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留学生的父亲,陆克文当上澳总理,陆克文用汉语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辞

来源: 天天喝茶 2011-08-20 08:28:5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066 bytes)
中国通”陆克文击败执政11年半之久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当选澳大利亚新总理。据报道,这位“中国通”总理和中国有着很深的情结,他是第一位能讲流利汉语的西方领导人。

唱过折子戏

陆克文,一眼看到便可知道这是个地地道道的中文名字,其实他的英文名字是凯文·拉德。能讲一口流利汉语的陆克文让中国人倍感熟悉和亲切。其实他与中国结缘于10岁那年,母亲送他一本有关中国古代文明的书,使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喜爱东方文化,向往神秘而辽阔的中国。1974年,他以全年级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后,选择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修中国历史和中国语言。陆克文的中文学习涵盖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以及中国文学,一共学了5年,并以一级荣誉学士毕业,随后留学台湾师范大学。

专业是中文,汉语流利自然不必详说,但据大学老师张典姊透露,陆克文在大学时期还参演了中国传统京剧剧目《小放牛》,饰演其中的地主,表演惟妙惟肖,还在其中唱了一小段京剧折子戏。公开表演时,包括名流贵宾和学校师生在内的200多名观众前来观赏,获得了满堂彩。后来陆克文还带领同学在中餐馆举行了答谢宴,代表剧组发言。“他真的很活跃,当时就可以看得出来他很有外交才能。”张典姊说。


汉语让他大出风头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世界上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相互往来,跨越语言障碍是必要的前提。澳大利亚与中国同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大国,两国的领导人多一种“共同语言”,将使得两国间的沟通更加明晰和彻底。陆克文自己也表示,“当谈到中国事务,我想我有绝对的优势”。陆克文一口流利的汉语让其他西方领导人羡慕不已,他也是首位能用汉语与中国领导人直接交谈的西方领导人。很多人还清晰地记得,今年9月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陆克文用汉语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致辞,出乎听众意料。而在场的总理约翰·霍华德风头则被陆克文抢尽。

另据报道,早在竞选阶段,陆克文不仅主打“中国牌”赢取选民,而且也强调,一旦当选,将把澳大利亚“转化成西方国家中最理解中国与亚洲的经济体系”。

尽管当选后陆克文并没有直接就对华政策发表谈话,不过,其对华政策走向大体可以从他此前接受中国媒体的访问中寻找答案。“中国将会成为我最早访问的国家之一。”大选前夕,陆克文在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中澳之间能够构建一种很好的经济关系。这将不仅是未来10年的关系,而且是未来一个世纪的关系。”


三个孩子都学汉语

“复旦学生的老爸当上了澳大利亚总理!”这条消息这两天在复旦BBS上引起师生关注。后据考证,陆克文的儿子尼古拉斯·拉德曾在复旦留学半年,学习中国文化。他的中文名字叫做“陆雨德”,一个更加传统地道的中国名字。

另据陆克文自己透露,他的三个孩子全部学习中文,女儿还嫁给了一位中国华裔;大儿子在复旦大学留学半年,汉语自然很好;小儿子还小,但也开始学习汉语。

“不单是在双边贸易方面,文化方面的交流也很重要。”陆克文用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说,现在到澳大利亚来的中国留学生很多,这种交流很重要。


专家解读“陆克文现象”

应该说,澳大利亚诞生这样一位“中国通”的总理,客观上有利于促进中澳关系。对中国情况的了解,可以避免双边交往中的误读或误判;更重要的是他的双重文化背景,使得两国人民间增添了不少亲近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陆克文现象”的诞生,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从“中国制造”到“孔子学院”,再到“中国通”的西方领导人,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热”正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广泛延伸。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翟崑日前就撰文指出,陆克文的当选可以被视为中国崛起带来的正面反应的象征。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