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孤: 宽容对待朱镕基,公正评价朱镕基

来源: sir.good 2011-04-25 19:46:51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602 bytes)

最近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前夕,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到清华,主要到其任过院长的经济管理学院,与师生交流。期间,他一反平时低调的作风,高调论政,批评中国的教育,主要是针对教育制度,高校扩招,论文作假,高教规划等等做出批评。还对央视七点到七点半新闻联播进行调侃式的批评。对政府的汽车补贴政策也做出批评。并且号召讲真话,等等。


 


令人意外的是,朱的言论招来不少批评,包括这个万维网竟然也有很多批评声音,有人说朱根本没有资格批评中国的教育,其理由是中国搞教育产业化就是朱当政时搞的,是个错误的决策。作者并且把教育腐败,道德沦丧的责任归罪于朱。


 


老实说我对这样的论调很不以为然,不能认同这样的武断。朱当总理只当了一届,之前是副总理。要说他当政时的政绩,还是有的,实事求是,尤其是他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很了不起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靠了两位总理,一位是赵紫阳,他搞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另一个就是朱镕基,他千方百计让中国跻身世界贸易组织,同世界经济接轨。


 


另外,他在辅助李鹏时调整经济,治理整顿、游刃于通膨与通缩之间,运筹帷幄,最终实现经济软着陆。当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他做到了。


 


现在的中国大陆又遇到了经济危机(有人认为只是金融危机,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其实可能不仅仅是金融问题,更可能是经济问题),谁有本事调控现在的经济,再次实现软着落?


 


凭良心讲,朱在位一届,做的还是不错的。当然,人无完人,他的教育产业化确实有很多问题。但是要知道,朱当总理时,上有江泽民压着,还有李鹏在那里虎视眈眈,那个时候李是委员长,朱的角色并不容易做,他并不能随心所欲。


 


另外朱本人也确实有局限性,他是当年国家计委的,脑子里确实有计划调节那一套。


 


我觉得,我们对前任,尤其是对那些为老百姓做过实事的人,需要感恩,对其任内的些许遗憾也需要宽容。


 


关于道德沦丧以及反腐败问题,本身并不完全在朱的职权范围内,可是他还是雷厉风行,办了许多案子的,比如当时国内两宗最大的贪污走私案,远华案和广东湛江走私案都是他亲自督办的,但是腐败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这也不能全怪他呀。


 


朱在任时得罪了许多人,不少中央和地方的当权派对他既恨且惧。他精简机构,让230多位副部级官员下岗,得罪了国务院、中央和人大系统的大小官员;他抓税收,打击走私和骗汇,得罪了地方诸侯;他主张禁止军队经商,断了军队既得利益者的财路;他加强金融监管,剥夺了地方长官随意干涉金融的权力。


 


朱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除了遭人非议、指摘、内心熬煎以外,他的激情与锐气也遭到挫伤。小道消息说他的家人也受到了威胁,甚至伤害,这是十分严重的。


 


当然,朱在任时所作的一切,历史自有评说,每一个中国公民也都有资格评论他。


 


可是,我感觉,我们中国人缺乏宽容。如果说对一个罪大恶极的,屠杀百姓的领导人,或者对一个毫无内容的,空话连篇的领导人不宽容还说得过去,那么对朱这样有个性,敢担当,确实做过不少成绩的领导人,也那么苛求,恐怕就不妥了。


 


就算他那个时候的政策真的错了,那现在的他就怎么没有资格批评现在的政策呢?是谁规定这样的资格的呢?


 


再不好,他也是中国公民,任何公民都有资格批评政府,评论政府的决策,政策。


 


所以,对待朱这样的有功之臣,我建议还是宽容为好。对待他那个时候的是非功过也需要实事求是的给予评价,而不能简单的,甚至情绪化的一概否定或肯定。


 


亲爱的同胞们,宽容一些吧,朱比现在的很多当官的,无论人品,作风,水平,还是政绩,都不知道要好多少呢。

所有跟帖: 

如果他不纵容朱云来卖国,他的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宽容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美丽中国- 给 美丽中国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6/2011 postreply 01:03: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