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马来西亚共产党电台

来源: 上海大男人 2011-08-13 05:58:03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258 bytes)

 访徐泽荣---香港《开放》杂志     

    阔别十一年,约在沙田新城市广场见面,几乎认不出来了。真是监狱岁月催人老!但话题一打开,那个面容生动、思想敏锐、记忆力极佳、引用数字如数家珍的徐泽荣又回来了。他一坐下就问时事政局,对十一年来监狱之外的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如饥似渴。在侃侃而谈之中,看得出来他对外面世界有相当了解。

问:你出事的消息,我们很久才知道,当时传闻很多,可不可以讲一下你被捕的情况。

徐泽荣:那天是二○○○年六月二十三日深夜,我在广东番禺丽江花园的家中,来了一群人拿着拘留证,说他们公事公办,家被搜查,我的电脑、传真机被作为犯罪工具被没收。

问:很突然吗?

徐泽荣:我不意外,已有思想准备。我研究韩战、苏联军援中国革命的历史,已有人向我发过警告。我觉得自己早晚会出事。出事这天早晨,有个香港商人陈文兴打电话给我,说看到新出的亚洲周刊,上面有我的关於马来亚共产党在湖南设电台的文章,问我会不会有问题。不过对这个警告,当时我不太留意。

问:你一审判罪是“为境外非法提供情报和非法经营”,二审改为“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罪和非法经营”,主要是发现你一九九二年向韩国学者提供中共五十年代关於韩战的内部资料。但开放杂志曾报导你出事是写马共电台这篇文章。你知道究竟是甚么原因吗?

徐泽荣:我在监狱时也怀疑与这篇文章有关。我坐牢五年后听家人说,一个广东政法委书记(名字不便透露)说我这篇稿导致马共两名党员坐牢,其中一人已瘐死狱中。

问:详情是怎样的?

徐泽荣:这篇文章是我到湖南益阳市岳家桥四方山採访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时马共电台的遗址,文中提到马共电台两名负责人男的名叫洪滔、女的名叫李凡。好像就是这两人被抓了,他们可能用的是假名,但马共应该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一九八九年一直躲藏在泰国边境的马共军队投降后,留在了泰国,相信被捕的这两人一直生活在马来西亚未向当局自首。

徐泽荣旧文

        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岳家桥镇地界上空,一连几日有一架军用探测
    飞机在盘旋。这事发生在一九六七年初。侦察过后不久,一个团加一个营
    的工程兵驻进岳家桥四方山,在石山上大兴土木。后来当地人才知道,这
    个有许多房子、一处坑道、一座铁塔的秘密场所,原来是马来亚共产党的
    广播电台。在八十余名马共成员(携十余名子女)、百余名中方协助人员
    、一个警卫连队驻进后,一九六九年一月,「马来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
    以马、泰、华、英语始播音,每种语言每天播音一到四小时,一直持续到
    一九八一年。其后,因马共与大马政府达成和解,电台撤销,上述三组人
    员先后撤出。至一九八七年,该处的地皮及建筑物被石长铁路有限公司买
    下,原意是办疗养院,没办成;一九九五年转手卖给益阳市一家地产公司
    ,拟办度假村,又没办成,因为地点实在太偏远了。
    
      三十年前,当我在像马来西亚一样漫山遍野种满橡胶的海南岛当知识
    青年时,就时常聆听马共电台的短波广播。我常常为它激越的呼号曲和革
    命形势报道所激动,幻想着哪一天世界革命爆发,我们知青便可以告别农
    村,杀向欧美。那时西方人亦作此想,拍了部电影叫《一个中国士兵在巴
    黎》。我相信在那个年代,马共广播对马来西亚和世界各国的革命斗士,
    也有着像对我一样的强烈感召力,尽管它所鼓动起来的革命狂热并无现实
    基础。
    
      马共电台遗址在学术上被我发现的过程,也有一段故事。我在香港中
    文大学的硕士论文名为《中国与泰共武装斗争》,后经出版。我曾托人赠
    送一本给原马共总书记陈平。陈平接书时,对仍有人关注东南亚各国共产
    党武装斗争历史感到惊讶。在搜集论文资料期间,我接触了到了不少有关
    马共的资料,了解到马共有一个秘密广播电台设在湖南境内。以后马共放
    下武器,回归社会,我又曾听说马共电台人员大部返回马来西亚或新加坡
    。
    
      无意中得到重要线索
    
      总部在香港的亚洲周刊报道原马共成员新动态(见本刊九八年第二十
    四期)、新加坡《联合早报》连载原马共成员回忆录,都曾引起我莫大的
    兴趣。我也曾试探接触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要求入内查阅马共档案,但
    对方不愿接谈。每一次到新加坡或吉隆坡,我都注意搜集有关马共的书籍
    。今年初更把其中一本交一位同事翻译,准备进入对马共历史的研究。
    
      今年五月初,在一位朋友举行的晚宴上,广州商人商先生谈起,前不
    久他曾随朋友到长沙附近参观过一个「马共总部」,内有「总统府」、「
    指挥楼」、哨所、坑道等等。但他不清楚具体地址。两个星期后,我的另
    一名朋友、在广州当教师的王先生通过朋友,找到湖南省一曾参与马共电
    台的基建、撤除和出售的王姓外事干部。经和他通话,我了解到:电台的
    后勤事务,原由中央授权湖南省外事办管理;电台的确切地点在衡龙桥四
    方山;电台的广播设备移交给省广播局;电台的档案资料,转移到了省社
    科院。
    
      王姓外事干部说,若无中央介绍信,外事办、社科院均不能接待任何
    调查马共电台遗址的人员;但若我自行前去,他不表反对。二十五日,我
    到住房楼下复印资料的时候,与一蔡姓公司文员闲聊。真巧,她竟然是四
    方山岭村人,而且对马共电台遗事略知一二。
    
      雇摩托车独闯无人地带
    
      她告诉我准确无误的行走路线:从广州乘到临澧的特快列车,至宁乡
    下车;转乘汽车从宁乡到衡龙桥,再从衡龙桥到岳家桥;然后再转乘摩托
    车。跟车手说到「六九一水库」,经洗澡坪、接龙庵(二村名),十多分
    钟就到了,也可以从岳家桥下一站大泉乡乘摩托车前往。她说:「我曾经
    打着火把进过坑道,里头又黑又弯;前些年有个大款被杀,尸体就给藏匿
    在里面,至今未破案。」顿时我觉得头皮麻起来。
    
      五月二十六日晚上,我只身踏上旅途。次日正午到达岳家桥。本来蔡
    姓公司文员安排,我一到就去找她的舅舅,由他领我去面访知情长者和参
    观电台遗址。但当我跨上摩托后座时,突生一念:「万一蔡姓文员的舅舅
    、父母向当地政府报告了我的企图,当地政府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信
    条,指示他们劝说我放弃调查,怎么办?」不如捷足先登。于是交代摩托
    车手径直驶往「六九一水库」,此时,对政府干预的担心超过了对独闯异
    地的顾虑。
    
      中国支援世界革命,奉行的是「阶级高于主权」(全世界无产阶级的
    利益高于国家的主权),与美国现今鼓吹「人权高于主权」有异曲同工之
    妙。若不掩饰自己当年推行阶级高于主权,便难于批评美国如今鼓吹人权
    高于主权。这也许是北京如今对其当年支援世界革命的事实遮遮掩掩的原
    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政府为支援世界革命,拨款折合约五百亿
    美元。难道创造这笔钱的人没有知的权利?
    
      两点半左右,隐藏在参天林木之中的马来亚革命之声广播电台遗址跃
    入了我的视野。它的范围大小与一市委党校或一营队驻地差不多,分内外
    两院。建筑基本分红墙平房和黄墙楼房两种,楼房均为二层。全已人去物
    空。在外院之外还有一小院,内有一超长(约四十米)的红墙二层楼房。
    第二天弄明白,那是专供马共成员制作广播节目的「技术楼」,而其门前
    的「喷水池」实际是冷却水散热池。商姓广州商人所说的指挥楼,应该就
    是技术楼的讹传。建筑质量依七十年代标准评判当属上乘。在一座高大的
    厂房内,蛰伏着两座庞大的锅炉,当年它们为不惯寒冬的马共成员供暖。
    
      发射机藏在隐蔽坑道内
    
      原为内藏发射机的坑道,大门紧锁,但旁边住户有钥匙。我打算次日
    准备好电筒才进去看。坑道口有一报废了的变电所。被商先生称为「总统
    府」的建筑,乃为一前低后高的四合院。内分四套单身住房;无办公厅、
    会客厅、餐厅、厨房。一老年樵夫引领我去看了当年警卫连队的靶场。一
    筒胶卷拍完之后,我不禁舒了一口气;现在可以安心去找蔡姓文员舅舅了
    。此时时针已指向五点。
    
      蔡姓文员舅舅原来全然不是政府说客。他在焦急地等我。昨天他忙了
    一天,为我找到了两位知情长者,一位是退休农村干部,一位是电台退伍
    军人。蔡姓文员舅舅邀请我次日清晨和他及家人一道在家吃早饭,早餐其
    实给做成了正餐。蔡姓文员父母也来了,送给我好几包土特产。他们淳朴
    善良、热情率直。我不禁为自己昨天对他们以及当地政府的猜疑感到惭愧
    。
    
      私人笔记流露浮沉感慨
    
      饭后,两辆出租摩托车将我们两人带到了电台退伍军人家中。他原来
    是在院内的机器操作员。在退休农村干部的补充下,他为我追忆了当年马
    共电台的情况。但他所知者仅为马共电台及其成员的粗略情况和生活情况
    。尽管如此,他的回忆将有助于今后的深入调查。蔡姓公司文员透露,一
    位女性马共电台成员于撤离之前,将其私人拥有的笔记、资料、书刊等当
    作废纸卖给她家。她家用来卷制鞭炮,早已片纸不留。她印象最深的是笔
    记上抄录有李清照词多首。看来她有身世浮沉的感慨。
    
      马共电台负责人为一男一女。男名洪滔,性格爽朗;女名李凡,不苟
    言笑。李凡携一女儿前来,后该女病死,骨灰埋葬在院门进向左侧山上。
    马共电台其他成员在广播电台内的职务是撰稿员、资料员、编导员、文艺
    员、播音员等等,可能还有通讯电台报务员、译电员。马共成员不从事录
    音、发射、维修等技术工作。这些工作由中方协助人员承担,全是解放军
    。
    
      电台人员不准谈恋爱
    
      马共电台成员似无夫妻同来者,但有携幼同来者。多数是华人,马来
    人有只四、五个。中方协助人员负责人为任寿山、魏定奎(二人为无线电
    技术专家),白云龙(政工干部)。规定马共人员和中方人员之间不作私
    人交谈、互访;马共人员不得进入坑道,不得随意外出。他们有订阅外文
    报刊。据悉,当年电台工作人员的伙食费按级别分三十、六十、九十元三
    等,领导干部吃小灶。岳家桥肉菜市场必须首先满足马共人员的需要。另
    发充裕零花费,院内有小卖部(能制冰淇淋),有专人为马共成员外出采
    购所需物品。每年有一星期的外出旅游、购物假期。每星期由长沙来的电
    影放映队放一两次电影。有大、小文娱活动室数间,体育运动器械一批,
    游泳池一座。为十余个随父或母前来之儿童专门建有一所幼儿园(在院内
    )和一所中小学(在院外)。分配来八个大学毕业生教中小学,四方山学
    童因此得近水楼台之利。有一卫生所,医生护士皆为解放军,重病送长沙
    妇儿保健医院。
    
      没有听说马共人员内部发生过政治分歧。有一祖籍广东的马共电台成
    员要求回广东,不回马来西亚,一度被关禁闭。后竟得遂其所愿。恋爱婚
    姻问题发生得最多。结婚意味着生子,为避免增加中方负担,马共规定电
    台成员不得相互恋爱结婚。有一名男成员因恋爱受阻愤而上吊自杀。此后
    这项不通人情的规定才被取消,后来仅有一对夫妇诞下一婴;曾雇用四方
    山一村民作褓母。一名女文艺员被派往益阳地区歌舞团学艺,与该团一男
    演员互生情愫,结为夫妻,后得以留居益阳,少数马共电台成员如李珍、
    庄森等,后来留居长沙清园宾馆。
    
      当时电台的发射机五十千瓦。输电线电压十一万伏。备用柴油发电机
    四百八十匹马力。发射塔高九十四米,蔚为大观,可惜已拆毁。面访完毕
    ,两位知情长者引领我们参观坑道。主坑道内有电灯。手电筒仅在观看辅
    坑道时派上用场。在约四十米长的主坑道进向右侧,设有发射机室两间,
    柴油机室一间,现在被村民用来腌制咸鸭蛋;左侧,发现绘在墙上的发射
    机电路图一幅,约长四米,高一米;毛主席语录数幅,其中一幅是:「世
    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得到并将继续得到六亿五千万中国人民的坚决
    支持。」主辅坑道总长约一百五十米。
    
      共干之女骨灰冢已不存
    
      从坑道出来后,又去看了资料库、电影厅和大饭堂(楼上楼下)、幼
    儿园、卫生所。最后,在我的坚持下,两位长者领我到院外小山上寻找李
    凡女儿的骨灰冢。据说她长得胖胖的,死时才二十岁出头。在一座施工期
    间溺水而亡的解放军战士墓附近,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李凡女儿骨灰冢的遗
    址,为一长方形地槽。骨灰盒已被挖出取走,墓碑也不知去向,可能是被
    她的母亲亲自或请人将之取出,带回马来西亚。

所有跟帖: 

是的, 所以, 马共应当强烈谴责邓小平修正主义集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背叛. -美洲狮- 给 美洲狮 发送悄悄话 (244 bytes) () 08/13/2011 postreply 08:11:36

过去我也常常听这个电台,非常向往他们的战斗生活.常常为他们的战绩而兴奋得睡不着觉. -美洲狮- 给 美洲狮 发送悄悄话 (154 bytes) () 08/13/2011 postreply 08:19:38

我想他们还是赶不上我们那时的! -美洲狮- 给 美洲狮 发送悄悄话 (724 bytes) () 08/13/2011 postreply 11:44:3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