在这里。”说完,匆匆离去。
时隔一周,胡治藩听说梨园公会有一个抗日筹款集会,心念一动,主动赶了去,果然再次看到登台演讲的金素雯。他等在会场外,再次说了一句:“想不到你金小姐身在梨园,心在国家。”说着,递上自己的名片,说自己在筹款方面能帮上一点小忙。
金素雯不由仔细打量起眼前人,居然是个仪表堂堂、修长整洁的儒雅君子。她不由心生好感。
几天后,金素雯给胡治藩打了感谢电话,在胡治藩的帮助下,她为前方将士筹到了八九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极其可观的巨款,经过筹款的事,双方都留下很深的印象。
过了几个月,胡治藩派人给金素雯送了一张邀请晚宴的请柬,这是胡治藩第一次向她发出邀请。准时到达的金素雯让胡治藩眼前一亮。最先入目的,是用闪光而高贵的紫貂皮制作的、高耸到耳边的大衣领子。豪华与高贵的气势上面,是金素雯一贯的温和而大方的笑容。
几句寒暄之后,让胡治藩没有想到的是,金素雯端出了心里早已准备好的问题:“看您的文章上说,贵处是绍兴,那想来您的夫人以及家人现在都住在上海了吧?”
胡治藩一愣,但他明白不能回避的事情只能正视。他娓叙家常一般地谈及往事。口气虽然平和,用词却很谨慎,从自己19年前奉父母之命在故乡结婚说起,讲到生了三个儿子,如今最大的儿子今年已18岁,次子15岁,小儿子也已经8岁,平稳而如实地和盘托出,并无一字提及他的夫人陈允泗。
第一次和金素雯单独见面后的胡治藩,一如既往做金素雯的忠实观众。3月末,胡治藩在报纸上,写了一篇文章盛赞金素雯的演出。
很显然,金素雯当日的装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有备而来的本身也表明了金素雯对胡治藩的重视,谁会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花很多时间去设想见面该穿什么,深究见了面又问什么呢?而对于胡治藩而言,多年来一直是把那个家看做是自己对父命的无奈遵从,一个能晚回就尽量晚回去的家。当天的他,一定觉得核心问题是有了一位夫人,而这一点是有可能改变的。
 


原配夫人挥了挥手:依你,总可以了吧

 


家中的妻子陈允泗,是从故乡的封闭环境里走出来的女人。
从一个家庭的观点看,夫人是好夫人:相夫教子,操持家务。而在胡夫人陈允泗的眼中,胡治藩人才家世都无可挑剔。结婚20年,大儿子都快成家了。对如此心态的夫人提出离婚,恐怕是平地一声雷。但是,要胡治藩放弃金素雯又绝对不甘心,他只好硬着头皮找机会摊牌。
两天后,胡治藩深夜回家,意外见夫人端坐等候,开口就问他:“你想想你是什么人?”“捧戏子、唱戏、写无聊文章,这就是你身为父亲、身为叔父,为胡家的子侄辈该做的榜样吗?你应该要一门心思做行(指浙江银行)里的事体,将来若都像你这样,胡家怕要完结了!”
突如其来的严厉谴责,使胡治藩气恼而意外。他正想反驳,忽然注意到茶几上有几份报纸。他一下子明白今晚夫人说辞的来由,于是转过话题:“我写剧评多年,捧的人多了,怎么你今天突然说这种话?”
陈氏夫人的回答是,现在啥人都晓得,你现在看戏,只看这个下作戏子的戏。说着指着茶几上的报纸。
胡治藩不能接受“下作戏子”四个字,反驳说:“你毫无根据怎么能如此说。原来这么多年你看不惯我,那我和你离婚好了,现在是民国,离婚也很平常。”陈氏夫人愣了,完全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她潜意识里似乎高估了丈夫对自己的感情。虽然她觉得丈夫这次很认真,发展下去对家庭有威胁,因而希望利用家族利益、长辈形象的力量。但万万想不到,居然会听到“离婚”二字。万千委屈顿时化作伤心泪水,她低泣着回房去了。
第三天,胡治藩的大嫂出面说和。胡治藩告诉嫂子,多年的隐忍难以为继,决心已定,不可挽回,让大嫂转告,请陈允泗提离婚条件。
胡治藩和金素雯这两个有心人之间,横着一个大大的、难解的死结。之所以说难解,因为是对着四个人而言的。这四个人是胡治藩的原配夫人和三个儿子,那是一个完整的家呀!他们要跨越多少高山,才能走到一起呢?
1941年5月,整整一个星期,胡治藩盘算着如何劝说妻子。回家路上还在做最后的推敲:“20年中,你我没有建立起感情,错点鸳鸯谱的责任在于错误的时代,错误的婚姻制度。你我都是受害者,我准备用顾全你面子的办法,保证你生活需用的措施,来纠正历史造成的错误。”
走进那间房子,妻子一反过去的气愤、激动,口气很平淡地问,你来谈离婚的事,对吗?
胡治藩多少有点意外,“是呀。”正想从20年前说起:“那时候……”
陈氏夫人挥了挥手,打断了胡治藩的话头,依然是很平淡的口气,道:“依你。”
胡治藩一愣,正想开口。陈氏夫人再挥了挥手,“依你,依你,总可以了吧?”
令人颇感狼狈的好消息,一种一脚踏空的尴尬。陈氏夫人再挥了挥手,“好了,你去吧。”
一丝伤感从胡治藩心底浮上来。胜利,居然是如此的无奈。这里已没了家的味道。
7月末,胡治藩再次回家摊开准备好的离婚文件,问陈氏夫人是否听听细节?她答复,是不是让我再清静几天?你放心,都依你。你又不会骗我,儿子也是你的,都依你。
8月17日的清晨,胡治藩办公桌上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不好!电话里是妹妹的声音。昨晚寂静深夜,二嫂服毒。你快回来!
空荡荡的弄堂口站着一个人,这个人是妹妹。妹妹的身后,有一辆白色汽车。妹妹说,吃的是鸦片。医生刚到,一看就说,看来吃得非常多,希望不大,还在抢救。
凄惨的哭声开始隐隐传来,胡治藩的脚步慢下来,在跨进大门之前,胡治藩已经看到了所有的悲惨画面:扑上来的小儿子,往后退的二儿子,妻子苍白转青的遗容……


生命尽头相拥绝唱桃花扇


第二年的农历三十,奉梨园行祖师爷的遗训,金家的年夜饭提前到中午吃。旧时戏班的人,年三十晚上常要赶场子,散场已过了午夜,所以年夜饭不得不提前到中午。
“呃哼。”寂静中,金老太爷半向祭堂,半向小女儿,声音回荡空中,“列祖列宗在上,素雯,你的终身大事究竟是如何着落?”
秉承旗人个性的金素雯,抬眼正视金老太爷平声回问道:“阿爸,你说胡治藩有什么不好?”
金老太爷一下子僵在那里,额头上青筋暴起,他激动起来,高声喊出藏在心里的、不吉利的重话:“胡治藩的三个儿子,一辈子都要咬定他们的妈是你害死的,你懂吗?”
泪珠晃动在金素雯的眼角,她的声音有点颤:“不错,胡治藩的儿子会说我害死他们的妈,那些记者也会说,金素雯逼死了胡治藩的老婆!”
……

金老太爷怒道:“你怎么不明白,不是他人不好,是他的环境可怕! ”

金素雯端起杯子,“不是人不好,是他的环境可怕。这么说,是好人在患难之中……”她停了停,举杯到嘴边。是的,下面的意思就是:“总不能弃人于患难之中。 ”

金素雯看着酒杯,加了一句:“阿爸,阿姐,我明天和胡治藩订婚。 ”言罢,干杯离席。

经历了磨难和曲折之后,1942年春节,胡治藩和金素雯终于结为伉俪。婚后,夫妇俩恩爱甜蜜,琴瑟和谐。胡治藩主持了当时全亚洲最豪华的建筑,远东第一的电影院——大光明。

解放后,胡治藩成了红色资本家。当时上海有两大“红色资本家”,一个是荣毅仁,另一个就是胡治藩。而金素雯则加入上海京剧团,在新社会中继续她心爱的京剧演艺事业。

转眼十年动乱爆发。随着姚文元父亲、旧文人姚蓬子提示,胡治藩受到了集中批斗。到1966年6月底,批斗会发展到动手打胡治藩、用脚踢他的地步,甚至把他从楼梯栏杆上头朝下倒挂起来,逼他承认错误,而胡治藩只是沉默不语。

7月的第一天,金素雯一反常态,穿着整齐的墨绿套装,神态镇定地来看大字报。

那时京剧院里面的大字报,金素雯已经成为配合资本家丈夫胡治藩、配合黑帮头子周信芳向党猖狂进攻的急先锋。金素雯看了很久,看完,笑了一笑,点上一支烟,离开了。

老保姆回忆:第二天金素雯穿上了最漂亮的旗袍出门,去了南京路最大的食品公司,带的食品都是胡治藩最爱吃的食物。老保姆后来后悔,怎么就没有想到,他们已经在告别世界。

7月3日深夜,胡治藩、金素雯双双自尽了。他们两人将两只垫脚的小凳子用毛衣包裹起来,避免声响,一起站上去。右手挽着左手,左手挽着右手,面对着面。闭上眼睛,一起踢翻脚下的椅子……

胡治藩和金素雯的生死恋,是由他们唯一的儿子胡思华在 《大人家》一书中公之于众的。

胡思华先生说,当年父母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后,他便被看作是反革命集团头目,一度在外流浪漂泊,即使平反后,他仍然过着被排斥赋闲的日子。直到1980年移居美国,37岁的他才真正开始自己的事业,之后又回到上海担任美国著名国际广告公司驻中国代表。

他的同父异母的三个哥哥:大哥胡思纪是经济学硕士,香港浙江银行的董事长;二哥胡思庆是圣约翰的文学博士,上海话剧志单独立传的名角,主演过《陈毅市长》;三哥胡思永是建筑学博士,造过上海的地标建筑新锦江饭店。

谈起整理这段故事的过程,胡思华说一直在提醒自己尽可能站在陈氏夫人和母亲金素雯的立场,客观地反映这段家族历史。当他历时三年多终于完成创作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很慎重地把书寄给陈氏夫人后人——胡治藩的另外三个儿子和家人。尽管从小胡思华和同父异母的哥哥就几乎没有兄弟亲情,文革后更没有来往了。但胡思华还是决定那样做。他找到了他们的地址,把书一一寄了出去。

出人意料之外的是,突然有一天,二哥胡思庆的儿子胡康钢看到书后上门找到了胡思华,侄子握着胡思华的手,诚恳地说:“小叔叔,感谢你客观而公正地描述了我们家族历史。”真是应了那句话:相逢一笑泯恩仇。

 

 

 

 

所有跟帖: 

没贴好呀 -大头大头- 给 大头大头 发送悄悄话 大头大头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24/2011 postreply 16:42:13

抱歉。现已修好,谢谢提醒! -judongying- 给 judongyin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24/2011 postreply 18:09:36

谢谢好文 -大头大头- 给 大头大头 发送悄悄话 大头大头 的博客首页 (102 bytes) () 08/26/2011 postreply 15:32:3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