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最早提出在东北寻找石油的是不是李四光?

来源: xyz2001 2011-01-08 21:12:37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909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xyz2001 ] 在 2011-01-09 08:29:3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ZT) 编者的话:谨编发此文,献给今年“百岁”的巴蜀之子黄汲清。今年“百岁”的,从邓小平到黄汲清、沙汀、艾芜……仅巴蜀就可以开出一长串令人崇敬的名字。他们降生在一个民不聊生的最坏的年代,但他们成长为最优秀的为国为民的人。他们相同的特点,是一生为理想的光芒所照耀,一生“术业有专攻”,最终成就斐然。在节奏加快、学术水准下降的今天,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仍坚守点什么呢?

2004年6月,5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黄汲清诞辰百年纪念大会。这位为中国石油工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世界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得到了他所应得的高度评价!

 曾几何时,以讹传讹,大庆油田的发现,归功于李四光的地质力学,但事实上,是根据黄汲清的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生储油理论,中国才有了源源不断的石油大发现,相继找到大庆、胜利等高产油气田。

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科学家设立的“何梁何利奖”,1994年第一次颁奖,颁给了钱学森、黄汲清、王淦昌、王大珩四人,每人各得奖金一百万元港币。除黄汲清外,另三人都是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的元勋。黄汲清一生为祖国找寻石油所作出的贡献,于此得到了最充分的肯定!

不过,遥想1959年的9月,当松辽平原打出石油时,1963年12月,当周恩来总理宣告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时,谁会了解这位知识分子的闪光智慧呢?谁知道是怎样的一个理论,导致了中国的石油大发现呢?

湮没在尘埃中的历史,终归会露出它本来的面目……

140块银元的论文

1904年,黄汲清诞生在四川仁寿县青岗场一个书香之家。在新旧两种文化的熏陶下,黄汲清一路读书上成都,过武汉,到天津,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1927年,他刚读大学三年级,就用英文发表了处女作《北京西山之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纠正了开滦煤矿英国地质学家马休的错误,得到中国地质学会等颁发的140块银元的奖金。

1928年秋,黄汲清被派往辽东、辽西调查煤田地质,后来又转战西安、四川、云贵等地进行地质调查,陆续发表了《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研究》、《中国南部之二叠纪地层》等6部专著,引起地质界的广泛注意。1932年他被选派到瑞士浓霞台大学学习,得到著名大地构造学家阿尔冈的指导,确立了一生的学术方向。

黄汲清在瑞士获得博士学位后,1936年初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和中央大学兼职教授、国民政府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的首批院士。

在四川找到第一个工业气田

黄汲清担纲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祖国急需各类战略物资,为祖国寻找石油便成了他和同仁们魂牵梦萦的事。1937年,中央地质调查所与顾维钧的中国煤油勘探公司合作发现了玉门油田———中国第一个工业油田。1938年,黄汲清带领陈秉范等调查四川隆昌圣灯山的地质构造,黄亲自布置钻孔,发现了我国的第一个工业气田———圣灯山天然气田。随后三年里,他率领众人在四川威远地区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和石油天然气调查,为发现威远大气田打下了基础。

1943年,他领衔完成了著名的《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提出了多期多层生储油的陆相沉积生油学说。这是对旧有的海相生油、陆相贫油观念的一大突破。

1945年,他的经典著作《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完成,开创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先例,提出多旋回构造运动的观点,取代了曾经统治欧洲数十年的德国地质大师史蒂勒的单旋回观点,在国际上引起轰动。

一前一后两大理论的确立,突破了国际上喧嚣一时的中国贫油论的束缚,为新中国华北盆地、松辽盆地的找油,指明了方向。

黄汲清喜欢用一句四川话杀死来说明问题。他说:研究问题就像打蛇一样,要打七寸。杀死一个问题就是贡献。关键是杀死!事实证明,他的陆相生油理论就是一个杀死了、立得住的理论。

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

1954年,新中国组建了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黄汲清和谢家荣当上了技术负责人,统领全国的石油普查工作。应用黄汲清的理论,有了一张《我国含油气远景分布图》,圈定含油地区125万平方公里。

1955年,黄、谢共同建议先在准噶尔、吐鲁番、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松辽、华北等大型陆相沉积盆地进行石油普查。但出乎意料的是,地质部只组织了5个石油普查大队,而对松辽平原没有作出安排。

松辽平原也是一个陆相沉积的盆地,日本人在那儿找了整整30年,因缺乏理论指导,没见到一点儿油。但依黄汲清的理论,松辽是最值得查找的地方。见普查目标中没有松辽,黄汲清急了,以技术负责人的身份,于19556月督促下达了松辽平原的石油踏勘任务书。

19558月,地质部东北地质局派出5人小分队向松辽平原进军。不久,传回好消息:松辽踏勘采集到的泥页岩中有荧光反应和浓重的油味,说明松辽盆地含油!

随后石油战线实行战略东移,集中人力物力,加快了大庆油田的发现。19584月,松辽石油勘探迎来第一道曙光:501号钻机打出油砂

“先知先觉”的地质学家还有一位。1949年8月,谢家荣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团成员到东北参观时就撰文认为:从区域方面来讲,我国将来的测勘工作,要特别注意“北满”,因为“北满”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处女地”……中生代煤田炭分特低和沥青的产生,可能预示着有发现油田的希望。这是我国地质学家第一次明确指出并阐述“北满”找油的希望。而这个“北满”就是现今的大庆油田所在地区。

 上世纪50年代,我国掀起了轰轰烈烈、规模空前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大庆油田的发现在其中占有非常特殊的位置。

 大庆油田是怎样发现的?多少年来争论不休。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张立生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为我们还原了历史真相。他认为: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的提出对大庆油田的发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量史实证明,阮维周、翁文波、谢家荣、黄汲清、孙健初、袁复礼、潘钟详、王家荫、李四光等地质学家和以特拉菲穆克为首的原苏联专家组关于松辽平原含油远景的论述是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得以提出的理论依据。可以这样说,没有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就没有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谢家荣和黄汲清是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的直接提出者。

理论酝酿. 19543月,李四光根据构造体系控油理论,指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主要坳陷带对储存石油具有比较好的条件。这是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提出的理论基础。李四光同时强调:东北平原,通过渤海湾,华北平原往南两湖地区可做工作,应先从新华夏式的旁边摸起,同时覆盖其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也都可以上。

先知先觉的地质学家还有一位。19498月,谢家荣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团成员到东北参观时就撰文认为:从区域方面来讲,我国将来的测勘工作,要特别注意北满,因为北满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处女地”……中生代煤田炭分特低和沥青的产生,可能预示着有发现油田的希望。这是我国地质学家第一次明确指出并阐述北满找油的希望。而这个北满就是现今的大庆油田所在地区。

此后,在1952年至1953年间,地球物理学家翁文波根据中国沉积盆地地图编制中国含油气远景分区图时,因为地质资料不足,就请教谢家荣等地质界老前辈,最后得到了这些人的帮助和热情支持。翁文波回忆说,当时,中国地质图留有大片空白,特别是东北部分资料很少。在谢家荣等老地质工作者的帮助下,翁老得出几点重要认识:一是在原有沉积盆地地图上,东北这个地理名词是用来表示含油气沉积盆地,这不够妥当。二是日本地质学家常用的北满南满等分区名词,既不适当,也难于被新中国所接受。三是无论是北面的松花江流域还是南部的辽河流域都有很广阔的含油气远景,因此可将此盆地命名为松辽盆地

19551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上,经过清绘的1300万的中国含油气远景分区图首次向国内学术界公开,松辽盆地(也写作松辽平原)的命名立即为学术界所接受。

195412月至19551月在地质部召开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前夕,谢家荣和黄汲清为提出找油方向与任务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经过讨论,最后两人一致同意在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开展普查,同时应当配合相应的物探工作。

理论实践

1955120日,在地质部的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上,黄汲清等汇报了东北石油的有关问题。据此,地质部副部长许杰提出了《关于1955年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的方针与任务》,决定组织25个地质队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四川川西、川南和川中地区,柴达木盆地,六盘山地区和华北平原找油。19553月,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经过讨论,编制踏勘项目,最终起草了《关于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的工作方法》。

这次会议后,地质部即组成5支队伍分别在新疆、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华北地区开展石油普查,同时还组织地质人员研究有关地质资料,最后认为在松辽平原、桂西地区、滇中地区有较好的石油远景,应该开展找油工作。

这年的611日,李四光以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的名义给东北地质局下达了松辽平原踏勘任务。829日,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又给东北地质局下发了《关于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的工作方法》。

98日,由东北地质局组成的松辽平原石油普查踏勘组正式进入到松辽平原开展踏勘工作。踏勘组按照《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设计任务书》和《松辽平原石油地质踏勘工作方法》制定出了踏勘计划。他们通过3个多月的野外实地油气地质调查,最终推断:松辽平原具有含油远景,具备开展石油普查勘探的石油地质条件,并建议迅速开展石油普查勘探工作。

1124日,松辽平原踏勘组向地质部普查委员会汇报工作。到了1956年的24日,李四光就石油问题给陈云写信,建议在年内采取措施,实地找油。同时,这个月,在北京举行了第二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松辽平原踏勘组的报告,并认为:广阔的松辽平原的大地构造轮廓与华北平原相似,是一个晚近的下沉地带,其中堆积着很厚的新沉积。包括白垩纪地层以及第三纪和第四纪的疏松沉积,其中可能有含油岩系,应选择适当地点准备打基准井,并提出初步钻探设计。

为完成上述任务,地质部决定组成松辽平原石油普查大队,下设地质三队,浅钻一队,重磁力一队,电测深二队。到这时,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才正式启动。

1959年,松辽平原石油普查项目圈出了整个大庆长垣的范围,完成了大庆长垣及其附近9个构造共2000平方千米的地震普查和详查工作。同年924日,石油工业部在松基三井获得工业油流。926日,扶27井也获得工业油流。至此,大庆油田宣告发现.

 

所有跟帖: 

陆相生油是潘钟祥首先提出的,黄就别抢功了。李四光是主帅决策人,当然 -130131- 给 130131 发送悄悄话 (19 bytes) () 01/08/2011 postreply 22:05:26

回复:陆相生油是潘钟祥首先提出的,黄就别抢功了。李四光是主帅决策人,当然 -130131- 给 130131 发送悄悄话 (6257 bytes) () 01/08/2011 postreply 22:06:51

好像提出找油的是日本鬼子,但没找到有规模的。中国按新理论找到了。 -评民- 给 评民 发送悄悄话 评民 的博客首页 (27 bytes) () 01/08/2011 postreply 22:05:33

回复:ZT 最早提出在东北寻找石油的是不是李四光? -滚子刀肉- 给 滚子刀肉 发送悄悄话 (256 bytes) () 01/09/2011 postreply 04:43: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